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医济世(张仲景)/中华圣贤传奇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仲景,名机,约公元150年生,河南南阳人,汉灵帝时曾任长沙太守。张仲景医术高超,善治疑难杂症。他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在中国医学史上首次提出辨证论治法,开创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中国有浩如烟海的史料,可大多都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历代史官对科学家、医学家实在是太吝啬笔墨。

《大医济世(张仲景)/中华圣贤传奇系列》由姜正成主编。

内容推荐

张仲景看到疾病流行,便弃官归乡行医,为老百姓解除病痛。他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在中国医学史上首次提出辨证论治法,开创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张仲景的高超医术,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被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

《大医济世(张仲景)/中华圣贤传奇系列》由姜正成主编。

目录

第一章 学医之路

 生逢乱世,心系黎民

 少年立志,拜师学医

 瘟疫来袭,锋芒初露

 踏遍青山,采集百草

 二次拜师,合家承技

 游学济世,见病知源

第二章 长沙太守

 战乱连年,救死扶伤

 拜谒刘表,结识王粲

 为官清正,悬壶济世

 重操故业,药到病除

 国情堪忧,瘟疫四起

第三章 千古医圣

 东汉流行谶纬神学

 反对迷信,提倡科学

 蜂蜜治便秘,初创灌肠术

 最早发明“人工呼吸”

 三根汤的传说

 从古训中寻求智慧

 提出“伤寒论”

 化育英才,桃李满天下

 灵活运用麻黄汤

 桂皮的妙用

 杏仁的配伍

 粳米的奥秘

 有汗无汗话“青龙”

 张仲景与华佗

 华佗被害,张仲景惋惜

 《伤寒论》横空出世

第四章 张仲景医学思想的来源

 阴阳学说的影响

 对《内经》的继承与发展

 《神农本草经》的影响

 对《难经》的继承与发展

 张仲景“方”的源流

 张仲景“方”的特点

 “方从法出,有方有法”

 古今药量的计算

第五章 《伤寒论》与六经

 《伤寒论》的实质

 《伤寒论》的特色脉法

 《伤寒论》的历史评价

 《伤寒论》与《铁板神数》

第六章 张仲景的经方

 张仲景“方”的源流

 张仲景“方”的特点

 “方从法出,有方有法”

 古今药量的计算

 辨证论治的形成

 辨证论治的实质

 六经和八纲的关系

第七章 张仲景的治疗学

 张仲景的治疗思想、原则与方法

 治疗法则中的“扶阳祛邪”

 组方法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伤寒论》节译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张仲景出生的年代,东汉已经走向衰弱,皇帝多是幼年即位,大权由宦官与外戚交替把持。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争斗,互相残杀,造成天下动荡,政治腐败。桓帝、灵帝生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根本不懂政治,更不了解民情,只知穷奢极欲,声色犬马。朝廷缺钱,便公开卖官鬻爵。当时都是明码标价,二千石的官卖二千万钱,四百石的官卖四百万钱,倒也一目了然。那些想当官的人,便不惜花钱,买到官后自然到处勒索,大肆搜刮,要把本钱捞回来。人民生活无着,走投无路,只好造反。这就是东汉末年的现实。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一批军阀诞生了,比如董卓、袁绍、曹操,他们互相兼并,连年混战,导致经济萧条,加上蝗灾、水灾、旱灾不断,广大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本来富庶安宁的南阳一带,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张仲景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他眼中看到的是百姓生活艰难,饿殍遍地,疫病流行,无人医治。他不羡慕大官,而是崇拜救死扶伤的医生。所以,当他从书上看到前代名医扁鹊、仓公的传说时,就对他们的医术医德,十分敬佩。特别是对战国名医扁鹊的传说,张仲景更是诵读再三,难以忘怀。

