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怒海救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迈克尔·J.图加斯//凯西·谢尔曼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海洋既是威严的主宰,也是残酷的暴君,只有懂得倾听的人才知道如何应付它。再也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倾听来自大海的低声喃语了,世世代代的海上生活告诉我们这一秘密:顺时而动。

——佩里,1898

查塔姆,马萨诸塞州

1952年2月18日

一级副水手长伯尼·韦伯(伯纳德. C. 韦伯)站在大厅雾蒙蒙的窗前,手里捧着一杯咖啡,出神地望着窗外。咖啡味道不错,煮咖啡时在壶里放了一些蛋壳,所以咖啡渣都沉淀在壶底。韦伯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弥尔顿市,父亲是一名牧师。窗外的风雪越来越大,他心里的担忧与疑虑也越来越沉重,寒冬的这场暴风雪已经在新英格兰肆虐两天了,但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韦伯担心暴风雪会越发猛烈。韦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漫天风雪,它们在沙滩上飞扬肆虐,最后在查塔姆救生艇站前院的灯塔处积聚成堆。那里一度双塔耸立,被称为查塔姆双子灯塔。而今,第二座灯塔只剩塔基裸露于此,早晨的大雪直接将其掩埋。

抿了一口咖啡,韦伯的思绪回到他妻子身上,米里亚姆现在正躺在海景街的家里,身患重感冒的她如果突发急症怎么办?她会不会需要帮助呢?天气这么糟糕,医生能及时出诊吗?这些问题让他心烦意乱,他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事,思绪渐渐转到渔港那些挤在一起的渔船上。当风浪加急,渔船受风浪影响而脱离控制时,渔民们就会打电话求助。风暴现在就已经这么严重了,那么数小时后,它真正开始发威时,情形又会糟糕成什么样呢?韦伯不敢继续往下想。

然而韦伯不会抱怨这种糟糕的天气。年轻的一级副水手长虽然只有24岁,但却已经在海上干了近十年,前几年他一直在美军“二战”海上服务船队工作。韦伯有三个哥哥,都参加了“二战”。大哥保罗是陆军26师的一员,在德国与纳粹作战,参与过阿登战役,也曾在乔治·巴顿将军第三军的指挥下攻克军事重镇梅斯;二哥鲍勃参加美国海岸警卫队保卫家乡;三哥比尔作为陆军运输部队参与过阿拉斯加公路的修建。

韦伯曾跟着二哥鲍勃一起参加海岸警卫队,但父母却给他规划了另一份前程。从小时候起,作为波士顿特里蒙特圣殿教堂副牧师的父亲就想让韦伯成为一名牧师,他甚至将韦伯送到离家105英里(1英里约1.6093千米)外,紧靠康涅狄格河,位于马萨诸塞州吉尔小镇的北野山中学。北野山中学始建于1879年的,因为有《读者文摘》的创始人德威特·华莱士和汉堡王的创始人詹姆士·麦克拉摩等知名毕业生而闻名。韦伯就这样穿着哥哥的旧衣服,带着满腹怀疑走进了北野山中学,显而易见这个穷牧师的儿子与来自上流社会的同学格格不入。他算不上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发自内心不想在这儿上学。韦伯不想追随父亲的人生脚步成为一名牧师,在朋友准备投奔他之前,他正在计划从学校里逃走。也许是命中注定,他的一个童年好友,因为出车祸把父亲的车弄报废了而吓得离家出走,投奔了韦伯。韦伯将他安顿在一间空宿舍里,从食堂自助餐厅偷拿食物给他吃。数天后两人被校方发现,还没等校方对他们做出处理,他们两个就逃走了,逃进学校周围的山林和玉米地里,最后回到弥尔顿。

伯纳德·韦伯牧师实在搞不懂儿子的肆意妄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休学到处漂泊。一年之后韦伯16岁,就在这一年他做出一个将改变他一生的决定,这个决定将成为他以后生活中的一盏指路明灯。他听说美国海事服务部门正在纽约招收年轻人进行培训,如果他在集训营里表现优异的话,就可以成为海军商船的一员为战争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他的父亲不情不愿地给他签署了应征入伍的文件,然后韦伯就迫不及待地成为一名海员培训生,他在纽约羊头湾海员培训中心接受了基本的航海知识教育,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杰克·登普西时任海岸警卫队指挥官,身兼培训中心的健身教练一职参与了培训。培训结束后,韦伯成为一艘海上油轮的船员,这艘油轮主要是将阿鲁巴和库拉索港口的汽油运送给身处南太平洋的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就是这段时间让韦伯认清了自己人生未来的方向,他既不会当什么牧师,也不会干其他任何在陆地上的工作,他要生活在大海上。伯尼·韦伯是为海洋而生的。1946年2月26日他正式加入海岸警卫队,并被送到马里兰的柯蒂斯湾接受培训。在给新兵的一封信里,海岸警卫队训练中心的指挥官在总结海岸警卫队队员的生活与职责时,写道:

