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杰到华南传达指示
1938年10月12日,日军从惠阳大亚湾实行海上登陆,大举向华南及广州进攻,周恩来即派巡视员黄文杰到广东,主持召开省委紧急会议,传达中央指示。
黄文杰,原名祥庆,乳名观妹,号绚云,1902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大塘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聪慧好学,追求上进,连任学生会会长,多次带领同学查禁日货,宣传爱国思想。历任中央执行局职工部部长、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代理书记、书记等职。
1935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黄文杰等30余人被捕。同年9月,黄文杰被判处15年徒刑,转押于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
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黄文杰被保释出狱。9月底,黄文杰同张文彬到香港,向“南委”传达党中央的指示,很快整顿和加强了南方党的领导力量,张文彬留任“南委”书记。
12月中旬,南京办事处迁至武汉,改名为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党中央派王明、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黄文杰等组成中共中央驻武汉代表团,领导南方各省市党组织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黄文杰担任长江局组织干部组、工运组、训练教育组的总负责人及长江局秘书长。他根据中央和长江局的决定,首先恢复建立了南京市委,接着为重建破坏殆尽的安徽党组织而日夜奔忙。
安徽党组织的恢复工作刚告一段落,12月27日,黄文杰被任命为长江局驻两广特派员。
黄文杰风尘仆仆地赶到广东,先后同张文彬、廖承志、薛尚实、罗范群等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广东形势,较好地解决了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与广州市委之间的无原则斗争。
为了适应南方抗战形势,加强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他报请党中央和长江局批准撤销了“南委”,并于1938年4月成立以张文彬为书记的中共广东省委。黄文杰又协助省委制定党工作的总方针:坚持独立自主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向广东国民党当局较开明的上层人士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经过半年时间,广东省党委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党员人数从省委成立时的1300人增至近1万人,地县一级党组织基本上遍及全省各地;统战工作也有新的突破,通过进步人士做工作释放了300多名政治犯。
黄文杰对工作认真负责。1938年7月,他在湖南巡视工作时,接到原中共党员国民党驻琼崖第一五二师政治部上尉科员黄集发的来信,反映了冯白驹被捕后琼崖地区的斗争情况,并要求到解放区去工作。
黄文杰及时回信说:你不需要去解放区,友军里需要人,国统区正需要人,要安心工作;有关琼崖问题,可请叶剑英、廖承志同志解决。他随信附了给叶剑英、廖承志的介绍信。黄集发以此为凭向叶剑英、廖承志汇报了琼崖方面的情况。
193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南方局,由周恩来、博古、叶剑英、黄文杰四人组成。10月12日,日寇在惠阳大亚湾登陆,13日惠州沦陷。
为了应付广州即将沦陷的危局,黄文杰又一次以特派员身份前往广州。他一到广州即与广东省委代理书记李大林召集紧急会议。
会议做出省委机关迁往粤北,成立中共西南、东南特委,省委常委分赴各地分片领导,广州市委组织部长陆新带领部分党员从事地下斗争四项重要决定。
直至日寇占领广州前夕,黄文杰才同云广英、陈健撤离广州,到了粤北。在粤北他指导成立了八路军韶关办事处,以领导广东各地的抗日战争。
同年11月,黄文杰又回到韶关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他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正扩大侵华战争,妄图打通粤汉铁路占领长江中下游流域,我们党要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要被国民党捆绑手脚;要批判王明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对国民党要坚持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议,黄文杰做了大量而具体的工作。
省委常委尹林平认为,自己是军队干部,曾写报告拟辞去党务工作,专搞军事。
黄文杰特地找尹谈话:“看过你的报告,但局党委仍要你兼任党务工作,你不要回部队了,到东江地区去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尹林平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到东江任特委书记,继而兼任东江两支抗日游击队政委,卓有成效地领导东江人民进行抗日战争。
为了党的事业,长期在艰苦环境下东奔西跑,忘我工作的黄文杰,1938年冬发现自己患了肺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刚刚好转,他就又毅然接受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布置的任务。
黄文杰在南方局负责党的组织工作,继续为巩固发展南方各省市党组织,以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而努力工作。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制订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反动措施。P8-11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毛泽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美国和他的盟国的人民挑起的,他们并不是愚蠢的战争狂。那些在战争中报效国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他们浴血沙场是为了免遭敌人的蹂躏。为了这个目的,无数英雄豪杰为国捐躯,他们在我们心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艾森豪威尔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假如我知道前进的路上有雷区,我也会让部队直接开过去。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
——朱可夫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值此之际,我国将与俄罗斯等世界上曾经遭受过法西斯侵略蹂躏的国家和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一起,隆重纪念这场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对于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示我国政府和人民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悍然向中国守军开炮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世界当时人口总数的80%的20亿人口受到波及。
这次世界大战把全人类分成了两方,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与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进行对垒决战。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类社会经历了空前浩劫,伤亡总数超过1.9亿人。
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伤亡就达3500多万。在长达14年侵华战争中,日本法西斯军队灭绝人性,他们肆意烧杀奸淫,大量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了一个个无人区和万人坑,在我国广袤土地上导演了无数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仅南京一地,日军就一次屠杀了我手无寸铁的同胞30余万,其残暴兽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70年前的广大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面对凶恶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可谓是可歌可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也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一些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深刻认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了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讲话中说:“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这就是我们编撰这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纪实》的初衷。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两大部分,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以整个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纪实地展现了整个历史的恢宏画卷,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刘干才、李奎编著的《华南抗战大纪实》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了包括红军如何成功开辟了华南根据地,广东省委的正式成立,初部建立琼崖抗日根据地、建立东江抗日根据地、开辟美合抗日根据地,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等内容,通过一个个战争故事,讲述真实的华南抗战大纪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类社会经历了空前浩劫。
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面对凶恶的侵略者,各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刘干才、李奎编著的《华南抗战大纪实》全景式全纪实地展现了整个历史的恢宏画卷,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