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创业:诱惑很多,守住初心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没有理由的行为。我们跨出的每一个步伐,都必然会有跨出它的原因;我们说出的每一句话,也必然会有说出它的原因。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动机”,它可以被称为“缘起”,或者是“初心”。“初心”是一个很好的词,甚至当我们在谈论创业的时候,都应该着重强调它。因为一个人创业,如果不明白自己的创业初心,或者抱持着不纯的创业初心,想要成功都是很难的。
创业初心指的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价值观,贯穿创业始终的价值观。
它更加重视的是“我为什么要开始这项事业”,因此才会导致“我要把这项事业做到多大”。也就是说,创业初心可以决定创业者选择何种创业模式,也可以决定创业者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因此,开始创业的第一步,或许可以先别急寻找产品、投资和团队,应先沉下心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想要创业?
在马洛斯需求的基础上,耶鲁大学的克莱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他认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这三种需要并不是递进的,而是并行的。当它体现在创业动机中时表现为:有人创业只是想改善经济状况和提高社会地位,有人创业是为了证明自我、完善自我。
以改善经济状况和提高社会地位为动因的创业者,并不一定会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道理很简单,如果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已经有所好转,创业者也许就会开始松懈。这样的创业者并不少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他会感觉:“我一年赚几百万,家里都花不完了,还惦记着赚几个亿上市干什么。”因此他慢慢松懈下来,对前景已经失去太多向往。
但“证明并完善自我”这一点,可以让创业者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创业是一条艰辛的道路,是一座高大的山峰,想要征服它从而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平庸的人,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甚至需要花上一个人一辈子的时间。
许多创业者之所以走上创业之路,都是想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平庸的人,不甘于做一些平庸的事。以创业者阿健为例(之后的一些篇章中还会提到他),他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政府机关单位,这份工作可谓是别人眼中的“铁饭碗”。但那时候,20多年前的环境,他就感觉到自己很难在这个领域里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他拒绝了这份工作,选择外出打工。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凡是让他觉得在所处公司已发展到顶点时,他就会离开、重新选择,直至最后创业,就是为了证明自己。
创业初心是不会改变的,它一直潜藏在创业者心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会一如既往地被创业者所遵循。时过境迁,在面对每一次变化时,都很有可能会减弱创业者对创业初心的记忆。
有时候我们回头去吃一家小时候很喜欢吃的餐厅,会感觉食物有些变味了,没有之前好吃了。倒不能说它难吃,就是再也吃不出之前的那种感觉。当我们问店家味道怎么变了时,店家也许会告诉我们:“换了点调料”。为什么要换调料?店家会说:“时代不同了,之前那种味道没人喜欢了。”店家虽然这样说,可当我们再问店家自己更喜欢哪种味道时,他常常会不无遗憾地回答:“还是之前那个味道好。”
店家的初心依然是最初的那个味道,可为了跟上时代,他已经慢慢忘掉了它。“跟上时代”是一句需要被小心对待的话。因为当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对于以前的那个时代就又疏远了几分。时代要求我们变化,变化固然是好的,但面对变化,很少有人能真正守得住那一个最基本的根。
道家讲究“万变不离其宗”,事物虽时刻变化,但最为根本的那个道是永恒的。我们在谈论变化的时候,得守住最初的那个点。创业路漫漫,会有许多变化叠加在其中,甚至,如果公司不懂得变化,很难顺应大势。在变化的时候,创业者除了要问自己当时为什么想要创业外,还必须时刻问自己:我当下所做的事情会不会背离刚创业时的初衷?P3-5
《创业第二课》就如何做好创业准备,如何吸引人才,如何让团队激情向前,都有许多不错的建议。
——傅盛,猎豹移动公司CE0、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
企业理念、价值观、文化、使命、愿景和战略怎样塑造,如何打造出一流团队,需要细水长流的本领。《创业第二课》可让更多的人思考什么叫“精益创业”。
——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创业第二课》是有关创业方法论的书,在当下创业浪潮反思之际,是一部可读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参考之作。
——童玮亮,梧桐树资本合伙人、中国TMT商会常务理事
作者立志于做这个伟大的创新创业时代的亲历者和记录者,书写着他们成功与失败的故事。
——赵剑海,海朋资本创始合伙人
《创业第二课》中那些鲜活、实战的案例,都将可能成为你用来“攻玉”的“他山之石”,是你创业路上不错的“前车之鉴”。
——曹日辉,易一天使创始合伙人
创业如同跳入水流湍急的河中,只有劈波斩浪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实战派作家的《创业第二课》,是一部难得的让创业者趋利避害、攻坚克难的实用宝籍。
——尹平,小马蜂创投创始合伙人
《创业第二课》本着实战、实用、实效的宗旨为创业者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创业指南,相信此书必定会成为每一位创业者的指导教程。
——郭恒华,合肥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本书揭开创业表层那略显浮夸和空虚的锦纱,让创业者从繁杂的事务中抬起头来,抛开计划和表格,默默地问自己一句:这么做是否有价值?
