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幸运饼干/管家琪纯真年代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管家琪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纯真就是美,美就是纯真。每个人都有过那么一段“还没受到什么污染”的纯真岁月,而且,不管你愿不愿意,纯真岁月永远是一去不复返,消失之后,只能偶尔偷偷的怀念一番,管家琪著的《幸运饼干/管家琪纯真年代系列》是最纯情的少年成长小说,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

讲述了即将升初一的小晴与妈妈和弟弟第一次去美国探亲度假的所见所闻,以一个少年视角展示了移民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处境、与当地人相处的趣事及游玩美国所感受到的独特文化风情。

内容推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暑假一趟洛杉矶之行,小晴算是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管家琪著的《幸运饼干/管家琪纯真年代系列》讲述了明媚的阳光,绿茵茵的草地,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姨妈家的一切都让初来乍到的小晴羡慕不已。可是,随着了解的深入,小睛却渐渐发现这个移民家庭光鲜表面下不为人知的辛酸……

目录

启程

幸运饼干

不平

拜访汤叔叔

夜半的争眇

暗潮

怀乡

图书馆前的冲突

转折

No!

疑云

抉择

黄石公园日记

尾声

移民们的美国梦(后记)

试读章节

“知道了啦,你都已经交代一千遍了啦。”

这时,八岁的小伟跑过来,嚷着说口渴。小晴马上拿出一副好姐姐的模样说:“来,姐姐带你去饮水机那里装水。”

小晴牵着小伟的小手刚一走开,妈妈马上又把那封信拿出来。刚才那一遍还没有看完,很想看完。尽管的确已经看了好几遍了,但也说不出是为什么,就是还想再多看两遍。

……真高兴咱们姐妹俩很快就可以见面了,想想我来美国转眼也都十年了,这还是你头一回带着小晴和小伟来玩呢。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非常高兴!我们全家都很高兴!

你千万不要误会你姐夫,其实他也很欢迎你们,那天他可能是有一点小感冒,不太有精神。再加上他这个人一直都是那副死相,惜话如金,讲话声音又平,听起来好像就有一点冷冷淡淡,其实他并不是那样的。你放心吧,姐夫也很欢迎你们的,他昨天还在念着说好久没有看到小晴和小伟了,还直说可惜你家那个工作狂不能和你们一起来。

我已经把客房收拾好了。你不必特别带什么东西给我,这里的中国城什么东西都买得到,很方便。对了,有一件事我倒是想提醒你,应该说是想劝劝你……

“天啊,你还在看?这到底是看第几遍了啊?”

小晴牵着小伟一回来,看到妈妈又在看信,马上就夸张地嚷了起来。

“好好好,不看了。”妈妈好像有一点不好意思。这回她真的把信给收起来了。

今年夏天,妈妈带着开学后就要上初一的小晴和开学后升小二的小伟,一起到美国西海岸洛杉矶姨妈家去过暑假,预计要住半个多月。这是小晴和小伟第一次去美国,姐弟俩都非常兴奋。

经过漫长的等待,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

瞧,现在不是已经坐在机场的候机室里了吗,马上就要登机了。

“哎,你是第一次去洛杉矶吗?”坐在小晴邻座的女孩,或许是有些不耐久候,主动和小晴搭讪。她的年纪看起来和小晴差不多。

“是啊,你呢?”小晴友善地回应。

“我啊,已经是第三次了,”女孩有些老三老四地说,“不过,美国真的很好玩,我去过两次都还是玩不腻。”

“两次都是去洛杉矶?”

“不是,一次去洛杉矶,一次是去旧金山。”

“好棒哦。”小晴好羡慕。她在好几部电影里都看过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觉得美极了。

“洛杉矶也不错啦,我告诉你,去玩迪士尼乐园的时候,一定要一大早就进去,一进去就先冲去玩那些热门的,像‘太空山’啦、‘星际之旅’啦、‘鬼屋’啦……”女孩叽里呱啦地讲了一大堆宝贵的经验。

小晴认真倾听着,眼睛眨也不眨,只差没做笔记。其实有几秒钟她是想这么做,真想把那个女孩所说的通通都记下来,可是又担心这样会显得太土。

等到经验谈终于讲得差不多了,女孩停下来稍事休息,紧接着又开始另外一个话题。

“你们这次要去多久?”

