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出生的苦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有岛武郎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后来我仅仅接到过你一两封一般问候的信,就突然断了消息。每逢遇见从岩内来的人,我便打听岩内港有没有叫你名字的年轻人,认不认识他,却没能得到一点消息。硫黄采掘场的风景画,也始终没有给我寄来。

就这样两三年光景过去了。每逢异变想起你,我便感到人生旅途上的凄凉。总觉得一度难得相遇而又颇为投合的朋友,一朝分别,虽然同在世上呼吸,以后却永远不能再相见了……那是多么奇怪、悲惨而可怕的事啊。且不说人,就是狗、花、灰尘也是如此。我的心尽管已习惯孤独,可仍有股殉情般的热肠,但一遇到波动,就常常痛感人不能掌握命运,而陷入深深的悒郁。在众多人中,你也是引起我这种心情的人之一。

何况我这般浅薄的人如同猴子一样健忘,四五年间的光景,便将你的记忆从我的心里抹得一干二净。你渐渐跨过我的意识的门槛,隐匿在潜意识的深底里。

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我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前后居住了八年的札幌——简单说来,在那里,我的生活也发生了许多变故。娶了妻子;成为三个孩子的父亲;摆脱了长期信仰,同教会断绝了关系;对以前从事的工作渐渐开始感到失望;新生活的萌芽抗拒着周围的冷漠,慢慢地破土了。在我生活道路的前方,朦朦胧胧布满了可怕的阴霾。离开始终迷惘在自己本身的力量是该坚信还是该怀疑的歧途之后,我踏上了贫乏的都市生活。于是,我不得不正视那些无法忍受的痛苦,不断从脚下升起而又一筹莫展。在这种内心的危机中,我无可奈何,只能挺身趋迎那从未瞩望过的新世界。这便是文学家的生活。我立下恒心,今后要坚定地独自走下去。而且,既然已经踏上这条路,无论成功与否,都应为人类的意志拼搏到底。尽管我一向怀疑自己的力量,却始终俯身稿纸。在人们安睡之后,草木宁息万籁俱寂的深夜中,我常常独自清醒地听着钢笔尖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好像得到神佑似的埋头写作。我也时常真切地感到一些亡灵般的魂魄在我身边拥挤,急切痛苦地破纸欲出。每逢这时,我的眼眶中便蓄满了感激的泪水。不曾沉湎过艺术的人,谁能体会这时的心醉神驰呢?但是,我心中撕裂般痛苦、纷乱不堪,纯洁的感情荡然无存时的凄楚,又是怎样地无可言喻啊!这时候,我仅仅是一团物质,心中空荡荡的。我怀疑自己还是个文学家。世间还有文学家空虚软弱,竞至怀疑自己的职责的么?这时,他显然是被生命抛弃了。只在这样的瞬间,你那时的面影,总仿佛注定般要在我的头脑中浮现出来。是你那对自己的信念犹疑不决,倔强的意志和冷酷的批评在内心交战,而不知不觉流露出对一切怀有敌意的神情。我丢下笔,离开椅子站起来,一边在屋里徘徊,一边喃喃自语地说道:

“那少年现在怎样了?但愿他不要走上迷途,更不要孤芳自赏,一头扎进夭折的绝路。如果他没有独辟蹊径的天赋,只望他能做一个正直勤奋的普通人,度过一生。这痛苦,我一个人背负已经够多了。”(P7-9)

目录

出生的苦闷

父与子

实验室

克拉拉的出家

压在石下的杂草

序言

学生时代,曾读过鲁迅先生翻译的有岛武郎的《与幼小者》,作者在阒静的午夜,俯身书桌,就着昏暗的灯光,为在隔壁并排熟睡的三个幼儿写下遗书般信件的景象,一时萦绕心头,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为只有六岁、五岁、四岁这三个尚不懂事的孩子,讲述他们出生时,母亲遭受分娩的痛苦,父亲备受煎熬的焦虑,后来母亲患肺结核害怕传染幼儿。宁可割爱远避他方,直至临终咽气,还担心残酷的死会给他们天真烂漫的心灵带来伤害,拒见最后一面,及至下葬那日,还愿他们能过愉快的一天。这是怎样令人心碎的亲子之爱啊!作者简直在用尖刀剖开自己的心,用热血浇灌幼苗般地说道:“你们和我,都如尝血的兽一般,尝了爱了。”他鼓励孩子们,要带着这种爱到凄凉的人世去。母亲固然不幸,而他们的邻居u氏夫妇患了同样的病,无钱医治,留下老母幼子悲惨离世,更为不幸。要想方设法“填平这可怕的壕沟”。为此,他愿做“踏台”,甚至“最好是像那吃尽了毙掉的亲,贮起力量来的狮儿一般,使劲地奋然地掉开了我,进向人生去”。为了鼓励失去母亲的孩子们在创痛中开辟人生之路,他不惜毁灭自己。

