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罪疚与修复》的作者梅兰妮·克莱因是对人的情感研究的最透彻的心理学家之一,她通过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作者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本书是对她工作的一个简洁推介,抛开了研究的过程,直接将她工作中发现的有关人的(特别是婴儿期的)爱、恨、攻击、性欲等复杂的心理过程进行展示和讲解。
| 书名 | 爱罪疚与修复/克莱因文集 |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作者 | (英)梅兰妮·克莱因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爱罪疚与修复》的作者梅兰妮·克莱因是对人的情感研究的最透彻的心理学家之一,她通过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作者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本书是对她工作的一个简洁推介,抛开了研究的过程,直接将她工作中发现的有关人的(特别是婴儿期的)爱、恨、攻击、性欲等复杂的心理过程进行展示和讲解。 内容推荐 尽管讨论爱、恨的文章已经不计其数,但人们仍然被自身的攻击、嫉妒、愤怒、自我谴责等等困惑着、压抑着、纠缠着。作者梅兰妮·克莱因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爱罪疚与修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目录 第一章 儿童的发展(1921) 第二章 青春期的抑制与困难(1922) 第三章 学校在儿童原欲发展中的角色(1923) 第四章 早期分析(1923) 第五章 抽搐的心理起因探讨(1925) 第六章 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1926) 第七章 儿童分析论文集(1927) 第八章 正常儿童的犯罪倾向(1927) 第九章 俄狄浦斯冲突的早期阶段(1928) 第十章 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1929) 第十一章 反映在艺术作品与创作冲动中的婴儿期焦虑情境(1929) 第十二章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1930) 第十三章 对精神病的心理治疗(1930) 第十四章 论智力抑制理论(1931) 第十五章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 第十六章 论犯罪(1934) 第十七章 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 第十八章 断奶(1936) 第十九章 爱、罪疚与修复(1937) 第二十章 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1940) 第二十一章 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情结(1945) 附录一 批注 附录二 克莱因生平年表 试读章节 第十九章 爱、罪疚与修复(1937) 本书中有两个部分讨论了有关人情绪中两个非常不一样的面向,其一,“恨、贪婪与攻击”探讨的是恨的强烈冲动,那是人性基本的一部分;其二,我尝试描述的是同样强烈的爱的作用力及修复的驱力,这部分与第一部分是互补的。在这种呈现方式中所隐含的截然划分,事实上并不真正存在于人的心智当中。当我们把主题用这种方式加以分开讨论时,也许无法清楚传达在爱与恨之间持续不休的互动,但是,这么做是有必要的,因为唯有探讨破坏冲动在恨与爱的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才有可能说明尽管存在着攻击冲动,爱的感觉与修复的驱向仍然可以透过哪些方式,在与攻击冲动互相关联的情况下发展。 乔安妮·黎伟业所写的篇章,清楚说明了这些情绪最早出现在婴儿与母亲乳房的早期关系中,基本上是在与渴望的他人关系中经验到的情绪。为了要研究所有构成人类最复杂情绪──我们称为爱的情绪──中各种作用力之间的互动,我们有必要回溯到婴儿的心智生活来加以探讨。 婴儿的情绪处境 婴儿最初的爱与恨的客体──母亲,既被强烈地渴望着,也被强烈地怨恨着,这种强度是婴儿早期冲动的特质。刚开始的时候,当妈妈满足他营养的需求、解除他的饥饿感,并且给他感官的愉悦时──当他的嘴因为吸吮妈妈的乳房而经验到刺激──他爱妈妈;这样的满足是儿童性特质很基本的一部分,也是性特质的最初表现。不过,当婴儿饥饿、欲望未被满足,或者是感到身体疼痛或不舒服的时候,整个情境就骤然改变了,恨意与攻击的感觉被唤起,婴儿受到一种破坏冲动主导,他想要摧毁一个人,此人是他一切渴望所向之客体,在婴儿心中,这个人和他所经验的每件事情都有关联,不论是好或坏。此外,如同乔安妮.黎伟业已经详细说明的,恨意与攻击的感觉会引发婴儿最痛苦的状态,例如噎住、呼吸困难及其他类似的感觉,这些都被感觉为对身体有破坏性的,于是攻击、不快乐、恐惧等感受再度升高了。 要纾解如饥饿、怨恨、紧张与恐惧这些痛苦的状态,一个立即而主要的方式是由母亲来满足其欲望。由于获得满足而带来的暂时安全感大大强化了满足感本身,因此,每当个体接收爱的时候,安全感成为满足的一个要素。这一点不仅在婴儿是如此,也适用于成人;对于单纯形式的爱或最复杂的爱,都是一样。因为母亲在最初满足了我们所有的自我保存需求及感官的欲望,给予安全感,她在我们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恒久存在的,虽然这种影响以各种不同方式及表现的形式作用着,在日后也不一定明显可见。