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流水似的走马(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鲍尔吉·原野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游牧文化中,核心价值观是尊重并匍匐于大自然的脚下卑微生长,豪迈、细腻、单纯、寡言、坚韧、忠诚、歌唱与敬畏天地是蒙古人的集体文化特征。

我们在《流水似的走马(精)》这部作品中,看到了一个鲍尔吉·原野努力想靠近,想回去,想留住却又不得不走出、离开,乃至于放逐的故乡。

这部作品中,鲍尔吉·原野笔下的草原超过了单纯的写景抒情,他用独特的眼睛在爱抚也在深沉地思索着草原人的样子,并用笔触探入到他们的灵魂与内心深处。

内容推荐

《流水似的走马(精)》是“草原三剑客”之一鲍尔吉·原野游牧散文新作。

在鲍尔吉·原野灿若繁星的散文作品中,含金量居首的是他描写草原和蒙古族牧人生活的篇章。著名作家张晓风读过后这样感叹道:“我读其文,如入其乡,如登其堂,和每一个居民把臂交谈,看见他们的泪痕,辨听他们的低喟,并且感受草原一路吹来的万里长风。”

自2015年起,鲍尔吉·原野深入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下属的八个牧业旗体验生活、历时两年,在心灵和素材上取得较大收获,并创作出大量作品。该散文集收录的大部分作品便来源于此。这些散文清新可爱,厚重深远,是作者献给喜欢他文字的读者的一份厚礼,也可以说是当下草原文学的登顶之作。

目录

第一辑 索布日嘎之夜

 索布日嘎之夜:我听到了谁的歌声?

 运草的马车

 火的弟弟

 蒙古民歌八首

 一棵树

 云的事

 野芍药的领地

 蒙古高原礼赞

 流水似的走马

 胡四台的道路泥土芳香

 没有年纪的小河

 风滚草

 黑蜜蜂

 大地吹过锦缎的风

 珊瑚

 荞麦面

 大雁在天空的道路

 山与树林的合唱

 最好的树被上天领走了

 走到哪里都认得出火的模样

 落叶吹进门口的鞋子

 风里有什么

 我认识的猎人日薄西山

第二辑 胡四台

 伊胡塔的候车室

 阳光碎片

 晨景

 被遗忘的墙

 歌唱

 满特嘎

 萨如拉

 照相

 闪电

 继母

 斯琴的狗和格日勒的狗打架

 买卖

 送行的队伍

 火车

 狗的时间观念

 电梯记

 自来水

第三辑 父母亲

 寻找鲍尔吉

 我妈的娘家亲戚

 北呀京的金啊山上

 酒别

 我爸

 我妈

第四辑 星子缀满天空

 青海的云

 云沉山麓

 星子缀满天空

 后退的月亮

 根河的夜

 凹地的青草

 草垛里藏着一望无际的草原

 干草

 野百合

 胡杨之地

 走不过边境的树

 布尔津河,你为什么要流走呢?

 河边的灯芯草

 河对岸的星群

 激流河

 沙漠里的流水

 捉迷藏的小河

 牛群回家

 小羊羔

 羊比人更爱家

 羊的样子

 牧区的狗

 享狗福

 白蝴蝶的波浪

 马群在傍晚飞翔

 小马蹚水

 马如白莲花

 蜜色黄昏

 挽套的马铃

 月光下的白马

试读章节

索布日嘎之夜:我听到了谁的歌声?

我的心是一块顽石,在泥泞雾霾中泡过好多年。这样的心常常听不到草叶在微风里细碎的摩擦音。我来牧区,进入蒙古语的言说里面,感觉蒙古语把我的脑子拆了,露出天光,蒙古语的单词、句子和比喻好像是树条、泥巴和梁柁,像盖房子一样重新给我搭建了一个脑子。这个脑子里有泥土气息和草香,适合感受马、盐、泉水和歌声,不适合算计,虚伪的功能完全被屏蔽了。我的心仿佛在蒙古语里融化了,剥落掉核桃一样坚硬的外壳,露出粉红色血管密布的心,一跳一跳,回到童年。

我们坐在蒙古包里喝奶茶,外面响起雷声。牧民说:“天说话了。”其他人附和:“天说话呢。”是的,蒙古语管打雷叫天说话,也可译为“天作声”。“天”这个词,牧民常常尊称为“腾格里阿爸”——天爸爸。他们说出这个词自然亲切,像说自己家里的长辈。在牧民心里,一生都接受着天之父的目光,他的目光严厉而又仁慈,无处不在。

在巴林右旗索布日嘎镇,牧民说,他如果需要一块木料,上山选树。砍树的人心里忐忑不安,斧子藏在后腰衣服里。牧民们不砍草原上孤独的树,那是树里的独生子。他到树林里找一棵与他需要的木料相似的树。比如勒勒车的木辐条坏了,就找一棵弯度与辐条接近的树。准备砍树的人下跪,奉酒,摆上奶食糕点,说:“山神啊,我是谁谁谁,我的什么东西坏了,需要这棵树,请把这棵树恩赐给我吧,并宽恕我砍树的罪孽。”然后拔出斧子砍树,砍完拖树一溜烟跑下山了。对了,砍树前,他还要掰下几根树权示警,说:“我要砍树了,住在树上的神灵起驾吧!”