这份工作平日里也很辛苦。甚至可以说海岸警卫队一直处于战备状态:战时对抗合众国的一切敌人;平时对抗人类的一切海上敌人,包括火灾、撞船、违法乱纪、暴风、冰山等突发事件。因此海岸警卫队职责重大,不是懒汉、废物、骗子或任何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待的地方。你们的新兵入伍培训就是一次检验,让时间来证明你到底是不是当海岸警卫队员的好料子,由你自己决定你个人生命的价值。

韦伯现在在查塔姆上班,这是科德角上的一个小前哨站。他的价值和勇气早已在海岬外危机四伏的水域得到充分证明。对于海上讨生活的人来说这是世界上最繁忙和最危险的水域之一。美国海岸和大地测量中心的主任在1869年评价这一地区说:“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一个地方像这里一样,一个小小的海浪往往预示着滔天巨浪正由深海涌来。”海员把这一地区叫作“大西洋墓地”,这名字恰如其分。超过三千艘沉船的遗骸散落在从查塔姆到普罗温斯顿的海床上。第一艘已知的沉船是雀鹰号,1626年12月17日在奥尔良附近水域搁浅。这艘船本是开往弗吉尼亚的,船员与船上的殖民者成功逃到岸上,船最后被修复。但还没等到再次扬帆启航,一场海上暴风雨就将雀鹰号彻底摧毁。这段故事记载在普利茅斯殖民地长官威廉·布拉德福德的日记里。两百年后,自然侵蚀已经将残骸变成一个沿着奥尔良海岸线陈列的泥坝。著名的皇家海军萨默塞特号也折戟于这片不详的水域,萨默塞特号因朗费罗的诗歌“午夜策马飞奔的保罗·里维尔”而知名。1779年11月3日萨默塞特号因为一场暴风而在特鲁罗市外的浅滩上失事。21名英国军人和海员在逃向岸时因救生艇翻船而溺死。船长乔治·乌里代表船上480名船员向特鲁罗行政委员以赛亚·阿特金斯投降。幸存者成为战俘并被解送波士顿,沿途由镇上的民兵押送。正如《科德角:那儿的人和历史》一书的作者亨利·吉特里奇在书中所言:将科德角所有的沉船首尾相连,可以在从查塔姆到普罗温斯顿的路上连成一堵墙。

1949年的一天晚上,伯尼·韦伯遭遇职业生涯第一次重大挑战,他收到一艘船只的求救信号。格立夫斯级驱逐舰利弗莫尔号在莫诺莫伊岛外的比尔斯浅滩搁浅,曾经伴随利弗莫尔号的好运至此终结。美国参加“二战”前几个月,这艘战舰曾成功护卫美国总统出访英国,成功避开德国U型潜艇狼群战术的攻击。1942年11月9日,利弗莫尔号参与了盟军北非战役,为盟军提供反潜、防空及火力支援。利弗莫尔号身经百战但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打击,船员都认为这份眷顾来自船的名字利弗莫尔,这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以随军牧师名字命名的战舰,这名牧师的全名是塞缪尔·利弗莫尔。

时任一级副水手长的里奥·格雷西驾驶着38英尺长的巡逻艇,载着韦伯和另一名船员,穿过查塔姆港口前的暗礁,奔向利弗莫尔号搁浅水域。利弗莫尔号在浅滩高处搁浅并有侧翻的危险,整个后半夜韦伯都待在利弗莫尔号上直到救援拖船赶到。第二天海岸警卫队员在历经无数次失败之后才成功将战船从搁浅水域解救出来。当利弗莫尔号的船员向韦伯和他的队友发出震天的呼喊表示感谢时,韦伯开心地笑了。此前受困的船员们对他的招待别开生面,他们塞给他苹果、橘子,甚至还有一副八盎司(1盎司约28.3495克)重的镣铐,这是一种善意的调侃,因为他们觉得救援耗费的时间实在太长。海军与海岸警卫队经常会有这种无伤大雅的竞争,所以这次被救的水兵有些尴尬,他们被自己平常看不大起的海岸警卫队救了。

