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看就懂的大宋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程晓南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政治上“积贫积弱”,文化上“登峰造极”。

程晓南著的《一看就懂的大宋史》全景解读宋朝三百年政变、征战与文明推演的史诗。

苏东坡、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体会大师心中的沟壑、山水极简美学、战场杀伐、帝王权术、传奇秘闻,解析宋王朝的时代密码。

内容推荐

程晓南著的《一看就懂的大宋史》讲述:北宋时期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被不少西方历史学家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段时间,儒学得到复兴,北宋文坛群星荟萃,如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范仲淹、柳永、黄庭坚、周邦彦……无怪乎有人时候“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约得益于赵匡胤“重文抑武”的国策。但这么做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即军事不强,面对北方辽和西夏,常年处于劣势。“檀渊之盟”不过是缓解了北宋这方面的压力,但是军事上的松懈却又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金国攻占汴梁,宋徽宗与宋钦宗双双被俘,宋室只好南迁至杭州建都,北宋也到此结束。

目录

第一章 太祖建朝

 陈桥兵变赵匡胤和平夺权

 杯酒释兵权开启文官天下

 革新制度加强皇权

 扫平西南重整河山

 强化皇权削弱藩镇

 筹谋灭南唐统一南方

 壮志未酬千古疑案

第二章 太宗安邦

 兄终弟及赵光义继位

 太宗平割据剪灭北汉

 宋辽对峙夺燕云十六州

 宋初疑案“金匮之盟”

 雍熙北伐宋廷转攻为守

 励精图治整顿内政

 立储之争真宗继位

第三章 中盛时期

 真宗施政强化皇权

 澶渊对峙宋辽修城下之盟

 真宗封禅“五鬼”闹朝

 真宗轻信前朝后宫权场跌宕

 仁宗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

 仁宗沉溺后宫致朝纲败落

 西夏元昊称帝宋夏开战

 宋廷内忧外患施庆历新政

 仁宗暮年政败国破烽烟四起

第四章 动乱世纪

 英宗惶恐继位福薄寿短

 神宗图强心切王安石变法

 神宗富国有术强兵无方

 保守派的反扑

 哲宗再行复辟守旧变法两党互搏

 徽宗尸位素餐奸相蔡京擅权误国

 横征暴敛导致宋江方腊起义

 宋金海上盟约灭辽金国崛起

 钦宗无能开封保卫战虽胜犹败

 钦宗弃战求和终致靖康之变

第五章 南宋初年

 高宗惧战而偏安一隅

 高宗逃难惹兵变

 韩世忠岳飞退金守朝

 金军转战川陕 宋金对峙秦岭

 秦桧南归献二策

 平内乱伐大齐 再生议和之心

 谋害岳飞 绍兴和议

 隆兴和议

 孝宗整顿内政创短暂中兴

第六章 南宋末世

 光宗愚懦致绍熙政变

 外戚韩党专权酿庆元党禁

 开禧北伐战败韩党伏诛

 史弥远擅权宋廷内外交困

 蒙古崛起理宗回天乏术

 蒙宋开战理宗战和摇摆不定

 理宗厌政宋廷苟延残喘

 蟋蟀宰相贾似道弄权

 襄阳城下的大国博弈

 大宋王朝终谢幕

试读章节

陈桥兵变赵匡胤和平夺权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赵匡胤《咏初日》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开始了长达53年的“五代十国”乱世时期。这一时期,中原腹地群雄四起,军阀割据。公元907年至959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并先后产生了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五十多年里,中原地区动荡不安,生灵涂炭,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公元951年,中原地区混乱的秩序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年的正月,后汉宰相郭威发动政变,建立后周政权,并立志结束乱世。周太祖郭威登基之后,勤于政务,励精图治,使中原一带的百姓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然而,954年,郭威英年早逝,其养子郭荣(本名柴荣)继位,成为五代第一明君——后周世宗。

柴荣继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军队战斗力,并着手统一天下。他先后发兵征服了后蜀的秦(今甘肃天水)、凤(今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和阶(今甘肃武都)4个州,接着夺取南唐的淮南和江北14州。959年,柴荣北伐契丹,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途中,柴荣突染重病,只能班师回朝。

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汉族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四百年。

