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找出产品的痛点
我们已经知道大多数产品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痛点,那么如何才能找出产品的痛点呢?、
做产品根本就没有需求,只有痛点!前面已经梳理了用户的痛点类型,以及为什么明知道产品有痛点存在却不完善和改进,本节谈一谈如何才能找出产品的痛点?
下面以两款产品实例,具体分析一下。
实例一:目前比较成熟、比较流行的产品——滴滴打车
目前滴滴(见下图)通过推广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因为好用、易用从而在大城市里得到普及。既然要分析滴滴,就继续用场景分析法来找出问题吧!
场景一:
张大力吃完嘴里的最后一口油条看了一下表,8:20,打一辆顺风车走吧,半个小时应该能到公司,正好还有一张5元的优惠券。他在打车软件中输入目的地后等待……5分钟后仍然无人接订单,时间不太充裕了,还是打一辆快车吧,20秒后有人接订单了,张大力上车出发。
场景二:
年底张大力发奖金了,他很高兴,有钱了,打车时也可以打好的车,打一辆奥迪吧。于是他在滴滴上选择专车服务,20秒后有人接订单了,他用手摸了摸兜里厚厚的一沓钱,踏实地坐上车回家了。
场景三:
周末,张大力想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北京郊区的凤凰岭玩,苦于在北京私家车限号,买不了车的张大力想租一辆车出去玩,他找出自家的烧烤炉子、帐篷和垫子,本能地拿出手机打开滴滴打车,找了半天都没有租车业务。
“唉!”张大力一声叹息。
场景四:
张大力的老婆在美容院里做美容,做了一段时间后,她拿出手机一看时间:“哎哟,不好!”今天爸妈从农村过来看她。于是她对一起来的小姐妹说:“玲玲姐,你们知道滴滴打车里面有司机帮忙代替接人、送人的业务吗?我这美容还没做完呢。”玲玲姐说:“没有啊,要是有就好了,如果有我可以找一位在附近有诚信的司机师傅天天按时帮我接孩子,也不用家里、学校来回跑了。”
从场景一和场景二来看,滴滴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用户的基本出行问题,通过顺风车、快车、专车3种模式解决了用户不同方面的痛点,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但场景三和场景四展示了用户在其他方面的需求,在这些场景下,滴滴未能满足这些需求,就成了用户的痛点。
产品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解决用户的痛点,当这些痛点被解决后,用户就会对这款产品产生依赖。同时用户也会对产品提出更高的期待,这种期待就变成了产品新的痛点。所以,产品迭代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新的用户痛点的过程。
现在回过头来再来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找出用户痛点的?
1.产品痛点获取公式:场景+产品
解释:利用不同的场景模拟来获取不同场景下用户的痛点,完善场景的过程就是获取用户痛点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在做产品前需要做大量的用户调研,通过用户调研可以收集到不同的场景,再通过场景回放来找出用户的痛点。当产品很好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用户就会慢慢地爱上产品,从而成为产品的粉丝,为产品尖叫。
通过用户调研来获取用户场景,再通过场景模拟找出用户的痛点,这就是用户痛点的探索之路吗?真相会如此简单吗?
实例二:搭建儿童物品交流平台
场景描述:
还是以前面的那位齐女士来举例,她家里有一堆孩子的衣服、玩具、图书打算处理,扔了可惜,而留着又占地。如果有一个机构能够接收这些物品并赠送给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让这些图书、玩具物尽其用,并且还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就好了。
这个场景涉及4种角色。
爱心妈妈:孩子已经长大,要转让这些旧玩具、衣物、图书的妈妈。
大孩子:爱心妈妈的孩子。
年轻妈妈:需要这些旧玩具、衣物、图书的妈妈。
小孩子:年轻妈妈的孩子。
分析: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要是有一个平台可以为齐女士这样的爱心妈妈和需要这些旧玩具、旧图书的年轻妈妈之间搭建桥梁,那么不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双方的痛点吗?
P50-52
在产品经理思维修炼和产品思想方面,本书也许是一部开山之作,它提出了敏捷开发思想、蒙太奇的思维模式等一系列方案去完善产品新人的思维方式。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产品书籍!
——产品中国 很受欢迎的产品经理公众号(公众号pmtooo)
成为产品经理很容易,而要想成为卓越的产品经理则需要具有敏锐的嗅觉,懂用户,会分析用户需求,具有营销思维。而这些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从而助你进阶为卓越的产品经理!
