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傲慢与偏见(全译典藏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简·奥斯汀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一个富有的单身汉,一定得娶一位妻子,这已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条真理还真够根深蒂固的,每当这样一个单身汉新搬到一个地方,新邻居们尽管对他的性情和见解完全不了解,却总是把他看作自己的某个女儿理所应得的财产。

有一天,班纳特太太对丈夫说:“班纳特,我亲爱的,你听说尼塞费尔德花园被租出去的消息了吗?”

班纳特先生说他没有听说过。

“真的租出去啦,”班纳特太太接着说,“郎格太太刚刚来过,她告诉了我那边的情况。”

班纳特先生没有吭声。

“难道你不想听听是谁租下了这个花园?”班纳特太太有些沉不住气了。

“你想要告诉我,而我也并没有表示反对。”

这话足以鼓励班纳特太太讲下去了。

“嗨,亲爱的,你得知道,郎格太太说是一位从英国北部来的阔少租下了尼塞费尔德。他是在星期一乘着一辆驷马高车看过花园的,他对这个地方非常满意,当下就和莫里斯先生谈妥了,计划是在米迦勒节前搬进来,他的一些佣人们在下周末就到。”

“这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班纳特先生问。

“彬格莱。”班纳特太太回答。

“他是单身还是成家了?”

“噢!亲爱的,是个单身,这一点也错不了。一个拥有不少财产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英镑的收入。这可真是咱们女儿们的福气!”

“你这话怎么讲?那财产和我们的女儿有什么关系?”

“唉,我的班纳特,”班纳特太太回答说,“你怎么这样扫人的兴!你也一定知道,我正寻思着让他娶我们的一个女儿呢。”

“这也是他住到这里来的打算吗?”

“他的打算!你真能瞎说!不过,他倒也许真的会爱上咱们的一个女儿呢,所以等他搬来以后,你一定要尽快去拜访他。”

“我看不出有这个必要。你带女儿们去就行了,或者你可以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和女儿们一样漂亮,所以彬格莱先生说不定会喜欢上你的。”

“亲爱的,你尽拣好听的跟我说了。我当然也曾年轻漂亮过,不过,现在我可不愿夸耀自己的美貌了。当一个女人已经有了五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她就不该还惦记着自己的容貌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女人也不会有多少美貌值得去想了。”

“不管怎么说,亲爱的,在彬格莱先生住进来以后,你一定得去见见他。”

“确切地说,这超出了我应该做的。”  “可是,你总该考虑考虑你的女儿们吧。你且想一想,这会给你的一个女儿带来什么样的幸福。威廉·鲁卡斯爵士和他的太太就冲着这一点,已经决定要去了,你也知道他们一般是不拜访新邻居的。你无论如何得走一趟,你不去,我和女儿们就没有理由拜访人家啦。”

“你无疑是有点儿过分谨慎了。我敢说彬格莱先生将会很高兴见到你们的,我愿意写几句话给你带上,向他保证无论他选中了我们的哪一个女儿,我都会是十二分地赞成;不过,对我的小丽萃,我一定会添上点儿美言的。”

“我不愿意你做这样的傻事。丽萃一点儿也不比别的几个女儿强,我敢肯定,她没有吉英一半的美貌,也没有丽迪雅一半的活泼性子。可你却总是偏爱她。”

“她们中的哪一个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班纳特先生说,“她们像别人家的姑娘一样,又蠢又无知;不过,丽萃倒是比她的几个姐妹们脑子伶俐一些。”

“班纳特,你怎么能用这种话来数落你的孩子?你总是喜欢这样来气我。你对我可怜的神经没有一点儿同情心。”

“你错怪我了,亲爱的。我对你的神经是非常尊重的。它们是我的老朋友了。我洗耳恭听你提到它们至少已经二十年了。”

“啊!你不知道我所受的痛苦。”

“不过,我还是希望你战胜这痛苦,活着看到许多每年有四千英镑收入的小伙子们住进这里来。”