“两个多礼拜。”

“真的?这么久?好棒噢!”女孩惊讶得睁大了眼睛,现在轮到她羡慕小晴了,“我们前后只待十天。”

小晴也不免有些得意地说:“我们要去找我姨妈,他们住在洛杉矶。”

“哦,难怪!我们是要去住我妈妈的朋友家,我妈妈说朋友家总不好意思住太久,所以我们大概只在洛杉矶住三四天吧,然后就去大峡谷。”

“我们要去黄石公园。”连小晴自己都感觉得出来口气里有着明显的不甘示弱的味道。

“为什么不去大峡谷?”女孩又开始显出那种老三老四的样子,“大峡谷离洛杉矶比较近呀,而且我妈妈说大峡谷比黄石公园好玩,她两个地方都去过。”

小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地理位置的概念,只得照实说:“我也不晓得,反正是我表姐表哥他们安排的,好像是因为我的小表姐曾经在黄石公园打过工,比较熟悉吧。”

“原来是这样。其实啊,我也很想去黄石公园,下次吧。对了,你姨妈他们家是移民到美国的吗?”(P2-5)

序言

写不完的成长

管家琪

曾经听过一种说法,说会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的无非是两类人,一类是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因此在长大之后仍忍不住想要用文字来重温童年的美好;另一类则是拥有悲惨的童年,所以才会借由创作一方面重新审视童年的苦难,另一方面也在想象中建构自己无缘拥有但渴望拥有的童年。尽管我的童年在物质生活上跟“悲惨”这个词儿完全沾不上边,但如果真要二选一,我想我应该还是属于后者,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否定和压抑,而一直要等到我长大,明白了很多事以后,我才会知道那些“苦难”其实还真不是我的错,就像电影《心灵捕手》中,罗宾·威廉姆斯所饰演的心理医生对年轻的马特·达蒙一再说的:“那不怪你,那不是你的错……”

我想,无怪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二十多年以来,成长一直是我最喜欢琢磨的主题,而且每次在写小说的时候,或许因为小说的本质还是比较写实的,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之上的想象,因此我心目中第一个读者往往是年少的自己,那个饱受挑剔和责难、脑门被牢牢贴上“没出息”“没人要”等等负面标签、一路挣扎着长大的小女生。如果可以让两个时空的自己对话,我真想抱抱那个小时候的自己,然后告诉她:撑着点儿,爸爸妈妈总算给了你一个好性格,凡事总能朝好的一面看,这种人格特质是一笔莫大的财富,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保持努力,未来一定会愈来愈好的。

这也让我想起不久前有一回在学校里做讲座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用字条跟我说了一些生活上的困扰,还问:“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懂得反思?”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当时我是这么说的:“爸爸妈妈也是普通人,也有他们的局限,我们要多包容,毕竟绝大多数的家长还是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来抚养我们,就凭这一点,我们应该对爸爸妈妈心怀感恩,尽量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他们。至于如果对爸爸妈妈有什么意见,不妨先保留,等将来长大,回头再想想,或许那个时候会有不同的体会,如果到那个时候你还是不认同,那至少你可以决定自己不要再照做。”我的意思是就算原生家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应该有能力超脱出来,不要老是拿“都是以前怎样怎样”来作为对现状不满的借口。

回家后跟两个儿子谈起这个事,我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按那个小朋友所描述的情况,我也觉得他爸爸妈妈的做法不妥,可是我不能跟着一起大骂他的家长啊,这样对小朋友来说也没有什么益处,只好勉力鼓励他一番。听我说完以后,两个儿子的反应不大一样(他们都二十多岁了),小儿子说本来就不是每个大人都有反思的能力,小孩子对家长就不要期望太高了;大儿子则觉得我的回答废话太多,他说:“你只要跟他说,这个世界就是要靠年轻人来开创的!”

