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游击队员/中小学生课外书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愿坚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王愿坚著的《小游击队员》收录了《小游击队员》《村野的火星》《赶队》《征途上》《后代》五篇描写小战士的作品。这些小小的游击队员,就是民族英雄,是国家的脊梁。他们和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今天,仍然具有传承价值和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这本王愿坚的小说集《小游击队员》,刻画了一群少年英雄的形象,书中收录了《小游击队员》《村野的火星》《赶队》《征途上》《后代》五篇描写小战士的作品。

《小游击队员》写的是樟伢子的父母被白鬼子杀害了,他成了孤儿,但是他并没有害怕,却踏上了寻找红军的路途,在途中遇到了红军侦查员并帮助侦查员完成了任务,使游击队消灭了敌人。他甚至在敌人面前假装采蘑菇,真是个机智勇敢的“淘气鬼”!最终樟伢子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热切愿望——成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村野的火星》中那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彭绍明掩埋了指导员后,独自一人寻找革命队伍,最后和老百姓一起夺回了被白军抢走的粮食,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要杀死叛徒,为战友们报仇。

《赶队》写的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小何,她是红军伤员护理员。一位红军的腿中弹了,她扶着那位红军跟着队伍前进,在半山腰却遇到了白鬼子,他们赶紧躲到了一片树林里,过了好久,白鬼子走了,他们却掉队了。在赶队的日子里,小何不怕苦不怕累,始终不放弃伤员;到后来,她自己用野菜充饥,却把粮食给了伤员,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赶上了部队。

《征途上》写了红军过草地时的一段苦难故事。恶劣的环境,饥饿的痛苦,让小赖这个还没有成人的孩子打起了自己运送的粮食的主意,是老战士老姚给他上了一课。老姚对小赖无微不至的照顾,老姚的责任与担当,老姚的无私和伟大,是今天所有人学习的楷模。

《后代》写了红军战士黄茂有同志一家人的故事。黄茂有在一次突围中牺牲了,他的妻子、儿子继续支持革命事业,直至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他的小儿子也是积极参加。正像歌里唱的:“老子牺牲儿顶上,哥哥死了弟上前。”他们将自己视为革命的后代,永远投身到革命当中。

目录

小游击队员

村野的火星

赶队

征途上

后代

试读章节

当时,就我们的力量来说,这就算打大仗了。敌人防备得很严,村子四周筑起了高高的围墙,隔不远就是一座炮楼,强攻硬打是不行的,所以先要摸清敌人的虚实,才好动手。

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在我这个侦察班长的身上了。

从我们游击队住的山上到蔡溪足有七十里路,我天不亮就动身,绕着荒僻无人的山林小道往蔡溪方向走。因为山路不好走,又加上在山上呆的时间长了,吃不饱睡不好,身子有些虚,走了约莫四十多里路,就气喘汗流,迈不动步了。看看天色还没有过午,便决定先找个地方歇歇,正好,前面不远有一个破山神庙,我奔了过去,四下里溜了一眼,看看没人,推开破山门,一步闯进去。也怪我大意——经的风险多了。凡事总有点不大在乎。谁知这一下子可碰上事了:山神像前的台阶上坐着一大堆人,清一色的灰皮——都是白匪保安团的兵。当中几个家伙正在推牌九(一种骨牌游戏)呢,迎门坐的一个,歪戴着帽子,嘴角上叼根烟卷,两手捧着黑黑的两张骨牌,眼睛瞪得有牛眼大,正喊着:“粗——”

这些家伙大概猜到我的来路,一个个都慌了,有的赶快抢钱,有的往起站,有的忙着抄家伙。我一看这阵势,知道混不过去了。爽性干个痛快,便伸手拔出驳壳枪来,朝着人密的地方猛扫了一条子。然后回身窜出山门,一边换着弹夹,一边就往荒山里跑。

跑出了约莫一里多路,后面白鬼子追上来了,子弹“嗖嗖”地从我身边擦过,打得树叶子扑拉扑拉直往下掉,打得石头一阵阵冒白烟,看看追的是越来越近了。我刚想停下来顶他们一阵,忽然觉得左臂一热,登时眼前发花,腿也软了,脚下像踩着棉花似的——坏了。负伤了。“不管怎么着,也不能让你们抓了活的!”我把枪往腰里一插,伸手捂住伤口,又紧跑了几步,望着一个崖头,一侧身子栽下去。只觉得身子底下被石块狠狠地垫了一下,接着沿着山坡直滚下去。开始,树枝划脸,石块碰腰,还觉得痛;后来只觉得天旋地转,不知滚了多久,身子猛一震,才停住了。我定了定神,睁开眼一看,原来被一丛小树挡住了。拨开树枝往下看,离沟底不远;往上看,上面是约有二三百米高的一片山坡,再往上是一段笔陡的崖头,因为被那块光崖挡着,看不见什么,只听见白鬼子在上面噢噢乱叫。

我把枪掣在手里,在树丛里卧倒,心想:反正是跑不了啦,你敢下来,就干掉你!这时,身后树枝子忽然刷拉刷拉一阵响。我一惊,连忙调转身,用枪指着树丛,低声喊了声:“谁!”

“叔叔,是我呀!”随着,树丛被拨开了,一个小孩的脑袋钻进来。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十二三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头发有二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窠。浓浓的眉毛下边摆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像算盘珠儿似的滴溜溜乱转。他挤过树丛,一步抢过来,伸手抓住我的胳膊,急忙忙地说:“快走,叔叔,白鬼子快下来了!”