“那对我们有什么用,如果这样的人搬来二十个,你也不去拜访人家。”

“你可以相信,亲爱的,当这里有了二十个这样的人,我愿意一一拜访他们。”

机智、诙谐和幽默,不苟言笑和变幻莫测是那么奇特地融会在班纳特先生的身上,以至他的妻子跟他生活了二十三年了,还难以摸透他的性格。而班纳特太太的思想却不难揣摸。她是一个智商不高的女人,懂得很少,性情又很不稳定。在她一不高兴的时候,便以为是她的神经出了毛病。她活着就是为了把女儿们嫁出去,她生活中的慰藉就是访客拜友,打探消息。

P2-4

书评(媒体评论)

《傲慢与偏见》是所有小说中最令人满意的一部。

一一毛姆

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三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序言

文学风格之如人的气质和风貌,一部作品缺少了它就失掉了其赖以存在的独特性。如果在一部世界名著的译本中没有完整地再现原作的风格,那么这部世界名著的价值将会受到损害,它将会失去“这一个”区别于“那一个”的个别性,也即它自己的别样的风采会被平庸的翻译所掩埋,从而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光彩和力量,它就好像是换了一副面孔,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它了。所以我以为在世界名著的翻译中应该把原作风格的再现摆在最为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的翻译家们要有较强的文体意识,对原作的风格做精到的研究,将原作用词用句的特点谙熟于心,然后调动起一切语言手段,旨在最大限度地去再现原作品的风格。

既然风格的再现如此重要,在这里我想就我所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与国内影响较大的几个译本之间做些比较,看一看在这部作品的风格移植方面,各有什么长短得失。

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体面人家的生活和交往,看似平凡而琐屑,作者的风格却能雅而不俗。她的这种优雅精美的风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证明:一、这是作者刻意追求和保持的一种风格,奥斯汀把自己的艺术比作是在“二寸象牙上细细地描写”,要想在两寸象牙上做文章,那显然是一种精雕细刻了。所以我们译者在翻译这部作品时,也须用极细腻的笔触去再现她的这一风格。二、书中描写的都是上流社会人物的生活、举止和言谈,虽也提到佣人奴仆,但只是一带而过,鲜有对他们言行的描写,唯有达西先生家的那位老女管家赞美达西先生的那一番话例外,而那也主要是为了给伊丽莎白感情的转变和发展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作品所描写的人物群决定了它现在的这一高雅闲适的风格。三、每个主要人物的言谈都极富于其性格上的特征,而且也都符合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对话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单凭他们的说话,你就不会认错人。而贯穿于全书字里行间中的作者的嘲讽,也正是从这些各具特点的人物谈吐之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译例比较:

1. “I admire the activity of your benevolence,” observed Mary, “but every impulse of feeling should be guided by reason; and, in my opinion, exertion should always be in proportion to what is required.”

王科一译文:

这时曼丽说道:“你完全是一片手足之情,我很佩服,可是你千万不要感情用事,你得有理智一点;而且我觉得尽力也不要尽得过分。”

孙致礼译文:

“我佩服你的仁厚举动,”玛丽说道,“但是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感情应该受到理智的约束。依我看,做事总得有个分寸。”

王晋华译文:

“我很赞赏你的出于姐妹之情的举动,”玛丽说,“不过,感情上的冲动应该受到理智的支配才是,我的看法是,一个人尽力应该尽得恰到好处。”

玛丽是一个不问时事、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一味死啃书本的女孩子,她说话咬文嚼字、堆砌词语而很少有内容可表达。作者模仿她的口吻,正是对这一类人的一种嘲讽。笔者前面已经提到过,作者细腻的文风也表现在人物的谈吐恰似人物的性格这一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尽可能多地再现玛丽说话的句式和其堆砌的词语,是于体现原文细腻的风格有益的。在这段译文里,王晋华将原文的一些句式和词语直译过来,就是想要再现原作的风格。在这些译文中,王晋华的译文最长,在可读性方面也许要受到一些影响,这就要看译者是如何取舍的了。王科一和孙致礼选择了可读性,王晋华选择了细腻性。

2. With this answer Elizabeth was forced to be content; but her own opinion continued the same, and she left him disappointed and sorry. It was not in her nature, however, to increase her vexations, by dwelling on them. She was confident of having performed her duty, and to fret over unavoidable evils, or augment them by anxiety, was no part of her disposition.

