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加萌研究所编著的这本《想开一个店(3有花的地方风水好)》采访了100位在生活缝隙中罗织美好的花艺师、建造自己秘密花园的店铺主人,介绍了在消费升级中与生活跨界的花艺设计,对想开一间花店的人提出了很专业的建议,同时,本书展现了全世界和花朵有关的美好合作给你看。
| 书名 | 想开一个店(3有花的地方风水好)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艺加萌研究所编著的这本《想开一个店(3有花的地方风水好)》采访了100位在生活缝隙中罗织美好的花艺师、建造自己秘密花园的店铺主人,介绍了在消费升级中与生活跨界的花艺设计,对想开一间花店的人提出了很专业的建议,同时,本书展现了全世界和花朵有关的美好合作给你看。 内容推荐 《想开一个店》,庄雅婷领衔“文艺加萌研究所”策划推出的国内专业快乐开店指南+逛店秘笈分享。本辑“有花的地方风水好”主题,精选100家国内成功店铺,包括花+、野兽派、植觉、CN Flower、中赫花艺、北平咖啡馆、House of Heddy等,深入图文报道,涵盖有关“花”的百态;领域涉及餐厅、咖啡馆、书店、花艺、食物……专职花艺师、斜杠青年、国际国内知名造型师……各行各业的人,把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汇集在这本厚厚的书里,令他们把温暖的梦想和冰冷的现实相融合,用漂亮的方式承载生活的美好和梦想。 目录 懂花 眼睫的毛:每一家店都是我的秘密花园 黄煌:在生活的缝隙中织罗美好,让每一次回家变成度假 潘锐(植觉先生):人生中最难的,是找准了自己喜欢的事 凌宗湧:顺势而为的花艺师 现代花店和花艺师的自我成长 2.1 学习花艺,是一个寻找“嗨点”的过程 2.2 运营一家花店,可能比你想象中还复杂一点 2.3 拒绝爆款,打造你的特别款 2.4 在成为当地最好的花店前,你需要对它们了如指掌 2.5 不会陈列的花店,不够完美 2.6 花店进货准则 海派花店进化史 3.1 老相册里民国女神,生前最爱去花店 3.2 十里洋场上海滩,有关花的买卖 3.3 海派精品花店,花艺教室地图 3.4 野兽派的野心 中国两千亿的花艺市场里的新模式 4.1 Flowerplus 花+:想要打造一个生活方式生态圈 4.2 杭州梦湖花艺:从开在传达室到全球花艺速递,小花店的大野心 4.3不会算账的赵小姐和她的诗集生活馆 4.4 请了“兔子店长”的One day,是家先商业后情怀的花店 GREEN IS NEW BLACK, 消费升级中的绿植和花艺 5.1 植物×民宿 住进Pantone 2017年度色里 5.2 植物×酒吧 要醉,就醉,就醉得自然一点儿 5.3 植物×联合办公 他用被甲方毙掉的方案,做出了外滩最性感的咖啡馆 5.4 植物×餐饮 如果餐桌上缺一只玫瑰,就去花园里吃饭吧 5.5 植物×摄影 拿了贾玲的投资之后,他们在北京造了一间童话里才有的梦幻白房子 花艺先锋 6.1 Azuma Makoto:从摇滚青年到花艺大师 6.2 Flora Starkey@ florastarkey:奢侈品牌广告里的花艺都是她做的 6.3 TIN CAN STUDIOS@ tincanstudios:插一把花,画一幅花 6.4 MOON CANYON DESIGN@ mooncanyon:把汽车当成花器 6.5 PUTNAM & PUTNAM @ putnamflowers:是花艺,更是装置艺术 6.7 JO FLOWERS @ joflowers:在城堡教授花艺课的园艺花艺师 6.8 YASMINE FLORALDESIGN @ yasminemei:把花还给自然 6.9 AMY MERRICK @ amymerrick 旅行花艺师 6.6 SAIPUA @ saipua:花艺家族的继承者 6.10 BLOOM AND PLUME @ bloomandplume:花艺是他的最佳心理医生 让我们想吃的花 7.1 从芭蕾演员到蛋糕雕塑家 7.2 Maggie Austin 的中国学生 7.3 引得无数同行学习的鲜花餐厅 7.4 AMBER LOCKE:用蔬果作一把花,做一幅画 7.5 Celestine Maddy :把60 岁的园艺生活变成30 岁的时髦“主厨花园” 与植物相伴的艺术家们 8.1 法国·城堡花房 8.2 美国·万花筒一样的家 8.3 美国·燃烧的森林 8.4 印花面料,点亮沉闷空间 诗与远方其实都在眼前 9.1 大都市中的空中花园 9.2 都市农人 9.3 漂浮在城市上的绿色公园 9.4 米兰建筑师Stefano Boeri的“空中森林双塔” 9.5 用市民种菜养花代替市政绿化 9.6 3 步打造私家花园 如果不计成本,花艺可以是怎样? 