“安徽与温州,打工与乡愁,生存与诗意。人生走在无数个矛盾沖突中。家住瓯海新桥的老傅,是个人物。”瓯海区文联主席彭福云如是说。在傅建国著的《奶奶的村庄》这部集子里,每写完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心灵抵达故乡的漫长之旅,尽管时常伴随着小说里的主人公一起叹息,但,更多却是让作者的灵魂得以片刻的安宁,在物欲横流的大都市时常自省自律,始终不忘初心。
| 书名 | 奶奶的村庄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傅建国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安徽与温州,打工与乡愁,生存与诗意。人生走在无数个矛盾沖突中。家住瓯海新桥的老傅,是个人物。”瓯海区文联主席彭福云如是说。在傅建国著的《奶奶的村庄》这部集子里,每写完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心灵抵达故乡的漫长之旅,尽管时常伴随着小说里的主人公一起叹息,但,更多却是让作者的灵魂得以片刻的安宁,在物欲横流的大都市时常自省自律,始终不忘初心。 内容推荐 《奶奶的村庄》是作者傅建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集。五个中篇分别讲述了五个不同的人物故事。尽管小说中的角色一个个都来自生活的最底层,其命运和经历都有着各自的坎坷与曲折,但他们依然不忘初心,为追求人生的梦想而挣扎、拼搏,且无怨无悔。 目录 命根儿 打工往事 牌坊村人家 雪花巷房客 奶奶的村庄 唯有故乡,才是我的远方一一中篇小说集《奶奶的村庄》后记 试读章节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夫妻俩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根生,我明天真得走了哦,这个家就全交给你了,你要辛苦点,无论如何把瑞儿带好,不要做你的狗屁作家梦了。瑞儿还小,家里又像大水洗过一样,我说过就凭你那点墨水,一辈子只能是种田的命!”红霞忧心仲忡地重复白天的话。 “好了,我有数的,我不是很久都没拿笔了嘛!”提到写作,我有点痛楚。 红霞时常对我晚上常常趴在灯下“爬格子”感到不满。刚分家那阵子,生活最犯愁最糟糕。三月,县文化馆发文通知,将在10月份与芜湖市文联联合举办一个文学笔会,我感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不能轻易错过。由于截稿日期紧迫,我大白天也懒得去田里干活,自管在屋子里写小说。出生才七个月的瑞儿在摇篮里哭,我顾不及哄他;小便尿了裤子,我也懒得给他换尿布。红霞田间地头忙碌了一天,累了,回到家里,见锅灶冰冷,我还趴在桌子前不停地写写改改,一时恼火,冲过来一把将稿子抢去撕得稀巴烂,并毫不留情地将我初中毕业时唯一的一支钢笔一折两断。我恼怒了,伸手“啪啪”给她两个耳光。红霞委屈得眼泪往外滚,忽而像一头狮子猛扑上来,对我又抓又咬。这时,郑雷恰好来玩,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我们拉开,然后弯腰从地上将稿子碎片一一拾起。我后来将小说稿的碎片,慢慢粘贴、拼凑起来,誊写后寄了出去,谁知竟意外获得了参加笔会的资格。金秋十月,在九华山开了五天的笔会。第一次坐在宽敞明亮的圆桌会议室,虔诚地聆听来自省城大作家们作的报告,他们每句话都让我振奋不已,好像自己马上也是大作家似的。这篇小说后来经笔会组委会推荐,在《大江》文学月刊上发表了,还得了40元稿费。 现在,红霞将要离家远去了,一时还不知多久能回来,她叫我不要做作家梦是有道理的。我虽然一直坚持写作,并断断续续地向外面投稿,可几乎都是石沉大海。 我伸手摸了一下身边的瑞儿,小家伙咕噜了句梦话,睡得正香。 “霞,你到了外边,不管工作有没有找到,一定要先写信回家报个平安。”我说着,把熟睡的瑞儿从我们中间抱到床里头,再把右手伸进红霞的颈脖子下面,她发丝里淡淡的清香,直往我的鼻孔里钻。 红霞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根生,说句心里话,我也不想抛开这个家,特别是瑞儿。可是你娘以前骂我跟人跑,现在又骂我跟鲍跃进。在你娘眼里,我婊子还不如。要不是他一下子肯拿那么多钱帮助我们,我们还不让钱呆子逼死?人家有时上我们家坐一会,凑巧你上工打篾去了,我泡杯茶水应该吧?以前分了家,窝在一起活受罪,现在我们搬出来了,你娘还逼着不肯罢休。我好歹也给你们叶家添了孙子呀!凭什么总是要侮辱我呢?这个家我能再待下去吗?” 我喉咙里像噎了一只生鸡蛋,顿时哑口无言。