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胜道(4抗美援朝战争经典战例)/人民军队历史上100个经典战例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人民军队历史上100个经典战例”丛书共四卷: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四个历史时期,撷取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100个人民军队经典战例,每卷书精选25个战例。其中既有进攻战、防御战,也有围歼战、阻击战、攻坚战、奇袭战、伏击战、遭遇战……这些战役战斗,或集中优势兵力以少胜多,或以逸待劳,或长途奔袭,或运筹帷幄,等等,无不体现出指挥者的胆大心细、神机妙算、英勇果敢,闪耀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智慧光芒。

这本由张社卿、李涛编写的《胜道(4抗美援朝战争经典战例)》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武装斗争中诞生,在浴血奋战中成长,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八年的辉煌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指挥下,这支军队冲破艰难险阻,纵横山河疆塞,历经磨难,百炼成钢,战胜了一个个强敌,创造了无数个奇迹,书写了一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史诗。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黄洋界保卫战、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三大战役等,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等。这一个个经典战例,一个个战争奇观,汇成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发展壮大史。

“人民军队历史上100个经典战例”共分四部,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四个历史时期,撷取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人民军队100个经典战例,其中既有进攻战,防御战;也有围歼战,阻击战,攻坚战,奇袭战,伏击战,遭遇战,追击战,突围战,等等。

这本由张社卿、李涛编写的《胜道(4抗美援朝战争经典战例)》是其中一册。

目录

01 两水洞战斗

02 云山进攻战斗

03 德川、宁远进攻战斗

04 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

05 清川江围歼战

06 长津湖战斗

07 新兴里进攻战斗

08 突破临津江战斗

09 突破“三八线”

10 汉江南岸阻击战

11 横城反击战

12 雪马里战斗

13 县里围歼战

14 涟川、铁原阻击战

15 芝浦里阻击战

16 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

17 天德山防御战

18 马良山战斗

19 文登里反坦克作战

20 朝鲜西海岸岛屿登陆战

21 正洞西山反击战

22 开城保卫战

23 上甘岭战役

24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

25 金城战役

试读章节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情况又发生了突变。

10日,斯大林单方面取消了原先与中国达成的关于对志愿军提供空中支援的协议,称苏联空军的活动范围只能到鸭绿江边,不能配合志愿军入朝作战。这就意味着志愿军在战场上根本无法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朝鲜战场的制空权将完全掌握在敌方手中,志愿军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困难。

与此同时,“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朝中边境大举推进,计划在西线(太白山脉以西)占领平壤、东线(太白山脉以东)占领元山后,两线部队东西对进,会合后再向北发展。

15日,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在威克岛就朝鲜战局举行秘密会议。会后,“联合国军”加快进攻速度,直逼平壤。

形势愈加严峻起来。1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再次研究志愿军出兵朝鲜计划。会上,毛泽东表示,现在敌人己围攻平壤,再过几天就打到鸭绿江边了,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再变,时间也不能推迟,仍按原计划入朝。

19日,“联合国军”占领平壤。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麦克阿瑟认为,平壤的陷落“象征着北朝鲜的彻底失败”,北朝鲜有组织的抵抗已不复存在。于是命令“联合国军”继续高歌猛进,挥师北上,向鸭绿江边蜂拥而来。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这天黄昏时分,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龟城、泰川、球场、德川、五老里一线开进。

志愿军入朝后,在战略上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打退敌人的进攻,迅速稳定并扭转战局。

面对装备上占绝对优势的“联合国军”,能否打好出国第一仗,痛击敌人的嚣张气焰,阻敌北犯,对于稳住战局,振奋民心、鼓舞士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彭德怀带着随行参谋和两名警卫员,在朝鲜人民军次帅朴一禹的陪同下,先行乘车跨过鸭绿江桥,进入朝鲜,与金日成共商作战大计。

在几千年古今中外的军事史上,这都是一个特例。战争一方的最高统帅在己方部队出发之前便独自深入战场,危险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敢这样做。

21日黎明前,彭德怀辗转到达金日成指定的会晤地点——大榆洞,位于东仓和北镇之间山沟内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庄。