10.1 奔驰:汽车是很有品牌感的产品 10.2 Armani Fiori:用高级定制的要求去管理鲜花 10.3 法国国民设计师,为了低廉的房租,跑去香港开花店 10.4 Jo Malone:从花艺师到天才香水调制师 10.5 花艺,从来都是高级时装秀场最好的主题 试读章节 回归自然的原点 “大学毕业去当兵,退伍回来找不到合意的工作。朋友打趣说要不要去花店工作,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上班第一天,花店恰好接到了去殡仪馆送花的委托。夜晚时分,在空无一人的殡仪馆将花展和花圈一一摆好,“第一天开工就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一度想逃走。但回过头来想,这就是花艺,既要陪伴人们度过各种喜庆愉快的时刻,也会伴随人的生老病死。它的情感内涵包容并蓄,比我想象的要深邃得多,是陪伴人一辈子的生活艺术。” 收拾好情绪,凌宗湧决定真正投身到花艺设计之中去。凭借美术天分和绘画功底,在短短几年里,他就对花艺市场上的各种制造手法了然于胸,任何稀奇古怪的花艺造型几乎都难不倒他。只不过,凌宗湧总隐隐觉得台湾的花艺设计哪里不对劲。直到入行三年后,在德国法兰克福家居家饰展上,已经是CNFlower花店主人的凌宗湧,看到当地一位知名花店创始人现场的花艺创作才猛然醒过味来。“我们对花艺的认识太有限了,以至于太过纠结于造型,选材的范围也总是盯着那些价值不菲的欧洲进口品种。其实这种观念在欧洲已经过时了。” 凌宗湧对那位店主提出了不情之请,他想去这家法兰克福的花店打工当学徒,重新修正自己的花艺设计理念。幸运的是,出于好奇以及好为人师的本性,那位花艺设计师不但答应了这位求知欲望强烈的东方青年的要求,还允许凌宗湧借住在他家。凌宗湧以那里为起点,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接受生活美学熏陶。“欧洲人对花的理解让我吃惊。下班后,看到路边花店一捧美丽的野花,只要入眼,他们也会视若珍宝地买回去,漫不经心地装点自己的居室。” 三年学艺后,从欧洲回来的凌宗湧的理念已经今非昔比。“中国传统文人对花艺审美曾经是非常自然的。但是现代社会,我们却变得很有目的性和形式感,所以追求的都是进口花材、造型的雕琢,却鲜少注重花艺和人的和谐,与整体环境搭调。”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逐渐树立起自己的闲散、顺势而为的风格, “让花进入生活空间,才是花艺设计存在的真正意义。” 富春山居是凌宗湧接下的第一个设计酒店花艺项目。因为喜欢这家酒店的设计风格,凌宗湧毛遂自荐。“一走进度假村里,我就发现他们从市场上买来的现成花艺,和空间的挑高格局完全不搭调,太小了,而且东南亚热带色调不够沉静,与度假村的氛围格格不入。”对环境做了一番熟悉之后的凌宗湧,没有直奔当地花市,而是带着工作助手走进了附近的山林,采来了松树枝和木。“松树枝是根据空间的挑高和当地的风土选择的,之前我已经在脑海中勾勒过。使用檐木完全是灵光一闪,在山地里,这些小家伙抽出了新芽,生命力旺盛得让人为之侧目。”仅用这两种花材相互穿插,凌宗湧就构造出了一盆高达3米的花艺作品,摆放在挑高6米、古色古香的仿宋建筑中,格外妥帖得宜。 凌宗湧的作品得到认可,度假村的花艺设计全权交由他打理,合作迄今已有快十年。 “我从来不去改变花草本来的性格面目”。比如,很多花艺师为了让玫瑰不扎手,特意削去了花枝上的刺。但凌宗湧拒绝这么做。按照他的说法,如果玫瑰失去它的刺,它还能是玫瑰吗? “只要你仔细观察、推敲,就会察觉其实花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有很多相同之处。”凌宗湧常以花喻人。比如,月季是一种柔顺的围篱植物,但它却是带刺的,而且是爱出头的那一种。用凌宗湧的话来说,这就好比生活中的某一类人,看似合群,却会在某些令人意外,时刻展现出自己不合时宜、爱出风头的一面。而松树则类似某一类主心骨人群,平日沉默寡言,在关键时刻能扛事情的主事者。 