——韦三水,财经作家、私蜜食物社区及大食品创始人
来自创业二路上的创业第二课
“创业二路”是深圳的路名,深圳的很多创业者在这里拼搏。对于创业者,这是追逐梦想的地方,是生命怒放的所在。这里有交织着泪水和喜悦的成功,也有夹杂着挫折和不甘的悔恨,但激情总在燃烧,似乎从没有黯然消逝的时候。创业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创业者只有不断追求成长,有着“二”般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才能在创业路上脱颖而出。
《创业第二课》是什么?这本从创业二路而来的书,专为中国现在与未来的创业者而写。
凭借多年来在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深圳宝安创新创业大赛、创业二路创客基地等的前线观察和细致研究,眼见了诸多形形色色的失败或成功的创业者,耳听了太多起起伏伏的振奋或悲怆的创业故事,作者们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实的创业。所以,这本书并没有试图描述传统教科书中成熟的教条,也没有附和媒体包装后虚夸的传奇,而是通过剖析以往相对成功的创业经历,着眼于告诉创业者们在创业的行动过程那些容易忽视的痛点和迈向成功的心法。
本书为每一位创业者提供了所必需的知识以及容易学习和可复制的科学的创业方法,创业者们可以验证性学习,通过快速廉价的失败,以最小的成本和有效的方式检验商业模式是否可行、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需求。这些切实可行的创业指南,为开展精益创业的创业者们提供了强大的模式、方法和工具。
就像美国66号公路孕育美国新经济一样,我们相信并期待着,在创业二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逐梦人能走到一起,一往无前地去追逐并最终实现梦想。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汪涛教授
创业路上,一般人成功不了,创业的成功之路是“二”般人走的路。如何迈过创业过程中的沟沟坎坎?如何选择行业、产品?如何进行市场推广?转型要注意什么?企业文化如何打造?江游、欧阳文道、邱恒明编著的《创业第二课(精)》从创业心态谈起,层层深入与细化,乃至股份改造、员工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剖解。书中引经论典,融合了中华文化之精髓、西方经典的管理之道,既有中外高大上的成功创业案例,也有接地气的普通创业者的案例。该书是最鲜活、最具实战性的创业通俗读本,为创业浪潮之下的芸芸创业者们提供了一整套创业思考逻辑和方式方法,可谓是中国版的《精益创业》。
众筹上线1小时即告成功,超众筹目标333%,创众筹平台图书类项目记录!江游、欧阳文道、邱恒明编著的《创业第二课(精)》是一本让创业者少走弯路的书,本土实战派呕心沥血的实战秘诀;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推荐指导用书;详解如何做好创业准备,如何吸引人才,如何让团队激情向前;本书是一部有关创业方法论、可读性很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参考之作;囊括中外高大上,国内中小微,抑或是草根创业者们的鲜活、实战的案例剖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