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青著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介绍: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职场人,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意义所在。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工匠精神”以及严谨、专业的技艺态度传承下去,把“工匠精神”深深植入自己的内心,融入我们工作中的每时每刻,不断学习本岗位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操作技能,不断改善工作方法,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艺。不仅在专业上要严格要求,而且还要加强工匠文化的熏陶,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员工因为工匠精神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个人的升职加薪。
种青著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介绍:自古以来,工匠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技艺,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孜孜不倦、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见证着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谱写了人生辉煌的乐章。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
作为职场人,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意义所在。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职业人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第一章 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本质
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
快乐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平凡也能成就工匠精神
小工匠也要有大梦想
如何爱上你的工作
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工作
工作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第二章 踏实做人,勤奋做事:勤奋踏实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业精于勤,成功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每天多做一点,积跬步至千里
功到自然成,熟能生巧才是精工巧技的秘诀
拒绝浮躁,脚踏实地
量力而行,好高骛远做不成事情
踏实努力,谦虚低调
展现能力,证明你的实力
第三章 扛起责任的大旗:责任心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时刻将责任牢记于心
敷衍工作只会害了自己
给自己找借口就是推卸责任
把认真作为工作的第一信条
勇于负责,让自己更优秀
对结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第四章 用细节成就伟大: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理念
杜绝粗心大意,“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一丝不苟,细节成就完美
细节决定成败,不放过每一个细微之处
把细微的小事做到完美
忽略细节问题,会让你前功尽弃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第五章 先专注,后专业:专注专业是工匠精神的特质
找对方向,然后再专注地做事
摒弃三心二意,一心盯紧自己的工作
专于其中,方成极致
摒除杂念,多一分专注事半功倍
专注才能专业,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专家人才
找准靶心,优先专注最重要的事
第六章 不断强化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是工匠精神的内涵
时刻充满自信
忠诚比能力更重要
学会合作,不要一个人去战斗
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
加强执行力,克服拖延症
自律使人优秀起来
永远保持工作的激情
第七章 一念执着,一生坚守:执着坚忍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再难也要忍一忍,忍耐之中见成效
坚定执着,绝不轻言放弃
困难不是放弃的借口,而是坚持的理由
把困难当作一种历练
耐得住工作寂寞,板凳能坐十年冷
不急于求成,慢工更能出细活
第八章 不要停下追求的脚步:锐意进取是工匠精神的基石
缺什么都不要缺进取心
积极主动,抓住每一个机遇
终身学习,才可以永不落伍
不断超越,激发自身的潜能
每天反省,才能自我提高
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九章 大胆创新和突破:创造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
积极思考,勤于动脑
运用技巧,“巧”干永远胜于“蛮”干
有创新才有出路
独辟蹊径,别踩着别人的脚印走
用创新创造铺开成功的地图
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
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这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倡导最为一致,每个人都应成为爱岗敬业的代言人。
中华民族素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美德。孔子云“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业是立业之本,是人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依据,是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美好未来的动力之源。
2015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8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镜头对准了8个领域最普通的人,生动具象地讲述了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故事内容林林总总,故事主人公文化、年龄、职业均有区别,但从中提炼出共性,毋庸置疑都是有着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这亦是我们探寻的答案所在。
敬业,顾名思义就是敬重并重视自己的工作,且为此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敬业最重要的内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工作职责的重视和对事业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为了事业而积极奉献的精神,对事业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对团体组织的尽心尽力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工匠精神。
有一个故事,老陈从部队退役以后,一直在一家工厂做仓库保管员,虽然工作不繁重,无非就是按时关灯,关好门窗,注意防火防盗等,但老陈却做得非常认真。他不仅每天做好来往的工作人员的提货日志,将货物有条不紊地排放整齐,还从不间断地对仓库的各个角落进行打扫清理。两年了,由于老陈的把关,仓库没有发生一起失火失盗案件,其他工作人员每次提货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所提的货物。在年底分红时,厂长按老员工的级别亲自为老陈颁发了1万元奖金。好多老职工不理解,老陈才来厂里两年,凭什么拿到这个老员工的奖项?
