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与贫儿》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经典的童话式讽刺小说,被马克·吐温本人看作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本书讲述的故事在历史中确有其事,贫儿汤姆可能就是爱德华六世的臣子汤姆·坎迪。他出身贫苦,但6岁就因是“国王的好朋友”而成为“英国国王的保护者、圣公会的主持和坎特伯利大主教”。16岁时,年轻的国王爱德华六世去世,新的女王玛丽一世复辟天主教并大肆迫害新教教徒,将汤姆关进伦敦塔。汤姆在伊丽莎白一世即位后才得以释放,并重新担任圣公会的主持。他死后,英国议会追封他为“摄政国王”和“圣公会之父”。
马克·吐温著的《王子与贫儿(彩插励志版无障碍阅读)》讲述了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真正的国王终于归来。在新王加冕的盛大典礼上,真正的国王——爱德华·都铎,身着破衣烂衫,在人群之中爆发出一声大喊:“我才是真正的国王!”刹那间,全场大惊!就在有人要冲过去抓住他的时候,身着帝王盛装的汤姆跺着脚大声喝道:“住手,不许抓他!他的确是国王!”后来,为了把真假国王之谜弄清楚,摄政王想出了一个主意——谁能说出失踪已久的玉玺的下落,谁就是真正的国王。可是爱德华却将藏玉玺的地方说错了,于是汤姆便引导他一点点回忆起当日的情形,终于帮助他准确地说出了玉玺的藏身之地,继而重回王位。
二 自封王子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十三年过去了。
我们先来看看穷孩子汤姆现在的生活吧——
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伦敦,要算是一个大城市。全城有十万居民——有人认为比这还要多一倍。伦敦城里的街道都弯曲狭长,而且非常肮脏,尤其是离伦敦桥不远的地方,汤姆·康第所住的那一带。那儿的房屋都是用木头建成的,第二层楼突出于第一层之外,第三层的一部分又延伸出第二层的范围。房子盖得越高,上面的面积也就越大。房屋的骨架用结实的木料钉成交叉的形式,中间加上一些坚固的材料,外面再抹上一层灰泥。房屋的主人按照各自的爱好把屋梁漆成蓝色、红色或黑色,这就使得那些房屋显出一副很雅致的气派。窗户都不大,上面镶嵌着菱形的小玻璃,窗扇都像屋门一样,是向外开的。
汤姆一家住在布丁巷外面一个名叫垃圾大院的肮脏小巷里。那幢房子东倒西歪,又小又破,里面住满了穷人。康第家在第三层楼上占着一个房间。汤姆的母亲和父亲在一个角落里有一件勉强可以称为床的家具;可是,他和他的两个姐姐——白特和南恩,还有他们的祖母,他们的床却很大——全部的地板都归他们,他们爱在哪儿睡就在哪儿睡。屋里有几捆又旧又脏的稻草,还有一两条破得不像样的毯子,可是,要把这些东西叫作床铺,似乎不太恰当,因为它们全都乱七八糟的。每天早晨,这些东西老是被整个儿踢成一大堆,到了晚上,大家再从这一堆里选出一些来使用。
白特和南恩十五岁了,她们是一对双胞胎。虽然她们穿着破烂,愚昧无知,但是她们都非常善良。她们的母亲也和她们一样。而她们的父亲和祖母却是一对恶魔。他们只要有酒喝,就会喝得烂醉;然后他们就开始厮打,或是碰上谁就和谁打;无论醉与不醉,他们嘴里总是骂骂咧咧的。约翰·康第是汤姆的父亲,他是个小偷,他母亲则是个乞丐。他们也让孩子们去做乞丐,不过暂时还没能把孩子们变成小偷。在这所房子里居住的穷人当中,有一位善良的老神父,他叫安德鲁,可是他并不属于他们那一伙。他是被国王从王宫里赶出来的,国王只给了他一点点极微薄的养老金。他常爱把孩子们叫到一边,悄悄地教他们一些正当的行为。安德鲁神父教给汤姆一点拉丁文,并且还教他读书、写字。他本想把这些东西也教给那两个姑娘,可是她们害怕朋友们的嘲笑,因为那些人如果发现她们俩将要去学习那些稀奇的学问,一定会忍受不了的。
整个垃圾大院里都住着康第这样的人家,他们乱哄哄地挤成一窝。胡闹、酗酒和吵架在那儿是家常便饭,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在那一带,打破头和饿肚子是同样寻常的事情,可是小汤姆却并不觉得这样的日子有什么不好。他的日子过得很苦,可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和垃圾大院所有的孩子过的是一样的生活,因此他也就以为那是恰当的、舒服的生活。当他晚上没有乞讨到东西而空手回家的时候,他知道父亲一定会将他打骂一番,等父亲打骂够了之后,祖母还要再来一遍,而且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他还知道,到了深夜,他那饿着肚子的母亲就会偷偷地溜到他身边来,把她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那一点可怜的面包皮或残屑拿给他吃,虽然她这种背叛行为经常被她的丈夫发觉,并且自己还要挨他一顿毒打,但是她也照做不误。P2-4
