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比利特别聪明,眼睛也特别尖,行动更是敏捷,在这些方面,生活在格林森林里的所有小动物都不如他。他精力充沛,一刻也闲不住,经常在哈哈溪和格林森林里逛来逛去。而且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明月高悬,甚至在漆黑一片的夜晚,他都可以在这些地方自由地穿梭。困倦时,他便打个盹儿休息一下;醒来后,他便再次精神抖擞地转来转去。
一次,水貂比利蜷缩在哈哈溪附近灌木丛下面的一个空树洞里睡着了。他睡得正香,做着美梦时,突然被外界的声音吵醒了。这时,你简直不敢相信前一秒钟他还在睡觉呢。一瞬间,他便明白是什么扰了他的好梦,原来有人刚刚从他睡觉的地方经过。
于是,水貂比利悄无声息地爬出树洞,从灌木丛下面朝外偷窥,只见一个人正朝着哈哈溪岸边走去。水貂比利那双锐利无比的眼睛,那对竖起的尖耳朵,还有那个嗅觉异常灵敏的鼻子,可以察觉一切发生在格林森林和哈哈溪附近的事情。
水貂比利仔细看了看那个人,自言自语道:“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家伙,他既不是农夫布朗的儿子,也不是农夫布朗。看起来,他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他在找什么呢?我得盯着他。”
因此,水貂比利就像幽灵一样,悄悄地跟在那个人身后。对水貂比利来说,即使没有成堆的落叶,他也可以轻松地找到藏身的地方。因为身体又瘦又长,他可以轻松地钻进任何一个缝隙,而且可以轻松通过他的表兄鼬鼠沙道都很难通过的地方。于是,他从一个隐蔽的地方转移到另一个隐蔽的地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人。其间,那个人根本没有察觉到水貂比利正在身后跟踪他。
盯的时间越久,水貂比利对那个人越感兴趣。首先,水貂比利非常确定那个人是在找东西,因为那个人几乎寻遍了哈哈溪附近的所有空原木,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树洞。没过多久,水貂比利便发现,那个人搜查的地方几乎都是自己经常去的地方。于是,水貂比利停了下来,若有所思地挠挠鼻子,自言自语道:“这个人是在找我吗?”
接下来的两天,虽然水貂比利没有再看到那个人的踪影,但并没有放松警惕。水貂比利觉得,那个人居心不良,来这里的原因似乎和自己有关。因此,与之前相比,水貂比利更加小心谨慎了。每次在哈哈溪附近转悠时,他总会留心那个人的踪迹。
第三天,那个人又出现了。跟第一次一样,水貂比利尾随其后。那个人也跟第一次一样,东瞅瞅西瞧瞧地搜寻什么东西。就这样,直到那个人穿过格林森林,水貂比利一直跟在后面。后来,那个人离开格林森林后,水貂比利迅速回到那天早上他第一次看到那个人的地方。
水貂比利嘀咕道:“他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呀,但我敢肯定,他一定在找什么东西。在我看到他之前,他肯定做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看来我得查看一下哈哈溪一带的情况了,看看这里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可疑的东西。”
水貂比利从河岸的这边游到河岸的那边,仔细检查着哈哈溪附近的每一处洞口、每一根原木、每一根树枝。迈步之前,他都要确定落脚的地方是否安全。如前所述,水貂比利的嗅觉很灵敏,因此,他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味判断出那个人去了哪些地方。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迹象。
P3-6
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全面了解这套动物小说,特作如下说明。
关于作者:桑顿·W.伯吉斯(1874—1965)是美国国宝级儿童文学大师,世界三大动物小说大师之一。另外两位动物小说大师是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和亚瑟·贝雷。
桑顿·W.伯吉斯的动物小说主打“温情”,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动物小说主打“悲情”,亚瑟·贝雷的动物小说主打“恩情”。三种动物小说风格各异,蔚为大观,共同构成了20世纪前半叶世界动物小说的美丽画卷,促成了20世纪50年代后动物小说流派的开枝散叶和开花结果。动物小说创作的兴起和发展,赖此三子;动物小说的受欢迎和热销,亦赖此三子!
