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萧红(黄金时代的婉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婍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呼兰河边长大的女孩

她是冰天雪地一只畸零小鸟,不管缺乏温度的童年是否美好,总有一些故事深深烙刻在记忆深处,祖父的后花园,呼兰小城的那年那月那人那事……

呼兰河畔的乡绅之家

呼兰河、萧红、飘雪的东北。

这些主题词集结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独特神秘的美感。

萧红的根在呼兰河畔,在飘雪的东北。

在那座遥远的名叫呼兰的东北小镇,留下过萧红童年时代的欢笑和少女时代的泪水。

哈尔滨北部的呼兰小城城南的二道街204号,是萧红出生的地方。

这里离上个世纪初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哈尔滨不过三十公里之遥,这个距离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民国初年,也算得上近在咫尺,如果坐马车半天就能到,即使步行有五六个钟头也差不多。

民国初年的呼兰小城有着东北乡镇原生态的从容,也有着临近大都市的小城镇特有的喧嚣热闹和不安分。

1911年6月1日,那天恰好是农历的端午节,在浓烈的节日氛围中,乡绅张维祯的儿媳临产了。从那个即将做父亲的年轻小官吏张廷举脸上,却看不出即将成为父亲的欣喜和焦虑,反倒是做老公爹的张维祯更显得激动和不安。张维祯高高瘦瘦的,久久站在离一棵树不远的日头下,地上大部分浓阴是树的身影,他的身影折在地上显得很单薄,他手里拄着文明棍,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

张维祯急切地盼望儿媳妇给自己生个传递香火的男丁,他太需要一个孙子了。

祖上从山东莘县闯关东过来的张家人,所经历的大约就是李幼斌主演的那部电视连续剧《闯关东》里面朱开山的生存模式,萧红的祖爷爷张岱带领一家人,从遥远的山东故乡用大煎饼支撑着,历尽艰难来到东北阿城县的一片荒原,跑马占荒地成为暴发户。他开辟的那个地方起名叫做福昌号屯,张家人顺理成章成了福昌号屯的大地主。张维祯也是在福昌号屯长大的,他喜欢附庸风雅,喜欢城镇生活,不甘心在偏僻的屯子里永远做土地主,所以成年后就变卖了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家产,从福昌号屯搬到了呼兰城。

张维祯的老婆范氏生过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唯一的儿子没等到长大就夭折了,也就是说他自己其实没有儿子,这个儿子张廷举原本是哥哥张维岳的三儿子,后来被他过继到自己名下。

张维祯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家没有儿子,就必须从哥哥家过继一个替自己传宗接代。张廷举很小的时候就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过继到叔叔家,他是被作为传递香火的工具来看待的。张维祯本来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读过一些诗书,却没成为文人,家里有过殷实的家底,如今他只剩下四十垧地了。对这些地,不善于经营的张维祯采取了最粗放的经营模式,他把它们全部租给当地的农民,他坐等收租做他的土地主。自己一辈子没什么大出息,所以也不希望这个过继到身边的儿子有多大出息,张维祯对过继儿子的最大期望,就是他将来长大后只要能给他生个孙子就是了。

偏偏过继儿子张廷举不甘于把一生的命运拴在土地上,他骨子里执拗好强,其实这一点萧红和他很像,萧红的身上就遗传了父亲这种倔强。张廷举少年时代也是个叛逆的孩子,他自作主张,离开呼兰到齐齐哈尔去读书。那时候齐齐哈尔是省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就设在那里,张廷举在那所学校毕业后,先是分配到汤原县的农业学堂担任教员,后来大概为了方便照顾家庭,调到呼兰教学,当过校长,当过县教育局长,日伪时期当过呼兰县协会会长,日本投降后是县维持会副会长,这些都是后话。

萧红出生的时候,张廷举还只是个教书育人的老师,张老师为人师表,不苟言笑,习惯了天天板着一张脸,给学生看,也给家里人看。

对于正在产床上生产的女人姜玉兰,张廷举说不上爱,也说不上不爱,在他看来这个女人和所有男人的老婆一样,是家里一个必不可少的物件。清朝末年的婚姻爱情,基本上还是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廷举在省城读优级师范学堂,开了眼界,见了世面,其实很希望自己未来的媳妇是那种读过诗书的美丽淑女,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好生活是每一个书生所向往的。

