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君子梦(精)/赵德发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德发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君子梦(精)》是赵德发所著的系列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的是发生在山东沭河岸边一个村庄里的几代优秀农民追求道德完善的悲壮故事:老族长及他的嗣子想把全族人都调教为“君子”,并身体力行,结果历尽了曲折……小说反映了全人类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对中华民族与儒教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思考,并对人类文明的建设途径作了深入的探讨,是关于终极关怀的诗意表达。

内容推荐

赵德发著的《君子梦(精)》为一部当代原创长篇小说。全书以儒家文化为背景,讲述了由晚清至二十世纪末的不同时代背景下,律条村许姓几代优秀农民追求道德完善的悲壮故事。展现了儒家文化在农村的传承流变 ,从而折射出百年来,以至几千年来传统道德与文明纠结的困厄,表现了人人做君子注定只是中国几千年伦理社会的一个美梦。

目录

总序 山东文学的功勋人物/张炜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二卷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三卷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试读章节

族人鱼贯而入,渐渐站满了院子。许景行发现,族人此时的排列仍和大年初一那天一样,最大的一辈站在前面。今晚在那个位置站着的只有三个老人。这就是说,连同族长许瀚义,这一辈人只剩下四个了。许景行记得,他刚懂事时在这一排站着的是十几个,十多年下去,他们多半已经变成了屋里的牌位,剩下的四个也已风烛残年。除了族长尚存几分精神,其他三位连站立都显得十分艰难,那位八十七岁的许瀚珍,哆哆嗦嗦地连拐杖都要扶不住了。他们身后是许景行的父辈。在最中间站着的是他的伯父许正芝,“正”字辈里他年纪最大,今年六十有五。在他的东西两翼,是二十多个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下面的这辈人数最多,有五六十个的样子,乱哄哄站成一片,许景行不知不觉已被他们包围得恰得其所。再后边的两辈就少了,多是一些比他大不了多少的毛头小伙。许景行知道,与同龄人相比,他的辈分是较高的。

突然,家庙的青色砖墙爆出“啪啪”两响,那是老族长拿一只老手去墙上拍出的。听见这熟识的信号,院内顿时鸦雀无声,几百只眼睛全都瞅向老族长。老族长则在灯下扭转他的脖子,朝西厢房喝道:“把孽种带上来!”

许景行这才发现,原来一直关着门的西厢房早已有人。此时那门猛地打开,有个汉子拧着另一人的耳朵把他拖出。待二人来到灯下明亮处,许景行认出,被扭着耳朵的人就是蚂蚱,拖他的人则是蚂蚱的爹许景一。许景一把儿子摁跪在地上,冲他屁股狠狠踢了两脚,自己也向家庙门口跪下,把一颗头耷拉得像个蔫梨。

许景行正站在那里发愣,没想到爹又从西厢房里走出来了,并且拿着那只刚刚被他杀掉的鹅。他只走几步便不再前行,只将鹅掷到了蚂蚱的脚边。许景行看到这只鹅立即恶心欲吐,他又想起了蚂蚱两年前对他说过的事情。那一年的腊月村里有人办喜事,二人站在街边看热闹,看见新娘顶着“蒙头红”从轿中娉婷而出,都禁不住眼热心动。蚂蚱小声对他说:“泥壶,你知道娶媳妇的滋味不?”许景行当然摇头。蚂蚱却说:“告诉你吧,我知道。”许景行望着他瞪大了眼睛:“你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蚂蚱挤挤眼说:“你找个鹅弄一回就知道了。”听他这样说,许景行怒目圆睁,一拳将他捅了好远……想不到蚂蚱现在真这样干,而且让人抓住了!看看那边跪着的蚂蚱,再看看他身边的那只无头鹅,许景行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唾沫。

许景行不知道老族长会如何处罚蚂蚱,但知道肯定不会轻饶。蚂蚱今年十八岁了,十八岁不只意味着成人资格的获得,同时也意味着要接受成人应受的种种约束。更何况,老族长的严厉是出了名的。许瀚义老爷爷当年接任族长时,亲定族规八条,声称要严执家法,把本族子孙全都调教成君子。老族长说到做到,二十多年下来,他在这家庙里曾处死过三男二女,重伤十余人,轻伤无数。许景行清楚地记得,十一年前他的一个堂叔得急病死后,堂婶因无儿无女不愿守寡,在一天夜里偷偷跟一个补锅匠私奔,被人捉回来打死在这家庙中。那个过程是许景行当时在墙外听到的,至今稍一回想,他耳边还响着老族长的斥骂声和堂婶的求饶声。四年前,他又曾亲眼目睹一个男人的尸体从这家庙里抬出去。这人是个不孝之子,他有一次赶集回来,只将买来的锅饼给媳妇吃却忘了亲娘,致使老太太伤心至极上吊自尽。这一回蚂蚱做了丢人的事,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

P8-10

序言

山东文学的功勋人物

1990年初,我正染疴住院。朋友探望时热情推荐,说山东大学作家班学员赵德发刚刚发表了短篇小说《通腿儿》。我找来作品,一边输液一边翻阅,竟一口气读完。我当时就想:这会是齐鲁文学的一员骁将。

