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均为儒家经典。汉代把《大学》看作是儒家思想的概论性作品。宋元以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一起被称为“四书”,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中庸》翻版重出或经简单注解后出版的同类书不少,但学者作注的文本很少,韩星、赵法生编著的《大学中庸读本》是学者作注的尝试,分原文、注释、译文、解读等部分,对两本书的精华内容做了全新解读。
在中国历史上,朝廷儒学、士大夫儒学和大众儒学既相互影响,叉彼此有别。大众儒学关心人伦日用和生活践履。《大众儒学经典》是我国儒学史上第一套由学者编纂解读,面向普通大众,包括“蒙学基础”、“家训家礼”、“劝善经典”、“四书五经通解”四个板块的儒学经典读本,以现代的视野、大众的角度、践行的立场,深入浅出地讲解儒家修身做人的道理。
从内容看,着眼于儒学修身做人的学修次第,本丛书由四个板块构成有机整体,体现了大众儒学的社会性、实用性和阶梯性,大致反映了儒家教化不同阶段与层面的需求:“蒙学基础”用以童蒙养正,“家训家礼”培养良好的家教家风,“劝善经典”激发人的为善之心,“四书五经通解”则是对儒家义理的系统阐述。
《大学中庸读本》为其中一册,由韩星、赵法生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