我跟别人讲到这件事,对方笑了,说蒙古牧民挺幼稚,不懂科学。我想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并非依靠科学,科学也不应该是巧取豪夺之学。人幼稚是说此人尚处在童蒙阶段,如果民族仍然幼稚,它该多么天真纯洁,归它走的路还有很远。这该是多大的幸运呢?

蒙古民族对其信赖尊崇的事物赋予拟人化的代称,比如把加工五谷的碾子叫“察干欧布根”——白色的、吉祥的老翁;管拉盐车队的首领叫“噶林阿哈”——火的兄长;管接生婆叫“沃登格”——大地的母亲。在蒙古语里面,一切都是生灵,彼此是具有亲属关系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尽管这些生灵的外形是空气、云彩、土壤、水或结为晶体的盐。人只是这个大家庭中间叫作“人”的小兄弟而已。不同的语言里暗含着不同的价值观,顺着每一条语言的路都会走向不同的终点,清洁的生活产生清洁的语言。

在索布日嘎,我看见一位男人拥抱一位女人,身旁一人予以赞叹:“乃波乃仁恩特贝日乎。”直译为“细细地拥抱”,也可泽为“温柔地拥抱”,实际说的是“细致珍惜地抱住她”。我感叹于世界仍有这么体贴人心的语言,如果心与心拥抱,能不细致吗?我感觉人们现在使用语言太粗率了,无所敬畏,也无所怜惜,我们失去了好多用心描摹生活的机会和能力。

蒙古牧民称走马为“蛟若”,最好的走马是“蛟若聂蛟若”——走马中的走马。他们形容好走马走起来“像流水一样”,这一种步态寓意着马和马倌的智慧。水跟火是蒙古牧民心中的圣物,他们至今恪守着成吉思汗规定的戒律:不许往河水里扔脏东西,不许在河水里洗衣服与撒尿。河是母亲,河水就是母亲的身体。牧民们告诉我,每一座火里都住着一位火神。他们虔诚的神情表示这是不可怀疑的,“火神是一位女性神灵”。火婀娜地伸展腰身,让黑暗退隐。黑暗在远处注视女火神怎样为牧人煮好每一餐饭食。火的纹理没有杂质,如缎子一般细腻。它飘扬的样子正如母亲小声哼唱一首长调。直到现在,牧民们仍用干净的木柴和纸张引火,不许往火里吐唾沫,不许泼水。火最好的燃料是干牛粪。牧民说,小时候,父亲把他捡回的牛粪里的羊粪、狗粪和狼粪拣出来,烧这些粪是对火神的不敬。水啊火啊,山川大地,人们用清洁的、没有伪饰的语言吸纳你的回音,存在心里。大自然当中所有原初的事物都有浑朴的本质,即使我们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它们,也感觉得出这些事物亘古以来未变的质感。闭上眼睛摸摸并捻一捻河水,水的柔软活泼与清澈是一回事。摸一摸石头就摸到了时间的皱纹和古代。摸摸马,你想象马正用长睫毛的、黑水晶一般的眼睛看你,它光滑的脊背有汗,说明刚刚跑完。有一句蒙古民歌的歌词尤其让我感动——“马驹在羊水里就记住了自己的故乡”。牧民们喜欢传诵一个故事,说一匹马被卖到了长江以南的地方,它不知怎样翻山渡河回到了内蒙古故乡。牧民们说到这里,交换眼神,唏嘘赞叹,并用眼神征求我的看法。我心里想这不可能,马固然会泅水也能登山,但它路过的地方的人是不会放过它的。我还是跟着牧民一起赞叹,一起惊讶。既然我们会相信网络上天天都有的谣传,为什么不相信马也有返乡的美德?为什么不信火里和水里住着清洁的神灵呢?我宁愿把自己脑子里贮存的所谓知识清除掉,它们也许早过时了,让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神话进入心灵。索布日嘎的猎人说猞猁聪明,它平时不留下任何痕迹。下雪天,所有野兽在大地上留下脚印,猞猁等大动物出来觅食之后,爪子踩在大动物的脚窝里行走。我眼前浮现出八十多岁的猎人苏达纳木手脚并用模仿猞猁跨越大步的情形,这多好啊!多幼稚!我喜欢这些还没有摆脱童年的幼稚的人们!

P3-6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8: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