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妙宽著的《城里城外》是一部记叙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中等城市,一批由于城区扩大、土地征用,一夜之间改变身份的农民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成了社会的双面人的故事。作品具有闽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和闽南人的精神风貌,从某种程度上暗合了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境况。放在历史的背景里,这场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 书名 | 城里城外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赖妙宽 |
| 出版社 | 鹭江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赖妙宽著的《城里城外》是一部记叙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中等城市,一批由于城区扩大、土地征用,一夜之间改变身份的农民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成了社会的双面人的故事。作品具有闽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和闽南人的精神风貌,从某种程度上暗合了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境况。放在历史的背景里,这场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内容推荐 赖妙宽著的《城里城外》讲述了: 一起遥控爆炸案,让一个被人遗忘的诗书之乡——田中央,浮现在人们面前。围绕着这起恶性案件的侦破,唤醒了人们对农民曾经有过的富足、安宁、祥和的生活的记忆。很久很久以前,农民与市民没有身价的差别,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后来,“农民”成了他们身上的标签;后来,“农民”成了他们抹不去的印记。现在,他们面临着身份的改变。 由于城区扩大、土地征用,田中央将“村改居”,农民将变身为市民。这个化蛹为蝶的过程,对他们来讲是新生也是痛苦。身份的缺失、从天而至的财富(土地赔偿款)和生活方式的突变,对于还没准备好的农民来讲,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这场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检验人心的一课。农民身份和精神的改变,就像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小说向人们讲述了田中央的历史和现实,是我们当下生活的缩影。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一起爆炸案 第二章 神秘的影碟机 第三章 一条红线 第四章 《桥》 第五章 城乡之阍 第六章 软母 第七章 田中央 第八章 大水 第九章 金刚手 第十章 跑路 第十一章 女儿 第十二章 自投罗网 第十三章 异象 第十四章 她 第十五章 棍锤 第十六章 缺嘴 第十七章 “村改居” 第十八章 关于喷嚏 第十九章 在水一方 第二十章 尾声 试读章节 一起爆炸案 十年前,我们香州发生了一起汽车爆炸案。当时我是香州日报社的记者,负责政法新闻。 那是下午刚上班的时间,我正摇摇晃晃地朝办公室走去,听到主任的喊声:“沈力同志,赶快去虎渡桥看一下,那边出大案了。”走廊偏暗,声音一到走廊里就嗡嗡响,感觉像天花板要掉下来一两块。 我就是沈力。每当主任有什么事想引起我们重视时,就喊人家“同志”,谁听谁不舒服。我还处在午休的困乏中,被喊了“同志”还是没能精神起来,仍懒懒地掉转身问:“什么事啊?” 我抬起沉重的眼皮看到主任一个敦实的黑影。他身后明亮的窗户让我看不清他的脸,但我想得出他的表情,就像买东西人家多找给他钱一样。我想,我听到“大案”的那一刻,心里应该也有一个激灵,很难说清是什么感觉,就是捡了“白肉油”的快感。我们香州人把凭空得到好处称为“捡到白肉油”,其实“捡到白肉油”不一定是好事。我们做媒体的,听到惊悚事件,就会有这种反应,算是一种职业病吧。 果然,主任表现出与冬日午后的慵懒不相称的兴奋,两只粗短的手臂快速举起、甩开,人小跳了一下,脚下和嘴里同时发出“嘭”的声音,说:“爆炸案!” 