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系统整理民国小说家的著作。顾明道著的《芳菲录/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为其中之一。作为中国近代通俗小说文坛上的一个奇才,顾明道的创作领域,涉及了言情与武侠两大类,而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时人评价他的言情小说可与张恨水、周瘦鹃匹敌;武侠小说则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誉其为“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
| 书名 | 芳菲录/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顾明道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文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系统整理民国小说家的著作。顾明道著的《芳菲录/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为其中之一。作为中国近代通俗小说文坛上的一个奇才,顾明道的创作领域,涉及了言情与武侠两大类,而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时人评价他的言情小说可与张恨水、周瘦鹃匹敌;武侠小说则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誉其为“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 内容推荐 顾明道著的《芳菲录/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是一部顾明道的短篇通俗小说集。包括:《妒与爱》《不结婚的恋爱》《吃父亲的喜酒》《春宵》《二十四小时的离婚》《母亲的快乐》《理想之妻》《白莲花》《噩耗》《行再相见》等篇。 目录 妒与爱 不结婚的恋爱 吃父亲的喜酒 春宵 二十四小时的离婚 母亲的快乐 理想之妻 白莲花 噩耗 行再相见 附录:民国报刊、文集摘选顾明道短篇小说 恋爱之果 滑稽新游记 神秘之声 间接杀人的罪犯 一个处女的梦 海滨艳梦 三个名伶 金龙山下 河畔 夺媳秘史 吴中某仙殿秘记 通灵记 得剑失剑记 张渚捕龙记 热昏国游记 摇会志异 征婚秘幕 妖祸 神童夺镖记 江上峰青 一封绝命书 新人 橄榄 冻结西瓜 粉笔生涯 她们的归宿 油瓶小姐 试读章节 两人且走且说,声音很细,使远处的人听不出他们说什么话。好在这是一个静寂的秋夜,在这广大的校园里,除掉他们两人,更没有第三者了。两人抬头望着天边的明月,一阵阵的凉快的秋风吹来,白丝巾便微微飘着,鼻管中还闻着幽静的花香,花香中似乎又有些粉香,远远地又瞧见东边一排洋楼,一盏盏的电灯如明星般亮着,隐隐有些琅琅的读书声。 两人走到一株大槐树下,恰巧有一只长椅,遂一同轻轻地坐下。月光从疏朗的枝叶中漏下来,映在二人身上,好似一个个小银圈儿,荡漾不停。远处又有叮叮咚咚的钢琴声,风送前来,悠扬婉转,足以激动人的心弦。无论是谁,若处身这个美妙的幽静的环境里头,他的心总要沉醉在自然的美中了。 白门大学在石头城边,是很负盛名的学校,而徐俊是白门大学里很有声誉的学生。自从在去年秋季江南大学演讲竞赛会得到第一名荣奖后,徐俊两个字大名在南京学生界里无人不知了。实在他的文学和美术两项已得到高深的程度和相当的价值,非一般时髦学子妄窃声名的所能望其项背。校中的同学和教授,都对他赞美、羡慕和景仰,许为将来有用的人才。而徐俊自己也淬厉奋发,不厌不倦,向成功的路上追求。校刊社、戏剧社、文艺社、演讲会、青年会,种种校中学生的组织,都要他加入,而且是很负责的。好似不论一个会或是社的里面,若没有徐俊一分子的参加,便要减少精神,减少兴味。除此以外,他又很会摄影,有精细的研究、审美的观念,所以他的同学都嬲着他去代他们摄影或作速写画,好似他有一种魔力,自然而然地可以吸引人家的。尤其是一般异性的同学,对于徐俊人人芳心中都不知不觉地起了敬爱之心。因为徐俊不但才学优美,道德高尚,而他的风姿和态度又是清秀,又是温文尔雅,翩翩然不愧是一个擅长美术的好青年。因此徐俊在全校里有一个别号,就是美少年。人家一提起美少年,便知是徐俊了。 像这样的优美人物,自足以颠倒一切异性的同学,为男同学中的明星。可是徐俊却洁身自爱,没有一些沾惹。虽有许多女同学和他接近,和他厮缠,竟有写信给他,愿为好友的,他却始终不即不离,处之淡然。有许多同学也很奇异他的为人。 有时在课余之暇,绿荫之下,席地谈天,讲起恋爱问题来,大家以为爱情这个东西,一触即发,有弹力性的。