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看不见他。
可他却把谁都看得有鼻子有眼。
这哥们儿潜伏在舞台上方暗无天日的旮旯里,怀里抱着一盏大灯,居高临下为演员打追光。
这时候,台上开练的是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第八场“刑场斗争”。
哇,很英勇很悲壮,李玉和就要人生自古谁无死了。
但见:围墙,高坡,劲松参天,乱云飞渡,弄得跟真事儿似的。
李玉和由北京兵杨松扮演。要说杨松演李玉和,真没挑儿。高大威武,京腔京韵,腮帮子随时鼓得好像塞了俩鹅蛋,比李玉和还李玉和。因为他人高马大,宣传队不得不再招俩高个儿的女兵演李奶奶和李铁梅,不然不像一家人。
哎哟喂,这可难坏了胖队长魏喜庆。个儿要高,还要会唱,模样儿还得说得过去。不说沉鱼落雁,也不能让人看了吃不下饭。为此,魏队长跋山涉水,微服私访,把腿儿都走抽抽了。干吗要微服私访呢?亮招牌公开招不行吗?不行!去招人的地方是当地的农场,后来改成了生产建设兵团,里面都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北京的,上海的,四川的,个个水深火热,恨不能插双翅飞出苦海。这帮人要知道部队来招兵,非把魏队长给“潜规则”了不可。如何吃得消?所以,魏队长只能微服私访。
但是,要招的这两位女兵条件实在高。挑来挑去,勉强挑上了上海知青黄文秀。
黄文秀哪儿都好,就是头太大,个个叫她黄大头。因为头大,五官适者生存,也跟着放大了尺寸。大鼻子,大眼,大脸蛋儿。脸蛋儿描上农村红,眼圈儿勾上张飞黑,扮成李奶奶往台上一站,人高马大,膀壮腰圆,得雅号“笨奶奶”。
好歹招来一个笨奶奶,魏队长因为要排练节目,招李铁梅的重任就落在指导员张富贵身上。
宣传队的人懒,喊领导都省字,管张指导员叫张指,管魏队长叫魏队。
张指快刀斩乱麻,很快招来了上海知青王秀芝。
这王秀芝,白白净净,阿拉阿拉,扮上装像个古典美人,把革命后代李铁梅美化得不轻。可是,一看二看还行,三看就觉得哪儿不对劲儿。还是魏队眼小聚光,对张指耳语道,她,她,身长腿儿短!张指装傻,是吗?哪条腿儿?其实,他比谁都明白。那为什么还要招来?因为他拿了人家的菜籽油。那油是上海知青慰问团打老远带来送给上海知青的,每人满满装了一军用水壶,连壶带油一起送,为的是油倒出来食用后,水壶还可以用来装水喝。这一举两得的高招,只有上海人想得出来。连壶带油都是好东西,王秀芝舍不得享用,拧开盖儿闻一闻,就给张指进了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谁家都没余粮。张指急忙用报纸包了,拿回家孝敬老婆。受贿一壶油,还是菜籽的,别具时代特色。所以,当魏队看出毛病,说王秀芝好像有一条腿短,张指就装傻,是吗?哪条腿?魏队说,要能一眼看出来,那就不叫腿短了。张指问,那叫什么?魏队说,瘸!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