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经典长情商--从国学故事中学做人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很多人的人生目标都具体化为“做官”或“做事”。

在我看来:做官是为了做事,做事离不开做人,做人才是最“关键”。

做官一阵子,做事一摊子,做人一辈子。

不会做事。今后的生活很可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不会做人,今后的生活就不仅很可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且还很可能是一场可怕的噩梦。

现实生活之中,有的人“做人”难,有的人难“做人”。其实,“做人”做得怎么样,并没有多少高深的学问,也没有多少科技含量;做人与智商略有联系,但主要还是靠一个人的情商。

传统“国学”及中外经典故事中有许多生动的事例,既可以令人读起来津津有味,还能够使人读后仔细寻味。这些事例中有许多通俗而明白的道理,不但易于熟记,而且便于领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此一来,做人的情商自会不断提高和增强。

余滔编著的《读经典长情商--从国学故事中学做人》将国学经典故事中所蕴涵的为人之道生动地呈现,使读者津津有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可培养和提高“做人”的情商。

内容推荐

余滔编著的《读经典长情商--从国学故事中学做人》以以人生经历的16种角色为主题,将国学经典故事中所蕴涵的为人之道生动地呈现,使读者津津有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可培养和提高“做人”的情商。书中的每一讲将为人之道总结浓缩出四个关键词,以故事讲述为主,夹叙夹议,同时配有漫画,使得内容表现生动活泼。本书主要面向大众,特别是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少年。

目录

第1讲 做个好自己

 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尊——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自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第2讲 微个好丈夫

 担当——有情意,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

 齐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怜爱——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洒脱——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第3讲 做个好妻子

 明理——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持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柔情——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纯美——好女人是清纯美丽的天使。

第4讲 做个好父母

 疼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规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勉励——“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

 放手——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第5讲 做个好子女

 懂事——孝者,善事父母也。

 上进——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

 正道——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把每个黑暗的地方全部都照亮。

 健康——勤俭持家,健康是福。

第6讲 做个好下级

 敬重——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服从——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补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效力——若蒙将军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第7讲  做个好上级

 礼待——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善用——三者(张良、萧何、韩信)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宽容——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激发——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第8讲 做个好员工

 乐业——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刘秀)

 恪守——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用心——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维护——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9讲 徽个好同事(伙伴)

 相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暖人——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能耐——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10讲 做个好朋友

 投缘——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知心——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真诚——两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gA。

 促进——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问,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第11讲 做个好邻居

 和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照应——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体谅——不以所长者病人,不以所能者傲人。

 共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第12讲 徽个好商人

 盈利——运之六寸,转之息耗,取之贵贱之间耳。

 宝号——第一步先要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胡雪岩)

 重本——让人家认死了咱们大德兴和复字号的牌子和信誉,我就重重地奖励你们,给你们加薪,加身股。(乔致庸)

 好儒——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

第13讲  做个好学者

 嗜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唯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益用——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14讲  做个好官员

 亲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履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廉正——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韧性——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孔子日:“殷有三仁焉。”

第15讲  做个好主帅

 抱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策略——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毛泽东)

 团队——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意志——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16讲 做个好公民

 主体——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

 公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大同——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我所知晓的“孔孟老庄”

贤者正道人与书(于兆文)

试读章节

人是有意志的,但人的意志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是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规律的产物,人来自于自然,必将归之于自然。所以.作为“自己”的个人,首先要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正确了解人生的内涵。

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说出了宇宙及大自然形成演变的基本规律:世上的一切,都不过是大自然的产物。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意思是说:死与生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如同黑夜和白天的永恒交替一样,是自然的规律。并进一步假托黄帝之口说:“生也死之徒(延续),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规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如果生和死是一个互相延续的必然的过程),吾又何患(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的朋友惠子前来吊唁,惠子原以为庄子与妻子感情深厚,一定会十分悲痛地吃不下,睡不安。不料,惠子来到庄家,却看到庄子一边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盘腿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唱歌。

惠子不由得生气说:“你跟自己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妻子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直到老病而亡,你不伤心哭泣也就罢了,怎么还能敲着瓦缶唱起歌呢?你这家伙是不是太过分了?”

