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倌小江不堪忍受地主的欺压剥削,毅然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在“大皮靴”叔叔的培养教育下,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抗联小战士。
颜一烟所著的《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彩色绘图版)》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有生活原型,都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和追慕的榜样和偶像。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在几代人心目中可谓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为人们口口相传、竞相效仿,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和成长,成为了人们的精神营养和行为典范,在一代代青少年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英雄主义光辉,激发着永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道德力量。
颜一烟所著的《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彩色绘图版)》描写东北抗日联军中一个小战士的战斗故事和成长过程。苦命孤儿小江不堪地主虐待,逃了出来,经过一番曲折的过程,终于参加了抗日联军,并出色完成了许多战斗任务。《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彩色绘图版)》中小江的机智勇敢,深受战士们喜爱,大家亲热地叫他“江副官”。经过同志们和“大皮靴”叔叔的教育和战斗生活的锻炼,小江成长为优秀的抗联小战士。小说场面描写紧张激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1
我们的小马倌,姓江,生长在东北农村,是雇农的儿子。他祖祖辈辈受大地主的残酷剥削,真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三天两头揭不开锅……这都不说。到了他爸爸妈妈那一辈,地主的剥削更残酷了,都说:扛活儿的“吃的是猪狗饭,受的是牛马苦”,其实呀,地主家的猪狗比扛活儿的吃得好得多,地主家的牛马比扛活儿的享福得多啊!猪狗还能吃得着粮食,牛马病了,地主还着急地请兽医来给治;可是,扛活的呢?一年到头,吃糠咽菜,累病了甭说地主给治,跟他支几个工钱自己去买点药都不行呀!
可是,就是这样的苦日子,也过不长!
日本鬼子到村里来抓“劳工”。地主、狗腿子、汉奸们一合计,就把江大爷送去当“劳工”了。
江大娘哭着叫着,死拉住不放,一个日本鬼子骂了声“八格牙路”,一脚就把江大娘踢出老远。
地主哈哈地笑着向那些哭哭啼啼的家属们说:“哭什么呀?上鹤立岗背煤,给你们挣金子回来,那还不好呀!”,
鬼子汉奸们连打带骂,赶着那些“劳工”们出发了。
我们的小马倌,那时候才只有八岁,他也哭着喊着不叫鬼子把爸爸拉走。可是,他的哭叫,又顶什么用呢?……他一直跟着爸爸出了村。
爸爸说:“好孩子,别哭!鬼子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回去好好照顾妈妈吧!告诉她别难受,有报仇雪恨的那一天!”
直看着鬼子们押着爸爸走得没影了,他才回到村子里来。可是,一走进自己的小马架,他就怔住了!
在又低又暗的小马架里,妈妈躺在炕上,刘大婶坐在旁边,低着头直擦眼泪。
他一下子就扑了过去,趴到妈妈身上,急叫着:“妈妈!妈妈!”
大婶说:“妈妈叫鬼子给踢坏了!”
“妈妈!妈妈!……”
妈妈慢慢睁开了眼睛,拉住了他的手,看着他,半天,半天,挣扎着说出来一句话:“好孩子,报仇!……”眼睛闭上了,从此再也没有睁开。
眼泪一滴滴地落在了妈妈的身上,他想着爸爸,想着妈妈,嘴里翻来覆去地说着这两个字:“报仇!报仇!报仇!……”
为了小马倌的名字,以前这两位老人商量过不止一回了,爸爸说:“一定给孩子起个大富大贵的学名,穷死累死也得供孩子念书,将来得个一官半职,也给老江家改换改换门庭啊!”妈妈说:“得起个大吉大庆的学名,不求中状元做大官光宗耀祖,但求吃口舒心饭,不讨这下眼食啊!”可是,爸爸妈妈还没来得及把这个“学名”商量好啊!就……
我们的小马倌,就是这样,连个“学名”都没有,村子里,大人小孩就都管他叫“小江”。 比豺狼还狠的地主,连八岁的孩子也不放过,还要在小江的身上榨油哩!
