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家风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家风家教是社会道德的延伸,是个人修养的基础。家风是土壤,是阳光雨水,每一个家庭成员从中获取养分。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诸葛亮《诫子书》、朱子《治家格言》、到《曾国藩家书》与《傅雷家书》都闪烁着良好家风思想。

左岸编著的《中国家风》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倡对传统家规家风用现代思维和时代创意进行解读,启发读者感悟思考。

《中国家风》精选了有具有代表性的家风故事,讲述对家风、家教、家规、家训的思考、理解、体悟和力行,是广大父母、教师、孩子进行家风教育、学习的优秀读本。

内容推荐

左岸编著的《中国家风》从教子有方、孝道长存、勤俭节约、美德流传等九个方面介绍历史上一些名人的家风故事,通过他们的言行及处世方式,可以从中感悟到家风不仅仅是对一个人言行举止的制约,更为重要的能提高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相信您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与这些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获取正能量;另一方面让您的灵魂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与真谛!

目录

一、教子有方:中华文明的美丽传承

 敬姜教子勤俭

 孔子谆谆训子贡

 孟母三迁

 孟子论教子

 田母教子退金

 孙叔敖母勉子立德

 子发母闭门拒子

 赵括父母不护子短

 司马谈教子承父业

 齐高帝训子

 唐太宗教诲太子李治

 韩亿宴客杖子

 戚景通对戚继光的教诲

 刘尚书规诫门生

 入学涉世第一师

二、孝道长存:中国家风中的温暖亲情

 郑庄公凿隧见母

 江革孝母

 黄香温席扇枕

 王祥卧冰求鲤

 陆绩怀橘报亲恩

 花木兰替父从军

 荀灌娘救父

 吉翂代父请命

 赵弘智以孝悌著称

三、夫唱妇随:幸福生活的稳固基石

 30载后夫妻相会

 伯宗妻见微知著

 齐姜遣夫

 樊姬助楚庄王称霸

 司马相如伉俪偕白首

 牛衣对泣

 糟糠之妻不下堂

 梁鸿、孟光举案齐眉

 破镜重圆感人间

 侯妻董氏主见多

 刘氏防患于未然

四、妇贤淑良:照亮心灵的慈爱光芒

 文母太姒

 姜后劝夫迎“中兴”

 后母典范孟阳氏

 王霸妻劝夫修行

 乐羊子妻断机激夫

 许允妻见识过人

 李衡妻妙计保夫

 韩氏审友

 巾帼英雄冼夫人

 崔氏促子清廉

五、勤俭节约: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

 汉文帝躬率节俭致安宁

 相国张禹亲自耕作

 陶侃勤俭节约

 陆纳清廉节俭

 任昉清明之举

 刘裕农家本色

 孙谦清慎不怠

 隋文帝倡俭忧天下

 平民宰相赵憬

 “一代之宝”张俭

 金世宗大力倡导节俭

 雍正躬行节俭

 彭玉麟崇俭扬天下

 “安贫厉节”李用清

六、美德流传:人性之中的精神力量

 程婴抚养赵氏孤儿

 季札让国

 优孟解人危难

 卜式助国不求赏

 第五伦诚心自剖

 兄肥弟瘦

 姜肱兄弟争死

 顾恺之焚子券书

 郑冲不让子孙承袭爵位

 李士谦和睦邻里

 魏敬益毁契还田

七、严于自律:永不松懈的道德底线

 寒朗守法止冤狱

 羊续拒贿悬鱼

 杨震以清白为遗产

 从败家子到学问家

 周处除三害

 宰相宅第仅容一马

 章敞出使拒厚礼

 “吊马张”一毫不多取

八、治家有道:家庭和睦的重要元素

 孔子三字论治家

 疏广不给子孙留财产

 谢弘微替叔管家

 穆宁一家和睦

 柳氏家法

 三相张家

 李光进兄弟友善

 牛弘以和气治家

 “全德元老”王旦

 曾国藩不堕家风

九、精忠报国:铸就生命的高尚情怀

 弦高犒师

 蔺相如临危不惧

 霍去病为国忘家

 段匹磾誓死不叛国

 朱序母子忠贞为国

 虞悝举家为国尽忠

 朱伺舍家卫国

 江子一满门忠义

 徐徽言誓死不屈

试读章节

敬姜教子勤俭

春秋时期有一位女性名为敬姜,敬姜是鲁国公父文伯的母亲。在公父文伯很小的时候,她就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因此,公父文伯从小就养成了做人必备的美德,加上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长大后终于成为鲁国的贤臣,位居大夫之职。

有一次,公父文伯从朝中回来,就去拜见母亲,他的母亲正在纺麻。公父文伯说:“凭着我们这样的家庭,而主母还要亲自纺麻,我担心会引起季康子的不满,他会认为我公父文伯不能侍奉母亲呢!”

敬姜闻听此言,非常生气,叹息着说:“鲁国大概要灭亡了吧!让不懂事的人在朝做官,连这个道理还都没听说过吗?”