诚然,海岸警卫队的工作经常是吃力不讨好的,但韦伯却对它情有独钟。此时此刻,黎明破晓之时,窗外狂风怒吼、大雪纷飞,他出神地看着这场景,思忖今天又会有什么突发状况。

P1-7

书评(媒体评论)

“扣人心弦的海岸警卫队英雄故事……情节丰富的海上救援纪实。”

——《柯克斯书评》

“很欣慰,这世上仍有真英雄……这简直难以置信。”

——《康科德观察》

“船员弃船,将命运交给救援人员的技术与勇敢,在这个孤注一掷的时刻,图加斯和谢尔曼将故事推向了高潮……精彩

——《图书榜单》

“《怒海救援》不仅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小说,也是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一首激动人心的赞歌。它歌颂了救援人员的勇敢和专业,他们不畏寒风黑夜,不惧滔天巨浪……也赞美了这个危险的职业。把这本书紧挨着《完美风暴》放在书架上。那是*合适的位置!”

——《纽约时报》畅销书《科德角与遗失的宪法》作者 威廉·马丁

“图加斯和谢尔曼生动讲述了海岸警卫队员令人着迷的故事。这些队员在*条件下实施救援,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故事发生在1952年。那天晚上,救生人员、接应船船员和直升机机务人员团结协作,表现出色,但真正的奇迹是他们的表现是永恒的。”

——美国海岸警卫队前指挥官 詹姆士·洛伊

“一本真正的好书总能让你为它着迷,即使你知道结果如何……图加斯和坎贝尔是叙事大师……精彩。

——《明星纪事报》

“一个可怕的真实灾难故事……作者对船员的采访细致入微,完美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所以当桑迪飓风袭击我们时,我们感受到的伤痛与作者笔下描述的一致。”

——《费城调查报》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图加斯和坎贝尔一点点将故事推向高潮……惊心动魄的悲 剧冒险。”

——《里士满时讯报》

后记

老朋友需要时间积淀。

——约翰·伦纳德

彭德尔顿救援后,伯尼·韦伯有时会和理查德·利夫西在科德角见面,但他们谈论的主要是父母妻儿。有一个话题是两个人从不去触碰的,那就是在查塔姆浅滩度过的那几个小时——海面波涛汹涌、狂风肆虐,他们一起挤在那艘木制小艇中与死神搏斗。韦伯一开始有些抵触举行金牌救生员50周年聚会的想法,他不想重温过去。聚会上,他会是大家关注和称赞的焦点,这让他感到羞愧,也有一点儿害怕。朋友和陌生人赞誉他的英勇行为时,他担心有关蒂尼·迈尔斯之死的黑暗记忆再度重现。他准备好面对那段记忆了吗?他还担心这样的活动会给海岸警卫队带来不好的影响。韦伯可能觉得,救援结束后的几个月,他被海岸救援队利用,出席了无数场公关活动。不过,他也清楚,警卫队待他不错。他不想参加任何有损他毕生事业的活动。组织方向韦伯保证,聚会很高雅,不会有任何哗众取宠的事情发生。

韦伯还想确定他的三个兄弟是否参加聚会。没有全部四位勇士到场,任何活动都不能称为“金牌救生员聚会”。自从1952年韦伯差点儿拒绝接受金牌救援奖章开始,他一直在为他的三位船员争取公众的认可。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韦伯还是不愿提起金牌救生员颁奖典礼。典礼没有邀请米里亚姆,其他船员的亲属也都没有获邀参加。他告诉组织方这次聚会一样要邀请船员的家人。组织方答应了韦伯的要求,还承诺支付船员亲属往来的交通费用。

