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人间走一回——献给那些在苦难中成长的人们》是一部自传,以平实朴素的语言对林鸿谦自己的成长历程及其社会大环境下中国八十年的发展和变革作了简要描述,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且其中流露出的关于苦难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良好的家风传承亦是对新时代下中国家庭价值观和幸福感以及正能量的有效宣传。
| 书名 | 不悔人间走一回--献给那些在苦难中成长的人们/光阴的故事系列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林鸿谦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不悔人间走一回——献给那些在苦难中成长的人们》是一部自传,以平实朴素的语言对林鸿谦自己的成长历程及其社会大环境下中国八十年的发展和变革作了简要描述,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且其中流露出的关于苦难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良好的家风传承亦是对新时代下中国家庭价值观和幸福感以及正能量的有效宣传。 内容推荐 《不悔人间走一回——献给那些在苦难中成长的人们》是林鸿谦著的一本个人成长类叙事作品。书稿叙述了个人的成长经历,包括出生、家庭、上大学、工作、婚姻、子女及退休后生活等等。书稿语言幽默诙谐,极具可读性。 目录 自序 1 我的家庭 2 童年趣事 3 逃难生活 4 求学之路 5 青春萌动 6 步入社会 7 天之骄子 8 短暂的教书体验 9 国际商品市场的侦察兵 10 回到原点再当农民 11 回城 12 重新站上这三尺讲台 13 我的教学生涯 14 夫妻双双游天下 15 旅美随感 16 暮年闲步沪苏杭 17 我的爱妻王学竹 18 苦命的妹妹 19 喜把芬芳留人间 20 桃李满天下 附录 我的人生三道茶 后记 试读章节 2 童年趣事 有钱人家的孩子,除了不必为衣食住行担忧之外,还可以到处观光游览,会客玩耍,不一而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很小就要帮父母谋划生计,过着与别人家孩子不一样的生活,对人生也就有了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理解。总而言之,我的童年是迷惘的、彷徨的、惆怅的童年,但同时也是快乐的童年。 记得母亲曾经告诉我,我一出生就对这个世界非常好奇,左看看,右看看,很快就会喊爹喊娘。特别是过周岁生日时(海南人叫“做对岁”)的那天晚上,家里准备了简单的菜肴,因为是晚上,所以要点汽灯照明,由于好奇,在别人给汽灯打气的时候我就伸手去摸灯纱,一下子就把灯纱撞碎了,害得别人又要换上新的。 按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做周岁生日时要用米粉做各种形状的寿果摆在厅堂上,其中有文房四宝、农用工具、刀枪剑戟、算盘账簿、锯刨锤凿等,让婴儿抓周,以喻知将来的职业。父母也给我准备了这些东西,我看着这些东西,哪个都想要。“不行不行,只能要一件,最多两件。”大人在喊。大人总是希望我选文房四宝,便把这些东西推到我面前。我拿了一个砚台和一把锤子,砚台属于文房四宝,喻示将来是读书人。那么锤子呢?原来拾起锤子是喻示将来要干工人的活,但此时又有人解释,锤子是拿来装订书本用的,这又和文房四宝连在一起了。 当时父亲又去庙里为我抽签,卜知我将来的人生。签面是“缸里弹琴”。这签似乎怎么解析都可以:一是在缸里能弹什么琴,没出息;二是虽然琴弹得很好,但是在缸里弹没人听得见、没用;三是尽管是在缸里弹琴没人听见,但是天长地久练出真本事,也会留芳于世。于是,我到底会有哪种前途,还是谁都说不清。 长大以后,知道了这些事,觉得很可笑:一辈子的事业前途怎么就由一两件寿果或者一个卜签来决定呢?这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期盼儿子成才之情不言而喻。 