柴荣病倒后,各地武装势力蠢蠢欲动。这让柴荣很担心。据说,在北伐途中,他曾见到一块写有谶语的木牌,曰:“点检作天子”。这令他对手下的殿前都点检心生疑忌。殿前都点检是禁卫军的最高将领,掌管禁卫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当时,担任殿前都点检的是世宗的姐夫,也就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这时候,柴荣的儿子柴宗训才7岁,而他自己则身染恶疾。为了防范皇族成员发动政变夺权,柴荣解除了张永德的军职,任用与皇室没有关联且看上去忠诚厚道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令其掌管禁卫军大权,辅佐幼主。安排好这一切后,39岁的周世宗柴荣病逝。  赵匡胤又是什么人呢?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官宦之家。其父赵弘殷原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将领。后唐被灭后,李存勖继续在新王朝中担任武将。赵匡胤也就在这种动荡中长大。他自幼喜武厌文,深受父亲影响,练就了高超的骑术和武艺。在19岁那年,他离开家乡,独自外出闯荡,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两年后,21岁的赵匡胤在河北邺城投靠了后汉军队,开始了戎马生涯。他骁勇善战,很快得到柴荣的赏识,被任命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府属骑兵指挥官)。951年,郭威建立后周之后,他追随柴荣东征西讨,屡建战功。到953年,他因战功卓越,被提拔为驻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军队的副指挥使。柴荣即位后,北汉对后周发动进攻,他随柴荣前往迎战。这一战史称高平之战,赵匡胤与柴荣并肩作战,果敢英勇,奠定了其政治地位。战后,他被柴荣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成为禁卫军的高级将领,并受命整顿禁卫军。在他的整顿下,后周禁卫军被组建成一支殿前劲旅。当时,张永德被任命为统军首领,也就是殿前都点检,而赵匡胤被提升为殿前都指挥使。

P3-5

序言

宋朝之前,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个历史年代,那时候国家林立,朝代更替频繁,算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政局大混乱。俗话说得好,乱久必治。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起大宋江山。

大宋朝分南北,先说北宋。

北宋时期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被不少西方历史学家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段时间,儒学得到复兴文坛群星荟萃,如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范仲淹、柳永、黄庭坚、周邦彦……无怪乎有人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约得益于赵匡胤“重文抑武”的国策。但这么做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即军事不强,面对北方辽和西夏,常年处于劣势。“澶渊之盟”不过是缓解了北宋这方面的压力,但是军事上的松懈却又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金国攻占汴梁,宋徽宗与宋钦宗双双被俘,宋皇室只好南迁至杭州建都,北宋也到此结束。

其实很奇怪,北宋的科技是很先进的:火药逐渐应用于战争,热武器正是在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至欧洲的火药制造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此外,指南针也是在北宋逐渐应用于航海,当时已掌握了利用天然磁体进行人工磁化的技术,人造磁铁的磁性比天然磁体要稳定得多;雕版印刷术在北宋时飞速发展,广泛被用来刻印书籍,当时的汴梁、临安、建阳、眉山等,都是印刷业的中心。

文化、经济、科技的大繁荣,却难以弥补军事上的软弱,不可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

北宋完了,还好尚有南宋。

“靖康之耻”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承大宋皇位,史称南宋,后迁都临安。南宋因为军事力量较弱,只好通过“绍兴和议”向金国称臣纳贡。后来金国曾几度南征,但都未能消灭南宋;而南宋也有过数次北伐,却也都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双方以秦岭一淮河为界。大名鼎鼎的岳飞便是这个时代的人物。当然,有岳飞,便有秦桧。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导致朝政糜烂腐败。但是同一时间,处于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成吉思汗铁木真于1 206年统一蒙古大草原,建立大蒙古国,随后征服金国,又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虽然拼死抵抗,但是1276年,南宋的都城临安还是被攻占了。三年后,崖山海战,南宋兵马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死,十万军民追随其后,一同投海殉国。不仅南宋灭亡了,其残余势力也一并灰飞烟灭。

人们都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是什么意思呢?崖山之战使得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都一齐中断了,反而被文明相对落后的蒙古人建国开朝,并开始实行封闭、保守、轻视工商业以及更加集权的制度,并正式以程朱理学为科举的主要内容和政府的官方总想。元朝虽然时间较短,但其影响却极其深远,导致之后推翻元朝建立起的明朝也走向了保守封闭的道路。所以不少外国的史学家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

所以本书要讲宋朝,便是为大家描述还属于“古典意义中国”的那个中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8: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