地主把小江叫了去,拿着厚厚的一本账簿,指着一个地方向小江说:“这是你爸爸欠我的钱!父债子还,拿来吧!”
小江不认识字,可是,他光知道地主欠爸爸的工钱,多会儿也没听爸爸说过欠地主的钱呀!就摇摇头说:“我没钱!”
地主说:“那你就以身抵债,到我家当长工来吧!”
八岁的小江,刚识数,刚能数过来猪的数目,赶出多少头猪,能如数赶回来,就当上了“猪倌”——给地主家放猪去了;刚能记路,钻进了那九道岭十道弯的山林里刚能对付着回来,又当上了“羊倌”——爬山越岭地给地主家放羊去了;他长得刚高过地主家那匹大洋马的肚子,就又当上了“马倌”——满山遍野地跑着给地主家放马去了!
长白山上的雪,长年也没有个化;小江那件丝挂丝、缕挂缕的衣裳,长年也没有离过他的身;他那个小肚子呀,长年也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有时候,村子里好心的大爷大娘们,也想帮帮他的忙,给他点什么。可是,那时候,村子里的好心人也都是穷人呀!自己一家人都吃不上穿不上哩,哪儿还给得了别人什么呢?我们的小江——这个没爹没妈的八岁小娃娃,能够活下去,主要就是靠“山”。
能咬得动的,生着吃;能煮得烂的,煮熟了吃——山里能吃的东西,小江差不多都尝遍了。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什么季节能有什么吃的,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的。
不但吃树上长的,地里结的,他还能吃山上跑的哩!
他能拿木棒子打野兔,拿马尾儿套山鸡,他能从洞里掏黄皮子的小崽儿,到后来,他还学会了拿烟熏刺儿猪哩!
P1-3
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滋养少年儿童的心田,化育未成年人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对曾经深深感动过、激励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经典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以崭新的审美形式进行社会化的推广与普及,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新世纪文化建设工程。为此,我们特选编出版了这套彩色绘图版《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丛书入选作品无论是精神价值、艺术质量,还是受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喜爱的程度和对他们影响的广度,都堪称新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而且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生命力。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有生活原型,都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和追慕的榜样和偶像。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在几代人心目中可谓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为人们口口相传、竞相效仿,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和成长,成为了人们的精神营养和行为典范,在一代代青少年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英雄主义光辉,激发着永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道德力量。在这些经典作品中,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强烈,故事生动感人,冲突紧张激烈,语言简洁优美,风格积极向上,即使在今天,仍清新可读,广受欢迎。作品鲜明的时代特点,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完美统一,以及契合小读者阅读欣赏习惯的浓郁的民族风格,都显示出其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功能。
我们坚信,这套《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一定会成为广大未成年人心灵成长的营养剂,强健精神的宝贵食粮;成为他们继承前辈的优秀品质、从历史走向未来的精神桥梁;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人生品格、文化心理、精神素质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与深广的影响。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1年10月
好书是你一生的良师益友。从少年时代直到老年的悠长岁月中,给你智慧,给你知识,给你才华,给你快乐,而且绝不离开你,只要你永不离开它。
——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袁鹰
经典著作为我们启开一扇窗,从那里可以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能分善恶,知美丑,让人受益终生。当时光从指缝中溜走,仍然捧在手心中熠熠发光的、没有被冲走的,才是文化中最璀璨的经典。
——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 高莽
读书最乐!——题赠《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著名作家 舒乙
总会有些书要代代读下去,总会有些书要代代记住,总会有些书要融进心里。这样我们才不会忘记历史,才不会让灵魂迷失;才能继承民族优秀的文明,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著名作家 苏叔阳
《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所收,都是我儿时读过的经典,是曾经伴我成长的图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有趣的人物,揪心扯肺的,让少年时代的我激动了好多年——也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时尚呢。相信现在的小朋友来读,一定也是牵肠挂肚的。读读吧,你会觉得比起眼下时尚的动漫、奇幻、穿越,也别有天地呢!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陈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