还没等我答话,他就把我受伤的左臂搭在他的肩上。当时看看也没有别的办法,我便借着他的扶助,跟他绕过树丛,踏着山石、树根,往山沟底走;碰到难走的地方,我不得不把大半个身子靠在他身上,他挺着脖梗,吃劲地搀着我。在快到沟底的时候,小孩子一脚踏上了块活石头,石头一滚,他噗的一声摔倒了,我身子一闪,也随着他滑下去,刚巧跌在他身上。我心里一阵难过,连忙伸手去扶他,他却一骨碌爬起来,吓得小脸焦黄,双手抱着我的胳膊说:“叔叔,摔坏了吧!”我忙说:“没有,倒把你压坏了。”我又摸着他脑门儿上碰的一个大包说:“到沟底了,我自己走就行了!”他摇摇头不说话,只顾架着我又往前走。

他像走熟路似的,架着我跨过一道小溪,钻进了一大片蓊郁的竹林。我们在竹林的深处,一片荒草丛里停下来。这里看样子是他睡觉的地方,像小狗窠一样铺着一摊软草,旁边还放着一把破镰刀,一个没吃完的木瓜。他把我扶着躺在软草上,说:“叔叔,你在这里藏着,白鬼子不会看见你的!”我只好躺下来。因为刚才一路紧赶,刚刚凝住的伤口又绽开了,血像小泉一样冒出来。我正想找点什么包扎一下,只听得嗤的一声,他已经齐齐地撕下自己的一条裤腿,动手帮我包起来。他一面包扎着,一面抓过那个木瓜壳来接着透过布层滴下来的血。我好奇地问他:“你接这血干什么?”

他一本正经地说:“听我妈说,人血是好东西。你淌了那么多血,把这血吃下去,能再长出血来,那就不要紧了。”

“傻孩子,你几时见过吃人血的?”我憋不住笑了笑。他歪着头望望我,大概知道我真的不会喝下去,看看手里那半木瓜壳的血,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伤口包好了。我侧耳听听外面,崖头上的敌人还在不住地呼叫。

孩子怔了一会,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睛也亮了起来,他急速地眨巴一阵眼皮,歪着小脑袋想了想,猛地站起身,说:“叔叔,你在这等我,我去去就来!”我一把没抓住,他端着手里的木瓜壳,跑开了。跑了几步,又回转来,弯腰扒下我的一只鞋子,说:“叔叔,我拿去用用。你可别走,我一会就回来啊!”说着像只小兔子似的钻出竹林,不见了。

孩子的举动太突然了,竟使我不知怎样才好。他干什么去了呢?万一被白鬼子碰上可怎么办?……我越想越不放心。我爬了起来,扶着竹竿走到竹林边上,隐在一丛小树后面,把枪机扳开,向着白鬼子的地方望着。

P2-5

序言

重温红色经典,尽显家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缅怀英勇先烈,增强爱国意识,是当下的青少年必须担负起的民族责任。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那些峥嵘的战争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战,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这支革命队伍中,有一股特殊的力量,他们就是儿童。在和平年代,他们本应无忧无虑地度过自己天真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可是或因统治黑暗,民不聊生;或因日寇入侵,家园被毁,亲人被杀;罪恶的战争剥夺了他们享受幸福的权利。在悲痛中,他们不得已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枪炮,加入了战争。

这本王愿坚的小说集《小游击队员》,正是刻画了一群少年英雄的形象,书中收录了《小游击队员》《村野的火星》《赶队》《征途上》《后代》五篇描写小战士的作品。

《小游击队员》写的是樟伢子的父母被白鬼子杀害了,他成了孤儿,但是他并没有害怕,却踏上了寻找红军的路途,在途中遇到了红军侦查员并帮助侦查员完成了任务,使游击队消灭了敌人。他甚至在敌人面前假装采蘑菇,真是个机智勇敢的“淘气鬼”!最终樟伢子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热切愿望——成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村野的火星》中那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彭绍明掩埋了指导员后,独自一人寻找革命队伍,最后和老百姓一起夺回了被白军抢走的粮食,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要杀死叛徒,为战友们报仇。

《赶队》写的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小何,她是红军伤员护理员。一位红军的腿中弹了,她扶着那位红军跟着队伍前进,在半山腰却遇到了白鬼子,他们赶紧躲到了一片树林里,过了好久,白鬼子走了,他们却掉队了。在赶队的日子里,小何不怕苦不怕累,始终不放弃伤员;到后来,她自己用野菜充饥,却把粮食给了伤员,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赶上了部队。

《征途上》写了红军过草地时的一段苦难故事。恶劣的环境,饥饿的痛苦,让小赖这个还没有成人的孩子打起了自己运送的粮食的主意,是老战士老姚给他上了一课。老姚对小赖无微不至的照顾,老姚的责任与担当,老姚的无私和伟大,是今天所有人学习的楷模。

《后代》写了红军战士黄茂有同志一家人的故事。黄茂有在一次突围中牺牲了,他的妻子、儿子继续支持革命事业,直至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他的小儿子也是积极参加。正像歌里唱的:“老子牺牲儿顶上,哥哥死了弟上前。”他们将自己视为革命的后代,永远投身到革命当中。

小说中这些小小的游击队员,就是民族英雄,是国家的脊梁。他们和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可以说每一部红色经典都是描写革命先烈英雄气概、崇高气节的文学史实。在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今天,仍然具有传承价值和指导意义。

其实,不只是在战争时期,在祖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社会的脊梁,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百姓幸福而矢志奋斗、英勇牺牲。

我们重读经典,就是为了记住他们,缅怀他们,奋勇向前!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4: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