她让儿子坐下,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儿啊,过去圣明的君主安置人民,偏选择贫瘠的土地安置他们,为的是使人民勤劳而后任用他们,因此能长久地统治天下。”

这时,公父文伯听了母亲的一番言语,略有所悟,就对母亲说:“孩儿愿听母亲赐教。”

敬姜见儿子的态度有所改变,就继续说:“人民勤劳就会想到节俭,能知道节俭就会产生好的思想;安逸就会惑乱多欲,惑乱多欲就会忘记善良和美好的东西,忘记了善良和美好的东西就会产生坏思想。生活在肥沃土地上的人民往往不成才,就是因为惑乱多欲的缘故;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人民,没有不向合乎礼仪的路上走的,就是由于他们经常辛勤劳动。”

公父文伯听了母亲的教诲后,说:“孩儿一定将母亲的话语铭记在心里。”

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规范,关键在于教育的成果。只要能将教育者的思想、品质、处世规范、生存之道等有效地传授给被教育者,达到了教育者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也就是成功的。敬姜没有讲太多、太大的道理,只是从勤俭入手,由浅入深,效果很好。

孔子谆谆训子贡

子贡拜孔子为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因为家庭条件优越的缘故,他感到学习过于辛苦,何况该学的知识也学得差不多了,便对孔子说:“老师,我对学习实在有些厌烦了,您所教的我都学会了,我想把学习停下来,去辅佐君王,就此休息一下。”

孔子见子贡对学业有些懈怠、自满了,此时若不及时勉励,势必半途而废,于是便耐心地开导他说:“端木赐啊,你可不能就此停止学习呀。诗中说的,‘每天和悦恭敬,做事小心谨慎。’你可以做到吗?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你以为是很容易的事情吗?辅佐君王的学问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怎么能用这种方式休息呢?”

子贡非常聪明,反应也很快。当他听到老师说伴君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心中暗想:父母总不同于君王,当个好儿子谁不会呢?想到这里便问道:“既然陪伴君王学问大,那么我把侍奉父母作为休息的方式,这样总可以吧。”

孔子听到子贡这样说,就说:“诗中有,‘孝子做任何事情都细致周到,永远感人肺腑。’你可以做到吗?侍奉父母不仅要嘘寒问暖、三茶六饭,还要与修养、礼仪完美地结合起来,你以为很容易吗?所以侍奉父母的学问同样很大,怎么可以轻易地把它当作休息的方式呢?”

子贡一听,侍奉父母原来也不容易呀!心想:君王和父母都是需要尊敬的长辈,对待他们不能疏忽大意,而对待自己的妻子总不至于这么紧张吧。想到这里,就说道:“我把和妻子相处当作休息的方式,这样总可以吧。”

孔子又说:“没见诗中说吗,‘给妻子做个好榜样,给哥哥、弟弟起表率作用,这与治家、治国几乎没有区别。’你可以做到吗?要想让他人佩服自己,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行,你以为是件容易的事吗?所以和妻子相处的学问也深着呢,怎么可以找这样的借口来休息呢?”

听孔子这么一说,子贡心想:君王、父母的身份太尊贵,和妻子相处需要时刻亲近对方,这样的分寸不太好把握。交朋友应该容易些,只要我为人仗义、以诚待人,就什么都有了。于是对孔子说:“我干脆把交友当作休息的方式,这样总可以吧。”P2-5

序言

中国家风

在中华几千年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家风便是其中之一。关于家风的最早记载,《礼记?大学》中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的句子,大意为“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要打理好自己的家;要打理好自己的家庭,必须要提高自身修养。”由此可见,一个家庭要想拥有良好的家风,个人修养至关重要,特别是一家之长,一言一行均影响着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相信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只是有些家庭或因时代变迁,对家风不加以重视罢了。而家风的形成基础通常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中有威望的人定下的规矩,一般有家规、家矩、家训等叫法。不同的家庭,家规也有所不同,有的家风中注重教育、有的家风中注重仁义、有的家风中注重诚信、有的家风中注重孝悌,凡此种种,教人向善,做“仁、义、礼、智、信”实施者,从而懂得在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这便是家风存在于家庭中的魅力,它犹若阳光照亮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

可以说,家风对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没有淳厚家风,无法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分崩离析。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源于家族财产,因为财产常常会因分摊而最终罄尽,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员分享,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此增值——那就是让所有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家风”,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然而,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许多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本家族或家庭的家风有所淡忘,甚至有所违背,长此以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当加强精神建设,更应该把家风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有所作为的帝王将相或圣贤伟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被后人敬仰,无不与家风有直接关系。例如孟子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就与他的母亲仉氏把家风执行到位密不可分。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三次搬家,勉励儿子用心读书。正是在孟母的教导下,孟子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本书从教子有方、孝道长存、勤俭节约、美德流传等九个方面介绍历史上一些名人的家风故事,通过他们的言行及处世方式,可以从中感悟到家风不仅仅是对一个人言行举止的制约,更为重要的能提高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相信您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与这些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获取正能量;另一方面让您的灵魂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与真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8: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