厂长似乎看出了大家的不满,于是说道:“你们知道我这两年中检查过几次咱们厂的仓库吗?一次也没有!这不是说我工作没做到,其实我一直很了解咱们厂的仓库保管情况。作为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老陈能够做到两年如一日地不出差错,而且积极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对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试问,我们厂其他的职工,谁能像老陈那样做到爱岗敬业?我觉得这个奖他当之无愧!”
敬业是任何一份职业都需要的职业道德,是将工作做好的最直接的能力。敬业的人怀着一种对职业的敬仰,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价值。如果你在工作上能敬业,并且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你会一辈子从中受益。
有一位日本女大学生,利用假期到东京帝国饭店打工。她在这个五星级饭店里所分配到的工作是洗厕所。
第一天上班,当她伸手进马桶刷洗时,她差点当场呕吐。勉强撑过几日后,她实在难以为继,决定辞职。但就在此关键时刻,大学生发现,和她一起工作的一位老清洁工,居然在清洗工作完成后,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下去。大学生看得目瞪口呆,但老清洁工却自豪自在地表示,经他清理过的马桶,是干净得连里面的水都可以喝下去的!
这个举动给女大学生很大的启发,令她了解到所谓的敬业精神。此后,再进入厕所时,大学生不再引以为苦,却视为自我磨炼与提升的道场,每清洗完马桶,也总会自问:“我可以从这里面舀一杯水喝下去吗?”
假期结束,当经理验收考核成果,女大学生在所有人面前,从她清洗过的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下去!这个举动同样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尤其让经理认为这名大学生绝对是必须延揽的人才!
毕业后,女大学生果然顺利地进入帝国饭店工作。
正是这种对工作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使女大学生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有了这种精神,她可以克服工作中所有的困难,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开始了她人生不断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程。几十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后来她成为日本政府内阁的重要官员——邮政大臣,并得到小泉首相的赏识。
这位女大学生的名字叫野田圣子。P2-4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之中,透露中国领导者对现实的判断与方向感。“工匠精神”也因此成为当今的热议话题。
“工匠精神”为何值得关注、如此重要?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企业活力的源泉。据相关报道,截至2012年,在中国,创业历史超过150年的企业仅有六必居、张小泉、同仁堂、陈李济等9家。而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研究者发现它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其实质就是现代企业人的信仰及对信仰的坚守。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抱持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惜一切代价做品质最高的产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赢得用户的满意,使质量和品质在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事实上,“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品。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我们从不缺乏能工巧匠,更不缺工匠精神。从两干多年前的鲁班,到隋代的李春,他们都是大师级的工匠。万里长城、故宫建筑、赵州石拱桥、西安大雁塔……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杰作。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肌体里,早已蕴藏着工匠精神的基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工匠及工匠精神在推动人类文明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也证实,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的,如果忽视工匠精神,那么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辉煌就难免受挫,同时工匠精神这股有生力量推动人类进步的愿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其内涵十分丰富。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时代呼唤我们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当今中国的各行各业中,缺少的不是经营者,而是拥有工匠精神的人。今天,讲利益的人越来越多,讲责任的人越来越少;讲权力的越来越多,讲成长的越来越少;讲关系的越来越多,讲原则的越来越少。长久以来,正是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坚持、追求,才让我们的个人成才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荆棘。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让工匠精神回归,也契合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可以说,各行各业出类拔萃者,都离不开工匠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糟粕伪劣,多一些优品精品。身处其中的我们每一个人,也自然会更安心、更舒心。
如今,工匠精神已经超越了“工”本身的范畴,并不是某一类人所特有的,它是一种做事情的态度,是一种全心投入、追求极致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今天仍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只有秉承工匠精神,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思考,发现可以或需要改善的地方,并在将工作做到极致的过程中发现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如果人人都能以工匠精神去工作,整个社会的发展必将加快脚步。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倡工匠精神,提倡严谨的做事态度,提倡大聪明、大智慧。没有优良的工匠精神,绝不可能制造世界级的好产品,企业要想成为世界级企业也只是痴人说梦。
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职场人,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意义所在。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工匠精神”以及严谨、专业的技艺态度传承下去,把“工匠精神”深深植入自己的内心,融入我们工作中的每时每刻,不断学习本岗位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操作技能,不断改善工作方法,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艺。不仅在专业上要严格要求,而且还要加强工匠文化的熏陶,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员工因为工匠精神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个人的升职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