欧文·马斯克也有自己的顾虑。一年前,他刚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长时间站立会给身体造成压力,他知道,这样的聚会上,长时间站立是免不了的。而且,和韦伯一样,他也知道,聚会一样会唤起他对那次救援行动的记忆。几十年来,马斯克一直不愿触碰那段记忆。他的女儿安尼塔·阿文说,父亲从来不去想救援的事,他对整个事情漠不关心。不过,安迪.菲茨杰拉德和理查德。利夫西很乐意参加这次聚会。波士顿海岸警卫队一区行动总指挥w·拉塞尔·韦伯斯特上尉带头筹备聚会。他成功联系上Ss彭德尔顿号的船员和幸存者。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夜晚,查尔斯·布里奇斯被救援人员救起。当时,他才18岁。现在,他结了婚,生了个女儿,还在家乡佛罗里达州北棕榈滩有一片20英亩的农场。

2002年5月12日,聚会庆祝活动在波士顿北城的水手之家举行。聚会的一位组织者特雷莎·巴伯在她2007年出版的著作《科德角之殇——彭德尔顿号船难》中提到,几位救生员刚一见面还有些尴尬。他们或许通过几次电话,但几十年来从未见过面。他们也曾年轻,也曾时刻准备为工作、为他人、为内心坚守的单纯信念奉献自己的生命。如今,他们都已进入暮年,年龄增长了,智慧也在增加。他们早已把那次救援放在身后,将它只看作人生这本书中普通的一章,而不是最重要的时刻。毕竟,人这一生要经历的太多,有结婚生子的喜悦,也会有白发送黑发的忧伤。不过,一聊起天儿来,他们立刻觉得彼此还像几十年前一样亲密。

对伯尼·韦伯来说,最激动的时刻是见到欧文·马斯克的时候。马斯克只能勉强站起来,但还是忍着疼痛微笑。马斯克一直在伯尼心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他本来没有义务参加那天的绝命行动,他不需要效忠韦伯和他的船员;他当时只是来查塔姆救援站想搭便船回到灯塔船上。普通人可能默不作声,只顾自己的事情,避免摊上麻烦,但马斯克不是那样的人。现在50年后,是韦伯道谢的时候了。他走过去,用嘶哑的声音叫了声“欧文”,兄弟二人含泪拥抱。见此情景,安尼塔·阿文感觉自己的眼角也湿润了。因为父亲从未向安尼塔详细说过那个可怕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这次聚会让她大开眼界。“父亲总是说那没什么大不了的,”阿文回忆,“他说那是他的工作,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但当我在聚会上得知故事的真相后,我对父亲和其他三位救生员肃然起敬。”

聚会持续了七天时间。欢迎宴会在水手之家举行。随后,大家来到波士顿海岸警卫队基地参加午餐会。最后,聚会以重游查塔姆结束。每一个活动都经过精心组织,活动的每一分钟都有安排。庆祝活动在参观CG36500号时达到了高潮。登上小艇时,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只有一个人有些犹豫。“我们为什么要登上这艘救生艇?”欧文·马斯克问他的女儿。从海岸警卫队退役后,他竭尽全力远离水,现在却要登上一艘救生艇。这艘小艇救了他,但也让他几十年遭受噩梦的折磨。马斯克在救生艇里坐下,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感受,独自迎接将要发生的一切。虽然已是5月,但天气仍有寒意,海风依旧猛烈,水面波浪起伏。不过,即使是这样的天气,也是船员们最后一次驾驶小艇执行任务时最期待的。他们离开查塔姆码头前往海港。彭德尔顿号幸存者查尔斯。布里奇斯望着整齐地排列在海港中的小艇。两位年轻的海岸警卫队官兵守在CG36500号旁边,时刻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

那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伯尼·韦伯和从前一样,站在舵盘后。CG36500号一侧是两艘44英尺长的摩托救生艇,另一侧是一艘27英尺长的冲浪救生艇。救生艇上年轻的警卫队队员,自豪地看着这一切,心中知道自己有一天也要面对残酷的考验。

目录

第一章 查塔姆救生艇站

第二章 彭德尔顿号

第三章 梅塞堡垒号

第四章 这不可能是真的

第五章 驾驶36500号出海

第六章 查塔姆浅滩爆炸

第七章 查塔姆动员

第八章“他漂浮在水面”

