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无意解女围,有意寻春
蔚蓝的天空浮着五彩的朝霞,东方的朝阳已慢慢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星月已淡白无光。村中几处喔喔的鸡啼,三三两两的农夫背着锄头都向稻田里去。沿路嫩绿的柳丝随着春风飘荡,像绿波似的翻动,娇艳的红桃含着珍珠似的朝露,更觉红润鲜美。田野间送来百花的幽香,令人欲醉。更有黄莺儿歌唱着悦耳的妙曲,燕儿对对地追逐,蝶儿双双地回飞,好一片大好的春色,这真是人们游山玩水的好时光。
杭州西湖附近有一个新民中学,里面学生倒也不少,大半都是在校住读。清明时节,杭州各学校都是放春假的,新民中学当然亦在其内。寄宿在校的学生,有的亦都纷纷回家省亲,只剩下一小半的学生,因留恋着春光明媚中两湖的美景,又因假期不多,遂不愿多费一次来去的忙碌,留身在校中了。
东堂十九号里的一个小小宿舍,四壁全都糊着花纸,东首横着一只黑漆的半铁床,靠南窗前放着写字台,台角上满堆着厚厚的中西书籍。旁边一只台灯,绿油油的灯罩,中间横着一只长盘,盘内放着文具。盘旁还摆着一只青瓷的花瓶,里面插着数枝正在盛放的桃花。卧室门的侧边放着一张半桌,桌上摆着面盆、热水瓶、茶杯等物。壁上白铜挡上钩着两条面巾,旁边挂着一方镜子。两首壁旁两只椅子,中间夹着茶几,上面壁上挂着一张半身小照,照内一年约十七八穿西服的少年,脸含笑容,两眼炯炯有神,倒长着一副可人的脸蛋儿,旁边两面三角形的田径锦标旗帜。
这时室中除了微微有人的鼻息声外,是静悄悄的。只见东面铺上睡着一个少年,雪白的被单,绣花的枕头。那少年的头却不曾枕着,只睡在枕头的下面,枕头被他挤在旁边。见他两手环抱着一角被儿,眼睛微微地闭着,嘴角边还露着一丝笑意,倒正在做他粉红色的美梦哩。
这个少年是谁?作者趁他这时熟睡着,与诸位阅者介绍明白。原来这少年是新民中学高中三的学生,姓徐名延龄,字锡年,绍兴人,年十八岁。他的父亲名哲生,在商界中颇有名声,膝下只有延龄一人,故而十分娇养。其母黄氏尤爱若珍宝,延龄初中毕业,就向新民巾学来住读,当初其母不允,后来延龄再三恳求,并言杭州城内有表姐宋文英住着,可以时去盘桓,因此黄氏方才答应,并致函文英,托她代为照顾。文英当然是无不答应。
岁月匆匆,一忽儿已过二三年,延龄亦由天真的孩子,而已成一翩翩美少年了。延龄因无兄妹姐弟,回到家里更是寂寞,所以这次春假便打算不回家了。
这天早晨,是已日上三竿,阳光从窗外直射进来,晒在他的身上温柔暖和,无限适意。正在睡得甜蜜的当儿,忽然卜卜地有人在门上敲了两声,这才把他从梦中惊醒,两手揉了揉眼睛,打了一个呵欠,又伸了一个腰,向门外问道:“是谁呀?”只听门外有人答道:“是我,老徐你还没有起来吗?真懒极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延龄听出这声音是自己同班的张雨农,因就笑道:“老张,你干什么,多麻烦,别人正在……又来扰人好梦。”说着,一面掀开被儿,一面跳下床来,去开了房门。见雨农手里拿了一袋东西,咯咯笑着进来,道:“你在做什么好梦,倒说给我听听,敢是和一位密司在接吻吧。”延龄噗地一笑,回到床边坐下,道:“烂舌头的,又信着嘴儿胡说。”雨农也把一袋东西放在桌上,笑道:“你这人真不识好人心,别人家买了点心,特地送来给你吃,你不谢我,却说不起,倒反埋怨我,真气煞人。”(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