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著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通过眼明手快的小记者小灵通漫游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对未来作全景式的“扫描”。今天,有一些科学幻想已经实现,或者即将实现:小灵通前往“未来世界”,乘坐的是“原子能气垫船”,如今,气垫船已经很普通;小灵通手腕上戴的“电视手表”,已经接近于变成现实;更小的手表大小的微型电视机的诞生,指日可待。这个能够穿梭时空、四处走访的小记者兼小旅行家——小灵通,让众多小朋友羡慕不已。未来是希望的所在。这本充满希望的好书,将会给你以鼓舞,以知识,以幻想,以力量。别再犹豫了,快和本书的主人公一起开始一段奇妙的未来之旅吧!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创作的科幻童话代表作,以超前的眼光预测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该作品荣获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作者在这部前后历时四十多年所写的作品中,塑造了心明眼亮的小记者小灵通的可爱形象。通过小灵通三度漫游未来市的种种见闻,多角度、全方位、生动有趣地展示了未来的美好景象。这部作品自出版以来,深受众多大、小朋友的喜爱,畅销百万册,经久不衰,并有个别篇章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丢了“宝贝”
哎!要讲的事情,比牛毛还多。
从哪儿讲起好呢?就从我那“宝贝”——照相机是怎么丢的说起吧!说实在的,我总以为,我的这次奇遇,都是从丢了这架照相机引起的。
我记得,那天傍晚,我在江边闲逛。
血红的夕阳,把江面染得一片通红。风一吹来,水波涟漪,江水像一条红绸似的轻轻飘动,真是美极了。
我心里不由得一动:赶快把这“江边晚景”拍下来!
唷,坏了!我找遍那鼓鼓囊囊的挎包,把水壶、小刀、橡皮、铅笔……统统掏了出来,甚至把挎包来了个里朝外大翻身,还是没找到我的“宝贝”——照相机。
我记得下午出发的时候,好像顺手往挎包里塞了个硬梆梆的东西——照相机,怎么会不见了呢?
照相机是我的好朋友、好“宝贝”。它是一位天才的“画家”,不,一位天才的“速写家”。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怎能丢了“武器”——照相机呢?
我到处去找,一会儿钻到那丫丫叉叉的灌木丛里,一会儿撅着屁股在草地上乱摸。我越找,心里越急,眼看太阳马上要落山了。
天,黑得那么快,夜幕降临了。
后来,我脚酸了,衣服划破了,人也累了。看看天已经像锅底那么黑了,我打算赶紧回招待所去。心想,兴许我下午压根儿没有把照相机塞进挎包,现在它正平安无事地躺在桌子上呢。
奇遇
可是,我又遇上了第二件倒霉的事儿:天一片漆黑,月亮不知躲到哪儿去了,我到处乱找瞎摸,弄得晕头转向,记不清回招待所的路了,迷路啦!
四周静悄悄的,连绣花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江边看不见一个人,耳边只响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我在江边徘徊、踌躇,我低着头走着走着,忽然在朦胧的夜色中,看见前面有一排雪白的栏杆,栏杆后面隐隐约约有一张长长的白色靠椅。我高兴极了,像在运动场上跨栏似的,一跳便蹿过栏杆,一屁股坐在那靠椅上。
那时,真有一股说不出的舒服劲儿。为了更加舒服点,我干脆躺了下来,把挎包当枕头,放在头底下。
本来,我只打算稍微躺一会儿。可是,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皮有千斤重似的,抬也抬不起来,不久,我就呼呼睡熟了,而且做起梦来啦!
在梦里,我还是在那江边的草地上,找我心爱的照相机。找呀,找呀,在黑黝黝的灌木丛中,忽然看见两只绿闪闪的灯笼——老虎的眼睛!顿时,我吓得直打哆嗦。那老虎张牙舞爪,大吼一声:“呜——”
“救命哪!救命哪!”我大声喊,一骨碌坐了起来。
金色的阳光,射在我的眼皮上。天已亮了,东方一片朝霞,染红了整个天空,太阳正在冉冉升起。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才知道原来是在做梦哩。
我朝四周一看,咦,怎么我眼前的树,都在飞快地朝后跑呢?
难道我头晕吗?
我站了起来。天哪!原来我是在一艘巨大的轮船上。这时,轮船又发出“呜——”的一声巨响,使我明白过来:刚才梦中的老虎吼声,就是轮船的汽笛在叫呢!
我再仔细观察一下,又明白了一件事儿:我昨天黑夜里跳过的那道白栏杆,原来就是轮船船舷上的扶手栏杆。而我躺着睡大觉的长椅,正搁在轮船的走廊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P5-9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的第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写于1961年秋,当时我21岁,还在北京大学上学。《小灵通漫游未来》在当时未能出版。尘封了17年之后,在1978年“科学的春天”,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印了150万册,根据《小灵通漫游未来》改编的四种版本的连环画总印数也达到150万册,一下子成了“超级畅销书”。
《小灵通漫游未来》创造了三项纪录:
《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发行量300万册,至今仍雄踞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
《小灵通漫游未来》连获大奖:1980年荣获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如今已经拥有一亿用户。
我在1961年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1984年写出了续篇《小灵通再游未来》,2000年写出《小灵通三游未来》。这三部作品通过心明眼亮的小记者小灵通三次访问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未来世界的立体图景。可以说,这三部作品描绘了一幅充满细节的长卷——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像这样全面、形象地展现未来的作品,在众多的中国科幻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
2000年,《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合在一起,出版了《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并在全国16个城市举行签名售书,很快就销售一空。
2005年8月5日,《南京晨报》刊出了记者朱海永采写的《谁家有<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报道,反映南京的读者刘先生一直想买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可找遍了南京城也没有买到这本书。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2006年又一次推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次出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分为两册,即“典藏版”和“最新版”。“典藏版”收入《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小灵通再游未来》,“最新版”收入《小灵通三游未来》。“典藏版”和“最新版”都新增了附录,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历史背景。
“典藏版”新增加《一个预言家的愉悦》,详细“考证”了作者1961年所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许多科学预言被后来的科学技术所证实的种种事例。
……附录《<小灵通漫游未来>创作历程》详细回顾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四十多年的创作经过;《“未来的梦”——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是作者与白岩松关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对话;《“小灵通”成为手机著名商标》则讲述了小灵通从小记者“转行”成为手机著名商标的有趣故事。《读者眼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收录了许多《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老读者对这本书的有趣的回忆。
叶永烈 2012年3月26日于上海“沉思斋”
我通过一位眼明耳灵、消息灵通的小记者——小灵通,到未来市进行一番漫游,报道种种未来的新科学、新技术。这样一来,抓住了一根贯串线,把那些一条条孤立的科学珍闻,像一粒粒珍珠用一根线串了起来。
——科普文艺作家、本书作者叶永烈
这本书,除了丰富的科学幻想外,也具有儿童小说的情趣,其中大人和儿童的形象纯朴可爱,易于儿童理解和接受,情节也比较生动有趣,使儿童像听有趣的故事似的被牢牢吸引。
——科普作家、科幻评论家董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