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居里著,刘敬余主编,高晓丽译的《居里夫人传(8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通过讲述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传达了人一定要以追求崇高理想为目标,并为此付出不懈努力的思想,告诉我们无论途中遭遇什么困难,都要不忘初心,保有对理想的热忱。其深刻的意蕴,给人以启迪。
切勿轻易给居里夫妇加任何虚名,因为他们不会将这些放在心上。读罢一本《居里夫人传》仿佛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人生,它不仅带给我们思想的光辉,更为我们指明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一个人,不管现在如何,都应尽心尽力地追寻理想。理想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只是有些人在半途中会停下追梦的脚步。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自己写的生平传记,一共包括两大部分,即居里夫人传和比埃尔·居里传。本书分别讲述了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的童年和校园生活,详细写了两人是如何相识、相知,到相离,更重要的,本书讲了两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是如何克服困难,为科学研究事业做贡献的。整本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居里夫妇对科学的热爱。玛丽·居里著,刘敬余主编,高晓丽译的《居里夫人传(8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根据统编版教材的最新阅读要求,为学生设计了阅读有方法、名师导读方案、名师赏读、文中注释、文下注释等栏目,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同时,了解到更多文章中深层次的思想,学习到更多写作的精髓。
第一章 我的家庭
我认识的那些美国朋友希望我能用文字记录下关于我自己的人生历程。起初我对此是拒绝的,后来因为禁不住朋友的盛情,才勉强写下这段略显粗糙的自传。即便如此,我依然无法完全倚靠这本传记向你们详述有关我这一生的所有时刻,以及那些时刻所带来的全部主观感受。因为时间已经太过久远,当时许多清晰的记忆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时间越久,记忆就越是晦暗不清,有时我甚至会忘记那些曾真切发生在我身边的属于我的故事。而有些时候,我的内心明明想到许多,到下笔时,却又觉得那些经历是别人的,与我自己无关。自然,每个人的一生里总有一些东西是值得铭记的。它们或是一段重要的思想,或是某些难忘的经历,是它们在推动或指引着我们的一生,使我们的生活沿着某条特定的轨迹行进。通常,这条轨迹是很容易找寻和确定的,依靠这条轨迹,就可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在这种性格的驱使下,人在进行决策时的取舍态度。
我名叫玛丽·斯科洛多斯卡,祖籍波兰。我的父母也都是生长在小地主家庭的波兰人。在波兰,像他们这样拥有一份小型产业的中产阶级家庭很多。这些家庭之间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社会阶层。目前在波兰,大部分的知识分子都是来自这一阶层。
我的祖父是一所省立中学的领导,空余时间也会做些农活。我的父亲在学业上刻苦努力,曾进入俄国的圣彼得堡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又回到祖国波兰,在华沙的一所大学教授物理和数学。后来,他与一个和他两情相悦、意趣相投的女人结了婚。这个女人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华沙当地某女子学校的校长。而在那时,文化教育事业是极其高尚的。
我的父母一直秉持着严谨敬业的态度办学,他们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这些学生也一直对他们念念不忘,始终感怀着他们的教导。即使到了今天,我每每回到波兰,偶遇这些学生的时候,他们依旧会拉着我,向我表达那些对我父母的深沉思念。
少时,每到假期,我都要去乡下的亲友家住上一阵子,这也因为我的父母虽然在城市任教,但始终保持着与乡下亲友的往来。受他们的影响,我不但开始了解波兰的乡村,甚至还不可自拔地爱上这里。在乡村,我时常有一种自在无垠、恬淡平和的快乐。此后,我对乡村和大自然始终保有极大的喜爱和热情,应是得益于这一段难忘的经历。
我是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华沙的,是家中的幼子。原本我的家里有5个孩子,但由于我的大姐在14岁那年因病逝世,所以便只剩4个了,我一共有3个姐姐和1个哥哥。
后来母亲因为大姐的离开伤痛不已,不幸罹患绝病,于42岁那年离开了我们。那一年,我才9岁,哥哥13岁。那时的我们都沉浸在莫大的悲痛里。 亲人的离开,是我的一生中最为痛苦悲伤之事。此后经年我时常无故置自己于消极、愁苦、悲戚之中,思来必是此事的缘故。(P2-3)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去填充自由闲暇的时光。有人沉浸于全民狂欢的某种游戏,有人着迷于喧嚣热闹的综艺节目……一杯茶、一盏灯、一本书,此情此境里,还有多少人愿意做那个捧书人呢?有些人已经物化为机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不再喜欢简简单单的读书活动。
正是因为这样,国家才提倡“全民阅读”,提倡阅读经典。因为娱乐只是一场过境不停的风暴,真正跨越时间长河的是经典带来的最初的感动和肃穆的仪式感。所以,我国近些年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考查。现在的统编版教材更是提倡学生大量阅读世界文学经典,每个年级都列出了对应学生水平的阅读书目,提供阅读方法,为学生做出阅读规划,引领学生更轻松愉悦地阅读名著。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策划了这套“统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邀请了众多名师共同研究新教材,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秉持“读名著学语文”这一阅读理念,以名著常考考点为依据,为学生制定了阅读方案,通过各种栏目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名著、理解名著,以期让学生得到更丰厚的收获!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最新教材选择书目
根据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最新语文教材中指定阅读和推荐阅读的名著为学生选择书目,并与课本教材规定的年级基本对应,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同步阅读,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与学习。
二、邀请名师结合中考考点制定名师导读方案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更充分地备考,我们邀请名师结合中考名著常考考点特地为学生制定了一整套阅读方案,包括作家与作品、内容简介、主要人物、写作的艺术等。这套阅读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而深刻地理解名著,把握常考考点,提高考试成绩,进而对名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三、精心讲解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
新版语文教材强调阅读方法,为此,我们邀请名师专门根据新教材阅读推荐的部分,结合具体阅读内容,为学生讲解、总结适合他们现阶段阅读水平的阅读方法,比如精读法、跳读法、做读书笔记、摘抄、写阅读心得等。
四、制作“名师微课”,视频讲解名著中的考点
邀请名师分析各地历年中考真题,总结分析名著常考考点、题型,并根据常考考点对常考名著进行归纳总结,制作成视频,扫二维码即可听课,有助于学生提高考试成绩。
除此之外,本套书还配合新教材的阅读理念为学生制定阅读记录卡,提出阅读建议,在文后提供优秀的读后感。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们还提供了历年中考真题和阅读自我测试题,帮助学生把握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套集鉴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经典名著阅读指导书,为学生阅读尽绵薄之力!
编者
读经典是“磨性子”,也是思想爬坡,虽然有些难和累,但每上一个高度,都能有所收获。
——统编版语文教材主编 温儒敏
读书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提升文化素养。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文字阅读的快乐是不能替代的。阅读需要想象力,书应该慢慢读,需要用心去感受。
——中国作协副主席 王安忆
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