例如,一个女人可能明显与母亲疏远,但是在潜意识中仍在她与先生或是她所爱的男人之间的关系上,找寻某些早期关系的面貌。父亲在儿童的情绪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影响了日后所有爱的关系及其他人际关系。不过,只要父亲被感觉到是一个满足的、友善的及保护的形象,婴儿与父亲的早期关系有部分是以与母亲的关系作为原型。 对婴儿来说,母亲基本上只是一个满足他所有欲望的客体,如同早年的时候,是一个好乳房。 他很快就开始对这些满足与照顾有反应,对她发展出爱的感觉,并把她视为一个人。但是,这最初的爱在根源就受到了破坏冲动的干扰,爱与恨在婴儿的心中互相对抗着,而这种对抗在某个程度上继续存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中,并且可能成为人际关系中一个危险的来源。 婴儿的冲动与感觉伴随了一种我认为是最原始的心智活动:幻想建构,用俗话来说,就是想象思考。例如,渴望母亲乳房的婴儿,当乳房不在时可能会想象乳房在那里,也就是说,他可能想象从乳房那里获得的满足。这种原始的幻想是想象功能的最早期形式,日后将发展为更复杂的想象功能。 随同婴儿的感觉而生的幻想有很多种。刚刚提到的幻想,是想象他所缺少的满足,不过,愉悦的幻想也伴随了真实的满足,破坏的幻想则随同挫折及它所唤起的怨恨感而生。当婴儿感觉到被乳房挫折时,他在幻想中攻击了这个乳房;而当他被这个乳房满足时,他爱它,对它有愉悦的幻想。在他的攻击幻想中,他希望撕咬母亲与她的乳房,甚至用其他的方式来摧毁她。 这些破坏性的幻想──相当于死之愿望──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婴儿感觉到他在幻想中渴望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也就是说他以为他真的摧毁了破坏冲动所指向的客体,而且还继续破坏它,这点对其心智的发展来说有极度重要的后果。婴儿从具有复原性质的全能幻想中寻求支持,来对抗这些恐惧,这点对其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后果。如果在婴儿的攻击幻想中,他已经用撕咬伤害了母亲,他可能很快就建构的幻想是:他将碎片再拼合起来、修复她。不过,这样并不能完全去除他对于破坏了客体的恐惧感。我们知道,这个客体是他所爱的、最渴望的,也是他完全依赖的。我认为这些基本的冲突深深地影响着成人情绪生活的进展与驱动力。 P323-326 序言 梅兰妮·克莱因的作品已经发行超过大约40年,某些已成书付梓,某些以共同写作的形式成书,也有一些论文首度以论文集的形式问世。当然,她的思想历程就像任何经年累月的创造工作,必然经历持续的开展、补充与厘清。因此,对学生来说,面对如此卷帙浩繁的文献,要了解梅兰妮·克莱因最成熟的思想以及她如何得出相关的想法,并非易事。为了这一点,重新编排出版她的全部作品,主要目标便是指出每部作品当中基本论题的位置所在,并透过批注来阐明同样的主题与她早期和晚期的思想有何关联。这些批注放在每一卷的卷尾,但第四卷《儿童分析的故事》除外,梅兰妮·克莱因自己在这一卷中已经做了批注。 虽然新版全集的主要目标是如此,一旦决定要完成此事,当然也促成了进行某种程度改善的机会:《儿童精神分析》原来以德文写成,它的翻译做了大幅的修订;所有对于弗洛伊德作品较早版本的参照,也修订为参照《标准版》(Standard Edition),而且所有参考书目也都尽可能修改成最新的版本。此外,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亦做了新的索引,让它们彼此间可以协调一致、相互参照。 完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工作入手,来自许多不同的团体。 艾略特·贾克(Elliott Jacques)教授负责与出版商的初步协调谈判,国际精神分析图书馆(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Library)的编辑玛殊·汗(Masud Khan)先生适时提供了慷慨协助,贾克教授也为第四卷《儿童分析的故事》写了一篇序。 批注的工作由艾德娜·欧萧尼西(Edna O'shaughnessy)女士、贝蒂.约瑟夫(Betty Joseph)和我合力所完成。艾德娜咨询了汉娜·西格尔博士,而我本人只是分担责任,并未实际参与工作。另一方面,汉斯·托纳(Hans Thorner)在他的子媳普鲁登斯·托纳(Prudence M.Thorner)女士的协助下,加上史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博士刚开始的参与,完成了修订《儿童精神分析》译本的工作。同时,托纳也依次把每一章改译的草稿交给原译者斯特雷奇(Strachey)女士过目。一篇不曾以英语出现的论文《青春期的抑制与困难》(Inhibitions and Difficulties at Puberty)由克劳德·魏德勒斯(Claude Wedeles)博士译为英语。安·哈董逊(Ann Hutchinson)小姐负责艰巨的任务:统一所有参照书目脚注,芭芭拉·弗礼安(Babara Forryan)女士则完成了所有索引的准备、重写与修订工作。 最后,我要在这里向这些朋友与伸出援手的人表达我的感激,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奉献努力,才有《克莱因全集》的发行出版。我也代表赞助这项工作的梅兰妮·克莱因基金会(Melanie Klein Trust)的信托人,感谢英国精神分析学院(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与霍加斯出版公司的合作,业已出版许多梅兰妮·克莱因的作品,而今再添四卷本的《克莱因全集》。 R.E.马尼-基尔(R.E.Money-Kyrle)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