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蒲公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言若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言若著的散文集《蒲公英》通过“故乡”、“远行”、“流年”、“盘桓”、“惶惑”、“尾声”六个部分,描写了一个普通小人物平凡而又“励志”的人生故事。故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没有离奇,没有惊悚,没有大喜大悲,没有跌宕起伏;普通的人,普通的生活,小人物的梦想与希望,纠结与挣扎。

内容推荐

言若著的《蒲公英》的主人公,林言,一个循着父辈建设的足迹,她平凡得如同野地上的一株蒲公英,既没有娇媚的外表,也没有强硬的根茎;既不特别艰难,也不特别幸运。完全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以至足以当得一个“励志”的例子——她就是和大部分众生一样:面对自己的人生,不好不坏、拼尽全力、如草芥般的、倔强地活着。正如一朵“蒲公英”一般,撑开了那一把盛满希望的种子的毛茸茸的小伞,她撑开了自己的人生,撑开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希冀。

目录

第一章 故乡

第二章 远行

第三章 流年

第四章 盘桓

第五章 惶惑

第六章 尾声

试读章节

林言站在窗前。她已经站了很久,手上的茶早搁得冰凉,她也懒得去换,一直就这样盯着窗外。下了几天的雨,这时又淅沥起来;还有风,忽而起一阵,已经有尚绿的落叶被卷离枝头。有人说高原只有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无论什么时间,高原总是一雨成冬;只不过,寒意深浅而已。浓绿的夏等待着秋意的渲染,而今年的雨却从夏天开始便一直持续,混淆了换季的边缘;白露以后,它变得不紧不慢——只是下的执著缠绵,将人们眼里的绿丝丝抽去,又裹挟着渐深的寒意要渗入人的心里。

林言的工作在等待着她。桌上的电脑开着:“频道整合改版方案”已经落了字,却还没有连成篇(局台部门领导都出差去了,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空);然而,秋雨扰人,林言的心被那窗外的雨丝搅乱了。

林言想起那些在机关里度过的日子。时间久了,愤怒也就淡了。冷静想想,那样的生活,本也不是她想要的。

她知道,在那里——明天会和今天一样,后天会和明天一样;然后,后天以后的一辈子,也是一样。

那天,是她重新回到原单位上班的第一天。什么都没有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不变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同样琐碎的工作;变了的,是日渐衰老了的面容和人与人之间的所谓的“级别”。她心里清楚:是时候努力认清并追求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了。年已不惑,应该给自己一个交代,给自己这难得的一生一个交代。这个交代,不一定是大家都觉得有价值、值得去追求的;但一定是自己最开心、最想去做的事情、最想达成的心愿。一个人,是应该有梦想的,而且,应该引以为荣;因为,它会使自己这看起来平淡的一生,充满了生命激情的光彩。活过,爱过,挣扎过,但为了梦想,吃一切苦头,都是值得的。是时候努力,从当下的每时每刻就开始努力,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战斗,也收获战斗的幸福——这才没有枉过一生啊。对她来说,在过去的时间里,她曾经有过一个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但现在,她又站在了起点上,这时,再为自己造一个梦,可以吗?还可以吗?

她也曾经失去过做梦的力气,那种感觉就像是被抽去了脊梁骨——空虚,无力,自卑,茫然;当然,还有疼痛。可是,人一生下来,就是注定要经历成长的。只是,有的人一路坦途,而有的人却坎坎坷坷;有的人顺理成章,有的人却要拼足老命。