张廷举的婶娘范氏,过继后应该叫母亲了,很操心这个儿子的婚事,某一日范氏到乡下串亲戚喝喜酒,在喝喜酒的亲朋中,看中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也是来这家串亲戚的,是姜家窝堡的姜玉兰。范氏凭着眼缘感觉这个女孩子不错,娶回家做儿媳妇再好不过了,就自作主张找了媒人到姜家提亲,提亲的时候,按照当时风俗,给姜家送去了裹脚布和装烟钱。

姜家和张家算是门当户对,姜玉兰家也是当地的土地主,和张廷举家一样,祖上都是跑马占荒的暴发户,姜家窝堡就是这样形成的村落。姜玉兰姐妹四个,她是老大,对每个女儿,父亲姜文选都估价而嫁,坚决不做赔本买卖。他最看好的是大女儿姜玉兰,这个女儿容貌俊秀,性格温柔,他一定要给她选个如意郎君,挑来挑去地就把女儿挑成了剩女,直到她二十二岁了,直到二妹都出嫁了,她还没嫁出去,姜文选心里就有些着急了。(P2-4)

目录

第一章 呼兰河边长大的女孩

 呼兰河畔的乡绅之家

 老祖父的后花园

 叛逆小姐的生活

 一场缺乏爱情的包办婚姻

第二章 放任自流的时光

 私奔,到北平读书

 被废掉的一纸婚约

 幽禁在乡下的问题女孩

 在对的年华里遇见错的人

第三章 三郎,我在爱情里找到你

 怀孕少女文艺范的求救信

 一艘改变命运的小船

 穷哈哈的文艺青年

 流浪青岛

第四章 上海,那曾经的温暖和阳光

 远离生死场,寻梦上海

 早生华发的女孩

 鲁迅欣赏的东北才女

第五章 为什么红尘总有离殇

 苦涩的爱情

 寻一处可以疗愈情伤的地方

 我不是少女,我没有红唇了

 北平那年的暮春时节

第六章 缘,聚散了你我

 邂逅端木,恨不相逢未嫁时

 延安向北,西安向西

 三郎,我们分手吧

 重组的婚姻能走多远

第七章 流浪的脚步在天涯

 只有一张逃命的船票

 重庆,不见日光的米花街

 栖居北碚,为寻找一丝安宁

第八章 凋零在浅水湾的梦

 一部《呼兰河传》写尽悲欢

 终点港湾玛丽医院

 生命中的后一个男人

 永远的浅水湾,永远的萧红

序言

萧红,一个红颜薄命的民国才女作家,一个让人心疼到不忍去触碰的苦情女子。写她,一股凄冷之气氤氲于笔端;走近她,她特立独行的精神世界,凄美的千疮百孔的爱情传奇,让红尘中的烟火男女多少有些看不懂她。

她是冰天雪地一只畸零小鸟,孤独寂寞,在文字中寻找梦中的故乡和亲情。童年的故乡,或许并不美好,却是她一生写不尽的故事。呼兰河畔,一年四季都有风景的祖父的后花园,感情冷漠的父亲,早逝的母亲,用缝衣大针扎她手指的祖母,对她永远不冷不热的后妈,呼兰小城的那年那月那人那事……缺乏温度的童年占据了她整个生命的大部分,那些故事深深烙刻在记忆深处。她的童年美丽而忧伤,故乡的家园不是她遮风避雨的地方,她只有从文字间,从梦境中,从《生死场》上,从《呼兰河传》里寻找亲情和温暖,她用生命书写人生,文字中充满温暖、柔软、轻盈。

亲情的冷漠,使她格外渴望爱情并期许能从中感受到阳光和温暖。她向往爱情,一生有过几次爱情,但每一场爱情都是以凄凉的形式落下帷幕。

她爱过表哥陆振舜,美好而青涩的初恋不了了之。

她和未婚夫汪恩甲同居怀孕,未婚夫弃她而去,把她丢在宾馆当人质。

她深深爱着志同道合的萧军,怀着汪恩甲的孩子和萧军走到一起的时候,就注定了她是弱势群体。她和初恋表哥私奔过,和未婚夫同居过,在男人们眼里已经算是二手的残花败柳,中国男人都有处女情结,他们自己可以三妻四妾,却不许自己的女人出轨,哪怕精神出轨,他们也会很痛苦,更不用说身体出轨了。萧军一边爱着萧红,心里一边痛苦着,于是,他说“爱便爱,不爱便丢开”,他不断寻找新的爱情,通过自己的出轨,他觉得和萧红扯平了。

