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眸人生(1)》是郭发栋先生所写的人生感悟,内容积极,从自己的八十年经历“回眸”,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积极面对人生,要理性对待挫折,要与人为善,要堂堂正正做人,要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语言质朴,包含老先生对世人的劝诫和忠告。虽非大家之言,读来也是受益匪浅。
| 书名 | 凝眸人生(1)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郭发栋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凝眸人生(1)》是郭发栋先生所写的人生感悟,内容积极,从自己的八十年经历“回眸”,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积极面对人生,要理性对待挫折,要与人为善,要堂堂正正做人,要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语言质朴,包含老先生对世人的劝诫和忠告。虽非大家之言,读来也是受益匪浅。 内容推荐 《凝眸人生(1)》是郭发栋老先生回首80年人生的感悟,语言平实,讲的都是每个人日常遇到的问题:诸如生命的价值、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事、人生与读书、人生与家庭等,值得人们特别是青年朋友的阅读。 目录 生命在呐喊 生存当如沙柳 何陋之有!——说“随遇而安” 一蓑烟雨任平生——说“适者生存” 人生的无奈 生命的“韧性” 惘然若失 再想两分钟 步步求生 人活于心 人心木本 人心如棋 谁了解谁 冬季不要砍树 “认识你自己” 知己而为 学做稻穗 诚心待人 第一等学问 ——说“他人意识” 再说“他人意识” 文如其人乎 “铁哥们” 再谈“铁哥们” “八只狼”与我——说“滴恩涌报” 思考(一) 思考(二) 愿者上钩 偶然 真有“万全之策”吗? 传播爱的天使 落井下石者戒 写好“人”字 慎从众 该怎样活着 做普通人 由一盗窃案所想 礼让 天生双足就要走 起而行 做人要有主见 在苦难面前 驾好命运之舟 苦难就是苦难 “架子”何来 “架子”的流弊 “面子”的学问 把“面子”放到掌心 让他人的“招牌”更亮丽 高枕入梦乡 强摘的瓜不甜——说“顺其自然” 说“适度” 说“奋斗” 天道酬勤 被逼成事者多过半 功亏一篑 成功不是上帝恩赐的 凡事皆贵专 一则农谚的启示 断奶 从“吃不饱”说起 “窝囊”否? 从瓜熟蒂落说“成熟” “四十而不惑” 说“二百五” 说“坏脾气” 幽谷悟“禀性” 冲动 寻常挫折 腊子口前——说“直面挫折” 一百次跌倒——说“愈挫愈勇” 挫折是财富 天地父母 城门失火 无雪是何年 草木的叹息 水至清则无鱼 人勿妄为 一瓶水要喝三天 黯然的数字 生命的屏障 “狼来了!” 试读章节 生存当如沙柳 一位大学教授说:“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培养孩子应付考核的能力,但这只是一个小考场。更大的‘考试’是社会,我们更要培养孩子应对社会生存的能力。” 人生之艰酷似攀登珠峰,举目皑皑雪山,茫然四顾,路在何方?即使诸贤毕至,孔孟赐智,也只能谋其些微,观其梗概。至于暴风骤至,冰裂雪崩,山体坍塌,苍天褶眉,人类的智慧就更难应对了。暮年追忆熬过的岁月,幼小时生命孱弱,疾患侵扰;年轻时朝气勃勃,挥斥方遒,可人生经验贫乏,常失足于泥淖之中;正当春秋鼎盛时,工作、家庭等重担难掮,举步维艰;不觉古稀迫临,鬓霜发疏,苍然齿没,颐养天年时少,病魔缠身时多。惊回首,桑榆景尤显惨淡,难晓何时落幕,归宿何处。但凡涉足不到之处,难知路途逶迤和河海深浅,可生的使命,宛然笪笞一般连连于背,有时泛着殷红,只要能一呼一吸,就依然要日出就得爬起,日暮未必能卧。 读来有些凄凉,但人生大抵如此。 百岁老人季羡林在《谈人生》中这样写道:“道家说,万物方生方死。人从生下来的一刹那开始,死亡的历程也就开始了。这个历程可长可短,长可能到一百岁或者更长,短则几个小时、几天。少年夭折者有之,中年弃世者有之,好不容易,跌跌撞撞,坎坎坷坷,熬到老年,早已是心力交瘁了。”