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抚州市文物博物馆理所、金溪县文物管理所编著的《江西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考古调查报告(Ⅱ金溪县上下)(精)》旨在通过该计划对抚河流域进行调查、勘探、发掘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等工作,建立抚河流域先秦遗址地理信息系统及考古资料数据库,并通过对数据库材料的考古学分析与研究,建立该流域详尽的编年序列。同时希望在此项工作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以此为范例,进一步完善和制定其它流域的先秦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为最终建立江西区域先秦文化编年序列提供丰富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 项目缘起
二 工作范围
三工作方法
第二节 金溪县调查工作概况
一 工作区域
二 人员构成
三 调查收获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 本报告编写体例及相关说明
一 报告编写体例
二 本报告相关说明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地形与地貌
二 气候
第二节 历史沿革
一 历史沿革
二 行政区划
第三章 金溪县先秦时期遗址
第一节 环壕类遗址
一 上城环壕遗址
二 丁家山环壕遗址
三 里汪环壕遗址
四 后龙岗环壕遗址
五 城上龚家环壕遗址
六 常丰村城墩上环壕遗址
七 豪猪墩环壕遗址
八 白沿村Ⅰ号环壕遗址
九 白沿村Ⅱ号环壕遗址
一○ 白沿村Ⅲ号环壕遗址
一一 白沿村Ⅳ号环壕遗址
一二 白沿村Ⅴ号环壕遗址
一三 井上村环壕遗址
一四 茶家垅环壕遗址
一五 车门村城墩上环壕遗址
一六 城湖村城墩上Ⅰ号环壕遗址
一七 城湖村城墩上Ⅱ号环壕遗址
一八 城墙山环壕遗址
一九 城塘山环壕遗址
二○ 城仔下环壕遗址
二一 大月山环壕遗址
二二 古城墩环壕遗址
二三 和尚山环壕遗址
二四 河墩下环壕遗址
二五 后城墩环壕遗址
二六 前城墩环壕遗址
二七 金盆架环壕遗址
二八 堪头高山环壕遗址
二九 科城环壕遗址
三○ 奎星环壕遗址
三一 莲花墩环壕遗址
三二 路边倪家村磨盘山环壕遗址
三三 麻山环壕遗址
三四 盘亭城墩上环壕遗址
三五 彭家山环壕遗址
三六 葫芦墩环壕遗址
三七 山城下环壕遗址
三八 珊田郑家禾斛山环壕遗址
三九 上洋村环壕遗址
四○ 西湖村环壕遗址
四一 下左源禾斛坪环壕遗址
四二 杨家坪墩环壕遗址
四三 祝坊村环壕遗址
四四 周家塘环壕遗址
第二节 岗地类遗址
一 坪上遗址
二 山上聂家遗址
三 老鼠山遗址
四 塘山遗址
五 渣溪遗址
六 窑上山遗址
七 香岭山遗址
八 高峰村面前山遗址
九 牛家山遗址
一○ 石桥背山遗址
一一 东家山遗址
一二 祝坊村卵子墩遗址
一三 马街水库遗址
一四 科城面前山遗址
一五 釜山遗址
一六 后龙山遗址
一七 母猪嘴遗址
一八 五里桥遗址
一九 竹木厂遗址
二○ 戴家山遗址
二一 花果山遗址
二二 朱家岭遗址
二三 车家岭遗址
二四 下邓村禾斛山遗址
二五 熊家山遗址
二六 周家山遗址
二七 鸡公岭遗址
二八 鬼打拳遗址
二九 对塘村面前山遗址
三○ 石岭山遗址
三一 神岭岗遗址
三二农林场遗址
三三 上刘村面前山遗址
三四 茶山遗址
三五 高坊水库Ⅰ号遗址
三六 高坊水库Ⅱ号遗址
三七 高坊水库Ⅲ号遗址
三八 高坊水库Ⅳ号遗址
三九 高坊水库Ⅴ号遗址
四○ 高坊水库Ⅵ号遗址
四一 高坊水库Ⅶ号遗址
四二 高坊水库Ⅷ号遗址
四三 高坊水库Ⅸ号遗址
四四 周上村Ⅰ号遗址
四五 周上村Ⅱ号遗址
四六 石坑遗址
四七 猛家山遗址
四八 铜钱山遗址
四九 韭菜岗遗址
五○ 郑家山遗址
五一 荒山遗址
五二 黄泥塘遗址
五三 九河山遗址
五四 跑马场遗址
五五 满路遗址
五六 招家斜遗址
五七 模头岗遗址
五八 磨盘山遗址
五九 知青砖厂遗址
六○ 大科山遗址
第四章 采集陶器科技分析与模拟实验
第一节 郑家山遗址采集陶片初步分析报告
一 文物信息
二 分析测试
三 数据分析
第二节 金溪县周上村I号遗址印纹硬陶施纹方法分析
一 样品来源
二 实验地点
三 实验器材
四 实验方法
五 实验步骤
六 实验结果
七 实验结论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抚河中游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遗存年代序列探索
一 遗址阶段划分
二 典型遗物演变
第二节 抚河中游地区先秦时期聚落形态初探
一 单个聚落形态
二 聚落群形态观察
三 聚落演变的历时性观察
附录一 金溪县先秦时期遗址统计表
附录二 2015年金溪县考古调查日记摘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