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用处(代序)
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与形而上学
柏拉图“理想国”下的现实城邦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理论
论德国的宗教改革及其文化背景
论维柯的历史哲学
维柯的历史循环论
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论德国文化和哲学的双重性
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神秘主义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18世纪的启蒙哲学
马克思主义对德国民族性的思考
早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社会改革的分析
论尼采思想的内在矛盾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主义问题
论实用主义与美国文化
作为道德补偿的政治
知识分子:宗教与世俗之间
后记
| 书名 | 西方思想史论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作者 | 陈锐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目录 哲学的用处(代序) 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与形而上学 柏拉图“理想国”下的现实城邦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理论 论德国的宗教改革及其文化背景 论维柯的历史哲学 维柯的历史循环论 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论德国文化和哲学的双重性 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神秘主义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18世纪的启蒙哲学 马克思主义对德国民族性的思考 早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社会改革的分析 论尼采思想的内在矛盾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主义问题 论实用主义与美国文化 作为道德补偿的政治 知识分子:宗教与世俗之间 后记 内容推荐 作者陈锐在《西方思想史论》中倾向于将抽象的哲学放在西方特定的社会历史中,一些论文在宏观上涉及西方思想的周期和趋向,哲学的本性和用处,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神秘主义与德国哲学、19世纪后的历史主义潮流与后现代思潮、德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特征、道德和政治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另一些则分别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维柯、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的相关思想进行了独到的阐述。 编辑推荐 陈锐编著的这本《西方思想史论》共收论文17篇。一些论文,如《论德国哲学和文化的双重性》,《论德国的宗教改革及其文化背景》等立足于欧洲的文化背景,从日耳曼民族与拉丁民族、德国文化与西方的差异和冲突来理解德国哲学的内在分裂及其特征。《实用主义和美国文化》、《杜威的教育哲学及其文化背景》等则将美国哲学放在其大众文化和清教主义的历史背景中来进行分析。其中的几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如《马克思主义与18世纪启蒙哲学》、《马克思主义对德国民族性的思考》等,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则不能脱离19世纪德国特定的文化背景。在1994年发表的《论维柯的历史哲学》、《论维柯的历史循环论》中,则对这位被以赛亚·伯林称作人文科学前驱的意大利哲学家提出独特的解释,另外还有一些文章涉及中西哲学比较,以中国哲学为参照来凸显西方哲学的特征,指出中西哲学中相通的成分。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