庄子回答说:“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啊。我妻子她刚去世时,我怎么能不伤心感怀和悲痛呢?然而仔细想来想去,如果我一味地悲伤不已,岂不是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吗?”惠子反问说:“生死之理、天地之道应该是怎样的呢?”庄子说:“人的生命出生之前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她原来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具有形体,不只是不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化而有了元气,有了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她又变化回到了死亡。所以,人的生命从生到死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这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睡在天地这个最大的房室之中,已归于寂静,而我却一直不停地围着她痛哭不止,我如果这样做,岂不是不能通达生命的本质和天地之道吗?所以,我就停止哭泣了。”

在庄子看来,生死犹如日出日落、四时交替,都属自然变化,人不应该为顺乎自然的事难过。即使庄子的行为有不妥之处,而他的阐述并非没有道理。

儒家的代表人物同样认为,人的生命从生到死是一个符合天地运行规律的自然的过程。子(孔子)在川上日:“逝者(过去的时光)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说什么话了吗?四季照样按照天的意志运行,万物照样按照天的意志生长,天说什么话了吗?孟子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用正直、坦荡去培养)而无害(不加伤害),则塞(充塞)于天地之间。”孔、孟以后的儒家越来越清晰地表达出同样的思想,北宋时期的大儒张载在其著作《正蒙》中说:“气之为物,散人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知道死了并非什么都没有了),可与言性(谈论天性与人性的道理)矣。”

儒家尤其是宋朝及其之后的儒生,普遍认为:人的生命受之于自然,必归之于自然,如果生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对死亡就应该无所畏惧。正如朱熹所言:“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备无欠缺。须尽得这道理无欠缺,到那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

孔子还对人生命的过程和进展同样有合乎自然法则的概括性的表达。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最为著名的言论之一,它微言大义,既勉励人们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又告诉人们,人的一生有循序渐进的成长规律,每个阶段应各有不同的心境和追求,这也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正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一个人在30岁之前就应该通过学习和努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和事业的基础,足以在社会上自立。到了40岁就应该明白事理,辨别是非;所以,子日:“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思是说:这个人到了40岁还(好歹不识,是非不分)被人们所厌恶,那么这个人一生也就完了。人到了50岁就应该懂得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至于人到了晚年,该怎样呢?60岁的时候就应该“耳顺”,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不必听到什么不利于自己的话就动火发脾气。70岁以后就应该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一方面随心所欲,不再受这样那样的羁绊和役使,可以完全地“只为自己活着”;另一方面又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妨害他人,做出越轨的事来。P2-4

序言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除了“做人”,几乎每一件都可以自己请人代做,唯有“做人”,这件独一无二的事情,非得自己亲自来做不可!

每个人“做人”的理想和追求各有不同,然而想要在“做人”的各种经历面前事事顺心、处处如意,应是每个人共同向往的“做人”佳境吧?

现实生活之中,有的人“做人”难,有的人难“做人”;因此,顺心如意的时候并不多。然而,有的人却能“做人”时“前后照应”,有的人则能“做人”时“左右逢源”;这些人无论担任什么样的“角色”,都能唱一段令人满意的“折子戏”,顺心如意的时候自然要多一些。

其实,“做人”做得怎么样,并没有多少高深的学问,也没有多少科技的含量;因此,并不需要如何去深入钻研。“做人”这件事,与“智商”略有联系,主要则靠一个人的“情商”。

“情商”即人的情绪品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一个人的“情商”大抵是可以训练养成的,相比“智商”的培养和提高,“情商”更多地依赖于“后天”的努力,不必受“先天”条件太大的制约,换句伟人毛泽东的话说,这是应该可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如何去培养“情商”呢?很多人已经采用了很多的方法,效果也很好。不过,传统“国学”以及中外经典故事中就有许多生动的事例,既可以令人读起来津津有味,还能够使人读过后仔细寻味。这些事例易于熟记,而且蕴含许多通俗而明白的道理,便于领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此一来,“做人”的情商自会不断提高和增强。

故而,不揣浅陋及冒昧编著此书,以求有益于青少年和有心人,并就教于宗师和大家。

2017年6月1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