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明、戚万凯主编的《巴文化传说之琵琶洞故事》一书,收录了民间故事40余篇,包含神话、传说以及反映双河口人民劳动、生活、习俗和山川风物等方面的作品,力求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通过褒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正能量。全书形式活泼,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叙述语言明白晓畅,既有长及万言的长篇故事,也有千字左右的精悍小品;既有阅读性强的故事,也有便于讲述的口语化故事,呈现出民问故事所特有的鲜明的艺术特色。
| 书名 | 巴文化传说之琵琶洞故事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显明、戚万凯主编的《巴文化传说之琵琶洞故事》一书,收录了民间故事40余篇,包含神话、传说以及反映双河口人民劳动、生活、习俗和山川风物等方面的作品,力求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通过褒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正能量。全书形式活泼,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叙述语言明白晓畅,既有长及万言的长篇故事,也有千字左右的精悍小品;既有阅读性强的故事,也有便于讲述的口语化故事,呈现出民问故事所特有的鲜明的艺术特色。 内容推荐 《巴文化传说之琵琶洞故事》由陈显明、戚万凯主编。双河口琵琶洞位于有“巴文化传说之乡”的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是重庆市内洞体最大、景观形态最丰富、目前仍处于生长期的溶洞之一,该洞也是近郊唯一大型溶洞。很久以前,传说有琵琶仙女下凡,隐居其中,故此得名。 琵琶洞是双河口镇羊鹿山上溶洞群中最为突出的溶洞,全长3000多米,分为上、中、下三层,洞内宽、高10余米,有的高度可达30余米,洞内最大厅堂达1000多平方米,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 琵琶洞内景观丰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石旗、石花、石熊掌、边石坝、角石、天锅、溶石沟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 除自然景观外,关于琵琶洞的民间传说也很多。有琵琶老翁、幸运洞、干儿火龙星、石龙井、善圣王、琵琶仙姑、蛤蟆仙、熊掌压龟、擎天柱、定洞神针、九头金狮、幽神宫、一线天、情人洞、滴水观音、王母帷帐、夫妻峰、仙女散花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琵琶洞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录 解读双河口历史弘扬巴文化传统(序) 双河口琵琶洞民间故事故概说 迷情的羊鹿 “贺帅”三擒耿肃池 琵琶洞传奇 鸳鸯阁与金龟亭 滴血琵琶洞 琵琶仙子悔婚 堵截英雄是团长 守晦室前的叫花子 仙姑与少年 琵琶洞与鸡公嘴 琵琶洞里哭蔓子 琵琶洞寻妻 琵琶洞里的常青树 蛤蟆大仙与九头金狮 羊鹿山上“七心椒” 悠悠琵琶情 守晦室的故事 琵琶洞传说 常青爷孙收妖记 善良的琵琶老翁和黑牛 跪拜琵琶老翁 耿步赢守晦室修道 “琵琶女”巧治老咳嗽 神奇的水烟斗 王母怒封鸳鸯阁 谁动了我的莲蓬 玉龙王和青莲 难兄难弟 神腿罗跛三爷 琵琶洞之恋 孪生兄弟两状元 琵琶洞金箍棒传奇 特殊“官司” 琵琶女打探“琵琶洞” 回音宫 琵琶洞仙缘传 琵琶仙音在人间 鸡公嘴的来历 琵琶女的传说 女酋羊鹿恋廪君 耿氏“插笛”新屋基 消失的鸿恩寺 守晦室的传说 石一郎勇闯无底洞 茶园山上唤春回 话说度生桥 阳雀花 皂夹树 唉呀!妈也 骟了走 巴国巧得纺织女 长奶夫人与琵琶老翁 笑呵呵的“不倒翁” 文钱不值 牛王刺 琵琶洞的来历 琵琶老翁 琵琶仙子 石龙井里石干儿 善圣王 九头金狮 蛤蟆混仙 熊掌乌龟 阳雀唤春 琵琶洞故事艺术特色及其人文价值 后记 试读章节 双河口民间故事概说 显明 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历史比较久远,双河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物产丰盈,名人辈出,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人文精神底气很足,是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了收集整理民间故事遗产,双河口镇印制了《双河口民间故事选》一书。本文就双河口民间故事形成的原因、民间故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等作一简要介绍。 一、厚重的双河口民间故事 双河口民间故事,是双河口镇当地民众世世代代讲述的数千则传说中有关巴民族的口头文学。早在30¨D0多年前,双河口镇的大茶园山上,巴人就种茶向朝廷进贡,留下了许多有关巴民族的传说,世世代代流传至今。双河口民间故事包括巴人、巴地、巴物、巴事、巴图腾、巴语、巴艺、巴技、巴巫、巴俗共10大类别、30余个品种、数百则具体传说,从巴民族的产生形成、发展壮大到被秦灭亡,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创造这些文明的巴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都有所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让人们知史明鉴的认识价值、娱乐欣赏的审美价值和启迪智慧的学术价值。双河口镇群众在茶余饭后、劳动间隙、闲暇纳凉的时候,以家族、亲友、邻里为纽带,以居室、院坝等为场所,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这些古老的故事。长期以来,大家把这些传说记录下来,形成了双河口镇特有的民问故事。双河口的民间故事,是巴渝地区长期流传而保留下来的古老巴族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份瑰宝,对研究巴渝地区的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 巴文化传承人杨仲良、江开才、熊祥君等,十多年间不遗余力地弘扬双河口故事,共累计讲述故事多达4000余则,三人被重庆市文化局授予“重庆市民间故事讲述家”称号。2009年,双河口镇被命名为重庆市故事创作基地,《巴文化传说》荣获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巴文化传承人熊祥君被重庆市命名为市级传承人;2011年双河口镇被命名为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双河口的民间故事多,内容博大,有反映历史史实的,有讲述现代进程的,大多讲的是惩恶扬善、赞颂劳动、旌表人物、记叙物产、描写风光的内容。 二、双河口民间故事的成因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一种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密切关系的口头故事。它的产生和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任何文学艺术形式,都起源于人们的劳动,双河口的民间故事更是如此。 (一)、它是双河口人民与大自然斗争的产物。双河口地处长江边,境内大山纵横,坡高地陡,肥田沃土不多,羊鹿一带,属于喀斯特貌,自然环境恶劣。人们休养生息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得与大自然作斗争,战胜干旱、疏通溪河,成了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曾将神话科学地定义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大自然,支配大自然,把大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这里对神话的定义,同样适用于民间故事。双河口人在征服大自然,支配大自然的活动中,产生了大量有关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故事。在这次常青杯故事征文中,许多作者收集整理的故事许多都是这类故事。《善良的琵琶老翁和黑牛》、《皂夹树》就是这类故事。 (二)、它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产物。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人有思维,有思想。这就决定了人在生存发展中,有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孜孜不倦、砣砣以求的探索。如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对勤劳致富的期盼,对家庭和睦的经营,对恋爱婚姻的畅想,对美满生活的执着等等。这方面的故事,在双河口的大量故事中占的比重最大,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都产生在其中。《仙姑与少年》、《琵琶缘》、《琵琶女的传说》、《阳雀花》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它是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诉求的产物。自从人类社会物质相对丰富,有了剩余产品后,就产生了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分配的愿望。于是,阶级便随之产生。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的管理、役使权力也产生了,各级不同性质的政权也应运而生。于是,人们开始追求平等的权利、自由的权利。但人类自从有了“政权”这一公器后,平等、自由的权利,很少得到保障。封建社会不说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严重不公问题。在这种不平等、不自由、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里,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便用各种方式追求平等、自由、公平、公正。常见的方式是“打官司”,希望“青天老爷”给予平等、自由、公平、公正。另一种方式是“揭竿而起”,用武力推翻不平等、不公正的政权,建立另一种自认为“均田赋”“不纳粮”的公平社会。作为“安分守己”“人微言轻”的平民百姓,希望得到公正结果的“官司”难以实现,也不敢或也不愿“揭竿而起”,便将这种诉求寄寓于故事传说中。 P9-11 序言 解读双河口历史弘扬巴文化传统(序) 巴南区双河口镇,是巴文化传说的发源地之一,立足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大力扶持和鼓励民间故事的创作和表演,先后被命名为“重庆市故事创作基地”和“重庆市文化艺术之乡”。琵琶洞故事,在巴渝地区长期流传,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古巴族文化,演绎着人世间沧桑岁月中的悲欢离合,褒扬了巴地先人惩恶扬善的传统美德,也记录了海枯石烂、比翼双飞且哀婉悱恻、令人扼腕的爱情故事,折射出巴南人民勤劳勇敢、仁义诚信的品德操守。 《琵琶洞故事》一书,收录了民间故事40余篇,包含神话、传说以及反映双河口人民劳动、生活、习俗和山川风物等方面的作品,力求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通过褒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正能量。全书形式活泼,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叙述语言明白晓畅,既有长及万言的长篇故事,也有千字左右的精悍小品;既有阅读性强的故事,也有便于讲述的口语化故事,呈现出民问故事所特有的鲜明的艺术特色。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只有来自民族大众的东西,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而被世界所认同。希望《琵琶洞故事》的编印,促动更多好作品“应声而出”,进一步推动巴南文化百花齐放。 2015年7月 后记 双河口镇党委、政府在贯彻巴南区委、区政府实施的文化建设“六大工程”中,认真拾取“文化碎片”,大力繁荣群众文化,积极创建文化大镇,动员和组织了在镇的常青集团等企业,举办“常青杯故事大赛”,共襄文化盛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展示文化建设,特别是民间故事创作、表演的成果,特编辑印制了《琵琶洞故事》一书,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全镇的文化软实力。 《琵琶洞故事》的稿件来源有三方面。其一,“常青杯故事大赛”获奖作品及部分比较好的应征作品;其二,“文化碎片”收集整理的比较成型的作品;其三,组织的采风活动中创作的新作品。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神话传说及反映双河口人劳动、生活、习俗和山川风物等诸多方面。琵琶洞故事形式活泼,语言生动、通俗精炼,其中有长及万言的长篇故事,也有千字左右的精悍小品,有倾向于阅读的故事,也有便于讲述的口语化故事。 《琵琶洞故事》的编辑、筛选工作,由镇党委、政府组织领导,镇宣传部门及文化服务中心具体实施。为保证全书质量,镇里还聘请了陈显明、林永蔚两位资深作家具体负责策划、收集、整理、修改和编辑。 在此书编辑过程中,感谢区文联、常青国际养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至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他们为采访、收集资料,提供了不少方便。本书所用图片由巴南区摄影家协会贺君华、郑彬、冯亚宏、万承尧等提供,我们亦在此深表谢意。 双河口民问文化丰富多彩,我们第一次编辑民问文化类图书,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可能存在遗漏、缺失等,在此谨表歉意。 我们希望双河口镇在未来的文化建设中,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繁荣群众文化,丰富群众活动,提升民众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编者 2015年4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