但其性一过,爱情自会渐渐懈弛而归于澌灭。世上有许多情死的青年男女,他们正在弹力性丰富的时候,双方的情感十分热烈,异常浓厚,不幸而一旦发生重大的挫折和破坏,足够置他们爱情的死命的,便要生出绝大的痛苦,使他们的神经甚至也要失常。初时未尝不思抵抗,后来勇气消减,充满着失望和悲伤,不得已而趋于第三条路,便是情死。往往有许多失败的情侣,相偕着投海服毒,以及种种的自杀。世间的人都同声太息,引为情场悲惨的事。情天缺陷,是古今第一大憾,却不知那些青年在他们爱情热烈的时候,假使情海不波,如愿以偿,所谓有情的成了眷属后,等到弹力性懈弛时,双方自会不期而然地发现各人的短处和不满的情形,乐趣也会减少了,见面时也许没有话可以讲了。有的中道仳离,有的一生隐痛。所以有人说恋爱是一时的冲动,不可常的。热烈的感情只适合于暂时,断不会永久的。什么举案齐眉、百年偕老等语,都是古人欺世罢了。(P2-3) 序言 顾明道和他的小说(代序) 张赣生 在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能与“南向北赵”并称的武侠小说作家只有顾明道。 顾明道(1897-1944),原名景程,江苏苏州人。他八岁丧父,自幼体弱,上学时膝部患骨结核(中医所谓骨痨)致残,行动依赖拄拐。他毕业于教会所办的振声中学,因学习成绩优秀,即留在该校任教,并受洗为基督教徒。1922年,范烟桥移居苏州,范氏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曾与友人组织“同南社”,诗酒唱和;这时又于七夕会同赵眠云、郑逸梅、顾明道等九人组织“星社”,以文会友。顾氏由此结识了一批文友,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大体未超出这个小团体的范围。顾明道因一直希望医好腿疾,所以结婚较迟,抗战爆发后,他和母亲、妻子全家移居上海,苏州的家产毁于战火,从此落入贫病交加的处境中。他一生以教书为业,战前一直在苏州振声中学执教,迁居上海后一面写作,一面仍自办补习学校,招生授课,直至肺结核把他折磨得卧床不起才停办。病重时生活无着落,全靠朋友周济,终年只有四十八岁,身后凄凉。 了解了顾明道一生的经历,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他的小说。 从顾明道一生经历来看,腿残、留校执教、参加星社,这三件事深刻影响着他一生的文学事业。民国初年的上海,盛行哀情小说,即文学史上称之为“淫啼浪哭”的时期。1912年,徐枕亚的《玉梨魂》和吴双热的《孽冤镜》在《民权报》同时连载,随即又连载李定夷的《霣玉怨》,流风所被,一片哀音。顾明道就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开始试写小说,那时他只有十七岁,尚未成年。他的处女作是短篇言情小说,发表在高剑华主编的《眉语》月刊上,这是一份以知识妇女为读者对象的刊物,脂粉气很重,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阐明办刊宗旨的《宣言》,其中说:“花前扑蝶宜于春;槛畔招凉宜于夏;倚帷望月宜于秋;围炉品茗宜于冬。璇闺姐妹以职业之暇,聚钗光鬓影能及时行乐老,亦解人也。然而踏青纳凉赏月话雪,寂寂相对,是亦不可以无伴。本社乃集多数才媛,辑此杂志,而以许啸天君夫人高剑华女士主笔政。锦心绣口,句香意雅,虽曰游戏文章、荒唐演述,然谲谏微讽,潜移转化于消闲之余,亦未始无感化之功也。每当月子弯时,是本杂志诞生之期,爰名之日《眉语》,亦雅人韵士花前月下之良伴也。”看了这篇《宣言》,读者当能了解此刊物的性质。顾明道在1914年左右开始写小说时,选中这样一个刊物投稿,也就表明顾氏本人的性格难免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我指出顾氏性格中的脂粉气,因为这决定着他文学作品的基调,丝毫也没有嘲讽顾氏之意,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下养成他的性格,这没有什么可嘲讽的,我们要研究的只是事实。郑逸梅在《悼顾明道兄》一文中提到两件事,其一为:“明道最初的作品,刊登在许啸天所辑的《眉语》杂志上,该杂志多载女作家的文字,他就化名梅倩女史,撰着短篇小说。有一位读者,是登徒子之流,写信追求他,缱绻缠绵,大有甘伺眼波之意。明道接到了信,大笑之下,用梅倩具名答复他。那个登徒子欣喜欲狂,寄给他一帧照片,请他交换‘芳影’,并约他会晤某园。明道到这时,才用真姓名自行揭破。这一段趣史,明道时常讲给人听的。”其二为:“《江上流莺》稿成,我曾为他写一小序,有云:‘江山摇落,风雨鸡鸣,我侪丁斯乱世,应变无方,干禄乏术,臣朔饥欲死,乃不得不乞灵于不律,红茧缫愁,绿蕉写恨,借以博稿资而活妻孥。社友顾子明道固与予相怜同病者也。’明道读了,亦为之感喟百端,不能自已。”