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疾宣战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彭清清编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拖延症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他们也想摆脱它的纠缠,但最终结果都不是很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对拖延症的认识还不够。想要战胜它,最好先了解拖延症到底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想要真正地克服、真正地摆脱拖延症,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拖延。其实,拖延在最初是一个褒义词,表示“不能把事情拖到明天再做”,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地,它的含义也发生了改变,变成了个体没有履行自己该履行的义务。现如今,拖延已经从褒义词变为贬义词了。

事实上,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拖延,这个概念应该有正反两方面的含义。因为有时人们的拖延是一种策略,是想通过拖延这种方式争取机会、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冲动,这就是非常正确的,所以我们就不能将其看作贬义词。但是,当一个人明知道应该马上做的事情却拖延至最后一刻才做并因此导致负面结果的时候,这就是一种不良的拖延行为。因此,我们就不能将其看作褒义词。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这几句唱词想来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这是罗大佑《童年》中的几句歌词,这首歌唱出了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现象,即拖延症。

拖延症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或多或少地都有过拖延的经历。如果寻根究底,拖延并不算是现代社会的新现象,它存在于整个人类历史当中。只不过以前拖延多是褒义词或中性词,但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地向前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拖延开始出现负面的内涵,变成了贬义词。这也是现如今大多数人对拖延的认知。

确实,拖延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了不少麻烦。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者就曾表明,拖延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有关,它会导致一个人身心状况变得更加糟糕。并且,从总体上看,拖延者的成绩会更差;从长远看,拖延者更痛苦和悲惨。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和了解拖延症,并摆脱它,如此才能更顺利地做事、更快乐地生活,否则,我们将会被拖延一拖到底,永无翻身之地。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但事实就是如此。塞缪尔·约翰逊说:“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的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愚蠢行为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人性弱点,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那他永远不会得到心灵的解脱。

其实,所谓拖延就是一个人缺乏对自我的管理,即从情绪到时间。它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并且,它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的发展。严重的拖延症会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况,不论是谁都需要引起重视。

那么,拖延症的表现有哪些呢?

拖延症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还处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中的,做事情缺乏思考,没有目标,每天就是得过且过;一类是意识到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有目标、甚至有方法但是缺乏行动,或者在行动中总是被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决定今天要搞卫生,心中做好了计划,但是刚拿起扫把,看到了角落的书籍,最后一整天就坐在那里翻书去了,不但没有收拾好卫生,反而使整个角落都乱糟糟的。

在拖延面前,人人平等。它影响着不同经济水平、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年龄的人。实际上,没有人敢说自己没有拖延过,每个人都有至少一项严重的拖延问题要解决,有的人甚至更多,特别是工作中的拖延。相信,很少有人在工作上从来不拖延的。

拖延的人什么时候最忙?明天!这虽然是个玩笑,但是却真实地反映出了患有拖延症的人的生活。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毁灭人类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告诉他们还有明天。因为告诉他们还有明天,他们就不会在今天努力了。”明天,其实就是拖延症患者给自己的心理安慰。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把今天要解决的事拖到明天,希望明天一切都会好。如果说一件事不存在截止日期的话,那么拖延自然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总会有明天。可大多数情况下,一件事总会有期限,就跟食品有保质期一样,如果你这一刻拖延了,那结果不是彻底放弃、毁灭就是拼命地想办法弥补。不论是哪一个方法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方法。P3-5

目录

第一章

 认识拖延症

 拖延症是什么

 拖延的原因

 拖延症的类型

 拖延带来的影响

 一个人是如何患上拖延症的

第二章

 拖延是成功的绊脚石

 逃避现实

 思维懒惰

 行动力差

 太过追求完美

 消极对待生活

第三章

 做好自我控制

 摆脱焦虑

 提升情绪自控力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培养自律的习惯

 放下怨恨,拥抱未来

 克服不良情绪

第四章

 活在当下

 不要随意贬低自己

 把握现在

 忘记烦恼,轻松生活

 选择快乐

 活出自己的风格

第五章

 跟借口说再见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做事,就要一次性做到位

 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不需要借口

 不要把事情想得很难

第六章

 战胜拖延从战胜懒惰开始

 用勤奋克服懒惰

 脚踏实地才能更长久

 告别等待

第七章

 世界上没有完美

 承认不完美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学会接纳自己

 保持好心态,凡事都往好处想

 生活中没有万事俱备

第八章

 提高执行力不拖延

 现在马上去做

 积极主动,甩掉拖延

 学会拒绝

 抛弃你的犹豫不决

 做事果断,不优柔寡断

第九章

 管理好目标,才不会拖延

 有什么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树立明确的目标

 给目标一个时间期限

 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第十章

 做好时间管理,终结拖延行为

 时间的管理

 学会掌控时间

 正确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管理好碎片时间

 抓住可支配的时间

 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

 增加有效时间,改善无效时间

序言

现实生活中,有多人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一些必须做的事情、必须解决的问题时,心理上总是习惯于有意无意地回避,从来不主动及时地去处理,也从不果断地去解决,总是找各种借口往后拖延时间。比如,一个人明明能在一天之内可以做完的一件事情,却拖拖拉拉一个星期才完成。如果这种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习惯的话,那这个人就是患上了拖延症。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增加,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使得拖延症成为现代人一种普遍现象或是通病。虽然我们说拖延症是现代人的通病,但其实它并不是一种“病”。所谓的“拖延症”目前并没有被纳入精神疾病体系中,也没有权威的定义,普遍指的是人们无谓地延长完成任务时间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后果。

那到底什么是拖延症呢?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就需要引起重视。

其实不管拖延症症状的重与轻,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影响的。最可怕的是,生活工作中,有许多人被“拖延症”所困扰所危害却不自知。拖延症就像一种“慢性隐性病”,短期看似乎影响不大,从长远看危害就大了。因此,不论拖延症重与轻,都应及时发现、及时改正。

本书从多方面讲述了拖延症的形成原因、危害,对人们的影响以及通过自我控制、制订目标、管理时间、提高执行力等方法来摆脱拖延纠缠、战胜拖延顽疾,让读者清楚地、全面地认识拖延症,从而更好地面对它、摆脱它、战胜它。

内容推荐

拖延症是现代人的通病,但它事实上并不是一种“病”。彭清清编著的《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疾宣战》从多个方面讲述了拖延症的形成原因、危害、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自我控制、制定目标、管理时间、提高执行力等方法来摆脱拖延症的纠缠、战胜拖延顽疾,让人们能够清楚地、全面地认识拖延症,从而更好地面对它。

编辑推荐

彭清清编著的《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疾宣战》从多方面讲述了拖延症的形成原因,它的危害,它对人们的影响以及通过自我控制、制定目标、管理时间、提高执行力等方法来摆脱拖延症的纠缠、战胜拖延顽疾。让人们能够清楚地、全面地认识拖延症,从而更好地面对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摆脱拖延症、战胜拖延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