最后,他满怀无限的柔情和眷恋,又充满激奋地鼓励道:“幼小者啊,将不幸而又幸福的你们的父母的祝福带在胸中,上人世的行旅去,前途是辽远的,而且也昏暗,但是不要怕,在无畏者面前就有路。去吧,奋然的,幼小者啊。”

鲁迅先生读了这篇散文,一定大受感动,从他的诗句“怜子如何不丈夫”,就可以看出他与有岛武郎的情感有相通之处。

1878年3月,有岛武郎出生于东京一个贵族官僚家庭。家中五男二女,武郎是长子。他父亲曾是萨摩藩武士出身,深知社会正处于维新变革的时代,期望孩子们长大能成为官吏或实业家。在武郎五岁时,父亲做了横滨海关关长,全家迁居横滨,延聘外籍教师,让孩子们接受欧美式教育,以感风气之先,同时在家中实施严格的儒家教育。幼年时代接受的东西方不同的教育,对他们后来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武郎从小就是个好学生。稍长进入贵族学校学习院,由于学习优秀,品格端正,曾被选为皇太子明宫嘉仁亲王的学友。

十九岁,他怀着当时有为青年要做“农业革新开拓者”的理想,来到北海道札幌农学校(即后来的北海道大学农学部)。札幌是座充满异国风情的城市,札幌农学校的首任校长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农业大学校长克拉克博士,他的一句名言:“Boys,be ambitious!”(年轻人,要胸怀大志!)曾点燃学生们火热的学习激情,该校后来出了不少人才。有岛武郎寄居在父亲的好友新渡户稻造教授的家里,稻造的美籍妻子玛丽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于是他一面学习,一面也加入了基督教会。基督教精神培养了他的爱的意识,并使他产生了对社会的责任感。他积极参与开办夜校,投身贫民教育的社会活动。

二十三岁农学校毕业后回到东京,他当了一年志愿兵。1903年,他听从恩师新渡户稻造的建议,去了美国,在哈佛大学专攻历史和经济学。在日俄战争爆发期间,他眼见信奉基督教的美国人竞分成亲俄派和亲日派,鼓动战争,与异教徒一样不以为耻,使他对基督教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当他在英国《泰晤士报》上看到唯有托尔斯泰公开反对战争,并高呼:“你们应当悔改!”让他心生崇敬。

……

《实验室》描写了一位被科学异化了的医生,为了证明妻子的死因,自己的观点正确,在对妻子疯狂的解剖过程中,找回了他长期丢失了的感情,使他恢复成了正常的人,懂得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压在石下的杂草》展现的是盲目追求自由性爱的女人毁灭的悲剧,正带着《一个女人》的影子。《克拉拉的出家》描写的是一位少女决心献身基督的复杂心理历程,自然带着他早年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影响。《父与子》表现了两代人的隔膜,也揭示了商人的狡诈,重压下的佃户们是怎样一步步沦入贫困的境地,也为他最后放弃农场埋下伏笔。

有岛武郎是位卓有才华的人道主义作家,可惜只活了四十五岁。他一生都在鼓励人们为爱和理想而生存,自己却摆脱不掉虚无的困惑。他同情、支持工人运动,又无法摆脱贵族身份的阴影,纯粹的理想主义和残酷的现实,都在他心里形成巨大矛盾,因而造成了他最后的悲剧。但是,他的文学作品却超越他的身体,留在世上,得到了永生。

董学昌

2017年4月

内容推荐

有岛武郎著的《出生的苦闷》选译五篇作品:1.《出生的苦闷》(中篇);2.《实验室》(短篇);3.《压在石下的杂草》(中篇);4.《克拉拉的出家》(短篇);5.《父与子》(短篇)。

编辑推荐

日本白桦派著名作家有岛武郎1916年正式加入笔耕行列,陆续发表了《一个女人》《卡因的后裔》等不朽杰作。是鲁迅很喜爱的一位日本近代作家并曾翻译过他的《与幼小者》;

白桦派文学兴盛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一度放弃私有田产分给佃户,专以文笔自给;

他著的《出生的苦闷》曾入选日本中学国语教材。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