这是一篇好作品。德发用简洁的文字勾画出一段复杂的历史,让沂蒙风情与人性、命运交融在一起,读来令人慨叹。此作很快在文坛引起反响,成为他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此开始,他的中短篇小说接连问世,让人进一步看到了他不凡的才情。

德发的创作实力,是通过系列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全面展现的。这三部作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前两部还发表于重要的文学刊物,很快在阅读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德发几乎每完成一部作品都让我先看,令我阵阵惊喜。他毕十年之功,完成了对中国近百年农民生活、农村现实的广泛观照和深沉反思,气势恢宏,视野阔大,底蕴深厚,“农民三部曲”在当代长篇之林中显得十分突出。我从德发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就写农村生活而言,他的根扎得更深,更了解农村、农民和土地,在表达上也更有内容。

对乡土小说的自觉突破,是德发创作的一大特点。谈到乡土小说,大家就会想到农村题材的作品。其实乡土小说主要还不在于表达的内容,而在于表达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熟悉的当代文学,从农村题材到城市生活的创作,也包括一二线城市的写作与表达,基本上还是乡土文学。这里面包含了观念、方式、对一个时期审美传统的继承。乡土文学是了不起的,但也有局限性。随着文学的世界化和现代化,乡土文学必将得到突破,而德发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从“农民三部曲”即可看出,他在探求新的叙述形式,从结构到其他,保持与世界文学对话的能力。齐鲁大地是乡土文学的根据地,在这里出现一个勇于探索、自我挑战的作家,就显出了特别的意义。

山东是儒学发祥地,“文以载道”是一代又一代作家源于文化基因的自觉行为,更何况新儒学的当代流脉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学者们一直在讲新儒学的现代性转化,这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古老的儒学面对了很多新问题,要对接现代,要有更新和转化。但无论怎样它仍旧是入世的,是关怀重大事物的。从关心社会问题来讲,很少有谁比德发更为迫切、更为扎实地诉诸文字。他以新儒家的情怀,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文学发力。这方面许多作家在减弱,而他在增强,这就是勇气。更让人赞叹的是,德发系统地学习研究传统文化,详细了解儒、释、道在当今的流风余韵,出入意料地完成了几部“文化小说”。在他的笔下,传统与现代、神性与人性、宗教与世俗、出世与入世,都得到生动而精准的表达。毫无夸张地说,在传统文化的文学书写方面,德发是当今中国文坛的出类拔萃者。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作家,德发一直在开拓新的文学疆域。他从经验之内到经验之外,从“乡土”到“文化”,直至人类的终极关怀,踏出了一串深长的脚印。其长篇新作《人类世》更体现了他的努力。他以超乎常人的敏感,让一个历史地质学新概念引发创作激情。类似的表达实际上很容易形成一个人的文学障碍,如主题先行、大而无当和面面俱到、浮浅的思考,而这部新作既表达了严重的关切,具有世界性和前沿性,又避免了一些易犯的毛病,回避了诸多弊端。

德发的创作引人思考一个创作问题:由“宽门”到“窄门”。年龄稍大一点的作家,在创作上很愿意借鉴“史诗性”的作品,这固然好,但由于陈陈相因,或许已经属于“过去式”了。现在的杰作已不太可能出现19世纪前后那种大泼墨、恣意、多头并进的写法了。现代生存和阅读已经把文学的入口改变了,变成了一个“窄门”。这就好比一座建筑,很大的府邸,门却不一定留得很大。“窄门”有利于对府邸的保护,也更有魅力和吸引力,它不是大敞的,“城府”却很深,所谓的“侯门深似海”。大多数乡土文学作家的门开得比较宽,后来就一点点变窄了。从“窄门”进入很重要,这里包含着人物与情节设计,更有语言调度技能。德发的近作始终把主要人物关系放在聚光灯下,场景的移动跳跃也相当节制,线索少有并置和纠缠,力求单纯,这样其实更有叙述的挑战性。现代读者很忙,精神涣散,容易迷路走丢。门开得很宽,读者不是被吓住就是很快失望了,根本不想往里走。由“窄门”直入,这对于乡土作家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习惯上很容易讲气势,场面铺排得很大,其实这样做的时候,错误已经犯下了。“窄门”自语言开始,德发的语言比过去更结实也更自觉了。文学是语言艺术,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随便找出一个局部来看都是锦绣文章,但又不会因过分精致而丧失了空间感和立体感,而是仍旧能够保持一种浑然的力量。

德发在20世纪90年代登上文坛,现在已经过了六十岁,写了三四十年,积累了包含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在内的大量作品,而且能够持续跑好自己的文学马拉松。这当然需要耐力、才华、生活积累和人的品格。品格会决定很多东西,决定意志力、追求真理的赤诚与炽热。对文学艺术竭尽全力的追求、不计得失的探索显然需要人格的力量。他的作品的积累夯实了齐鲁文学的基础。50年代前后出生的作家承上启下,继承了老一辈,启示了新一代。他一步一步往前走,往高处迈,留下了丰硕的创作果实。如果山东文学队伍中抽掉了德发,就变得大为不同了,底气会差许多。他给许多作家提供了文学营养,提供了经验。

安徽文艺出版社寒冬社长决定出版“赵德发文集”,从而让读者看到一位优秀作家的创作全貌,展示了一条长长的文学河流。这套文集当视为德发的阶段性总结。我相信德发会走得更远,写得更多。

祝贺德发,一起向前。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3: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