自会走路以后我就经常跟着姐姐去放牛,她用绳索牵着牛鼻子在前面走,我就跟在牛后面跑。有时走不动了我就坐下来哭,姐姐就抱我坐到牛背上去。再大一点,我们就有了分工:她捡牛草,我放牛。牛草有两种:一种是绿油油的嫩枝嫩叶,用镰刀刈下来就可以了,这种饲料草只在春天或夏天才有。另一种是草根和草梗,到了秋天或冬天就没有了嫩枝嫩叶,只得铲草根和草梗了。草根和草梗铲下来之后,还要拿到池塘里清洗,因为带土的草根和草梗牛是不吃的。冬天的池塘,水冰凉冰凉的,姐姐的手总是冻得通红通红。 冬天里放牛时,母亲怕我受凉,总是炒一些米粒放在我的口袋里,让我时不时拿来嚼一嚼。炒米粒的米是很特别的,那是在割稻时刚收下的谷子,煮裂后晒干所碾出来的米。把这种米放在锅里炒,一阵噼里啪啦的爆响之后,香气四溢,这在当时缺衣少食的年代可谓一道美食。有时没有工夫炒米粒,母亲就给我几文钱买姜糖来吃,说辣味可驱寒暖身。 村子里还有几个放牛的孩子,有时候相约一块儿去放牛,牛吃牛的草,我们玩我们的蹦蹦跳,也算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独来独往,那时听了很多闹鬼的事,虽然很吓人,但当别人说起时,总是忍不住又听。当牛跑到墓地特别是新坟旁边吃草时,我都不敢去把它拉回来。后来变得聪明一些,一出门就自始至终骑在牛背上,手里紧紧地拽着牛绳,想去哪里就指挥牛吃到哪里。这是人指挥牛,不是牛引导人。 表兄吴乾天经常来我们家玩,跟我一起放牛。他每次来我都很兴奋,因为有伴了。他比我大几岁,懂的东西比我多,是我小时候的偶像,他经常在灯下用十个手指握拳投影,一会儿是鸟,一会儿是猫,一会儿又变成了狗,真的很好玩。 尤其让我难忘的是,一次我们在放牛时发现了一个鸟窝,小鸟在窝里吱吱地叫。表哥爬上树把鸟窝抱了下来。啊,那是只小八哥!我们高兴地把它带回家。当我们在登心岭放牛的时候,表哥指着西边很远的大山说:“那是白石岭,在那白白的石头下面都是黄金,但那里很远,我们去不了,等我们的小八哥长大了就叫它飞过去把金子噙回来。”我憧憬着美好的那一天。从此,我有了一个新的伙伴小八哥,每天都伴随着我去放牛。 小八哥的食物很简单,就是各种小虫子,我们总是抓一些蚂蚱来喂它。有人说:“你要让它快长大,就要买瘦肉给它吃。”这,我们哪养得起啊!有一天,我带小八哥去放牛,后面飞来了一个带仔的八哥群,叽叽喳喳地叫,把我的小八哥带走了。小八哥走了,让我哭了好几天。几十年后,回家乡拜访老同学文以昌,一进他家门,就听到他家的八哥向我打招呼:“你好。”这又勾起几十年前的往事,不胜感慨。 前面提到闹鬼的事,儿时的乡下,娱乐活动贫乏,鬼故事便成了茶余饭后大家闲聊的主题,惊险又刺激。一天早晨,大伯母在院子里呱啦呱啦地讲个不停:“昨晚那个妖精又带人来房里睡了,搞得我一晚都没睡好,满屋子腥膻味。”大伯母讲得绘声绘色,很是恐怖。这大概是她的梦幻吧,触景生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的心境。 孩童时期,孩子之间闹别扭是很平常的事。受到村里鬼神论的影响,那时我跟村子里的孩子一吵架,就和鸿彬兄一起烧几支香插在墙角,再烧一些冥纸,双手作揖求鬼神降祸于跟我吵架的那个人。现在学了唯物主义,成了无神论者,就感到幼年时期的那些事情实在太可笑了。 抗战时期,国内与南洋的交通被阻断,有一位做南洋走水客生意的堂伯就跟父亲到三亚合伙经营豆芽生意,刚开始还算好,账目清楚,双方相安无事。可是时间久了就出问题了。那位堂伯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世面,脑袋瓜很灵,但心术不正,骗了父亲不少钱。 那位堂伯还有个侄子,在村子里是个出名的小偷。有一天我家没人,门也没上锁,他就到房里来翻箱倒柜。隔壁的酒婆路过,听到我家有声响,就到窗前探头张望。看见了就对他说:“人家家里没人,你在里面做什么?”他不耐烦地回答:“不关你事。”父亲知道后把他告到县里,县里抓他去坐监。可是堂伯在县里有人,花了一些钱没几天就把他保了出来。 我家有一棵椰子树。它长得亭亭玉立,很惹人喜欢。同时它又长得很高,人爬不上去,用三根竹竿连起来也够不着椰子,只有等着台风来时把它刮下来,如果没有台风就得等它自己熟透了掉下来。因此,经常观察它的成熟情况便成了我小时候常做的事,如果椰子是带黑的深黄色,就说明已经熟透了,不久就会掉下来。待台风一停我就马上跑到树下面寻找,怕去晚了被别人捡了去。人高招风,树高招雷,最后这棵椰子树被雷击了。