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小学数学应用题天天练:二年级上》紧扣教材,与教材知识点同步,涉及了大量的基础题,可以巩固和加深小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通过及时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牢固的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接触更多的数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水平。
本书每一道题都配有详细的答案,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自学自练,同时也方便家长辅导与检测。
《中公版·小学数学应用题天天练:二年级上》紧扣教材,与教材知识点同步。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基础巩固、能力提升和自我突破”。
1.基础巩固: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能力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更好的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的能力水平。
3.自我突破: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多向思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自我提升。
同时在答案上,我们还配有较为详细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章长度单位
训练1长度单位(Ⅰ)
训练2长度单位(Ⅱ)
第二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训练1加法(Ⅰ)
训练2加法(Ⅱ)
训练3加法(Ⅲ)
训练4加法(Ⅳ)
训练5减法(Ⅰ)
训练6减法(Ⅱ)
训练7减法(Ⅲ)
训练8减法(Ⅳ)
训练9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Ⅰ)
训练10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Ⅱ)
训练1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Ⅲ)
训练12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Ⅳ)
训练1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Ⅴ)
训练1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Ⅵ)
第三章角的初步认识
第四章表内乘法(一)
训练1乘法的初步认识
训练22~6的乘法口诀(Ⅰ)
训练32~6的乘法口诀(Ⅱ)
训练42~6的乘法口诀(Ⅲ)
训练52~6的乘法口诀(Ⅳ)
训练62~6的乘法口诀(Ⅴ)
训练72~6的乘法口诀(Ⅵ)
训练82~6的乘法口诀(Ⅶ)
第五章观察物体(一)
第六章表内乘法(二)
训练17的乘法口诀
训练28的乘法口诀
训练39的乘法口诀
训练4综合训练(Ⅰ)
训练5综合训练(Ⅱ)
训练6综合训练(Ⅲ)
训练7综合训练(Ⅳ)
第七章认识时间
训练1认识时间(Ⅰ)
训练2认识时间(Ⅱ)
第八章数学广角——搭配(一)
训练1搭配(Ⅰ)
训练2搭配(Ⅱ)
训练3搭配(Ⅲ)
专题一还原问题
训练1还原问题(Ⅰ)
训练2还原问题(Ⅱ)
训练3还原问题(Ⅲ)
训练4还原问题(Ⅳ)
训练5还原问题(Ⅴ)
专题二表格问题
训练1表格问题(Ⅰ)
训练2表格问题(II)
参考答案93
1.量一量,算一算。
(1)(2)
(3)第一个木块比第二个木块长()厘米;
第二个木块比第一个木块短()厘米;
它们合起来一共长()厘米。
2.一本书的长度是20厘米,课桌的宽度等于2本书的长度。课桌的宽度是多少厘米?
3.一个田字格的宽是1厘米,练字纸上每行有10个田字格,两边共有3厘米的空白。这张练字纸的宽是多少?
4.一支新铅笔长17厘米,用去2厘米后才刚好能放进铅笔盒里。铅笔盒多长?
5.二年级(1)班学生去种树,每相邻两棵树间隔4米。第一棵与第五棵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6.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50米折返跑,小明从起点跑到对面,又折回来跑了30米。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7.画一根2厘米长的线段。以这根线段的长度为边长,再画一个正方形。
8.小美想去找小明玩,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如果想快一点到,你建议她走哪条路?为什么?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支铅笔长约18();
(2)一层楼房高约3();
(3)课桌宽约35();
(4)一名小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45();
(5)爸爸的身高是1()80()。
2.骏马身高2米10厘米,马术师身高1米80厘米。骏马和马术师相比,谁更高?
3.一本书长大约20厘米,5本书的长度之和是几米?
4.两根彩带的长都是50厘米,把两根彩带接起来,长几米?
5.衣柜的宽度是1米,明明的肩宽是30厘米。衣柜的宽度比明明的肩宽宽多少厘米?
6.一个婴儿的身长约50厘米,婷婷的身高差10厘米不到1米。婷婷比婴儿高多少厘米?
7.一个正方形的框架,边长是8厘米,爸爸想做一个这样的框架需要的木条长多少厘米?
8.一根80厘米长的竹竿,在阳光下的影子长1米30厘米。竹竿的影子比竹竿长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