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说大宋十八帝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亚玲编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出身将门,善抓机遇的赵匡胤

乱世出英雄,古代封建社会的朝代更替,皆为新兴家族与旧家族的此消彼长。李唐家族统治的没落,唐末的藩镇割据,为不甘人后的赵氏家族提供了舞台。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赵眺,唐朝时任幽都令;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父亲赵弘殷,为后周检校司徒、岳州防御史。赵家在当地也是让人尊敬的名门望族。相传,赵匡胤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由于出身将门,受家庭的熏陶,赵匡胤自幼便学习骑射和练武,表现出极强的恒心和毅力,并摔打出一身好武艺。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社会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在赵匡胤出生后的十几年间,朝代两度更迭,天子也换了五六位。

公元945年,19岁的赵匡胤结婚成家,娶妻贺氏。21岁那年,颇有冒险精神的赵匡胤毅然决定离家外出游历,闯荡一番。于是,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赵匡胤离家后,一路南下。他去投奔父亲昔日的同僚复州防御使王彦超,但世态炎凉,他不但没有从这个有权有势的前辈那里讨得一官半职,反而受到了不少白眼和冷遇。王彦超给了赵匡胤几贯钱就把他打发走了,父亲其他的好友也给了他同样的白眼和冷遇。 ’

两年的流浪生活颇为艰辛,但却磨炼了赵匡胤的意志,使他的眼界也更为开阔。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但都未能如愿。一日,赵匡胤到了汉水边的重镇襄阳,住在一所寺院里。寺院里有一位饱经沧桑、阅世知人颇深的老僧。他见赵匡胤方面大耳,虽满脸风尘却难掩富贵之相,一身破旧装束,却不带寒酸之态,透出英伟之气,又见赵匡胤谈吐不凡,胸中自有一番天地,便劝赵匡胤北上。老僧告诉赵匡胤,南方地区的各个政权相对较稳定,而北方却是战乱频繁,乱世出英雄。赵匡胤接受了老僧的建议,带着老僧的厚赠,北上寻找发展机遇。

乾佑元年(949年),23岁的赵匡胤终于等来了机会。在北上途中,赵匡胤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奔到了郭威的旗下,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赵匡胤武艺娴熟,又精通兵法,很受郭威的赏识。乾佑三年(951年),郭威发动兵变,推翻了后汉政权,建立了后周,时为周太祖。赵匡胤在拥立郭威做皇帝的过程中出了不少力,被提拔为禁军东西班行首,官拜滑州副指挥,负责宫廷禁卫。在郭威这场兵变中,赵匡胤也受到了启发: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掌握军权。于是,赵匡胤在后周禁军中兢兢业业,干得很出色。

周太祖的养子、开封府尹柴荣时常出入皇宫,见赵匡胤颇有才能,便将他调到自己帐下,让他担任开封府的骑兵指挥官。周太祖无子,柴荣被选为皇位继承人。赵匡胤来到未来皇帝的门下,并且与柴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此走上了通往权力顶峰的道路。

P2-3

目录

第一章 乱世英杰 太祖赵匡胤

 1. 出身将门,善抓机遇的赵匡胤

 2. 上演陈桥兵变,建立赵宋政权

 3. 皇权集中:杯酒释兵权

 4. 卧榻情节:未完成的统一心愿

 5. 重文轻武的赵氏集权统治

 6. 兄友弟悌,身死成谜

第二章 崇尚文治 太宗赵光义

 1. 烛影斧声中代侄继位

 2. 守内虚外的统治策略

 3. 吸取教训,以文治国

 4. 贬抑祖系,确立宗嗣

第三章 好大喜功 真宗赵恒

 1. 勤修内政再现太平盛世

 2. 澶渊之盟:以屈辱换和平

 3. 粉饰太平,抑直任佞

第四章 偃武修文 仁宗赵祯

 1. 少小继位,太后秉政

 2. 景祐亲政,不值称道

 3. 之争,生死两皇后

 4. 再次上演的“澶渊之盟”

 5. 半途而废的庆历新政

 6. 宫廷惊变,无奈立储

第五章 锐意改革 英宗赵曙、神宗赵顼

 1. 养子继嗣,解怨两宫

 2.“濮议”论战:追赠生父名分

 3. 病榻立储:英宗大志难酬的短暂一生

 4. 受命即位的宋神宗赵顼

 5. 踌躇满志:锐意进取的少年天子

 6. 熙丰变法:变法图强的宋神宗

 7. 雄心未酬,抑郁而终

第六章 无力回天 哲宗赵煦

 1. 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和影子皇帝

 2. 元祐更化:改革背后的朝廷

 3. 蜀、洛、朔党争,不见硝烟的战场

 4. 影子皇帝的复仇始末

 5. 哲宗孟皇后的悲喜一生

第七章 任人宰割 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1. 浪子当朝:从建中到崇宁的执政过程

 2. 雅好艺术,崇信道教

 3. 粉饰太平,起义

 4.“光复”燕云:长久的梦想与短暂的辉煌

 5. 被迫禅位,异邦偷生

 6. 强披龙袍的宋钦宗

 7. 柔弱寡谋怎能救国

 8. 靖康之耻,遗恨

第八章 偏安江东 高宗赵构

 1. 求和使者,患难皇帝

 2. 无意抗敌,有心偏安

 3. 苗、刘之变:宠信奸佞的后果

 4. 宋高宗的“杯酒释兵权”

