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木兰花/中国新实力派作家作品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璩静斋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璩静斋所著的《木兰花》是一部力摈浮华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主人公严瑞第一人称视角来展开叙述,借对严氏家族成员的婚恋、家庭生活的别样描写,来客观冷静地展示世俗社会人们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小说最值得关注的形象是“我奶奶”木华。木华堪称美好人性的化身、传统美德的代言人。尽管她曾经的诸多作为(譬如抽烟,与有妇之夫相恋等)表现出一种与传统相悖的倾向;但她自始至终都秉承勤劳、正直、善良等诸多做人的原则,以自己最朴质的言行来诠释抽象的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在精神世界苍白的当今社会,木华这个形象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她的言传身教对孙子严瑞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小说还以一种沉静的姿态触及人生的终极问题——生与死,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我们对俗世浮生的深沉思考。

内容推荐

璩静斋所著的《木兰花》,是一部读后令人掩卷深思的写实力作。小说通过木兰花及其子孙的故事,展现尘凡男女间交织着灵与肉、爱与恨、悲与欢、离与合的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折射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的裂变(道德沉沦、伦理失范、信仰缺失),表现人性的复杂多变(如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思考人生的是与非、得与失、成与毁以及生与死……

目录

第一部 尘封的记忆

 第一章 抽烟的女人

 第二章 填房

 第三章 “蛇精”

 第四章 花心

 第五章 婚变

 第六章 家丑

 第七章 姑娘会·灯盏

 第八章 退学

第二部 网络时代

 第一章 “波斯猫”

 第二章 绿茶

 第三章 拉关系·小纠纷

 第四章 心意

 第五章 拜访上海

 第六章 忙内忙外

 第七章 情感纠葛·警告

 第八章 官司·失恋

第三部 逝者如斯

 第一章 回乡

 第二章 槐花

 第三章 有些事不曾预想

 第四章 夜色寂寞如水

 第五章 生活流·祭

 第六章 俗世浮生

作者附记

试读章节

第一部 尘封的记忆

雨,依然在下,天地被蒙蒙的雨雾搂抱着。我窝在高层公寓楼的一个不大的房间里,没情没绪地吞着云吐着雾。很多往事——包括听来的、猜测的或亲身经历的,穿过迷离的雾气,缓缓地向我的脑际聚拢。

我正预谋着制造一篇小说。它一定不同于我以前制造的那些被人讥为垃圾的网络文字。它一定不带香水味,不带奶油味,不带醋酸味,不带血腥味,不带铜臭味。我希望将它泡制成一壶溢着清香的绿茶。

前些日子,我奶奶木兰花老是给我打电话,老是在电话那头絮叨着家事的根根须须,枝枝叶叶。她说我爷爷严家乐那老东西真不是东西,成天游手好闲。她说她将一园子白菜换成了两条香烟。她说她梦见了我母亲披着猴皮,在村子周围到处游走,边游走边浪唱。她说老二蜕皮了,变得稳实了,不再弄那种桃红柳绿的事来烦她的心。她说老五坟旁的苦楝树下盘着一条瘦精精的灰蛇。赶都赶不走,她在树旁烧了一大沓黄裱纸,放了一挂十万响的鞭炮,那蛇才昂昂头,挺挺身子,慢腾腾地游走了。“你小叔父的魂呀。”她嘘唏着……

我静静地握着话筒,聆听着那个苍老的声音。那个声音时不时地冲击我年轻而又有些老成的心,我脑子里似乎搅着一锅玉米糊。我隐隐约约在穿透时空,感受人事沧桑。我强烈地想将这些纷乱的东西从我的脑海里输进电脑里,打印成文本寄出去。然后,我才可能有点轻松感。

如果我奶奶知道我写的是怎样的小说,她一定有点上心,我将在小说中展示她最主要的生命轨迹,包括她最忌讳的隐私。但我坚信她不会再甩我的耳刮子。她曾在电话里向我絮叨过我童年时期挨过她耳刮子的事。然后她再三声明说:“严瑞,你放心,我再不会甩你耳刮子啦。我老啦,想甩也甩不动啦。”

我记忆犹新。我小时候我奶奶严重地甩过我两次耳刮子:一次是因为我将她仅有的几根香烟丢到水沟里。另一次是因为我学着我母亲的样子,将从外面捡来的破胶鞋甩到她的面前,并拿腔作调地说:啦,破鞋。

第一章 抽烟的女人

在我心目中,我奶奶木兰花是个了不起的女性,我时常有给她立传的愿望。

不单是我,就是所有山石湾的人,都认为我奶奶木兰花不一般,她是山石湾老一辈女人的典范。她时刻都要跟男人平起平坐,敢将男人不放在眼里,男人做的她也能做,比如抽烟。

说起抽烟,山石湾的老一辈女人百分之九十九都嗜好(百分之一不抽烟的也是因为有不轻的肺病,老中医告诫:要想活得长,就别瞎凑热闹)。她们中如果谁不会抽烟,就被讥为同不会生孩子一样没能耐。结果你抽我抽大家抽,渐渐成了风气。这种风气就是当年妇女主任木兰花给带动起来的。男人们背地里称木兰花女烟鬼。木兰花说话办事比男人还风火。她总给缩手缩脚的女人鼓气: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她还将夹着烟的手高高举起,很自得地说:“就拿抽烟来说,男人能抽,为什么女人不能抽?”

