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梵高(见过生活凌厉依旧内心向暖)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剑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一」

梵高家族和第二个文森特诞生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梵高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他的祖父是一名受荷兰人尊敬的牧师,育有12个孩子。他的爸爸提奥多勒斯·梵高是唯一一个继承祖父事业的人。在童年立下当牧师的志向后,他勤勉学习,一路经历了神学院的选拔考试和学习培养,成功地当上了一名新教牧师,负责很多区的传教。父亲心地善良、性情和蔼,如果他在为教民宣传教义时听说了某个人的生活有困难,也会主动地给予一些经济帮助。但是,他也如他的职业一般,是一个追求稳定、思想传统的人,他信奉规则,对一些新兴激进的东西总是持有保留态度。

在他的11个叔父中,和梵高家走得近的共有3位,这3位也有着不俗的成绩。他们都有着热爱绘画,经营绘画艺术品的传统。他的伯父文森特拥有古比尔画廊一部分股份,该画廊在阿姆斯特丹、海牙、布鲁塞尔、巴黎、伦敦等地都开有分店,是欧洲大陆最主要的艺术画廊之一。而他的另外两位叔叔也分别在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有着自己的画廊。文森特和提奥多勒斯一家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他们兄弟两人一起娶了一对姐妹。文森特夫妇一生没有子女,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生意不忙时到提奥多勒斯家里,共享天伦之乐。

婚后,提奥多勒斯一家住在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的津德尔特。按照当时的收入标准,一个牧师的收入并没有打理画廊生意的所得丰厚,但是,提奥多勒斯可以免费地居住教区分给他们的住所,而且他也是一个对物质欲望并不强烈、安心于自己的宗教事业的人,所以,和自己的兄弟相比,提奥多勒斯也能做到不卑不亢。

这一对兄弟还找到和他们十分匹配的生活伴侣。他们娶的是荷兰威廉·卡本特斯的女儿们。威廉·卡本特斯专注于做装订文件的生意,在荷兰第一部宪法颁布后,他的装订店由于为宪法提供装订材料而名声大噪,一时间生意十分兴隆,他本人也被称为“皇家装订工”。这位文化商人在经过考察之后,把自己的两位亭亭玉立的女儿安娜·卡本特斯和科尼利亚·卡本特斯嫁给了提奥多勒斯·梵高和文森特·梵高。

这位装订商的女儿安娜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品位和兴趣爱好。出嫁后的日子里,她主动扮演着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角色,无怨无悔地支持着提奥多勒斯的宗教事业,也耐心地教育着他们的6个子女。夫妻两人一个热爱读书,一个热爱绘画,对志趣相投的对方十分满意,也为家庭营造了高雅的艺术和教育氛围。

1852年3月30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10个月的期待和守候后呱呱坠地,这个男孩继承着妈妈的白皮肤和爸爸的大眼睛,生得让人怜爱。梵高夫妇欣喜若狂,给这个男孩起名文森特·梵高。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仅仅几周过去,文森特竟然一命呜呼,震惊的梵高夫妇把已然没气的孩子送到医生那儿,诊治了半天,医生只说有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得而复失的事实沉重得让人难以接受,安娜也大病一场,昏迷中的她都在默念着“文森特”的名字。

在一年后的同一天,又一个男孩诞生了,这让笃信基督教的提奥多勒斯夫妇不得不认为这是上帝给他们的补偿,于是也给他起名为文森特·梵高。他们小心翼翼地抱着这个孩童,仔细打量着这个新生命。

“可是,他长得和那个孩子一点也不像啊。”安娜抱着文森特,看着他皱巴巴的小脸、小眼睛和满脸的雀斑,十分心酸地说。在第一个梵高去世之后,夫妻两人默契地把指代词换成了“那个孩子”以避免直接的联想和伤害。梵高出生的日子让安娜不自觉地想到那个逝去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那个漂亮的男孩今年已经1岁,都能叫自己一声“妈妈”了。提奥多勒斯看出了安娜的心思,只是叹了一口气,紧紧地抱住了她和孩子。不管如何,这两位都是他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任何事情都要一起面对。就这样,他们抱着这种半是疼爱、半是排斥的矛盾态度接受了这个新出生的文森特。(P3-5)