见到彭德怀,早已等候多时的金日成激动万分,紧紧握住彭老总的双手,好像看到了救星一般。因战事危急,二人顾不上过多的寒暄,便进入了会谈的主题。 彭德怀首先谈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部署:“志愿军第一批入朝作战部队为第38、39、40、42军共12个步兵师及3个炮兵师,此外还有高射炮团、工兵团、汽车团等部共约25万人。另有24个师正在调集,作为第二、第三批入朝作战的部队。我们入朝后打算先在平壤、元山一线以北,德川、宁川一线以南地区构筑防御工事,阻敌北进,以保持一块歼敌基地。希望人民军继续组织抵抗,尽量迟滞敌人前进,掩护我军开进。”

金日成则介绍了朝鲜人民军当前的情况:“美军9月仁川登陆后,把人民军的2个军团十几个师隔断在‘三八线’以南,使人民军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现在仅仅有3个师在我手上,1个师在德川、宁远以北,1个师在肃川,1个坦克师在博川,还有1个工兵团和1个坦克团在长津附近。阻隔在南边的部队正在逐渐地往北撤。”

战场的形势比彭老总预想的还要坏。入朝前,中央军委曾设想先组织防御,稳定战局,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举行反攻。但“联合国军”前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已经不容许志愿军先敌占领预定的防御地区了。

由于志愿军利用夜间隐蔽跨过鸭绿江,采取昼伏夜出,且保密措施得力,躲过了美军的空中和地面侦察,以至于当几十万志愿军进入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时,“联合国军”竟没有丝毫察觉。麦克阿瑟仍十分乐观地认为,中国和苏联出兵干预的可能性很小。P6-7

序言

道者,法也,事物之规律。胜道,取胜之道,胜战之法也。

清朝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曾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要掌握社会发展的“大道”,就应首先研究蕴含着社会发展“大道”的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知史明智。故凡欲治国安邦者,必先追寻历代为政者的治国之道;凡欲克敌制胜者,必先探求各国为将者的驭战之法。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武装斗争中诞生,在浴血奋战中成长,至今已经走过了87年的辉煌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指挥下,这支军队展现出一切剥削阶级军队从未有过的风貌,冲破艰难险阻,纵横山河疆塞,历经磨难,百炼成钢。人民军队战胜了一个个强敌,创造了无数个奇迹,书写了一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史诗。其间经历过大大小小上千次战役战斗,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黄洋界保卫战、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广阳伏击战、百团大战,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三大战役,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这一个个经典战例,一个个战争奇观,汇成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发展壮大史,令人津津乐道,叹为观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熟悉历史、读懂历史、借鉴历史,才会认清昨天、珍惜今天、放眼明天,不会为浮云遮望眼;才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不会迷失政治方向;才会以史鉴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会在前进的行途中走弯路。

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兴衰史告诉我们: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需要与之匹配的军事力量去守护,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这是基于对世界强国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我国安全和发展形势的清醒研判、基于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痛苦反思、基于对我军建设差距的强烈忧患。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当前,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浪潮席卷下,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战斗力生成模式等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我军实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一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习研究人民军队的战史,尤其是经典战例,就要从历史的角度加以审视,用辩证的眼光加以剖析,更好地把握治军规律、带兵要则、指挥方略,不断提高驾驭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真正做到能打仗、打胜仗。这也正是编写《胜道——人民军队历史上100个经典战例》丛书的初衷。

本丛书共分四部,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四个历史时期,撷取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100个人民军队经典战例,其中既有进攻战,也有防御战;既有围歼战,也有阻击战;既有攻坚战,也有奇袭战;既有伏击战,也有遭遇战;既有追击战,也有突围战……这些战役战斗,或集中优势兵力,或以少胜多;或以逸待劳,或长途奔袭;或运筹帷幄,或决胜千里。无不体现出指挥者的胆大心细、神机妙算、英勇果敢,闪耀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智慧光芒。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林林总总的战役战斗,根本无法穷尽人民军队所创造的石破天惊的经典战例、所书写的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所孕育的凝心聚魂的战斗精神,只是力图运用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记实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崭新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还原历史真相,讲述传奇故事,展现雄才大略。

由于作者水平及查阅资料等因素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批历史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得到了军事图书资料馆等单位和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并由军事科学院彭玉龙研究员进行审读把关,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宣传部包国俊副部长、中国文史出版社张蕊燕主任为丛书的最终付梓作了艰辛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张社卿李涛

2015年6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