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居正(做人谋事之道经典珍藏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明)张居正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居正、东方夫子编著的《张居正(做人谋事之道经典珍藏版)》对张居正一生中做人谋事的智慧加以研究,融合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所有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共享。

做人——张居正一生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无论是识人、择人、用人,还是管人、防人、制人,都用心研究,因此能够将各式人才牢牢控制在掌股之间,为他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谋事——如果做事不用方法,不讲策略,而只是揣着一厢情愿的想法,且不说谋大事成大业,恐怕就连社会上立足都很困难。张居正既善于琢磨人,也善于琢磨事,从而对职场的各种变局了然于心,能屈能伸,可方可圆,进退自如。

内容推荐

张居正(1525年一1 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明代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 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

张届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张居正改革是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他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扭转了财政危机,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近代前夜国家统一与社会转型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张居正、东方夫子编著的《张居正(做人谋事之道经典珍藏版)》从张居正的成才、待人、任事、为官、育人、用人、改革多个层面人手深入分析,总结了张居正一生为官与做人的处世之道,再现了张居正这位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的谋略和智慧。

目录

第一章 张居正成才之道

 神童也要勤奋用功

 理想:一支笔治国安邦

 大器之材更须磨砺

 化仇恨为巨大的动力

 成功在失败中孕育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天才很难得,努力更重要

 要诀二:树立理想,让人生有重心

 要诀三:要争气,别赌气

第二章 张居正待人之道

 与老师相处之道:努力

 与权相相处之道:柔顺

 与同僚相处之道:团结

 与长者相处之道:尊重

 与仇人相处之道:隐忍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欲成事先处理好人际关系

 要诀二:养成一种不卑不亢的气度

 要诀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第三章 张居正任事之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大事当前不含糊

 身闲心不闲,时刻准备着

 以静制动,从容应对

 维护国法不让步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多做少说很重要

 要诀二:为人处事要沉得住气

 要诀三:坚持原则,灵活处理

 要诀四:身处困境,不要消沉

第四章 张居正为官之道

 为官谨慎,步步当心

 刚直诚可敬,柔顺更有力

 硬碰不如智斗

 打铁还须自身硬

 善用借力的艺术

 容忍谦和,广结善缘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低调做人挣人缘

 要诀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要诀三:以柔克刚

 要诀四:欲成大器要经受磨砺

第五章 张居正育人之道

 严格教育,一丝不苟

 苦心孤诣,编绘教材

 推心置腹,育子夺魁

 选拔教员,整顿学风

 注重质量,宁缺毋滥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要诀二:挑选接班人的智慧

 要诀三:重视下属的感受

第六章 张居正用人之道

 量才为用,不搞党派

 重用循吏,慎用清流

 不计小节,注重才干

 恩威并施,顾全大局

 维稳求安,弃能用贤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要诀二:工作中不要搞派系之争

 要诀三:用人之长,避其所短

第七章 张居正改革之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整肃吏治,雷厉风行

 节省开支,上下同行

 清丈田亩,平均赋税

 一条鞭法,方便易行

 东制西怀,坚固边防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身先士卒带好头

 要诀二:化繁为简好做事

 要诀三:红脸白脸都要唱

第八章 张居正失误之鉴

 纵容打击报复招惹非议

 专制的结果是大失人心

 威权震主结下的苦果

 管制越厉害,反弹越恐怖

 夺情风波中的意气用事

 令人发指的反攻清算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要勇于说不

 要诀二:守本分,不要越俎代庖

 要诀三:面对批评要冷静

 要诀四:“严”必须有“格”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后来,孔融成为东汉著名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历任虎责中郎将、太中大夫等高官。可谓是“小时了了,大依然佳”。

纵观古今,“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科举制自隋朝至清末1000多年间,出现过不计其数的状元,可是能被历史记住的没有几个,大多数人被历史所遗忘。当今社会,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那些聪明早慧、天赋异禀的孩子固然是难得的,令人可喜的,但是一个人能否成才成功,特别是成大才成大功,只有天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一个心理承受力差的天才,一个不再去努力拼搏的天才,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沦为一个常人甚至是庸才。

可以肯定的是,再有才的人只要不学习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因此有才就更应该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当你还在为自己掌握一方面的技能而沾沾自喜时。说不定一项新的技术已经诞生了,你所掌握的东西正在过时。所以越是有天分的人,就更应该利用自己的天分来学习更多的东西,然后贡献社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夺目。

要诀二:树立理想。让人生有重心

“小顽童,一支笔,治国安邦。”这是张居正12岁时的“狂言”,然而却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并在此后的人生中一直为此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既造福了天下苍生,又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人生。

当小小的张居正说出“治国安邦”这四个字时,肯定有人一笑置之,不以为意;肯定有人会认为这个小屁孩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肯定有人不会想到,这个1 2岁的顽童竟然真的实现了理想。

其实别人怎么想并不要紧,关键在于你是否肯为理想去努力。有了理想,人生就有了一个重心,就不会失衡;人生就有了一个方向,就不会迷失自己。

刘谦是一位十分受人喜欢的杰出魔术师。7岁那年,刘谦被百货公司魔术专柜前表演的奇幻魔术深深吸引。于是,他用零花钱买下了第一个魔术道具——空中来钱。

他开始在课堂上偷偷练习,有一次,一枚硬币滚落到讲台下,老师当场没收了刘谦口袋里的全部硬币。他站起来羞怯地说:“老师,我要成为一个魔术师!”

全班哄堂大笑。回到家,刘谦向父亲说:“爸爸,我的梦想是成为魔术大师,可他们却嘲笑我……”不等他说完,气急败坏的父亲大叫:“孩子,你疯啦!”