当时正值日寇侵华,人民生活困苦,对此局面“感喟百端”也是情理中的事,我们不必咬文嚼字,过分挑剔;但达到“不能自已”的程度,就难免少些丈夫气了。以上两件事都可证明顾氏确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顾明道养成这样一种性格,固然与前述民初上海文坛的时尚有关,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唯其如此才配称为“才子”,少了贾宝玉味道就被视为粗俗;但是就顾氏本身的内因而言,腿残对他心理上的影响,恐也不容忽视。肢体的残疾不仅影响着顾明道的性格,也限制着他的行动。郑逸梅《悼顾明道兄》一文说:“这时他在吴门振声中学担任教务,因不良于行,往返不便,所以他住在校中。”顾氏是一位多半生未离他那中学小天地的人,缺少广泛的社会生活经历,在这方面,他既不能与同时的“南向北赵”相比,更不能与后来的“北派四大家”同日而语。对于这样一位学生出身,生活面狭窄,又多愁善感的作家来说,写言情小说自然是最方便的,他可以坐在家里凭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打动读者,只要情感诚挚,哪怕写的只是他个人的小天地,也总会有其可取之处。但自向恺然《江湖奇侠传》引起轰动之后,报刊编者和出版商均热心于武侠一途,顾明道为适应这一潮流,便也改弦易辙,于1923年至1924年在《侦探世界》杂志发表武侠小说。1929年,他由杭返苏,途经上海,与当时主编《新闻报》副刊《快活林》的星社文友严独鹤相会,恰逢《快活林》需要连载长篇武侠小说,严约顾撰写,这就促成了他一生的代表作《荒江女侠》的问世。 《荒江女侠》刊出后竟大受欢迎,同年冬,上海三星图书局向新闻报馆购买版权出版单行本,至1930年8月已翻印四版,1934年11月更达到十四版,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销行数。可见其轰动的程度。由于此书畅销,顾氏也就续写下去,共出版了六集,并被友联公司改编为十三集连续影片,上海大舞台、更新舞台也改编为京剧连台本戏,风靡一时,大有凌驾《江湖奇侠传》之上的势头。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出人意料的效果,今天的渎者或许很难理解。当时最著名的武侠小说,是“南向北赵”的作品,向恺然连缀民间传说,自有其吸引人的一面,但却少了点爱情纠葛、哀感顽艳;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据说原有不少狎蝶的描写,因而触犯禁例,出版时经过删削。顾明道于此际把武侠、恋爱、探险等成分捏在一起,就给读者一种新鲜感,满足了十里洋场那特定读者群追求新奇、热闹的要求,正如严独鹤在《荒江女侠序》中所说:“以武侠为经,以儿女情事为纬,铁马金戈之中,时有脂香粉腻之致,能使读者时时转换眼光,而不假非僻之途,不赘芜秽之词。是以爱读者驰函交誉。” 顾明道用以吸引读者的另一个办法是写“冒险”,他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说:“余喜作武侠而兼冒险体,以壮国人之气。曾在《侦探世界》中作《秘密之国》《海盗之王》《海岛鏖兵记》诸篇,皆写我国同胞冒险海洋之事,与外人坚拒,为祖国争光者。余又著有《金龙山下》一篇,可万余言.则完全为理想之武侠小说也,刊入《联益之友》旬刊中。又曾写《黄袍国王》长篇说部,记叙郑昭王暹罗之事,曾刊《大上海报》,后该报停版,余亦中止,他日拟出单行本以飨读者矣。又新著《龙山争王记》,则方刊于《湖心》周刊中,该刊为西湖小说研究社出版者也。曩年余为《新闻报·快活林》撰《荒江女侠》初续集,尚得读者欢迎,今由三星书局出单行本,三集亦在付梓中矣;又为《小日报》撰《海上英雄》初续集,则以郑成功起义海上之事为经,以海岛英雄为纬,以上两种皆由友联公司摄制影片。又尝作《草莽奇人传》,则以台湾之割让,与庚子之乱为背景也。”(转引自郑逸梅《悼顾明道兄》)所谓“冒险体”或“理想小说”,显然是接受了西方的小说观念,是指类似斯蒂文生《宝岛》或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体裁,譬如他所著的《怪侠》,写一个身负绝技的革命者,失败后率党徒逃亡海外,去非洲探险,与当地土著争斗,称雄异域,即是一例。 就顾氏的为人来说,他是一个正直、爱国的书生。“一·二八”日寇进犯上海,顾氏写了《国难家仇》《为谁牺牲》等小说,表示了他作为中国人的同仇敌忾之心。顾氏一生写过五十多部小说,以武侠和言情为主,也有社会、历史、侦探等作,他临终前,春明书店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江南花雨》,这本小说具有自述的性质。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