花草有它们的生存智慧,只不过,和它们的沟通不能用有声的语言。凌宗湧坦言,自从和花草交心之后,他就很少为做选择而纠结。“我几乎不选择,而是像植物一样,出于本能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土壤。在台北开花店如此,去法兰克福学花艺亦是如此。不适应的话,植物就能长好,我也是一样。” 凌宗湧曾经想过在上海开办设计花店,但他发现这种方式目前并不适合自己。 “我也不可能像野兽派花店那样从网络做起,所以只接受客户的委托,暂时不在上海做零售。虽然这里的花卉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像植物一样顺势而为地生活和工作,已经成为融入他血液之中的一种习惯。 跟着花开去旅行 凌宗湧创立CN Flower已然19年,从精品花店,到商业建筑与名人婚宴,业务已经从台湾跨出到亚洲其他国家,而不少来自中国的职业公会或高端旅行团,也希望指名他开设花艺体验行程。“我认为自己的美学观念是取之于自然的,找一间教室教人家插花不够有意思。”因为这样的想法,《跟着花开去旅行》应运而生,透过凌宗湧的眼光与偏好,带着参与者到各地游历探索。 旅行首站从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富春山居》所在地杭州开始。创办两年多来,他和学员曾造访日本金泽赏樱、于巴黎水路体验庄园风情、在云南香格里拉感受高原上的百花齐放,更远赴印度传统花市感受剧烈的文化冲击,凌宗湧在造访金泽的过程中,结识当地首席花艺家冈本俊英,并促成对方来台参访交流,挖掘彼此眼中台日两地的植物风情。“人生不该只体验一次的花开,这样的旅行我会持续做下去。” 数着树木回家隐居 台北近郊山区九份,曾盛产金矿,淘金业颓败之后,成了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的聚集地。狭窄的街道、陡直的石阶、朦胧的海岸线糅合而成的怀旧情怀吸引侯孝贤在此拍就了《悲情城市》,据说这里也是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的取景地,隐隐约约总能找到“大红灯笼的饮食街、汤婆婆的澡堂、通往锅炉爷爷处的绝壁石阶”的影子。这里是凌宗湧回归自然的居所,也是他接下来发展重点——民宿的所在地。“光有美景没有人情也是无趣,想来想去,台湾既有美景又有人情的地方只有九份一处。” 凌宗湧是从山里走出来的男人,曾经独居于汐止3000平米的山谷,家中独享私人瀑布、露天淋浴、溪流泳池,如今已是台北著名“食养山房”茶室的所在地。近年来工作上名声日隆行程满档,但回到山的怀抱一直是凌宗湧鼓动在内心里的渴望。于是,接手水墨画家李承宗位于九份山上三十多年的老屋把它改造成了每周末度假的地方,窗外山麓连绵,连着尽头的一汪碧海。 P33-34 序言 如果不够美,努力无意义 “自从创业以来,我每天早上起床,都在想一句话:十万个图什么。” 时间过得很快,很多事飞快地被抛在了脑后:比如“创业”这个词,听起来已经不是一两年前的雄心万丈,在旁人口中,更似一种日常生活的突围。最后大家都老老实实承认:哪里有什么创业了啦,我就是老老实实做一点生意罢了。 但我开始觉得“做生意”这个词的宝贵:可能没有什么炫目的新模式,也没有改变人类的初心,先妥善安放自己,赚一些钱,让生活变得美好一点儿;有不宏大但稳妥的盈利模式,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想去的方向。这么听起来,这种实现,更是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从长远来看,你会发现,很多事是不必做的。”我经常和朋友们说这句话。 这里面藏着一碗陈年的鸡汤:就是晒太阳的渔夫对规劝他上进的富翁所说,我不必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等到财富自由之后才来瘫倒在海边晒太阳,我现在就可以。这也是我所说的,每天早上起来想想“十万个图什么”这份初心,你就不会错把鸡汤当鸡血,非要凹出一个努力上进、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姿态来做事。 还有一句影响颇为深的鸡汤句:我们这么努力,不就是为了吃点好的/买点贵的/住宽敞点/环游世界/屏蔽不想见的人/等等/吗。