哎哟,我觉得他们的回答都很棒。是啊,反思确实是一种能力,还真不是理所当然每个人都有,而世界确实也是要靠年轻人来开创的,同时生活也是由我们自己来建设的。我觉得所谓的成长,就是既能够客观理性地接受现状,又能不断努力去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成长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才会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啊。

回头再来说说我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故事书,随着年纪慢慢增加,我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了,但不管怎么样,我都由衷庆幸自已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这是天生的,就凭这一点,我也该好好感谢爸爸妈妈。而且可能就是因为我的性格比较阳光吧,我从初中开始就有一种体会,那就是再糟糕的事,一旦把自己抽离出来,以看故事般来讲述,不仅可以大大缓解自己的痛苦,很多时候居然还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喜剧效果,否则为什么明明是很要命的事,可是当我讲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大家都会哈哈大笑呢?

我也就是从这样的经验中,很早就学会了什么叫作苦中作乐。我也发现同样的事情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感受竟然会有那么大的不同。这些体会在我写故事的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都问,时代变化得这么快,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要怎么来理解现在的孩子?其实我一直不觉得这会是问题,毕竟对作家而言,自己的成长过程就是最宝贵的创作财富,每一个成年人又不是天生就是大人,都是从孩子慢慢长成的呀。我觉得只要我们心中那个孩子还在,就不会妨碍我们跟孩子们交流,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的情感需求,比方说需要大人的尊重、关爱、支持和陪伴,都是一样的。

在我的小说里,有很多我自己的成长经验,也有很多孩子们告诉我的成长故事,以及我从报纸杂志所报道的真人真事中所体会到的成长的滋味。总之,成长是一个写不完的主题。

后记

移民们的美国梦

管家琪

一九六〇年我出生于台湾的台北市,成长于台湾的七〇年代。在那个年头,很多父母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子女大学毕业之后能够赴美继续深造,进而在美国落地生根。我的父母对我们三个孩子也有这样的期望。

我的兄弟都非常出色,在大学毕业之后赴美深造并且都拿到了美国名牌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但是我呢,在上大学以前念书一直念得很辛苦,在大二那年由于参加一个面向社会的征文活动并且侥幸得了奖,因缘际会有了替杂志社写报道的机会,接着又是谈恋爱,心愈来愈野,整天都是巴望着能够早日大学毕业,这样才能赶快结婚、赶快工作……要我到美国继续念书?别开玩笑了。

一九八三年,我六月中才刚刚大学毕业,七月初就忙不迭地结婚了。为了准备结婚,连毕业典礼都没参加。之后不久,就开始工作。

日子就跟我原先计划的一样。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虽然也谈不上什么后悔,但是我还真的觉得一个人如果是在单身的时候有机会深刻体验一下异乡的生活,那实在是一种蛮不错的人生经验。要怎么样“深刻体验”呢?至少要在那里住上一段日子。如果是参加旅行团走马观花,是很难有什么体会的。

有时我会想,或许就是因为我早就选择了不愿留学、不愿在异乡生活,所以我才会很喜欢旅行吧,而且我向来不喜欢跟团,我总是喜欢自助游。不过呢,我去过美国好几趟,因为有好多亲戚和同学都在美国,而且是分散在好几个不同的城市,所以严格来说我去美国旅行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自助游,因为在很多地方都有当地人的照顾和指点,我不必胡乱摸索就能够很快进入状况。

我在美国境内的交通,从私家车、公交车、火车、飞机、渡船到自己租着车开来开去,可以说每一种都体验过。去过的城市也很多,至于待的时间,最久的一次是待了一个月。在那一个月里,我从洛杉矶入境,再从西岸一路玩到东岸,确实玩得挺痛快。不过,由于那个时候两个孩子还小,还比较不放心。去年我又只身去美国东岸玩了三个礼拜,这一回两个儿子都上大学了,我玩起来的心情就放松多啦。

我并不向往移民美国,特别是在我开始写作以后,我还是喜欢生活在我的母语环境里,不过,如果每隔一两年就去玩一趟我还是很喜欢的。

这本书曾经在台湾出版过,书里所写到的很多人物,在美国移民中其实都是很典型的。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3: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