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编著的《发现孩子儿童教育手册(最新译本)》是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善的早教经典之一,是改变和影响了全球几代孩子成长的百年畅销佳作,是培养精英人才的不二之选,是新书妈妈的育儿宝典。它会帮助家长寻找到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再迷茫。它可以让家长树立育儿方面的正确观念,而家长的正确观念是孩子很重要的起跑线。
| 书名 | 发现孩子儿童教育手册(最新译本) |
| 分类 | |
| 作者 | (意)蒙台梭利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蒙台梭利编著的《发现孩子儿童教育手册(最新译本)》是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善的早教经典之一,是改变和影响了全球几代孩子成长的百年畅销佳作,是培养精英人才的不二之选,是新书妈妈的育儿宝典。它会帮助家长寻找到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再迷茫。它可以让家长树立育儿方面的正确观念,而家长的正确观念是孩子很重要的起跑线。 内容推荐 《发现孩子儿童教育手册(最新译本)》介绍了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教育经典系列中的《发现孩子》和《儿童教育手册》。 《发现孩子》向家长、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们揭示了培养孩子、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新方法,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不同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孩子”这一教育主体的种种奥秘。成年人应该注意到孩子的本能和根本需求,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的发展空间。 《儿童教育手册》讲述了“儿童之家”所运用的教具和技术,并且说明了每一种教具的使用方法,操作性很强。蒙台梭利指出,对待不同的孩子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成年人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目录 第一部分 Part 1 蒙台梭利系统的起源和发展 Part 2 在观察中发展起来的方法 Part 3 我们应该对孩子采取新式教育 Part 4 关于“儿童之家” Part 5 “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 Part 6 培养孩子的运动神经 Part 7 对孩子进行感知训练 Part 8 孩子的语言发展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Part 9 孩子需要自由 Part 10 孩子学习书写的过程 Part 11 教孩子识谱 Part 12 教孩子算术 Part 13 精神道德因素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Part 14 蒙台梭利教育的大纲 Part 15 蒙台梭利方法对老师的要求 Part 16 老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 Part 1 儿童群体 Part 2 我们应该为新生儿做的事 Part 3 新生儿的心理需求 Part 4 “有吸收力的心灵” Part 5 心灵的建构 Part 6 孩子的行为能力 Part 7 3岁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道分界线 Part 8 让婴儿自由成长 Part 9 孩子的公民权利 Part 10 给孩子一个自然生长的环境 Part 11 孩子表达爱的方式 Part 12 让孩子有独立活动的机会 Part 13 新时期的老师 Part 14 成年人能为孩子做的事 Part 15 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Part 16 正确引导孩子的注意力 Part 17 训练孩子的意志 Part 18 让孩子自己进行意志训练 Part 19 自由是促使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 Part 20 智力的发育过程 Part 21 选择是进行高级智力活动的基础 Part 22 天才的诞生 Part 23 想象是打开奇迹之门的钥匙 Part 24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Part 25 不要束缚孩子 Part 26 在家庭中实施儿童教育 试读章节 Part 11 孩子表达爱的方式 孩子很敏感,他们会时刻关注成年人的一举一动。对于我们的命令,他们天生有着绝对服从的意志,这意志十分坚定,坚定得我们都无法想象。举个例子,有一个小孩曾因把拖鞋放到了床上而遭到妈妈的训斥,于是他将妈妈对自己说的话和所做的动作牢牢记在心里。以后,这个孩子只要一看到拖鞋,就会想起妈妈曾说过:“拖鞋太脏,不可以放到床上!”并会想起妈妈曾用手使劲拍打着床单上的灰尘,于是他也会效仿着对拖鞋说:“脏!”然后回到床边拍打床单。 孩子是这样敏感,这样容易被我们影响,以至于我们并不放在心上的小事都会被他们记得清清楚楚。他们会记录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模仿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需要能够为自己生活指明方向的家长。我们应该做的是规范自己的言行,避免那些无意而为的、却会对孩子产生极大不良影响的事情发生。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考虑他们的情绪是否也受到了影响。 别忘了,孩子会随时听从我们的命令,会用心地爱我们。我们总是强调我们有多么爱我们的孩子,并时刻提醒我们的孩子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对他们的爱,回报每一个人对他们的爱。其实孩子是爱我们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爱着每一个对他们好的人,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成年人总是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教导下学会如何去爱,可是成年人真的有资格吗?那些把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看成故意捣乱,惩罚孩子的家长们难道有资格教孩子如何去爱吗?我们本身就是井底之蛙了,又能用什么方式向我们的孩子描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呢?如果我们什么努力都不付出,是绝对不可以成为受孩子爱戴的导师的。 我们的孩子深深地爱着我们,这话一点也不假。你可曾注意到他们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我们陪在身边时的强烈感情?或者你注意到了,却认为这种行为只是无理取闹,一定不可以纵容?我们在制止孩子的“任性”行为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说当孩子因为不能和我们同桌吃饭而大哭大闹的时候,我们要假装还没到吃饭的时间。其实孩子们并非真的要吃我们吃的东西,他们只是想和我们坐在一起,只要我们让他与我们同坐,他们就会停止哭闹。如果孩子坐到餐桌前仍哭闹不止,那是因为我们都在自顾自地说话,没有人在乎他们的存在。我们把孩子们对我们的爱当成了坏习惯,并尽力想要扭转他们这种行为。 只有孩子才会整天想要和我们黏在一起,不是吗?除了孩子,还有什么人会对我们有这么大的依赖呢?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自己不被需要而感叹,可能我们会抱怨:“身边的每个人都只会想着自己,无论是睡觉还是吃饭,他们只在意自己,只在意当天发生的事情,就没有一个人会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想到我,我被遗忘了。”但是现在我们的孩子给了我们被需要的机会,他们会在每天睡前央求我们不要走,会在吃饭时要求和我们同坐,会在每天早上醒来后第一时间来到我们的身边,看着我们,或者小心翼翼地亲一下我们,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地珍惜这样的机会呢?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抱怨:“我家的孩子天天早上只要一起床就会跑到我们的房间,把我们弄醒,想多睡一会儿都不行,真头疼。”其实这也是孩子爱家长的表现。孩子们希望爸爸妈妈和自己一样,过健康的生活,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而爸爸妈妈们却总是想多睡会儿懒觉。对爸爸妈妈的爱促使孩子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爬下自己的床,走出房间,跌跌撞撞地穿过走廊,拉开爸爸妈妈的房门,最后走到爸爸妈妈的身边。