此后,这棵树就成了鸟的家,经常有八哥在那上面做窝孵蛋,那么高,恐不会遭受人间的骚扰吧。 P9-12 序言 中国有个俗训:人生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吃,九十不留坐。这是因为人到了这个年纪说走就走,别耽误其“寿终正寝”。可是现在不同了,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耄耋老人满街走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也是其中之一。适逢八十一寿诞,我写了一首《八十一寿闲叙》:“年逾甲子不算老,古稀过后到处跑。耄耋身心仍健壮,米寿茶寿照样好。既老忆及当年少,家徒四壁缺温饱。苦力练就身骨硬,尤喜今日无三高。”诗毕收到老同学诗一首,我以“不悔人间走一回”为题和之:“春风杨柳舞翩跹,前苦后甜皆有因。天下大事有己任,不悔人间走一回。吾辈慎微少惹事,骄阳灯下苦读书。祝福老友功名就,欢声笑语且连珠。”于此有了灵感,我就打算再以“不悔人间走一回”为题来抒写我的人生。 几年前,我写过《我的人生三道茶》(见附录),追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过内容比较简单,女儿看了不满足,常叫我再写详细一点。但思十寸了很久,仍没有下定决心,也没有勇气,担心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现经过良久的思虑,即使赶鸭子上架也要把它写下来,权且当作把芳香留在人间吧。 有人说,有一句说一百句的是文学家,这叫文采;有一句说十句的是教授,这叫学问;有一句说一句的是律师,这叫谨慎;说一句留一句的是外交家,这叫严谨;有十句说一句的是政治家,这叫心计;有一百句说一句的是出家人,这叫玄机。我以前是教经济学的教授,现在已经退休了,不过是按月拿教授级的退休金罢了,谈不上有一句说十句。况且隔行如隔山,在写作方面,我既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半路出家,不懂得什么文采,只能是有一说一,平铺直叙,但愿读者不嫌啰唆就是了。 2016年10月 后记 20lO年4月,我写了一篇短文,叫做“我的人生三道茶”,女儿看了不过瘾,催促我再写详细一点,我也未尝没有这个考虑。但是自退休以来从未舞文弄墨,很多文字、词汇都记不起来了,总是无从下手。以前也想过学习电脑打字,写一点东西,但摆弄了几天没上手就放弃了。这次为了与老同学交流诗句,再次坐到电脑前敲打键盘,终于掌握了要领,便将酝酿了几年的腹稿打出了一个目录,从此下定决心按照这个目录认真写下去。 幸亏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时候,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汉语拼音。由于当时的人大校长吴玉章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他号召全校师生学习汉语拼音,给全国带个头。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学会汉语拼音的。但受南方口音的局限,对一些“咝”音把握不好,找带“咝”音的字很费力。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由于对键盘不熟,对拼音把握不准,我总是一个键一个键地敲,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半天也打不满一页纸。正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待到我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输入方法和规律后,一组词汇、一个成语、一句常用语一并输入,速度就快多了,现代科学技术与汉语结合之神奇令人赞叹。 写作时在脑子里有些已经模糊了的字、词组、成语,用纸笔恐怕早已写不出来了,但多少还记得它们的读音,于是按照读音敲打键盘,电脑就帮我打出来了,这确实帮我省了不少事。