《王子与贫儿》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经典的童话式讽刺小说,被马克·吐温本人看作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以在英国广为流传的《王子与侍从》的故事为素材创作而成。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长得一模一样的男孩在机缘巧合下互换了身份。王子爱德华流落到民间,成了受人欺凌的乞丐,经历了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而落魄的贫儿汤姆则登上国王的宝座,他废除了一些残酷的法律和刑罚,赦免了一些无辜的“犯人”,颁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法令,成了万人尊崇的一国之主。在迈尔斯·亨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历经重重劫难,最终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也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国王。
本书讲述的故事在历史中确有其事,贫儿汤姆可能就是爱德华六世的臣子汤姆·坎迪。他出身贫苦,但6岁就因是“国王的好朋友”而成为“英国国王的保护者、圣公会的主持和坎特伯利大主教”。16岁时,年轻的国王爱德华六世去世,新的女王玛丽一世复辟天主教并大肆迫害新教教徒,将汤姆关进伦敦塔。汤姆在伊丽莎白一世即位后才得以释放,并重新担任圣公会的主持。他死后,英国议会追封他为“摄政国王”和“圣公会之父”。
因而,这部小说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也是马克·吐温所有作品中风格特异的一部。全书通过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部小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带给读者快乐的同时,还极大地激发着他们的想象力和对真善美的向往。
3个阅读要点
◎汤姆和爱德华在互换身份后,各自有哪些经历?他们分别是怎样克服难题或者渡过难关的?从中体现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之处俯拾皆是,如两位主人公身份的对比、经历的对比,以及善与恶的对比,尊与卑的对比。在阅读中,要注意发现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妙处。
◎全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受苦受难的人民的同情,在阅读中要注意体会。
2个知识要点
◎独特的叙述结构。这部小说是一部童话式的讽刺小说,以贫儿汤姆在王宫的生活经历和爱德华王子的流浪生活为两条线索来编织故事,在整体风格上既具有马克·吐温所热衷的流浪汉小说的特色,也兼具天真童趣、富于夸张想象的童话色彩。
◎马克·吐温式语言。在本书中,马克·吐温的语言特点非常鲜明:幽默风趣,简洁生动,口语性强,极具讽刺性。这些特点使小说的语言形式与小说内容、人物极为贴合,堪称经典。
1个成长要点
◎本书讲述的是由于机缘巧合,长相酷肖的王子和贫儿互换了身份,从而各自开始了一段离奇荒诞的人生经历。在此期间,王子深切了解到民间疾苦,贫儿也深刻体会到统治一个国家的艰辛。通过欣赏围绕两位主人公所上演的一幕幕悲喜剧,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善良、勇敢、正直、坚强等优秀品质,也感受到了人人平等、正义公理的可贵与伟大,从而更加坚定了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任何一个梦想都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
——著名教育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朱永新
对于学生们来说,应该是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书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文字的背后。这样才会在“经典”的引导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中国当代小说家、先锋文学代表作家 北村
没读经典不是经典的损失,是你的损失。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敬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