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追声少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福霖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黄福霖著的这本《追声少年》介绍了,一位13岁的少年意外失去了他的父母,也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转学到英格兰的寄宿学校后,他卓越而神秘的才华逐渐展现,并帮助他重获自信。在他的教父与校长的引导下,在他非同寻常的钢琴技巧的帮助下,在他的新朋友的支持下,他最终能否战胜创伤之后的失语症?这个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与幽默,有惊喜,有欢笑,也有心碎。这是一个迷人的少年成长小说。

内容推荐

黄福霖著的这本《追声少年》讲述了,一位热爱钢琴及音乐的美籍华人少年霍思杰,在一次交通意外中,突逢幻变,失去了父母,也丢失了说话的能力。所幸,他来到一所英国寄宿学校里学习与生活。在这里,霍思杰遇到了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善良友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思杰卓越而神秘的才华逐渐展现。他能否走出困境,重获新生……

目录

第一章 海选

第二章 哇,他们只有十三岁!

第三章 欢庆时刻

第四章 访问

第五章 未度完的假期

第六章 当他醒来之后……

第七章 说不出话来

第八章 独臂魔头

第九章 父子的情谊

第十章 分道扬镳

第十一章 开学

第十二章 伙伴相聚

第十三章 秘密被发现了

第十四章 飞镖酒吧

第十五章 爱哭鬼

第十六章 十个不和谐的音符

第十七章 变幻理论

第十八章 词汇库里的两个词

第十九章 再见,毛绒绒

第二十章 音乐俱乐部

第二十一章 一去不复返的周六

第二十二章 八年级万岁!

第二十三章 真相暴露

第二十四章 三个钢球

第二十五章 真的是黑桃A!

第二十六章 哪儿受伤了!

第二十七章  TheBigBoss@Universe.com

第二十八章 民族荣辱

第二十九章 靶心

第三十章 手语

第三十一章 土耳其的喜悦

第三十二章 橄榄球队长

第三十三章 太极班

第三十四章 不知中医能否治好?

第三十五章 年终聚餐

第三十六章 物质精神大丰收

第三十七章 比赛

第三十八章 还给护士的药

第三十九章 突然昏倒

第四十章 不要动!

第四十一章 西科罗拉多之行

第四十二章 艰难的决定

第四十三章 花园里的天使

第四十四章 最后的周末

第四十五章 我看起来就像是个朋克歌手

第四十六章 笑脸和哭脸

第四十七章 出乎意料的礼物

第四十八章 是时候了!

第四十九章 你一直都唱得这么好吗?

第五十章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海选

这是《娱乐达人》连续第六个年头在伯明翰海选了,这已经是选拔的第二天了。三名评委都显得有些意兴阑珊。这也难怪,今天没有太出色的选手,收获不大。

那个看上去二十四五岁的年轻舞者表现不错,已经成功晋级。但刚才那位表演者粗俗笑话还没说完,三位评委就都给他打“”了。

作为此次评委中唯一的女性,郑敬诗已经连续六年担任该节目的评委,她见过的优秀演出可多得数不胜数。在她看来,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2011年的阿尔龙·桑德斯。她曾经不止一次说过,看他跳舞,让人赏心悦目。

这个节目每次海选的时候,演出大厅都座无虚席。黑压压的观众,无疑会增加表演者的紧张感,幸好此刻他们都隐藏在幽暗的背景中。此刻,现场的观众也有些失望,大家都期待着下一个节目。这是今晚最后一个,希望能够给力一点!