这又使我联想到强调中小学生练习写汉字是多么重要,否则全靠电脑写字,将来对汉字必然似曾相识,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在打字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些有趣的事情,这于别人来说,不值一提,可对于高龄才接触电脑的我来说,却自有一番趣味。如哪一个字使用频率高它就将其调到前面来让你好找,哪几个字构成的词组多,它就会给你拼在一起。但是有时它也会给你开个小小的玩笑,当我输入某个字的拼音字母后,找个遍都没有我所需要的那个字,以为是自己的拼音不准,查字典确认后再找,还是不见字影。后来采用迂回的方法,通过与它相关的词组才把它找出来,此后若单独打这个字的拼音字母时,一下子就跳出来了。 有人设想使用智能化的仿真机器人做家务,早餐做好后叫你起床,如果叫一次、两次、三次,都没叫醒,它就会打电话到单位帮你请假,说你病了。多聪明的机器人。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任何先进的东西都是双刃剑,要是它喊三声你还没有醒,发起火来给你一巴掌怎么办!一巴掌下去把你弄醒了还好,弄不醒那麻烦就大了。的确现在的网络文化很先进,传播的速度很快,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顷刻间就可传到千家万户。但同时也良莠不齐,有些似是而非甚至胡说八道的东西满天飞,制造和传播这种信息的人唯恐天下不乱。最近我收到朋友转来子夏居处的文章《历史的评价不会太高》,读后火冒三丈,马上给朋友回信:“读了《历史的评价不会太高》,令人心寒。没有新中国,咱孤苦之辈怎能成长,中国崛起之路在何方?子夏居处何许人,竟敢胆大又猖狂。似是而非,胡言乱语,难掩盖其主张。天下无无缘无故的恨,亦无无缘无故的爱。世界上无永远的敌人,亦无永远的朋友。劝君自重保安康。” 过后又读到《夸咱共产党,传播正能量》及其所配图片的说明,世界上到底还是有正义感的人多,懂我心的人多。让那些跳梁小丑去声嘶力竭地喊叫吧。蚍蜉撼树谈何易,千舟已过万重山。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得到许多亲人的帮助和挚友的鼓励,使我一口气写下去。我每写完一节都会发给他们浏览,得到不少宝贵意见,同时也补充了我的记忆。写完初稿后,我还发给老同学,请他们斧正。 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爱妻已经走了。未能得到知音的帮助,是很遗憾的事。脱稿时未能与她共享欢乐,更令我十分惆怅。不管如何,她一生陪伴我走过58年,在我心中永远留着她的身影和音容笑貌。我一生的人生轨迹也留着她的脚印。因此,我在写作本书的时候,专辟出一篇关于妻子的文字,一方面是表达我们对她的怀念,另一方面也了却了她的遗愿。 2011年7月31日,我筹备了一桌酒席,摆了蛋糕,正好大女儿也从美国归来。但爱妻已病在意识模糊之中,女儿们不明白这是什么庆典日子。开席后,我宣布:“今天是我们的金婚日。可惜你们的妈妈在迷迷糊糊中度过。”我们原来约定要共度钻石婚,想不到金婚过后八个月她就走了。钻石婚落空了,她连我们共同奋斗一生的成书也未读到,多么遗憾! 为了表明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初稿都保留了人物的原名。付梓后作了一些修改,增加了一些内容,有些隐去真名,改用化名,尊重人家的隐私权。 在全书写完以后又觉得应该加个副书名“献给那些在苦难中成长的人们”,因为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读来会有心灵上的感应,这也是一代人的时代印记吧!全书的中心思想始终贯穿着苦难、奋斗、欢乐六个字。先是苦难,经过奋斗,最后达到欢乐的境地。 本书只是对过去的一些经历作了简单梳理,洋洋洒洒一大篇,哕哕唆唆一大段,限于本人文学功底不足,好在是满腔真情流露,希与各位读者共勉。浪费读者宝贵的时间,非常抱歉! 以文会友情感真,读者诸君未谋面。 真情献上诗一首,权当你我心相连。 酸甜苦辣说个遍,但愿读者不弃嫌。 古往今来皆过客,人寰永存一片天。 林鸿谦 2016年10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