林言想到了几年前。因为要做本科论文答辩的准备,林言请了假,去往学校所在的省会,住在姐姐家里。好久没见妹妹的姐姐,十分欢喜,妹,你来我真高兴!自小能干的姐姐做了一桌饭菜,倒上酒,和妹妹边吃边聊。一开始,大家都笑着,说着,可当林言听到姐姐述说自己到人才交流市场评聘副高职称的经历时,她的心痛到了极点——“年限也到,就是月份也反复加过,其他条件也全都符合,可是那里的工作人员愣是不给盖章,愣是说月份上还不够。怎么会不够?”本来一直平静讲述的姐姐,终于有颗眼泪夺眶而出,声音也颤抖起来:“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冷漠,有多歧视!我没有办法,将月份一个月一个月地拆分了算给他们看。在得不到一点儿支持的时候,我哭了。我说:‘你们不能这么做,你们信不信,我就从这里跳(楼)下去!’——最后,他们才重新计算了月份,确认符合,这才盖了章。”姐姐的眼泪不断地流下来,又被她迅速地从纸巾盒扯出纸巾擦净,并且极力抑制住自己因哭泣而变了声调的嗓音。林言霎时默然,心里觉到了一种冷;又有一种酸楚正渐渐地扩散开去,几乎要泛到眼角:我知道。我知道你的屈辱;我都知道……姐!——姐姐是个外柔内刚的人,就是在为姐夫能得到心仪的工作而辞了职的日子里,林言也没见过她的眼泪。可今天——林言的心疼到了极点。面对那些一直声称是她们这些流动聘用工的后盾的公仆的亲人的服务者,她下了泪,崩溃到要以跳楼来争取自己的权利。谁是高贵的?那些人才是高贵的,那一秒,在他们面前,她已经伏到了地面。那冲口而出的一声:“在你们眼前跳下去!”——只是为了维护最后的一点点骄傲的自尊。是谁傻?是谁傻!林言呆在那里,心里像被抽空了一样难受,木然得说不出一句话。“不是不能等待,我们外聘工要评职称太难,流动大,履职难。况且,如果我不符合要求,我是不会到他们门上的。他们不细看材料,扫一眼,给的就是拒绝。”距离事情的发生已过去了一年;然而,Q上,电话里,姐姐从来没有说过这些事。阿姐啊!!!

P118-120

序言

犹豫着。从最后修改完成直至现在,有好几个月了,说得上是好长的一阵子:花儿萎了又开了,树叶黄了又绿了——稿子,还在我手里。表面上,现在发稿的渠道很多;但于我而言,却很少。像一个把孩子生下、养大的妇人,那孩子已然到了要离家的年纪;做母亲的,却并不能陪着她去——只能把她托付给一个“信得过”的监护人。于是,寻找、观察、权衡;最后,才肯将那孩子交到那人的手上,说:去吧——再没有在寻找到这样的人之前的那般忐忑与紧张的了!

忐忑着。又不能说服自己克制住那极力想把“它”发出去的念头——这么做,对“它”不公平。《蒲公英》的写作动机很偶然。起源于一次故地重游升起的对童年与故乡的万般回忆与留恋;经历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它完成了。现在,小说的主人公乃至其他人,境遇有的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有的没有——这些,我想,《蒲公英》是一个对这一切的对照与纪念;况且,既然写出了它,便要尊重它的存在,没有理由剥夺它面世的权力——至于最终结局可不可以,另当别论;起码,试一试……换做10年前,或者,20年前,可能,我不会这么忐忑吧?那时的人儿,什么都受得起……可现在的我,猜测着:她的机运能有几分?谁会读到她并且欣赏她?甚至想:若是她不仅能够发表,还能出版,甚至,还被制作人看到并且将之搬上荧幕……那么,她该是多么的幸运!

但是,我凭什么呢?《蒲公英》的故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没有离奇,没有惊悚,没有大喜大悲,没有跌宕起伏;普通的人,普通的生活,小人物的梦想与希望,纠结与挣扎——它就像,小时候,妈妈凉在那个大凉水瓶里的白开水,在这滋味齐全、各种饮料应有尽有的今天,还有人,愿意喝吗?

我在做着一个美好的梦。但若还有梦的力气,梦一梦又何妨呢?而且,也许,某一天,它真的成真了呢?

来吧,此刻,就让我重返20岁,或者,30岁。

谢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5: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