他的动作在明亮的窗前形成了一个生动的剪影,使他说出的案子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效果。我在那一刻提起了精神。的确,爆炸案,听起来有点刺激,仅那么零点几秒,我的大脑记忆库就发出指令:快去!所以,我朝主任走去,盘问道:“你怎么知道的?”他经常得到误报的军情,让我们白跑。他的策略是宁可让我们白跑一趟,也不错过一条重要新闻。很害死人的,所以我们有理由不相信他。 主任白了我一眼,不太情愿地说,半个小时前,有人给值班室打电话,说虎渡桥上有一辆小轿车爆炸起火,车里的人像火球一样滚出来,被过往的车子送走了,可能是送到医院抢救。汽车爆炸的原因、伤亡情况如何,一概不知;爆料的是什么人,也不知道。 我感到失望。汽车爆炸,不等于是爆炸案,性质和内容完全不同。而且这样一个匿名电话,有可能是哪个好事者捏造出来的。我到值班室去查过来电记录,显示的号码是个公用电话。但主任一口咬定,值班室强调打电话的人是说“爆炸案”来着,而且认定那两个“火球”肯定活不了。 “有这么严重?”我想到了虎渡桥的安危,“桥怎么样?没塌吧?” 我对虎渡古桥素有好感。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就用每块约二百吨重的石梁在湍急的江流上架起石板桥,让后人沿用至今。相传在建桥时,垒起的桥墩每每被激流冲走。后来人们看到一只老虎背负一只小虎泅水过江。老虎在泅过一段激流后,就找一个较浅的地方休息,然后再泅,这样泅泅息息才得以渡过江去。建桥工匠受到启发,从老虎泅渡的路线找到一道横贯江底的石线,按老虎休息的地点建桥墩。因基础稳固,桥墩才不再被水冲走。因此,此桥称“虎渡桥”。而出资人决意建桥,又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让人想到香州人的侠义心肠和知恩图报的品性。 主任显然没想到桥的问题,只含糊地说:“应该没事吧?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我突然很想去看看虎渡桥,就说:“好吧,我去。” 主任有些意外地看我一眼。他刚才大喊大叫,做各种夸张的动作,都是为了吸引我去,因为他怕我不去。我在报社是个脾气乖张、不太好相处、年纪也相当麻烦的女人。但这些毛病又体现了我来之不易的长处,就是有主张、不随波逐流、一心扑在工作上,如果哪根筋被拨动了,可以置一切于不顾,叫“士为知己者死”。所以,他们好歹也容忍了我。 主任讨好地说:“你小心点。”他胖胖的手想按到我的肩上,我躲开了。 虎渡桥离市区约十五公里,我打的过去用了二十分钟时间,如果市区交通通畅的话,用不着这么久。路上未见异常情况。靠近虎渡桥时,我以为会有堵车现象,因为从三一九国道到虎渡桥附近分为两岔,六车道变为两车道,一条通虎渡新桥,一条通虎渡古桥。我们常挂在嘴上的“虎渡桥、虎渡桥”,指的是建于宋淳祐元年(公元一二四一年)的虎渡古桥。古桥现已封闭。国道实际上只剩走新桥的两个车道,一下子就像变瘦的小肠。这座新桥是为了减少古桥的压力而匆忙建成的,当时受财力限制,只修了两车道,眨眼就不合时宜,成了三一九国道的梗阻部。而古桥被洪水冲击几次,成了危桥,加上是文物,很快就被封闭起来。这样新桥的交通压力就更大了。因为受地势影响,不远处又有一座高速路桥建成,这座窄桥就将就着用。如果这里发生了爆炸案,交通可能已经瘫痪了。 但是,我看到迎面而来的汽车呼啸而过,速度显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远远看去,桥上安然宁静。我对爆炸案产生了怀疑。快到桥下的时候,看到路边的菜地里有几个老农在干活,我让司机停车,走过去就近问了一个:“阿伯,请问一下,刚才这里可有出什么事?” 阿伯头都不抬,说:“你去问他,我没看到。”他手指隔几块菜地的另一个人。 听起来是出过事了。我小心地下了公路,在菜地的畦间走。指头般粗的鞋跟扎进泥土里,感觉到小草被鞋跟带进土里的撕裂声。菜地的一边种的是小油菜,一边种的是花菜。白白的花菜团像娇贵的公主一样端坐在绿叶张开的怀抱里,惹人喜爱,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它们的头。 那个阿伯看到有人过来,早就停下手里的活,拄着锄柄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边走边大声问:“阿伯,听说你有看到桥上的事?”来到他跟前,从这个位置看过去,可以看到虎渡新桥的整个横跨面。圆柱形的桥墩看上去细细的,桥很单薄,像个道具。 阿伯的兴致很高。他说:“有啦,有啦,一只龟仔车开到桥上就‘嘭’了起来。声音好大啊!把我吓了一跳。喏,脚都被削到了。”他抬起右脚伸出大拇指给我看。P3-5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