目录

第一章 家族希望:梵高诞生,寂静的童年生活

 一 梵高家族和第二个文森特诞生

 二 自然的亲近者

 三 惊人的秘密

 四 求学生活初尝孤独

第二章 小荷初露:绘画天才,走上画商道路

 一 崭露绘画天分

 二 当上了画商

 三 来到伦敦

第三章 不弃热情:恋爱失败,乐做宗教布道者

 一 治疗失恋

 二 备考神学院

 三 布鲁塞尔福音学校

第四章 贫困挫伤:矿区布道,生活信心受打击

 一 布道受挫

 二 矿区生活

 三 提奥来临

 四 开除公职

第五章 东奔西跑:他乡学艺,开创新的绘画技巧

 一 布鲁塞尔抱憾终身的友谊

 二 初到纽南

 三 与家庭的矛盾

 四 安特卫普

 五 到巴黎去

 六 科尔芒画室里的信息爆炸

 七 两个叛逆者

 八 迷人的唐伊老爹

 九 遇见高更

 十 初见高更

 十一 小试牛刀的点彩画

 十二 离开巴黎

第六章 初被认同:渴望生活,创独特绘画风格

 一 一个人的阿尔勒

 二 夜幕下的咖啡馆

 三 和高更的共同生活

 四 生活习惯的迥然不同

 五 阿尔勒医院的寂寥

 六 告别阿尔勒

 七 彻底离开黄屋

第七章 恋爱婚姻:一生不幸,曲折的感情经历

 一 无疾而终的暗恋

 二 无法祝福的单恋

 三 意外的恋爱时光

 四 无力回应的仰慕

 五 露水姻缘的温暖

第八章 巨星陨落:理智丧失,开枪自杀终陨落

 一 孤独的自我斗争

 二 绘制《新生》

 三 悲喜交加的家庭团聚

 四 带来死神的黑乌鸦

第九章 身后盛名:绘画明星,唤醒良知的世界

 一 姗姗来迟的盛名

 二 我们的追思

序言

在BBC评选的“世界上最贵的十幅画”中,《向日葵》《星空》《夜空下的咖啡馆》《加歇医生》赫然在列,拍卖成交价格已然达到千万美金,屡屡刷新艺术界的纪录。这几幅画作者来自同一个画家:文森特·梵高。

人们对他的追捧不仅体现在对他作品的一掷千金上,他的名声如此响亮,以至于没有什么艺术素养的人也买来他作品的复制品装点房间,也能说出他人生中几件逸事;他生活过的小地方——阿尔勒、安特卫普、奥维尔,以前默默无闻,现在也成了艺术爱好者的朝圣地;他的画作深深影响了包括表现主义、野兽派等整个现代艺术,与塞尚、高更一起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代表人物”。

坐拥这等盛名,谁能想到梵高生前一幅画都卖不出去,没有成家,被周围人嘲笑驱逐呢?谁能想到这样的天才仅仅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了不到40个年头?

人生的前20年,他过着和普通人无异的生活:他的父母和家庭并不是特别显赫,但父母恩爱,5个孩子天真活泼,倒也能享受天伦之乐。父母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性格稍微内向的梵高养成了读书、思考和绘画的好习惯。16岁那年,梵高听从家人的安排,进入古比尔画廊做美术品销售,这一干就是4年。

从20岁到27岁的7年,是一个混乱的摸索期。求爱失败的刺激和长久以来对庸常销售生活的忍耐促使他放弃别人强加给自己的生活,开始走上主动选择的一条路——宗教。这份选择来源于在牧师父亲旁边的耳濡目染,更来自他悲天悯人、想要普度众生的善意。他兴致盎然地去报考神学院,却因为这古怪的性格被拒绝。可是,勇往直前的他不顾没有同定的教职和编制,深入比利时最艰苦的博纳日尔矿区做一个牧师。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他更感受到矿区工人苦难的厚重,也发现那些衣冠楚楚的宗教宣扬者不过是沉浸在救赎别人的幻想中,对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实际帮助。在那几年,他深刻地理解到尼采的“上帝死了”那种悲哀。在反复权衡下,他决定放弃这条道路,用另一种实际的方式帮助这些底层人。

在迷蒙一片、看不清前路的人生路口,迷茫和困顿会弥漫在人们心头。快到30岁时总有一种时不我与、功业未就的急迫感,梵高也是这样。在弟弟提奥强大的鼓励和支持下,他跌跌撞撞地走上了创作的道路。他东奔西走,去学素描、学解剖、学油画、学色彩,然后蜗居在一个地方消化,把内心的全部细碎感受和对世界的感悟都吐露在画里。一开始,他还踩着别人的足迹,后来他就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条路,越走越远,直到抵达自己的心灵最深处,触碰到那些最深的痛和孤独,再无知返。

梵高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家人和朋友的不解、周围人的白眼和嘲笑、艺术界的不认可都像一阵阵暴风雨,把他的世界吹得彻骨冰冷,能为他御寒的只有他自己对艺术和生活的热情。然而,在日益严苛的外部环境下,这一火苗也慢慢熄灭,在37岁那年他用手枪终结了这一世孤独。

所以,要体会梵高人生体悟之深和画作韵味之浓,我们必须要和当年的梵高一样,沿着他探索自我的足迹,深入他的艺术殿堂。

内容推荐

对许多人来说,梵高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疯狂的天才艺术家。杨剑著的《梵高(见过生活凌厉依旧内心向暖)》是一本关于梵高的传记类图书,记述了这位生前寂寞死后辉煌的天才画家,用明亮鲜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却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37岁的年轻生命的一生。带领读者再次深入到他充满曲折,充满苦难,也充满人性的人生,再认识一个艺术天才的激情与孤寂。

编辑推荐

他作品的伟大,世人皆知;他人生的痛苦,独自承受。

杨剑著的《梵高(见过生活凌厉依旧内心向暖)》讲述了当你欣赏梵高的作品时,如果不能理解他创作时的现实环境和处境,你是很难领会其真正魅力和灵魂所在的。

当你真正了解了他的人生,再看作品,你会更加震撼于他心灵的纯净,折服于他艺术的高度。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