红霞说的鲍跃进、钱呆子都是牌坊村邻居。钱呆子早先做瓦匠,近年办了一个瓦窑厂。我做屋所需的砖瓦,他开始答应赊欠给我,说好让我分三年还清。旧年干旱,狮子峰水库差不多见底,上岸钱呆子家田水满满的,我家田在下岸,田燥裂缝。红霞好说歹说,他老婆就是不让放一滴水,结果两个女人发生了碰撞撕打。红霞力气大,把他老婆头发扯下一把。钱呆子因此恼羞成怒,骂红霞不知好歹,便上门逼我必须把砖瓦钱一次性还清,不然他要把屋头上的瓦统统扒下来。钱呆子虽有牛脾气,但他吃软不吃硬,我只要向他赔礼道歉就完事了。红霞偏不,她说屋头上的瓦你爱扒就扒吧,田里的水就得一人一半,他钱呆子凭什么独吞!鲍跃进是新支书,他什么时候拿五百块钱交到红霞手里,我不是很清楚。 P4-5 后记 唯有故乡,才是我的远方——中篇小说集《奶奶的村庄》后记 五个中篇,写了十年。 《牌坊村人家》写于2006年,接着便以两年一个中篇的速度写了四个,依次分别是《命根儿》《打工往事》(原题《欲望快餐》)《雪花巷房客》《奶奶的村庄》。五个中篇里,《打工往事》和《雪花巷房客》大致以城市生活为背景,《牌坊村人家》《命根儿》《奶奶的村庄》三个都是以故乡南阳湾为生活背景。这些小说除《奶奶的村庄》是2016年夏天完成的以外,其他四篇之前分别在《江南》《文学港》《福建文学》和《温州文学》上发表过。其中《命根儿》和《打工往事》可算作“姊妹篇”,有很多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不过,文学创作还需要对生活的提炼,几乎是一个自我折磨的过程,清贫而孤独。 长期以来,散文随笔于我是基本功的训练;而小说的创作,则是心灵之旅抵达彼岸的艰难跋涉!五个中篇,每完成一篇,我的心情非但没有喜悦,反而有些失落和沮丧。无论是“叶根生”与“红霞”和“瑞儿”一家人的生死离别(《命根儿》),还是“叶根生”与“舒婕”的欲望之恋(《打工往事》),以及“鲍跃进”与他的“致富梦”(《牌坊村人家》),“唐河”与“余香桃”的人生邂逅(《雪花巷房客》),到最后奶奶“徐蓓蕾”和她的生生不息的村庄……都仿佛是作者人在旅途中的最后一场“告别”。在创作的行进中,这些人物一个个都是鲜活的,作者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以致故事结束了,作者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从小说的氛围里逃出来。因此,我想到了“复活”一词。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希望那些曾经相遇或深爱而又离去的人,能够在我的书写中得到“重生”。或许,这才是我不愿放弃写作的理由之一。 五个中篇,写了十年。并非作品多么优秀,而是一个人在文学的路上匍匐前行,一直没有歇脚。也许是生活的无奈,一个仅仅初中毕业、扛着一捆捆牛皮的中年男人,长年累月在鞋厂跑推销的同时与写小说之间的艰辛是难以言说的。之所以能坚持,缘于内心的渴望,寄情于书写来传递心灵深处的倾诉。在此,对长期以来给予我写作上关心和帮助的朋友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如今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相比风靡流行的网络文学,我的写作非但不讨巧,反而却有落伍之嫌。但,我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如果这本小说集,能够为故乡曾经逝去的岁月留下一丝印记,我就感到欣慰了。记得有位诗人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而我却想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故乡!我甚至固执地认为,唯有故乡,才是我的远方一一虽说故乡实际的距离并不是十分的遥远。在《奶奶的村庄》这部集子里,每写完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心灵抵达故乡的漫长之旅,尽管时常伴随着小说里的主人公一起叹息,但,更多却是让我的灵魂得以片刻的安宁,在物欲横流的大都市时常自省自律,始终不忘初心。 故乡,是我人生成长的摇篮,更是我文学创作的源泉。而温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同样也是我文学生涯中成长的摇篮、创作的源泉。我希望自己在文学的道路上,距离故乡近一点,再近一点……因为无论身在何处,我的灵魂依旧在故乡!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