P1-3

后记

作者附记

小说《木兰花》原名《蓝月》。《蓝月》是我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写作与出版带给我诸多难忘的美好记忆。

小说是我2006年暑假前后一气呵成的,那时我一边带我不足两岁的儿子,一边忙里偷闲在电脑上敲字。如今回想起来,那真是一种饱含高度热情的写作状态,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杂念,就是想将小说写出来。完稿后,稍微放了放,修改了—下,我就将小说打印稿寄给了漓江出版社。之所以要将小说寄给漓江社,是因为我对漓江社向来有好感,我看过不少漓江版图书,感觉质量都很不错。我的小说能在漓江社出版,是深感荣幸的事。我一直很感念漓江社给我这样一个业余作者出版作品的机会,一直很感念漓江社认真审稿的编辑老师们,尤其感念赵涛老师为拙作的编辑与出版付出的艰辛与不懈努力。虽然我和赵老师未曾谋面,主要通过电话联系沟通,但我能深切地感受到赵老师待人宽厚,工作严谨,我始终在心底将赵老师视为良师益友。赵老师几年前已荣休,我们至今仍然保持联系。

《蓝月》是2007年10月出版的,眨眼间已有10个年头。不能不感喟流年似水。当年我那小不点的儿子也已一天天长大。让我不曾想到的是,他居然对我的这部小说很感兴趣,大约从小学三年级起,他就不时地翻看它(尽管有些内容他未必看得懂),还跟我谈他的想法,他认为我这部小说没有写完,说那个严燕得病了,后来怎么样呢?怎么就不写了呢?一些读者(包括我的一些成人朋友和学生们)也觉得我的这部小说好像没有写完,有朋友甚至鼓励我将小说弄成影视剧(认为它很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最好能给一个比较完整的结局。

尽管当初我是有意让这部小说没有结局的(我希望能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我很在乎儿子的看法,也很尊重读者们的建议。如果有重新出版或改编的机会,我还是要考虑给我的作品续一个合理的结尾,并将小说文字再仔细润色润色。小说篇名也要考虑更换—下,毕竟这是一部力摒浮华的现实主义小说,尽可能匹配一个更带现实意味的篇名。想来想去,以“我奶奶”——女主人公的姓名木兰花(初版名叫木华)作为小说名似乎更合适,因为“木兰花”也指一种观赏植物,它寓意纯白高尚,正好也扣合女主人公的美好品性(勤劳、善良、豁达、正直)。

让我异常高兴的是,有关修改《蓝月》的诸多想法如今均能得以实现,因为中国文史出版社此次着重打造长篇小说系列,给了我重新出版拙作的机会;与此同时,文史社还慨然接受我的另一部长篇(青春成长小说《青青果》)的出版请求,实在令我感激莫名!

说起来,还得先要感谢乡友徐迅老师,没有他从中牵线搭桥,我与文史社或许无此缘分。徐老师是写散文的高手,散文写得颇具风神,缘于他为文实诚,他为人亦如是,笃厚诚挚。只要他得知哪里有出版机会,他就不遗余力地将我的拙作推荐出去。

负责我两部拙作的编辑与出版事宜的是文史社的程凤老师。程老师性情爽直,业务精通,她不仅工作一丝不苟,而且眼光独到,给拙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可以说,为了保证拙作能得到高质量地出版,程老师付出了巨多心力。在此深以为谢!

我还想借这次再版的机会,略谈我一下我的姓氏问题。在原版的《蓝月》封面上,我署名“琚静斋”,而此次再版的《木兰花》的作者署名改为“璩静斋”。或许大家有点奇怪,改姓干吗呢?说来也令人汗颜,多年来我署“琚”姓,其实是误写。我的祖姓实为“璩”,在众多汉族姓氏中,属于小姓,人口数量大约几十万。要是查找老版《百家姓》的话,璩姓位列第306。据一些资料显示,建国前,璩姓还是被正常使用;建国后,“璩”姓却被普遍误写为“琚”姓,追究其原因,却又有点说不明道不清。我的本家老堂哥璩龙杰先生曾经据此写了篇文章,题为《璩姓的纠结》,直言我们的姓氏长期误写,主要责任还在于我们自己,是我们璩姓人自己盲目改自己的族姓。将老祖宗留下来的姓氏都给改了,该是多大的罪过!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近年我们家族大规模地修家谱,唤起族人强烈的尊祖意识,渴望恢复祖姓。作为璩姓家族的一分子,我亦不例外。以后我的作品发表或出版,均以“璩静斋”署名。

2016年夏于北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6: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