刘谦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魔术的世界里继续“疯”下去。有一天,刘谦突然站在讲台上宣布:“我的魔术师梦想不会远了!”同学们又一阵嘲笑。他不理会这些,开始表演神奇货币穿盒术。表演结束,教室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惊叹声。  魔术看上去很精彩很有趣,但是练起来很单调很枯燥。为了练好一个动作,他得重复上千遍。为了让自己的一双手在魔术表演中“呼风唤雨”,他在家里搞实验酿成了火灾。

12岁那年,刘谦参加世界儿童魔术大赛,获得了国际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颁发的比赛大奖。他把奖杯高高地举起,父母惊讶地张大了嘴,“唉,看来,我们得尊重这个孩子的梦想了,并帮助他去慢慢实现。”

22岁那年,刘谦参加国际魔术比赛夺得了第二名。在台上,他举起奖杯,向台下的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父母顿时泪流满面。下台后他对父母说:“爸,妈,我离梦想还远,我要夺第一!”

此后的刘谦一步步登上世界顶级魔术师的宝座。2010年获得梅林奖,被誉为华人世界的骄傲。2011年获得亚洲年度魔术师大奖。2012年获美国好莱坞魔术艺术学院的“全球年度魔术师奖”,与此前获奖者大卫·科波菲尔、齐格菲与洛伊等并列为当代最杰出的魔术师。2013年又斩获欧洲电影及艺术界历史最悠久的奖项——格罗拉魔术金奖。

刘谦说:“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即使跌倒姿势也会很豪迈。”

P16-17

序言

张居正,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提到他的名字,赞叹其丰功伟绩的有之,指责其专横跋扈的有之。这是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人,他生前权势熏天,极尽荣华;死后被抄家毁誉,极为凄凉。这个人的一生大起大落,颇为丰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永久的话题人物,争论不休,常说常新。

张居正聪颖过人,是江陵有名的神童。十二岁参加童试获得第一名。一年后,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磷的阻挠而落榜。原因竟是顾磷惜才,希望他多加磨砺,以成大器。十六岁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二十三岁中进士,授庶吉士,受到内阁重臣徐阶的教导,钻研经邦济世的学问,为他日后推行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内阁乌烟瘴气,夏言夺得首辅之后又被严嵩进谗杀害,严嵩成为首辅后弄权害政,让张居正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1549年,他以《论时7政疏》直陈国家患有血气壅阏、臃肿痿痹等六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然而人微言轻,他苦心开出的济世药方被嘉靖和严嵩扔进了废纸篓,于是抑郁不得志的张居正因病请假回到故乡江陵。赋闲的三年中,他关注时局,了解民生,发现了许多问题,使他侧然心动,巨大的使命感让他重返朝堂。

1557年,张居正回翰林院供职。其时他苦思而得的改革蓝图已有眉目,但他没有躁进,而是向恩师徐阶学习,韬光养晦,相机而动。1564年,他成为裕王朱载重的侍讲侍读。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广结人脉。

1562年,徐阶扳倒严嵩,继任首辅。张居正与徐阶一道起草世宗遗诏,纠正了世宗时期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政,为因冤案获罪的官员平反,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片赞誉。1567年,张居正以裕王旧臣的身份,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不久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这时的大明王朝流民祸起,国库匮乏,并且北方鞑靼进兵中原,制造“庚戌之变”,南方土司争权夺利,岑猛叛乱,东南倭寇横行,民不聊生。

1568年7月,徐阶终因年迈致仕。次年,徐阶的老对手高拱控制了内阁大权。1572年,穆宗驾崩,年仅十岁的神宗朱翊钧继位。高拱飞扬跋扈,言语失当,加之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对其不满向李太后进谗,李太后遂以“专政擅权”之罪将其革职回籍。于是,张居正登上了首辅之位。他一上台,便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从省议论、振纪纲、重沼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六个方面提出改革的主张,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他挥动铁腕重拳,雷厉风行,显得十分操切猛烈,给人落下了专横跋扈的口实,得罪了许多人。

张居正为国事殚精竭虑,1577年,多年未见的老父去世,按照礼制,他应当回籍守制三年。然而其时他的改革才刚见成效,若离开必使改革功亏一篑,他陷入两难境地。当时士大夫忠君尽孝的观念根深蒂固,一时人情汹汹,朝中多数官员都上疏要他回家守制,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由于神宗还不能亲政,国家大政均需他裁决,不想让他回家守孝,于是夺情留用。令人遗憾的是,此次的危机公关张居正没有做好,进一步为他的身后祸事埋下隐患。

1582年,张居正病逝,神宗为之痛哭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然而尸骨未寒,对他心怀不满的各路人便开始把矛头指向他。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他改革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权。他的效忠国事,独掌大权,在神宗看来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于是心怀怨愤的神宗下令抄张居正的家,并削尽其官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甚至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自尽或流放,后神宗在舆论的压力下才中止进一步的迫害。张居正在世时所用的官员或削职或弃市,而他推行的一切改革全部废止,正如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言“世间已无张居正”。

客观地讲,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他推行实施的一条鞭法是介于两税法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制度。在我国赋役制度的演变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一系列改革,成效显著,起衰振隳、力挽狂澜,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还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的萌芽创造了条件更体现在对近代前夜国家统一与社会转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明史》说他“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梁启超说他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黎东方认为“以施政的成绩而论,他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强可以与他相比。”当年明月说“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总而言之,张居正身为大明一代的救时宰相,做出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让许多想干而乏术的人望尘莫及,这与他高超的谋人谋事之道极为密切,本书从张居正的成才之道、待人之道、任事之道、为官之道、育人之道、用人之道、改革之道等七个方面进行剖析,从中领教张居正的成败一生,给我们以启示。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居正为人处事也有一些失误之处,所以专辟一章“失误之鉴”,希望引起我们的警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