这时,工作人员推出一台中型的钢琴。接着,主持人维安和杰克请出了一对少年男女的参赛者。

当两人走到标着大大“E”字舞台中央的时候,观众席上发生了小小的骚动。两位年轻的选手身穿牛仔裤、马球衫、彩色运动鞋,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那姑娘,年纪不过十二三岁,不仅姿容漂亮,而且举手投足间又显得沉稳自信。她那甜甜的微笑,以及投向全场三千五百多名观众迷人的一瞥,都给她平添了无穷的魅力。

那个男孩看上去也是大概十三岁,但他神情紧张,望着评委的眼神颇为慌乱。然而,他那不苟言笑及略显僵硬的表情,都因为他那张俊美的面孔而被观众忽略了。

以他的年龄来说,男孩个头算是挺高的。深褐色的头发,带着一点儿中国或者亚洲人特质的五官,给他又增加了一抹异域风情。总的来说,他俊朗的外表与台上少女的姣美面孔互相辉映,珠联璧合。但羞怯的举止及忧郁的眼神又为他蒙上了一层神秘感。

郑敬诗女士及新评委麦信均盼望这两个孩子今天能有上佳的表现。

但是,三个评委里面最著名的向景怡先生却显得有些不安,他不停地在看笔记。他对参赛者的才艺有极为敏锐的嗅觉,他的这种艺术直觉曾经改变了许多选手的命运,使他们成为世界级的表演艺术家。

这里面就包括了两年前还没有资格单独进入决赛的四个少年,是向景怡给了他们额外的一次机会,让他们组成了一个男孩乐队进行比赛,这就是如今红极一时的“空间前沿”乐队。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向景怡注视着面前的少女首先发问。不知为何,他此刻感到有点忧虑。  “我叫方雅丽,来自美国华盛顿特区,但现在住在伦敦北面。”姑娘以一口优雅的美国口音回答。  “那么你呢,年轻人?”向景怡向站在姑娘身旁的男孩问道。男孩却迅速把目光转向姑娘,显得忧心忡忡。

“他叫霍思杰,美籍香港人。我们就读于同一所学校,都是十三岁。”方雅丽把学校和年龄也一并报了出来,似乎是为了避免评委追问。

“我看得出小霍有点紧张,不过你为什么要代他回答问题呢?”向景怡一向以问题尖锐著称,经常弄得选手张口结舌。他严格的评判标准早已声名远播。

霍思杰又一次望向自己的搭档,神情变得更加紧张,好一会儿都没有把目光从方雅丽的脸上挪开。显而易见,两人中间,姑娘是拿主意的,棘手的问题均由她来应付。但现在这个问题,也令方雅丽面露难色。P1-3

后记

这本书动笔之前一小时,我绝对不会预计到我竟有写书的能力。

几年前,暑假旅游回港后,阅报得知青年的斗志及适应困境的能力越来越低。刚巧,和十三岁的儿子谈天,深感他乐观及认为凡事均能办到的性格实在是我们的福气。碰巧当时看了颇多《音乐达人》之类的歌唱比赛节目,发现不少十岁至十四岁左右的青少年,造诣简直令人惊叹,与成人相比绝不逊色。加上我从小对歌唱兴趣浓厚,于是突发灵感,想写一个美籍中国少年绝处逢生的故事,希望能勉励青少年遇逆境时不会轻易放弃。

首四千字完成后,给妻子过目,她竟然说:“这故事写得不算太差。”这句话对我来讲真是极大的鼓舞!完成三、四章后,又交给儿子品评,他第一反应颇平淡,“还好。”逼着我要用老爸的威严,命令及暗示他再要给我一些更佳之评语。可能是管教无方吧,他第二个评语,也只是多了一个字:“还好吧。”“吧”字还是特意拉长了音的。但此后的每星期,每次当我完成了新的几章后,他便嚷着要先睹为快。我感觉到他对故事其实还是颇为欣赏的。

当书写到三分之一时,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问题:为何要写这本书?能不能写完?写成之后有没有人看?纵使有读者的话,书又能不能出版?

