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①,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②。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③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④,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我们家的门风家教,向来都很严谨。昔日我还在孩童时代,就常常受到长辈们对我在这方面的开导和教诲;平时我常常跟两位兄长学习,他们早晚相见都是嘘寒问暖,充满了兄弟之间的温情,做起事情来都是规规矩矩,平时说话也是言语平和,神态安详,在日常举止方面也是十分方正,严肃恭谨,就像在给父母大人请安时一样。他们经常勉励我,在询问我的爱好以及鼓励我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时候,态度都是十分恳切和诚笃。在我刚满九岁那年,就遭逢父亲去世的巨大打击,而我们的家道也从此中衰,偌大的百口之家从这时人丁零落离散。此后就由我那慈爱的兄长担负起了振兴家族的重任,他辛辛苦苦抚养我长大,为此他历尽了千辛万苦;但是我的兄长心肠仁慈却没有威严,因此他对我的督责和教导就注重劝导而不是予以责备。我虽然读了《礼记》和《传》,也有点喜欢写文章,但是由于常常与世俗平庸之人交往,因此我也受到他们的熏染,开始放纵自己的私欲,说话随便轻狂,在仪容和外表上也不修边幅。到了十八九岁,我才稍微懂得要学会磨砺自己的节操和品行,但是习惯成自然,过去养成的不良习惯,终于是难以加以根除。直到二十岁以后,我才很少犯大的过错。平常嘴上信口开河的时候,我在心里便警觉起来,觉得这样不对,就在心里进行一番理智与情感的斗争,最后常常是对这些行为加以制止。我晚上躺在床上之后常常反思自己在白天做的错事,常在今天追悔昨日所犯下的过失。每当这个时候,自己内心就觉得非常悲哀,悔恨自己没有及早接受那些良好的教育,以至落到现在这种境地。追想自己平素所受到的那些指责,真是刻骨铭心,这些教训决不是仅凭古书中的告诫就能认识到的。古书上的道理在我们年少轻狂的时候看来,有时候仅仅是眼睛看一下,耳朵听一下就过去了。因此,我留下这二十篇文章,用来作为你们的后车之鉴。
◎原文注释
①龆龀:儿童换牙之时,这里比喻儿童时代。
②晓夕温清:依照礼节侍奉父母。
③严君:父母为全家所尊,如同“过有严君”,所以旧时称父母为严君。
④指:意旨,意向,通“旨”。 P4-5
《颜氏家训》出自北齐著名文学家颜之推之手,是历代家训中最具知名度的一部。既因其文笔流畅而深受文坛注目,又因其思想内涵极为深邃而超越一般家训的范围,对于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古代史都有所贡献。
儒家历来重视教育。家训,便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训诫后辈儿孙的家庭教育读物。三国时诸葛亮有《诫子书》,西晋时杜预有《家诫》,或者未能流传,或者篇幅短小、内容简略,对后世影响不大。到了北齐时,颜之推撰写的《颜氏家训》,内容全面而详备,立论平实且多切近实用。这才使得家训在社会广为流传。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551一约590),字介,琅邪(在今山东临沂)人。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学者、文学家。颜之推的先祖为北方士族,“琅邪颜氏”为高门大姓。颜之推的一生,正值我国南北分裂、割据的时代,各方攻伐不断,人民饱受战火,颜之推也是深受其害。他从十九岁入仕起,先后在南方的梁朝和北方的北齐、北周为官,有好几次差点性命不保。隋取代周后,他被隋文帝的太子杨勇召为学士,不久便病逝了。他留有一些学术著作和笔记传世,但使他享有盛名的,还是这部《颜氏家训》。
生在这样的乱世,颜之推首先考虑的当然是苟全性命于乱世,确保家门的平安;但同时,作为一个高门士族的子弟,他也希望保住官宦世家的社会地位,继续光耀自己的门庭。这些想法,都在《颜氏家训》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家训中体现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儿孙,希望他们能遵循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为主流社会的一员,不要辱没了家风;二是希望儿孙能懂得现实社会中的利害关系,从而在乱世中得以全身免祸;三是希望儿孙能保有既得的官宦世家的社会地位,不致“沉沦厮役,以为先世之耻”。
今天我们读这本书,会发现书中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多有生动详尽的记述,读来饶有趣味。而且,此书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颜之推作为“南北两朝当时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他的《颜氏家训》除以儒家思想训诫子孙外,还大量记载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评述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些都为后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用的资料。比较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的,是《书证》《音辞》《杂艺》《文章》等篇。
《颜氏家训》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它产生于封建社会的环境之中,其中的旧说教、旧思想已不适宜于现代社会的土壤。比如,在《兄弟》《后娶》《治家》等篇中就表现出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歧视妇女的观点; 《归心》篇侈谈因果,宣扬迷信;此外,不少篇章中表现出浓厚的全身免祸、明哲保身的思想,也显示了颜之推思想性格中的另一面。这些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但是,那些立身处世的智慧,那些宝贵的人生经验,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读来还是颇有启发性的。只要有人群,只要有社会,总会有一些万古不变的处世准则和人生智慧。
国学典藏丛书编委会编译的《颜氏家训(图文珍藏版)/国学典藏》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颜之推最有影响的著作。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全书共二十篇,主要内容是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讲立身处世之道。
《颜氏家训(图文珍藏版)/国学典藏》由国学典藏丛书编委会编译,全书以说理为主,每篇都不是长篇巨制的专论,而是围绕一个中心集合多则的随笔、札记,其手法是先提出思想观点,然后列举若干事例作为证据。语言通俗易懂。朴素无华,既不是六朝骈文,也有别于秦汉古文,而是接近当时口语的通俗文。颜之推写这本书的目的,即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得系统地整理出来,传给后世子孙,希望可以整顿门风,并对子孙后人有所帮助。为了突出本书的厚重和文化气息,书中配有精选的几百幅插图。这些插图多是古画古图,让人在直接领略教诲后,能有一个时代氛围的感觉。图文并茂使人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