第九章 万念俱灰的人们

第十章 一个都不能少

第十一章 36英尺的小艇上有36人

第十二章 喧嚣的查塔姆

第十三章 梅塞号船开始倾覆

第十四章 漫长的救援

第十五章 查塔姆的星期二

第十六章 十三名留守船员

第十七章 搜寻彭德尔顿号船首

第十八章 调查

第十九章 英雄既是荣誉也是负担

第二十章 未结束的油轮故障

第二十一章 救援之外

第二十二章 修复CG36500

后记 他们也曾年轻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序言

奥尔良,马萨诸塞州

她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岩石港码头上,任凭风吹雨打而静默无言。周人们驾驶着豪华游艇出海观光时会途经此地,但从来都只是匆匆一瞥后就朝着科德角海滩的方向疾驰而去。如果从停车场往这儿走的话,你会看见码头上竖立着一块国家历史遗迹名录的指示牌,简要概述了这艘船的光辉历史。旁边还有一个捐款箱,走到这里的人们大多会向捐款箱里塞一两美元。然后顺着栈道一直向前走,在栈道尽头有一个通往下方的金属楼梯。当你爬下去的时候心里恐怕会冒出这样的疑问:我来这儿干吗呢?你之所以来到这里,是被一个传奇故事吸引来的。当你小心翼翼地顺着陡坡向下到浮台时,心中一定会浮想联翩,幻想这艘船的宏伟壮观。突然这艘船出现在你的眼前,但却其貌不扬,与其所拥有的传奇声望截然相反。她只有36英尺(1英尺合0.3048米)长,与港口里停泊的其他大船比起来简直就像一个玩具。

在志愿者的精心维护下,这艘船在太阳下散发着耀眼白光。船首处用大大的黑色镂空字体刻着她的名字。这艘船没有取诸如安德里亚·盖尔之类的名字以资纪念,其实这艘船根本就没有名字,只有编号:(2G36500。CG表示这艘船隶属缉私船,36表示长度,500是专属于这艘摩托救生艇的设备编号,这个编号相当于身份证号。

踏上甲板后这艘船给人的感觉是变得更加小了。在船的左舷,狭窄的通道只能容单脚通过,还要用手紧抓着栏杆保持平衡。一路穿行到舵手的船舱,手上摸着船舵,放眼大海,你开始幻想自己置身在那风雪交加的夜晚,与天争命。尽管壮怀激烈、浮想联翩,但让这艘船一举成名的那场灾难无法复制。清风拂面,浑不似那夜狂风怒吼,风利如刃;大海也恬静安谧,不像多年前的那一夜掀起了滔天海浪。

突然一个严厉的声音响起,打断了你的白日梦。这是船长彼得·肯尼迪在招呼你到前边幸存者待的船舱去,那里正好靠近船首。船长打开一个小舱口,示意你进去。顺着一个小舷梯爬进狭窄昏暗的船舱里,感觉就像进了监狱一样难以适应。而身高6尺4英寸(1英寸合2.54厘米)、虎背熊腰的肯尼迪也尾随着你进入了船舱。船舱设计容量是装载12个人,但我感觉即使只有两个人都拥挤得不行,简直会让人患上幽闭恐惧症。坐在里面抬头打量墙上挂着的各种救生设备,心里不禁会冒出这样的疑问:这样一艘小船怎么可能救出那么多人?但是答案并不在于船舱的设计,而是在于驾驶这艘船的四位年轻勇士,是他们坚强的意志征服了狂暴的自然。

内容推荐

迈克尔·J.图加斯、凯西·谢尔曼著姜忠伟、张丽颖译的《怒海救援》讲述了:有些事你必须得去做,哪怕无比危险。1952冬天,新英格兰遭受多年来最残酷的东北风,冰冷的大西洋变得狂暴而危险,两艘满载的邮轮陷入困境,70英尺高的海水切断了坚硬的钢制船身。海岸救援队的4名队员临危受命,毅然出海营救。在等待的过程中,被困船员坚守在断裂的油轮上,靠着礁石停住船身。而救援队员凭借顽强的意志与丰富的经验,用荷载12人的小艇救下了32个人,艰难地安全归来。

编辑推荐

迈克尔·J.图加斯、凯西·谢尔曼著姜忠伟、张丽颖译的《怒海救援》为外国长篇小说。1952年冬天,新英格兰风雪肆虐,大西洋异常狂躁。2月18日早晨,遭遇残酷风浪的两艘油轮——彭德尔顿号和梅塞号,船身发生断裂,首尾分离,船员们面临被凶猛的海水吞噬的绝境。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海岸救援队的队员们为拯救受困船员的生命,以专业的技能和无畏的勇气进行了一场绝地救援。而CG36500号救生艇和它的船长伯尼·韦伯,更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了这场救援行动中的传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0: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