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修凡著的这本《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一书的核心即阐述美国教育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作者对美国历史老师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以白描的方式展示了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细节:比如通过阅读不同版本教科书以及不同立场的一、二手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训练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通过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训练学生批判性思考、讨论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完成对历史项目的家庭写作任务,训练学生批判性整合的能力等。下篇中,作者对自己做过的几个历史项目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亦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贯穿其中。同时,作者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了美国教科书的“美国中心论”,质疑并驳斥了美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忽略与扭曲,比如美国教材对“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对中国在二战中作用的忽略等,揭示了美国教材呈现出的自大情结。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固化了教师作为权威的角色,学生只听老师讲授知识,老师则罗列出史实让学生记住,以应对考试之需。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背诵和记忆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历史不应该这样教!学生的脑袋不是一个敞开的盒子,历史知识也不应该只被用来应对考试。
老师应该教学生去研究历史,而不是记忆历史。应该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考察不同来源的文献,形成自己的结论;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历史学习技能和方法去探究历史事实的真相。让学生在真正认识历史的同时,建立起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这些课堂教学方法都可以在程修凡著的这本《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中找到。
荐序一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推荐序二 批判性思维之旅
上篇 历史老师的讨论型课堂
第一章 历史课的开场白:午餐打架事件
第二章 启蒙运动与美国立国
一、一张家庭作业纸
二、一堂让我目瞪口呆的讨论课
三、来不及做笔记的“一言堂”
四、理性或罪性——哪个是美国政府的奠基?
五、我的探索:美国真的是基督教立国吗?
第三章 犹太大屠杀:一份完整的教案
一、“快速阅读”与“地理技能”
二、others(他者)与仇恨金字塔
三、勒尚邦的勇气
四、bystander和upstander:复杂的道德和公民问题
五、中学生排斥案
第四章 冷战时期的拉美:美国是主动干涉还是被动卷入?
一、危地马拉
二、古巴
三、智利
四、拉美的课堂项目
第五章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
一、阅读一手文献
二、考察两种教科书的不同记载
三、解读不同立场的文献
四、进入历史的语境中阅读
五、一堂专门的文献评估课
第六章 读图读历史
一、图片侦查:“透过艺术看历史”和“图解历史”
二、解读政治卡通:“画廊行走活动”
三、运用地理技能
四、运用视觉资料探索历史议题
第七章 通过历史课训练批判性思维
一、概念的力量
二、批判性思维和十七项历史技能
三、讨论历史议题模块训练的主要技能
四、探索历史项目模块训练的主要技能
五、我的探索:中国人缺乏批判性思维吗?
第八章 1968年:全球视野
一、音乐中的60年代
二、《休伦港宣言》
三、1968年的四个抗议
四、如何评价1968年?
……
下篇 学生的历史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