季先生对生存的体验是真实的、深刻的——人生就是在苦难道上的博弈。所谓的欢乐与幸福只是苦难路上的昙花,是点缀,是瞬间。所以,我羡慕沙漠中的沙柳。 人称沙柳为神奇的植物。它生于我国鄂尔多斯沙漠。说它神奇是它有“五不死”精神——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人们用刀齐根砍下,再将砍下的部分切成七八十厘米就成了新苗了。这时砍过的沙柳并没有死,它们默默地孕育着,等待来年的春风。尤为奇异的是,越砍越旺,是它的生存特性。 苏东坡感叹人生“雪泥鸿爪”当是实际。这个典故是他第二次经过河南渑池,写在《和子由渑池怀旧》的诗中。其诗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从他对人生的禅悟中,让人们懂得:人生无常。人们回望自己走过的历程,即使有那么一段平静的安居时光,也大都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已。然鸿飞雪化,一切不复存在。真实的人生就是一个富含变数而又遥遥无期的行程。栖居何处全赖偶然,是个人无从顾及的。因为每个人有了生命,但又不是每个生命都能走到终点的。 在遍布险情的人生旅程上,人们终究不会知晓恶魔何时向自己扑来——海啸的狂卷,地震的怒吼,硝烟的弥漫,事故的突发,歹人的出没,是非的连绵…… 人生百年就是充满苦难的历程。少不更事,梦幻人生的甜美、享乐、幸福会降临到自己的身边。然随着岁岁月月的叠加,慢慢尝到生存道上的酸涩与苦辣;年纪越长,体味越深,对儿时的梦幻一想起来自会哑笑。 多少充满活力的人们,此刻酣睡在甜美的梦乡中,然而他们中无一人知晓,时钟会把自己的命运定格在哪个瞬间。说得有点悲观了,但这是没法逃遁的生存现实,所以每个人务必鼓足勇气去面对这上苍营造已就的生存环境。 生存就是拼争,不是请客吃饭,没有温良恭俭让。生命的孱弱就在于一呼一吸;来去如常者生,一吸不畅者死,生命就如此简单。在百年的岁月交替中,不允许有半点差错,这是世上无答案的人生难题。得满分者亘古无一,谁得分越多谁就是佼佼者,谁就感到欣慰。人生比马拉松比赛的赛程要长得多,跑先跑后并不重要,中途歇上几步,喘喘气当属正常,只要不出局,坚持跑到终点,都值得抵掌欢呼。 无论是从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还是从探索生命的意义着眼,一个人要存活、要发展,就离不开生命力、抗挫力、应对困难和危机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勇气。 无论从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面对生命,每个生者的使命都要使自己具有顽强的自存力,努力改善生存条件,不断提升生活和生命质量。 …… P6-8 序言 《凝眸人生》脱稿后,我有幸先睹。记得郭先生当时谦和地说:“献丑了,请君雅正。”并随口背首唐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当我用几天时间一口气读完,捧还原稿时,也脱口把唐诗人张籍的《酬朱庆馀》背给他听,“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他听罢哈哈大笑,连说:“过奖,过奖,实不敢当。我这一辈子就读了两本书,一本无文字,就是经历;一本有文字,就是书本。但是,读得都不好,悟得也不透,再加上有限的表达能力,写成现在这个样子,问题肯定不会少,诚望指瑕。” 我和郭先生从相识相交到相信相知达三十余年,这中间深被他跌宕起伏、如诗如画的生命历程所吸引、所感动、所困惑。 郭先生出生在家徒四壁、三餐难继的贫苦家庭。他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一人挣扎着把他拉扯到两岁半时,再也无力把他养活,为使他活命,一狠心把他送人抚养。在养父母家因不堪虐待,两年后的一天这个才四岁半的孩子,带着斑斑伤痕,星夜辗转奔波25里又逃回老家。母亲又气又恨,又心疼。无奈在家过了两年,还是活不下去,可怜的母亲不得不第二次含泪把他送给了县城一户姓郭的人家。好在养父母对他视如己出,不但衣食无忧,还供他读书识字。但族人觊觎其养父家产,常寻衅滋事,纠纷不断。