在爱情的凄风苦雨中,萧红等来了看上去儒雅文静的端木蕻良,贪恋温暖的萧红,又一次以孕妇的身份嫁给这个男人。本来是想从一个缺少温暖的地方奔向温暖,她以为她寻找到的新生活会幸福温暖,她以为强势男人的出轨和拳头让她痛苦不堪,找一个儒雅的弱势男人,她就拥有了温柔的臂膀替她遮风挡雨,到最后,却变成了她要用自己的双手为男人撑起一片天,她要用自己的付出为男人开辟一个安静的港湾。

在爱情上,她曾说:我孤独的和一张草叶似的了……

和同时代张爱玲对胡兰成低到尘埃中的爱情相比较,萧红的爱情更卑微,她在尘埃中卑微到连花都开不出来,只能变成一片不起眼的草叶。

事实上,她连草叶都不是,她永远不和她的那些男人肩并肩走在一起,她永远没有最无忧无虑的快乐,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她寻找的爱情总是这样不确定,她寻找的温暖总是这样带着寒意,她害怕孤独,却总是陷入孤独中。

她走进了人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在写作上她是个天赋极高的女子,在爱情上,在生活中,她的智商和能力都比不上智商平平的一般女子。她的每一段爱情,刚刚启程的时候都是美好的,她都掌握着主动,她是主宰感情的女王,几个回合之后,她最后都沦为被人主宰的女奴,屡战屡败,她依然不吸取教训,从这一点来讲,她又是个笨女人。

她人生阅历丰富而坎坷,渴望真情,渴望温暖。她是幸运的,在人生和事业的关键时刻遇上了鲁迅这样的恩师,在生命的最后一息遇上了义重如山的骆宾基,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有朋友伸出温暖的手……她灵魂深处的苦痛和哀伤需要有人来慰藉,那一丝丝温情给她苦闷沉郁的人生增添了一点暖黄的亮色。这暖意给苍凉中的她带来安慰,她不顾一切去捕捉和投奔唯一的温暖,她整个灵魂都依赖这点暖意。

有时候,她弱小孤单,让人心生怜悯期盼有一个温暖强大的臂膀能呵护她;有时候,她强大傲然,让身边的男人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样一个另类女子。

她美丽纯洁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绚烂的烟花,只在天空绽放出一片冷艳,转瞬便归于冷寂,她把凄婉苦难的命运活成了一串动人的歌谣。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她觉得自己永远都一无所有,她觉得自己永远孤独地一个人行走,她无法停止寻找温暖的流浪脚步。她的生命太短暂了,三十一岁,一切还都刚刚开始,她却香消玉殒,心有不甘地匆匆而去。

梦想永远搁置在了香港遥远的浅水湾,在生命最后一刻,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李婍

内容推荐

萧红,一个红颜薄命的民国才女作家,她生逢战乱,在短暂的生命中寻找自由和希望;她孤独寂寞,在文字中寻找梦中的故乡和亲情;她向往爱情,在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中找寻阳光和温暖。有时候,她弱小孤单,让人心生怜悯期盼有一个温暖强大的臂膀能呵护她;有时候,她强大傲然,让身边的男人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样一个另类女子。

她用生命书写人生,文字中充满温暖柔软轻盈,她用一生追求爱情,把凄婉苦难的命运活成了一串动人的歌谣。她美丽纯洁的半生尽遭白眼,心有不甘地匆匆而去,香消玉殒之时,叹息自己留得那半部未来得及完成的‘红楼’。

由李婍所著的《萧红(黄金时代的婉约)》一书将向你娓娓诉说萧红真实传奇性的一生,以女性的独特角度,和你一起细读萧红的生平、作品以及她特立独行的精神世界。

编辑推荐

她和初恋表哥私奔过,和未婚夫同居过,和萧军轰轰烈烈爱过,也和端木蕻良有过一段若即若离的婚姻生活。

最后,她的梦想永远搁置在了香港遥远的浅水湾,在生命最后一刻,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但她却把凄婉苦难的命运活成了一串动人的歌,一场绚烂的烟火。

由李婍所著的《萧红(黄金时代的婉约)》一书向你娓娓诉说伟大女性萧红真实传奇性的一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5: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