1874年2月14日,桑顿·W.伯吉斯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桑威奇。同年,他的父亲病逝。从此,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二人生活清苦。童年时,他就放牛,摘野草莓,收野浆果,从池塘里运水莲,卖糖果,抓麝鼠……
桑顿·W.伯吉斯的第一位雇主是威廉·C.奇普曼。威廉·C.奇普曼的居住地遍布森林和沼泽,是野生动物生活的天堂。优美的环境深深地印在小伯吉斯的脑海里,后来激发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他的作品中的许多地点,譬如哈哈溪、微笑池塘、格林森林、格林牧场、蔷薇丛等,莫不与其童年的经历有关。
1891年,桑顿·W.伯吉斯毕业于桑威奇高中。1892年到1893年,他在波士顿一所商科学校短暂学习过一段时间。不过,他对商科不感兴趣,一心想成为作家。最后,他选择了菲尔普斯出版公司(PhelpsPublishingCompany),担任编辑助理。
1905年,桑顿·W.伯吉斯与妮娜·奥斯本喜结连理。遗憾的是,一年后,妮娜·奥斯本去世了,留下一子。据说,桑顿·W.伯吉斯之所以创作动物小说,是因为他想通过给儿子讲故事,陪儿子长大。1911年,桑顿·W.伯吉斯再婚。他的妻子叫范妮。范妮结过一次婚,嫁给桑顿·W.伯吉斯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1925年,夫妇二人在马萨诸塞州的汉普登买了一所房子。桑顿·W.伯吉斯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二年,直到1957年。其间,他常回桑威奇。他经常说,桑威奇是他的精神家园。桑威奇的经历,桑威奇的熟人,都强化了他的创作志趣,促进了他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五十年来,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中出版的动物小说就达一百七十种,为日报专栏写的动物小说故事就更多了,超过了一万五千篇。1960年,桑顿·W.伯吉斯最后一本书《业余自然主义者自传》(Autobiography of an AiIlateur Namralist)面世,讲述了他从懵懂顽童走向文学生涯巅峰的故事。1965年6月5日,桑顿·W.伯吉斯病逝,享寿九十一岁。
关于作品:本次出版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共十二册,分别是《快乐的松鼠杰克》、《兔子彼得夫人》、《狐狸奶奶》、《猎犬鲍泽》、《大熊巴斯特的双胞胎》、《麝鼠杰里在微笑池塘》、《乌鸦布雷奇》、《水貂比利》、《小水獭乔》、《森林鼠怀特富特》、《长腿苍鹭》和《鹿菜特富特》。每本书都以一个小动物为主题,讲述了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演绎了“温情”这个主旋律。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向往“公平”和“友好”。大自然母亲,西风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快乐的小微风,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北风哥哥和冰霜杰克等配角莫不如此,更不用说快乐的松鼠杰克等主角了。此外,伯吉斯将“环保理念”融入了小说。随着伯吉斯动物小说影响的不断扩大,“环保理念”进入干家万户,积极地推动了20世纪50年代后环保主义、自然保护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主义的兴起。
关于版本:本书依据纽约格罗塞&邓拉普(GROSSET&DUNLAP)出版公司的版本翻译而成。
关于丛书的影响:(一)多语种出版,全欧美畅销。桑顿·W.伯吉斯生前及去世后,其作品被翻译成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盖尔语等十多个语种,据说,总销量已经超过一亿册。(二)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中的主角“兔子彼得”(由哈里森·卡迪创作)与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彼得兔”一争高下。桑顿·W.伯吉斯说:“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彼得兔’形象名扬全世界,而我和哈里森·卡迪创作的‘兔子彼得’同样深入人心。”(三)自然广播联盟近五十年大力推荐,美国三十个州数千万人受益匪浅。从1912年开始,桑顿·W.伯吉斯通过自然广播联盟播出他的动物小说,美国三十个州数千万人收听,深受父母和老师们好评。(四)推进动物小说在美国的普及,桑顿·W.伯吉斯荣膺“世界三大动物小说大师之一”的美誉。五十年辛苦不寻常,他的“温情”动物小说与世界另外两位动物小说大师西顿和贝雷的作品分庭抗礼,不分伯仲。(五)促进了环保理念在美国上下的普及。《迁徙性野生动物保护法》诞生,桑顿·W.伯吉斯功不可没。以保护土壤为目标的“格林森林俱乐部”(The GreenMeadow Club)和以保护野生动物为目标的“睡前故事俱乐部”(The Bedtime Stories Club)的成立,离不开桑顿·W.伯吉斯的努力。(六)荣获波士顿科学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Boston)金奖和永久性野生动物保护(PermanentWildlifeProtection Fund)特殊贡献奖两项大奖。
关于译者:本书译者为西安科技大学李黎老师与王立言老师、兰州交通大学的王宝老师与赵娟丽老师、陇东学院的韩晓老师以及资深翻译王清老师。其中,李黎老师翻译了《快乐的松鼠杰克》《兔子彼得夫人》,赵娟丽老师翻译了《水貂比利》《麝鼠杰里在微笑池塘》《长腿苍鹭》,王宝老师翻译了《乌鸦布雷奇》《大熊巴斯特的双胞胎》《森林鼠怀特富特》《鹿莱特富特》,王立言老师翻译了《猎犬鲍泽》,韩晓老师翻译了《小水獭乔》,王清老师翻译了《狐狸奶奶》……各位老师治学严谨,译笔优美,为确保本书的质量奉献良多。在此,深表敬意。
尽管出版前我们做了许多工作,然而不足之处实难避免,欢迎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桑顿·W.伯吉斯著的《水貂比利/伯吉斯至爱温暖动物小说》讲述了水貂比利行动敏捷,并且非常聪明。他在哈哈溪发现陷阱后便出了趟远门。他去了一个农家小院,以谷仓里的老鼠为食。老鼠们惧怕他,就逃到农舍里,严重干扰了农夫的生活。水貂比利找不到其他食物,只好偷农夫的鸡。农夫发现后,非但没有抓他,反而给他提供食物。后来,水貂比利帮农夫解决了鼠患。如果别人需要帮忙,何妨伸出友爱之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环保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一股以“环保理念”为主题的儿童文学思潮风靡了整个美国儿童文学界和童书市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桑顿·沃尔多·伯吉斯。他创作了一系列以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为宗旨的童话。如果用一个字来凝缩童话主题的话,那就是“爱”!
桑顿·W.伯吉斯著的《水貂比利/伯吉斯至爱温暖动物小说》围绕水貂比利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的小故事,将这只小动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作品生动流畅,言语温暖,很适合中低年级的小朋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