 5. 绍兴和议

 6. 甘当附庸,无奈退位

 7. 深明大义吴皇后

第九章 壮志难酬 孝宗赵昚

 1. 皇权重回太祖脉

 2. 隆兴北伐与隆兴和议

 3. 得与失:孝宗重振皇权的努力

第十章 庸碌无道 光宗赵惇

 1. 绍熙初政,不孝子登基

 2. 跋扈善妒的李皇后

 3. 偏执疯皇帝,儿夺父位得人心

第十一章 傀儡皇帝 宁宗赵扩

 1. 理政无方,有德无才

 2. 庆元党禁下的傀儡皇帝

 3. 嘉定议和:草草收场的开禧北伐

 4. 重臣弄权,矫诏立嗣

第十二章 志大才疏 理宗赵昀

 1. 废立阴谋:从平民到皇帝的奇旅

 2. 端平更化:有名无实的中兴之梦

 3. 端平入洛:收复故都梦想的破灭

 4. 蒙军南进,宋朝岌岌可危

 5. 荒贻晚年,委政佞臣

第十三章 无能丧国 度宗赵禥

 1. 十年天子:先天不足的皇帝

 2. 蟋蟀宰相:欺君误国的权臣

第十四章 破国亡家 恭帝赵、端宗赵昰、末帝赵昺

 1. 孤儿寡母:赵氏王朝的穷途末路

 2. 吐蕃高僧:恭帝的后岁月

 3. 抗元英雄:永照汗青的文天祥

 4. 亡命天涯的宋端宗赵昰

 5. 崖海大战:赵氏家族的悲壮末路

 6. 宋陵大浩劫

序言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宋朝无论是在文化、艺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上,都远远超越了之前的秦、汉、唐三个大一统王朝。赵氏家族两宋十八朝都遵循同一个治国策略——昌文偃武,走的是一条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富裕的道路。众所周知,文武皆为“国之大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富国不等于强兵,因而终宋一朝,由于军事上的孱弱或软弱,自始至终受制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尤其是受到来自北方的辽、金、蒙古的威胁,使得整个赵宋基业虽屹立三百年,却又飘摇不定、摇摇欲坠,给后世留下了“积贫积弱”的印象。

宋朝“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国策,发端于赵氏家族基业的缔造者——宋太祖赵匡胤。赵匡J乱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由此对手握重兵的大将保持着警惕,唯恐有朝一日,他人黄袍加身推翻了自己的江山。由于存在这种顾虑,赵氏历代君主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现象十分突出。所以在宋代,文化的昌盛达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顶峰时期,在教科文方面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

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封建统治家族相比,赵氏家族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子嗣不昌。除了宋末二帝外,宋朝共有16位君主,其中,有6人无亲生儿子继承皇位,若加上太宗的兄终弟及,皇储更显缺少。这在中国帝王时代,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在父死无子继的特殊情况下,赵氏政权的皇位传承相对顺利,并未出现大的危机,这不能不让人惊讶。可见,赵氏家族“昌文偃武”的国策还是有成效的。虽然在这表象的背后,也夹杂着极其复杂的内外因素,也有各种政治势力暗中角力,上演了一幕幕精彩之戏。但至少从表面上看,皇帝的“家”是稳定而安静的。

宋王朝消极接受中晚唐、五代的教训,着重推行文官政治,按照皇帝集权、臣僚分权、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原则,有效地维护了政治稳定,消弭了各种内讧,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大多数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血腥、屠戮。唯有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例外。赵匡胤取代后周时,并未采取血腥手段,更没有担心前朝子孙复辟而大加屠戮,反而勒石为盟,要求后嗣新君遵守誓言,善待周室。大宋三代,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着尊师重教的风气,大宋皇帝在强调大权独揽的同时,又兼顾对臣僚的体貌宽柔,故其争斗少有诛杀,较为开明廉洁。终宋一朝,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然而,由于过分看重“以儒立国”,整个时代尚武精神沦落,结果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使得大宋王朝在面对外来强敌时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任外虏欺凌,终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正说大宋十八帝》一书,为读者描述了赵氏家族历代君主是如何处理家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以实现长久统治的故事。书中全面刻画了宋王朝皇帝的性格、命运,从中勾勒出了宋代320年的风云变幻、喜剧悲歌。

内容推荐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多数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血腥、屠戮。唯有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例外。赵匡胤取代后周时,并未采取血腥手段,更没有担心前朝子孙复辟而大加屠戮,反而勒石为盟,要求后嗣新君遵守誓言,善待周室。大宋三代,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着尊师重教的风气,大宋皇帝在强调大权独揽的同时,又兼顾对臣僚的体貌宽柔,故其争斗少有诛杀,较为开明廉洁。

刘亚玲编著的《正说大宋十八帝》一书,为读者描述了赵氏家族历代君主是如何处理家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以实现长久统治的故事。书中全面刻画了宋王朝十八帝的性格、命运,从中勾勒出了宋代320年的风云变幻、喜剧悲歌。

编辑推荐

《正说大宋十八帝》由刘亚玲编著。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宋朝无论是在文化、艺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上都远远超越了之前的秦、汉、唐三个大一统王朝。赵氏家族两宋十八朝都遵循同一个治国策略──昌文偃武,走的是一条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富裕的道路。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3: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