王科一译文:

伊丽莎白听到父亲这样回答,虽然并没有因此改变主张,却也只得表示满意,闷闷不乐地走开了。以她那样性格的人,也不会尽想着这些事自寻烦恼。她相信她已经尽到了责任,至于要她为那些无法避免的害处去忧闷,或者是过分焦虑,那她可办不到。

孙致礼译文:

听到父亲这番回答,伊丽莎白不得不表示赞同,但她并没有改变主张,便心灰意冷地离开了父亲。然而,她生性不爱多想烦恼的事,省得越想越麻烦。她深信自己已经尽到了责任,决不会为那些无可避免的不幸而烦恼,或者因为忧心忡忡而增添不幸。

王晋华译文:

听了这番回答,伊丽莎白只能作罢了;可是她并没有改变她的看法,她失望而又怏怏不乐地离开了。不过,再去想这些事来增添她的烦恼,也不是她的性格。她自信她已经尽到了责任,去为无法避免的危害担忧,或者是用过分的忧虑去浇灌它们,可不是她的天性。

在王科一和孙致礼的译文中,都分别有几个原文的词语没有在他们的译文中表达出来,如原文中的 “increase” “augment them” “no part of her disposition”等,还有两个对称结构 “not in her nature” 和 “no part of her disposition” 也没有移植过来,这样子译来,原文那一素雅细腻的风格就难免要有所丢失了。这样又难免不影响到意思上的略微改变,伊丽莎白是那种顺应自然的性格,她就没有想着那样去做,而不是“办不到”。

限于篇幅,我不能再举更多的例子来加以比较了。希望读者能从这一斑窥见出我想要表达的思想的全貌来。笔者认为,总的来说,我们的作品翻译在再现原作的“风姿”方面做得不够,并不是说我们的翻译家们水平不高,而是因为我们的翻译家们太多地注意了译文的通俗性和可读性,而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知道,特定的艺术内容总是有形式于其自身,或者说内容之为内容,就是由于它包括有特定的形式在内,因此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如果我们忽视了对原作语言组合上的特征的再现,那么在译作中受损害的就不仅是从这一特定的语言组合中见出的艺术形式(比如色彩、气氛、对称、节奏、气势、格调、各种修辞手法等),而且必然会影响到原作独特内容的再现,从而最终影响到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见出的独特风貌”,即风格的再现。基于这样一种认为,我觉得我们对原作的用词用句是应该倍加留意的,不仅要研究作品在词句上的特点,而且要尽可能的再现出原作者在词语使用和句式组合上的特征。这是再现原作风格的前提,当然译者的文学素养、语言修养、美学理论等修养与风格的再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翻译实践中,我基本上遵循的是一条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用词用句特点的翻译原则。我认为,由于我的翻译原则和王科一、孙致礼二位先生有所不同,因此我的译本在整体风貌上似乎与他们的译本不太一样。当然他们的译本也各有所长,王科一的翻译细腻而传神,孙致礼的翻译通俗而上口。

王晋华

于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

2013年12月21日

内容推荐

简·奥斯汀著王晋华译的《傲慢与偏见(全译典藏本)》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一个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一个聪颖美丽却心存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千回百转,历经种种心灵涤荡,爱情——终如芙蓉般在清澈的湖水中,静静地含露绽放。小说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语言清新流畅,充满机智,是奥斯汀最受欢迎的一部小说。

编辑推荐

简·奥斯汀著王晋华译的《傲慢与偏见(全译典藏本)》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是奥斯丁小说中受欢迎的一部,并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1: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