养父为此心力交瘁,52岁突然撒手人寰。正在河南省灵宝师范读二年级的郭先生闻讯肝肠寸断,急忙回家。为父亲请医拾药,前后50余天。最终又卖地十三亩半,给父亲买棺入殓,安葬入土。 1955年,他终于熬到了师范毕业,站上讲台,看着眼前的花朵,想到祖国的明天,眼前一片光明。可做梦也没有想到,刚刚工作三年,1957年“反右扩大化”的风暴自天而降。他——一个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深陷其中,命运再一次把他推下了“悬崖”。此后二十余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尤其是“史无前例”的十年,刀光剑影,阴霾蔽天。使他人格上受污辱,肉体上受摧残,精神上受折磨。这种被抛弃在人间底层的炼狱生活,使他直到现在还常常在夜里被噩梦惊醒,浑身冷汗,精神惶恐,而后,老泪纵横,呆坐床头。这一切仅仅是个人的悲剧吗?他陷入了久久的深思。尽管厄运使他“几死者数焉”,但他还算一个不幸中的幸运者:因为他毕竟还活着迎来了平反洗雪,迎来了晴空万里,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好年华。从另一个角度看,磨难使他“受益匪浅”。让他锻炼了意志,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对一个社会是多么重要;温饱、尊严、自由、平等对一个人是何等可贵。磨难在这二十余年里赠予他的这份礼物并非人人都能得到。 在那不堪回首的岁月,多少亲友疏远了,同学不认了。但只有一个挚友与他朝夕为伴,不离不弃,这就是书。阴雨天、风雪夜一卷在手忘饥忘寒忘穷忘困,其乐无穷。书使他在阴云密布时看到了光明;书使他在一帆风顺时想到了暗礁。书给他生活的信心,书给他克难的勇气,书给他生存的智慧。 早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他的书房,就像阿里巴巴闯进了四十大盗的藏宝洞,眼前一亮:三十多平方米的屋子,十八座书架塞得实实在在,被压得直喘粗气。桌上、床上、地下到处都是书。笔记一堆堆,剪辑一沓沓。翻烂了的《辞海》、《辞源》等工具书堆在桌边的凳子上。我粗略地浏览一下,文学的、哲学的、美学的,还有很多我也说不出是什么类。当时,在我眼中这里是一个书的世界,是一个书的海洋。 这些书聚天地之灵气,集自然之精华。徜徉其中、孜孜汲取的郭先生,长期受其熏染滋养,再加上如戏如歌峥嵘岁月的历练锻造,使他变得既坚韧睿智,又豁达仁爱,宛如一棵旭日里扎根崖隙勃勃向上的青松,又像一头夕阳下埋头拉犁奋蹄耕耘的老牛。 “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鹉之先鸣。”对于一个还想做点事的退休老教师,他深感时间的紧迫。本来他可以江南转转,塞北看看,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但他却选择了斗室内台灯下爬格子的苦活。他要把自己对生命的钟爱,对人性的思悟,对社会的凝眸,对人类的倾心,对自然的敬畏变成文字留给后人,启迪来者。以他坎坷的人生、深厚的学养、仁爱的胸怀,冷观世态,禅悟人生。经过十年腹稿,五年手稿,终于酿造出《凝眸人生》这坛老酒。它犹如我们家乡誉满神州的“仰韶酒”,喝之,明目醒神,口齿留香;品之,浓郁甘醇,余味绕梁。读书人的忧患意识,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感人、动人、鼓舞人。 郭先生朴实无华,恬淡自然,一件褪色的中山装能十年八年地穿,一双“水陆”两用的“力士”鞋常年不离脚。他的文风也是如此。惜墨如金。议论常单71直入,叙事不蔓不枝,描写则形神毕肖。抒情是喜怒哀乐,真诚自然。行文如行云流水,张弛有度,舒展自如。娓娓道来宛如空山幽谷里涓涓清流淌过心田,使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霖。 看完书稿后,郭先生嘱我为之写序。自知才疏学浅,深感有负重托,不胜惶恐。然诚意难却,写下这些话,权当《凝眸人生》面世的贺词吧。 张庶仆 2015年早春于渑池,锦程花苑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