大家乍一听,频频点头,觉得很有道理,可如果你现在就可以做到,何必非要借着努力的名号去重复的挣扎一遍呢。 一夜暴富的事情眼见越来越少,而人心惶惶的是多少努力都跑不过房价。做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在很多人的心中越来越难以忍受。可怎么办?难道就要苟且偷生凑合活?难道已经没有相信小宇宙、小世界、内心的愉悦、周遭的美好?不,这些东西才是支撑我们活下去,并且活得很美丽的重大原因。 我总觉得“成功人士”是另一种人,他们对自己够狠,也从来不关心情趣,他们心中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然后他们如愿以偿的成功了,会出现在各种地方给大家灌输价值观,也会登山开船跑步,看起来很有情趣的样子。但我想一般人做不到这种枪林弹雨里厮杀出来的成功,做不到的原因倒未必真的是能力不足,而是每个人心中爱的那件事,取向太不一样了。成功与性格有关,我可以景仰他们,但未必羡慕他们。 很多人,就是想舒缓的活着,想和美好的事情作伴,想和相爱的人在一起。他们更早的看破了人生只是一个过程,而愿意在这个过程中体会陌上花开缓缓而归的感觉。 所以想开一个店的文艺青年,简直是我心中另外一种英雄。是的,没有人听说开店可以发大财,也许发财的是炒商铺的那些人。也没有人说过开店就是一种真正自由的生活,因为你也要附身就江湖,与一切鸡毛蒜皮的琐碎纠缠。人们为了喜欢的事情付出的代价太多,开店也是其中之一,因为你在慢慢营造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开哪一种店,我想要什么样的店堂风格,我需要做出那些美好到欲罢不能的商品,我希望以什么样的姿态坐在门口看风景……是的,这些还是梦想,离发财太远,离生活却很近。 有一个重大的隐喻,那就是:花。花朵和花丛代表了生活中特别美丽和美好的一面。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松弛下来,感受到无法言说的好心情。所以,一间店铺里,如果到处都有鲜花,那么这间店的主人一定不是雄心勃勃惦记发财或暴富的那种类型。他/她就是单纯希望自己的这个小世界更加美而已。 我们经常去几家店吃饭或喝咖啡,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到处是花丛与花束。有趣的是,这些店里,顾客盈门,经常需要等很久的位才能吃到喝到。我不知道原因,但我可以看到现象:客人们总是喜欢进到这样充满了鲜花的空间,并且这里面的人,看起来总是很开心。最后我们不由感慨:有花的地方风水真的好。 那么开花店呢?在采访的过程中,演员赵子琪说:开花店是一件特别靡费的事情,如果不是自身稍有实力,那么根本坚持不下去。而我见过的开花店的主人们,无一不是对美充满了强烈的向往。我想,他们所有人的中心思想是:要够美,然后再为了它去努力。 是的,生活真的是一个过程,我无法比较到底哪一种是优是劣。是满世界飞来飞去在谈判桌上纵横捭阖,还是睡到自然醒,在自己的店里懒懒的摆放一束花的方向?但我知道,没有一种生活是容易的,你想要过得不错,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真的,只是一个趣味和价值的取向一样,简直和那个问题一样:有一笔钱,是买爱马仕还是环游世界?不不,我不需要你给出答案,因为每个答案都正确。努力一下,照单全收也不应该是问题。 但如果你看到这本书,并且愿意兴致勃勃地看下去,那么我们应该都是一种人。你也是那种在生活的细节中不愿意委屈自己的人,对成败得失没有那么计较的人,喜欢漂亮的东西温暖的感情,并且愿意被它们主导。你也相信生活是一个过程,在抵达终极大目标之前,允许自己放纵肆意,也愿意为之付出辛苦和努力。我们应该是更贪心的那种人,固执地坚持一个小梦想,想在奋斗的时候也能体会生活的糖有多甜,不甘心臣服于现有的规则和衡量的标准。 总之就是,如果生活不够美丽和美好,则那些莫名其妙的努力就毫无意义。 我们采访了100位在生活缝隙中罗织美好的花艺师、建造自己秘密花园的店铺主人,介绍了在消费升级中与生活跨界的花艺设计,对想开一间花店的人提出了很专业的建议,同时,我们展现全世界和花朵有关的美好合作给你看。如果你看完这本书,就会回去同意我上面那句话。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