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灾害是危险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天意难违”过多地强调了危险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忽视了人类社会是可以对灾害做好防御措施的,而“人定胜天”的观念则夸大了人类社会的作用,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唐彦东、于汐所著的《灾害经济学(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灾害损失、灾害短期经济影响、灾害的长期经济影响、减灾理论、灾害风险管理、生命价值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理论等内容。
| 书名 | 灾害经济学(第2版) |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 作者 | 唐彦东//于汐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灾害是危险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天意难违”过多地强调了危险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忽视了人类社会是可以对灾害做好防御措施的,而“人定胜天”的观念则夸大了人类社会的作用,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唐彦东、于汐所著的《灾害经济学(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灾害损失、灾害短期经济影响、灾害的长期经济影响、减灾理论、灾害风险管理、生命价值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理论等内容。 内容推荐 近年来,灾害发生的频率、受灾人数和灾害经济损失都在迅速增长。在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严重地阻碍和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灾害发生和对经济的影响规律、抵御灾害风险和降低灾害损失的经济措施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学者呼吁应该建立灾害经济学。 灾害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与灾害之间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灾害经济学研究灾害,不是研究灾害的自然属性,而是研究灾害的社会属性,即灾前、灾时与灾后的社会经济关系。灾害经济学广泛吸收环境科学、生态学、灾害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营养,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灾害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灾害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拓展了灾害科学的内容,使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添加了经济学分析视角;另一方面也使经济学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增强了在灾害背景下其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解释力。这对于人类认识灾害、处置灾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唐彦东、于汐所著的《灾害经济学(第2版)》通过对国内外灾害经济基本理论及一般规律进行归纳和梳理,基本涵盖了灾前的风险管理、减灾、灾后的损失评估、灾害对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恢复重建等理论,力图构建起灾害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世界及我国灾害概述 一、世界灾害概述 二、我国的灾害 三、灾害信息数据库 第二节 灾害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灾害经济学的产生 二、灾害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灾害经济学与经济学 二、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灾害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习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二章 相关术语 第一节 致灾因子与灾害 一、致灾因子 二、灾害 第二节 灾害的分类 一、按照致灾因子持续时间分类 二、按照致灾因子的来源分类 三、按照灾害影响的范围分类 四、按照致灾因子的破坏程度分类 五、按照社会-自然致灾因子分类 第三节 脆弱性 一、脆弱性的概念 二、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三、脆弱性的变化 第四节 恢复力 一、恢复力的定义 二、恢复力的特性和维度 三、经济恢复力 习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三章 厌恶品的供求均衡 第一节 厌恶品的分类 一、排他性和竞争性 二、厌恶品的分类 第二节 厌恶品的供给和需求 一、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约束 四、消费者均衡 五、厌恶品马歇尔需求函数的推导 六、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 七、厌恶品需求和供给均衡 第三节 公害物品的供给和需求 一、公害物品与市场失灵 二、常见的公害物品 三、公害物品的供求分析 第四节 公共资源 一、公地的悲剧 二、常见的公害资源 习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四章 灾害损失评估理论基础 第一节 间接效用函数 …… 第五章 灾害损失划分 第六章 市场影响灾害损失评估 第七章 非市场影响灾害损失评估 第八章 环境问题及其评估方法 第九章 环境污染控制经济学 第十章 灾害短期经济影响 第十一章 灾害与长期经济增长 第十二章 生命价值评估 第十三章 灾害风险管理概述 第十四章 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第十五章 灾害风险管理措施 第十六章 减灾经济分析 第十七章 恢复重建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