——张续 百度音乐CTO
在整个软件行业里,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技术人员、运营人员等,都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软件设计逻辑思维,因为只有站在不一样的高度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本书深入浅出地详解了产品经理成长所需的知识点,并结合了丰富的案例,轻松帮你成长成为创造神级产品的巨匠。
——张恒《运营制胜》作者,多贝网前运营负责人,知乎运营领域优秀回答者
第1阶段 走近产品及产品经理
第1天 产品、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
第2天 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第3天 做有灵魂的产品
第2阶段 心理学与产品思维
第4天 产品与心理学
第5天 如何修炼产品思维
第6天 如何才能增强产品的黏性
第7天 产品的痛点
第8天 如何把情感注入产品中
第9天 蒙太奇式的思维模式
第10天 敏捷开发思想
第3阶段 产品定位
第11天 产品的创新
第12天 产品的可行性研究
第13天 用麦肯锡市场细分法寻找蓝海
第14天 产品在行业中如何定位
第15天 产品要简单清晰、主题明确
第16天 产品经理必须掌握的SWOT分析法
第17天 细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产品的关系
第18天 如何写好商业需求文档
第4阶段 需求分析
第19天 捕获需求
第20天 软件项目如何控制需求蔓延
第21天 好的需求标准是什么样的
第22天 如何给需求分优先级
第23天 需求变更应该如何控制
第24天 写好需求文档
第25天 从大脑谈起,使用思维导图梳理思想
第5阶段 产品设计思想
第26天 简约设计:设计出简约的产品
第27天 营销思维:如何把营销思想融入产品中
第28天 设计模式:从人性角度谈产品的设计模式
第29天 分析图形:用鱼骨图来分析问题
第30天 共鸣设计:以旅游产品为例,谈如何让用户产生共鸣
第6阶段 产品思维案例分析
案例1 以百度钱包为例谈产品背后的逻辑思维
案例2 从“BAT”的角度谈互联网金融产品
案例3 以房产项目为例,谈项目失败的根源
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不是一本可以通解所有产品知识的书,这是一本让你打开产品思维的书。在写本书前,我一直在想,应该写一本什么样的书才能与众不同呢?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关于产品基础知识类的书籍了,如果继续写这样的内容,就变成了同质化竞争。就如同各种Java入门、Java宝典一类的书籍,内容大同小异。做产品就应该在红海中寻找差异化,这样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蓝海,写书也是一样的。希望这本书能像夏天的风那样给你送去一份清凉,为你的产品思维撬开一道缝隙,让你的脑洞大开,引出思想的洪流。本书是一本有血有肉、有情感、引人共鸣的产品思维书。
每一件产品都是艺术品
我认为一件软件产品就像一件艺术品,所有的产品人都是创造艺术的巨匠。软件的发展史就是计算机的发展史,从单机时代到网络时代,从平台化产品到移动化产品,软件行业在不断引领时代,也在不断适应时代;软件产品就是当今最杰出的艺术品,它有着最精细的工艺、最完美的设计、最实用的价值。试想,如果产品无比粗陋,只能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那么这样的产品能走得更远吗?作为产品人,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要把产品当成艺术品来完成。
至繁归于至简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才算是艺术品式的产品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伟大的产品艺术家——乔布斯。乔布斯的口号就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产品是我们改变世界的工具,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影像和存储改变了人们的视觉和记忆,互联网和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产品是一种思考、一种工艺,如今提起伟大的产品人,就像提起鲁班、毕昇一样,人们带着崇敬和向往。
世界上不存在可以轻而易举得到的蓝海,只有当产品做到尽善尽美,这片蓝海才会跃然纸上。当乔布斯推出iPod和iPhone时,MP3播放器和手机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但我们仍然惊喜地将之称为“发明”。为什么?这就是将产品做到极致、改变产品体验的魅力。我们期待在中国诞生出越来越多像乔布斯一样的产品经理、产品发明者。
从人类的行为模式来分析,人们本性上更关注的是结果、目标,而不是复杂、困惑、不确定、费力思考的过程。如果有一个非常简单、明确的过程,让你达到目标,这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吗?有人提出产品的顶级设计标准是“不要让用户想,不要让用户烦,不要让用户等”,这就是产品人追求的目标。不要让用户思考,同时还要把自己切换成这样的角色,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产品。让我们一起追求这样的极限美吧!
大智若愚,大繁若简,让产品简单到无须用户思考,便是产品设计工艺的最重要原则:至繁归于至简。 本书适合谁
在整个软件行业里,不论是产品经理、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架构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还是公司的负责人,即产品线上负责各个业务的人,都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软件逻辑思维,只有站在不一样的高度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本书适合IT行业的所有从业者阅读。整本书通俗易懂,从各角度解读了各种概念,并结合一定的实例,不论是入门者还是具有多年产品经验的“老鸟”,相信本书或多或少都会为你带来一定的帮助。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你觉得这本书还不错,请推荐给你的朋友;如果你感觉哪里还有欠缺,请跟我联系。愿更多对产品感兴趣、愿意为中国产品事业付出的IT人一起参与,为制造出更好的中国产品而努力。
当你开启这本书时,将会开启不一样的思维之旅,希望它真的能给你带来一些思维上的革命。
作者
在整个软件行业里,不论是产品经理、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架构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还是公司的负责人,即产品线上负责各个业务的人,都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软件逻辑思维,因为只有站在不一样的高度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吴光华著的《30天成为卓越产品经理》是一本让你打开产品思维的书,其中讲述了软件产品经理所必备的技能,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及产品经理介绍、心理学与产品思维、产品定位、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思想。另外,在本书的最后还列举了3个产品案例,以便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本书适合所有IT行业的从业者阅读。整本书通俗易懂,从各角度解读了各种概念,并结合一定的实例进行介绍,不论是入门者还是具有多年产品经验的“老鸟”,相信本书或多或少都会为你带来一定的帮助。
30天帮助读者快速进阶为卓越产品经理!
吴光华著的《30天成为卓越产品经理》是一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共鸣的产品思维书。主要面向软件产品经理群体,从0到8年的软件产品经理以及软件行业的从业者!适合所有IT行业的从业者,整书通俗易懂,从各角度来解读各种概念,并结合一定的实例,不论是刚入门者还是产品精通者都应该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帮助。
本书深入浅出地详解了产品经理成长所需的知识点,并结合了丰富的案例,轻松帮你成长成为创造神级产品的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