他们不是想做爸爸妈妈的老师,他们只是想看着自己最爱的人,这样他们就心满意足了。有时他们会伸手抚摸爸爸妈妈的脸颊,于是爸爸妈妈醒过来,责备他们把自己弄醒了,要他们乖一些自己去玩,然后转过身继续睡。这时,孩子们觉得很委屈,自己只是想要亲一下、碰一下爸爸妈妈,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可是为什么他们会反感呢? 孩子在醒来后,不仅爱阳光明媚的早上,也爱他们眼中总是赖床的爸爸妈妈。孩子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带给爸爸妈妈一个不一样的早晨,让他们明白可以像自己一样过着健康的生活。但顽固的惰性让我们拒绝了可以过得更好的方式,我们拒绝了孩子的帮助,尽管他们如此地用心,于是我们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麻木,越来越失败。 P179-181 序言 《儿童教育手册》 《儿童教育手册》是蒙台梭利应广大家长和老师的强烈要求而出版的一本富有操作性的手册。这是一本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指明方向的手册,手册中对“儿童之家”所使用的教具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每一种教具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这本手册首先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起源和发展,并提出对孩子采取新式教育的重要性。蒙台梭利指出:“忽视性格方面的教育是教育中最基本问题。”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使用过时的教学方法,孩子不但会在身体上受到创伤,还会在精神上感到痛苦。蒙台梭利赞同教育学家把小孩子定义为“软蜡”的观点,但她不赞同教育学家认为“孩子必须由成年人塑造”这一观点。她认为,孩子必须对他们自己进行塑造,并提出“绝对不可以盲目地、不合时宜地对孩子进行干预”。 成年人总是忽略孩子的真实需要和内心感受,用盲目的、粗鲁的、不适当的方式强行介入孩子的生活,破坏孩子的内心构建。想要让孩子顺利地成长,我们就必须控制这些行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自我创造,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事实,所以我们不应该干涉他们的创造过程。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认为孩子没有能力进行这种工作,只有我们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总是强迫孩子遵从我们的意愿。蒙台梭利认为,“在旧式教育和一些较为人知的教育方式中,孩子并没有被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我们会习惯性地对其他成年人表示尊重,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也需要得到尊重。蒙台梭利指出,“孩子才是他们的创造者”,成年人应该把觉察孩子的人格作为首要任务,并像尊重成年人的人格一样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也有他们独特的人格,可是我们却总想抹杀他们的创造力和尊严,我们以为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就会快乐、健康地成长,而事实上,没有人可以只靠物质活下来,特别是这些敏感的孩子们。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蒙台梭利指出:“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去了解孩子,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的敏锐力,并正确地对我们的行为作出判断,以确保我们所做的都是帮助孩子发展所必需的。” 在对孩子进行教学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具。我们应该清楚,孩子不需要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玩具,而是能够帮助他们发展智力、心理和性格等的教具。只有设计合理的教具才能够让孩子在使用过程中感到愉快和满足,同时得到身体和智力上的锻炼。蒙台梭利根据孩子的需要设计了许多教具,这些教具都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儿童教育手册》详细记录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我们明白应该如何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使用教具等。书中还提出了对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的要求。阅读此书定能让我们了解满足孩子真正需要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从而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发现孩子》 想要解决教育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让孩子服从我们,而是我们应该如何满足孩子。正如蒙台梭利在书中提到的,如果我们做得过少,孩子可能无法顺利地成长,但如果我们做得太多,同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阻碍。我们需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而《发现孩子》一书恰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我们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自主掌握自己的智力活动,那么我们将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由此可见,自由是使孩子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出生之日开始就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没有身体上的束缚,也没有心灵上的束缚,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蒙台梭利不提倡命令式的教学。在蒙台梭利的学校中,我们不会听到老师不断的大喊“安静!”“停下来!”,老师会先向孩子示范该怎样使用教具,然后站到一边,看孩子们怎样使用。让孩子得到自由并不意味我们可以对孩子不管不顾。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孩子,但是要学会观察孩子。当孩子们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我们要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但是当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也应该出现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做指导。 有些老师缺乏教学经验,认为教育的重点就是“教”,只要尽可能在示范教具的时候使用更有意义的方法,自己就已经尽到了老师的责任。蒙台梭利指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她说:“引导孩子的精神发展同样是老师应尽的职责。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停留在知道他们想什么,喜欢什么上,还要进一步了解能够使他们能力得到提升的方法,最终使孩子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出色地表现自己。”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一些家长喜欢用自己的意志对孩子进行过多的约束,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成为一个个只会按照设置好的程序行动的“机器人”。孩子的创造力是很珍贵的,如果失去了创造力,孩子就不能顺利地进行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们总是在埋怨孩子太难管教,其实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当代孩子的教育方法。通过阅读《发现孩子》一书,我们能够明白一个道理:想要让孩子顺利成长,我们就要让孩子们回归自然,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学习和活动。这也是蒙台梭利教学法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