扁鹊,本名秦越人,出生于渤海郡郑地(今河北任丘),是战国名医之一。扁鹊初人医业,便拜长桑君为师,经过十数年的学习和锻炼,他成为一位诊断疾病几乎毫无失误的名医。

一日,扁鹊行医至虢国,于市井听闻年轻的虢国太子病逝宫中,便心急火燎地赶过去,向有一定医学基础的中庶子询问太子病情。扁鹊从中庶子口中得知,虢国太子患的是血气不畅之病,病逝还未到半天,尸身还在宫中。扁鹊连忙让中庶子转告虢国君主,称自己有能力救活太子。虢国君主听到中庶子的话后急忙宣扁鹊人宫为太子治病,扁鹊见到太子尸首后便用针石刺太子的百会穴,奇迹出现了,太子竟苏醒过来。扁鹊又开了药方,用汤药和熨帖成功治愈了太子血气不畅的病症。秦越人能使死人复活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虢国,对这样的消息,扁鹊说:“我秦越人并不能让死人复活,太子本来没有死,我不过能使他痊愈罢了。”

又有一次,扁鹊游学至齐国,面见齐桓侯时,他发现齐桓侯的面色失常。扁鹊进言,侯爷如今病在肌肤,应及早治疗。没想到桓侯不但不接受治疗,反说扁鹊为求名利,才想出这么个理由。五日后,扁鹊再次拜见桓侯,发现桓侯的病已人血脉,然而他的又一次进言并没有打动桓侯。又过了五日,扁鹊发现桓侯的病已人内脏,但桓侯对此仍旧不理不睬。再过五日,扁鹊再次拜见桓侯,然而这次他什么都没有说就匆匆离开了。对此桓侯感到不解,于是派人询问扁鹊,他说:“桓侯病人膏盲,不可救药了。”不久,桓侯死亡的消息便传遍了全国。

扁鹊的行医故事有很多,而“人虢之诊”和“望齐侯之色”算得上是经典。这些故事让张仲景深有感悟,在他创作的《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他曾写道:“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由此可见,张仲景对医者的强烈向往之情。

外公在张仲景小时候便教他读书。在外公的教导下,年仅十岁的张仲景已经熟读了《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典籍。不仅如此,他对天文历法、医学术数的知识也有所了解。

P3-4

序言

张仲景,名机,约生于公元150年,东汉南阳人。汉灵帝时曾任长沙太守。

张仲景医术高超,善治疑难杂症,医德高尚,急病人之所急,因此被后世尊为“医圣”。他看到疾病流行,便弃官归乡行医,为老百姓解除病痛。他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在中国医学史上首次提出辨证论治法,开创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张仲景的高超医术,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被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

张仲景治病中有许多神招,取得奇效,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例如破迷信治精神病。古代社会,迷信巫蛊之术,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妇女,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话,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转。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因为张仲景的贡献,东汉时期的老百姓最早开始使用肛门栓剂通便。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

张仲景也是人工呼吸首创者。一天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一个小时,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叫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法。

虽然张仲景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自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开始,战乱频繁,瘟疫流行。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有三分之二死于瘟疫,其中又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张仲景痛定思痛,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的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

公元210年,他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公元219年与世长辞,终年69岁。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今河南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张仲景墓。

中国有浩如烟海的史料,可大多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历代史官对科学家、医学家实在是太吝惜笔墨,正史中关于张仲景的史料并不多,我们编纂的这本书,讲述了张仲景的成长背景和学习经历,搜集了很多有关他的趣闻轶事和诊病传说。同时又介绍了他的医学思想和《伤寒杂病论》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帮助读者了解医圣张仲景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后记

本系列图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圣贤人物,展现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伟大人格,从侧面烘托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本系列图书的作者和编辑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此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财富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观点,我们已经征求了部分作者的同意并支付了稿酬,但也因为各种原因,有些参考图书的作者无法联系上。如书中观点、内容雷同于贵君所著书籍,烦请您及时与我处联系获得稿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