这些问题不断缠绕着我这个写作界里的新人,我感觉这与创业遇到的艰难实在是不遑多让。但是当书写了一半后.我的信心大增。公干旅程中,于机场、酒店里,及飞机延误时均努力创作。

我曾经发电邮给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提及本书全是用iPhone5写出来的。因为公干,我甚少携带计算机,亦对打字外行,反而用“一指禅”在手机键盘上跳跃,相比电脑打字,速度竞也不慢,而且八成英文字词均没出错。

初稿在颇短的三个月内便完成了。但真正的挑战原来是之后的修改工作。如果是在网络世界未出现之前,此书根本不可能诞生,因为很多资料均是在互联网上查阅才能确定的。往图书馆找寻数据,对像我这些白天工作颇为繁忙的人来说,根本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在这里特别要感谢的是李丽珠女士,在故事发展至大概三分之二时,她已从不同的角度对故事的逻辑及发展方向详加探讨,还不断鼓励我。她常有发人深省的问题,例如:为何你的女主角这么久还不见她再出现?于是几天后她又再次现身在新的桥段里。

还要感谢洪承禧先生。他将自己年轻时于英伦寄宿学校的遭遇点缀在故事的各部分中。尤其是各种学校运动的详尽知识。橄榄球便是其中一个例子。我常以为前锋是取分的球员,但实际上前面的球员主要任务是抵御敌方的攻击,以便后方球员冲往对方的底线抢分。

我对于医学知识一无所知,在此要衷心感谢邓少聪医生、张提多医生,及其他几位精神科、脑科专家给我的宝贵意见,令故事涉及医学层面的情节更为真实。在具体的一些细节上,张提多医生指出在英国及某些英联邦国家,做手术的大夫通常都会于取得手术资格时,将名衔由医生改为普通的先生、女士及小姐。他又指出书里用的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如果以我从互联网查得的剂量资料用于病人,不到两天便会引起病人休克。于是他又请一位药剂科教授将正确的用药分量告诉了我。

还有些朋友在初稿完成之后,提出颇多实际的主张。例如何国宁先生认为描写飞镖酒吧那两章,情节可以更紧凑、更戏剧化。又得刘竞熊女士提点我,一个十三岁的男童在经历大变故之后,在其复原初期,情绪应该极为不稳定,于是主角在医院捣蛋一幕便应运而生。

我尤其感激的是负有盛名的奥利华·撒德(0liver Sa—chs)医生,容许我将其用音乐治愈语言障碍病患者的病例用于书中,令主角在创伤后遗症的复原过程变得更为真实。

对这本书曾提供过宝贵建议的友人不能尽录,但是若没有中华书局、赵东晓博士及朱一琳小姐毅然为我出版了这本在他们102年历史里的第一本英文书,此次中文版也就不会出现。如果没有我的普通话老师罗宁女士,以及朱云奇先生及曾怡小姐帮忙翻译,中文初稿亦都可能不易完成。

当然还要感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赵萍女士、李宇女士的赏识,才能将中文版顺利地出版。

中国日益强大,我国青年赴英国、美国等地学习及留学的机会大增。希望阅读这本书的青少年及家长能从故事中对英国寄宿学校生活有所认识,也能对钢琴及音乐在陶冶性情之外对病患者的贡献有所认同。如若此书还能让青年读后有所思考,那么所花费的心思及时间就更是值得的了。

接下来我的终极梦想便是将这故事拍成电影,将书里正面的价值观传递给更多的青少年。目前剧本已经完成,希望这最艰难也是最复杂的一步会一切顺利。

2017年9月27日定稿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既探讨社会大事,亦顾及细微的问题。书中最闪光的地方就是它描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这本书让我们每人心里都怀有一个希望:如果在灾难痛苦中能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拥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马克·伊斯顿,BBC编辑

一部激发人心、极其动人的作品……一个年轻男孩在大灾难后一无所有,生命都失去了意义,但竟然能从这极大创伤中竭力地复原,真替他欢呼雀跃。

——美国著名书籍评论杂志《科克斯书评》

鼓舞人心!这本书表现了坚定的决心与信念是如何克服困难并在逆境中取得成功的。

——罗康瑞,香港瑞安集团主席及上海新天地创办人

这竟是作者的处女作!一鸣惊人的作品!即使在二十年后,我仍然会为它打五颗星!

——托马斯·格尔曼,美国《财富》(中文版)杂志主席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1: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