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麦秸垛上的小豆子/中国童年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肖定丽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哈哈,我要上学去!

妈说我今天能上学了,她昨天给我报了名。

假假的,像是在做梦。

我让三姐掐我的胳膊试试,她不掐,她噘着嘴,快要哭了。

我穿起上衣,一颗一颗地扣好扣子,手快活得有点抖,总是对不准扣眼儿。虽然是三姐穿过的旧衣服,但一颗扣子也没缺,还没有补丁。整个夏天,我差不多都是光着上身。脚上今天也穿了鞋,我多么喜欢穿鞋啊,脚上有鞋子,就不怕刺扎脚,不怕碎碗片割脚,不怕踩到鸡屎和猪牛粪而难受得浑身发抖。

我跑到门外,今天的太阳比哪一天都漂亮,把我通身照得亮堂堂的。莫非太阳今天也特别打扮了?

我把长出来一截的袖子卷几卷,跑进跑出,跑出跑进,在屋子里没法安顿下来。不能怪我,我的心兴奋得总在怦怦跳嘛。

等再从屋子里跑出来时,我发现三姐正坐在院子里哭。她的身边放着割牛草的柳条篮子,还有弯弯的镰刀。

“我也要上学……我也要上学……”三姐一边哭一边说。

“上天!”爸吼道。爸的脸黑黑的,正拿着扫把扫院子,沙啦!沙啦!很用力,没好气的样子。

真奇怪,我要上学这么好的事,全家人竟没一个高兴的。妈像做了什么亏心事,靠在门边,瞅着屋檐上的几根绿草,发愣。

“我也想上学!我也想……上学……”三姐还在哭。

“你想挨打!”爸的扫把拍在地上,提高了嗓门,“再闹我给你一扫把!”

妈赶快柔声对三姐说:“快起来,去割草吧!”

她大概真怕爸给三姐一扫把。

三姐磨磨蹭蹭地拿起篮子跟镰刀,不想出院子。

我跑到三姐身边,悄悄地跟她说:“三姐,我去学校学会认字了,回来教给你。我把我学会的字,都教给你。”

三姐听了我的话,才抹抹眼泪,拿起镰刀,背起篮子走出去。走到院门口,还回头疑问地看着我,我向她点点头,表示我说话算话,她才走了。又黑又亮的辫子,在三姐背上一摇一摇的,是一根独辫,编得光溜溜的,直编到发梢,在发梢处用红色的毛线结了个带穗子的蝴蝶结。三姐真会扎辫子呀!

妈向我使个眼色,我便踮起脚尖向学校跑去。

学校就在我们村庄。

我们庄总共有三四十户人家,一大半都住在村子里。村子的周围全是池塘围绕,跟周围大多数村庄一样,只留着个路坝在村庄前,方便出入。池塘里洗菜洗衣,水上面养着鸭与鹅,水里面养着鱼,过年的时候,长大的鱼会打上来,每家有份,大多是白鲢鱼和红尾巴鲤鱼。鱼秧子都是春季放进去的,卖鱼秧的人拿水瓢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地数着往池塘里放。一小半人家因为家里的人口增添而另立门户,村子里住不下,才搬到池塘的外面去。

村里村外,大多种着白杨树、槐树,池塘边种的是柳树。夏天,村庄全是绿色的。村北大路口有一棵糖栗子树,是棵很老的树,粗极了,高高大大,树皮粗糙,向四周伸着枝条,像要把村里村外的住户都连接起来。我们小孩儿爱在树下玩儿,捡拾树上落下来的一粒粒圆圆的、青色的、棕色的果果,放在口袋里假装是糖豆。其实那些果果是空的,轻飘飘的,不能吃,咬咬尝尝,不甜。每年夏季会飞来成群的花蝴蝶,趴在树干上吸食树皮上流淌的汁液。花蝴蝶漂亮的翅膀一张一合,把树千打扮得像过节般美丽。糖栗子树,是全村最美的树。奶奶最爱给我唱的歌谣就是关于糖栗子树的:

糖票予树。

糖栗子糖。

糖栗子树下盖瓦房。

三间瓦房没盖起,

叮叮咣咣来送礼。

十二头猪,

十二只羊,

十二匹骆驼排成行……

我们的教室就在糖栗子树的旁边。

说是教室,并不是专门盖的,是原来村庄里的图书室改造的。总共是三间大房子,中间隔开,一半是一年级教室,一半是二年级教室。一年级的学生和二年级的学生都从一个门里进去。学生有我们本庄的,还有东南庄和小肖庄的,三个村庄的小孩子把三间大屋子装得满满的。学校办在我们庄是因为三个庄我们肖围子最大,人最多。

二年级的学生有凳子坐,我们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只有桌子。桌子是大人们用土坯垒起的,桌面上用泥巴抹得很平整,已经大半千。就算没凳子坐,我们仍然快活得不行,对着属于我们的泥巴桌子左看看,右看看,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P3-5

目录

引子

哈哈,我要上学去!

痴迷读书

张不开的嘴巴

打雷惊魂记

听爸讲故事

流泪的水果

挖荠菜去

差点淹死了

看电影和听书

鞋子,我的鞋子

我的鸭子

红麻地里的“鬼”

衣服包书当枕头

下雨天

蛤蟆粥

土里长出来的点心

抓小贼记

月夜,跟爸捕鱼

天下美味儿

磨道里,谁在前面

我的梦

虫子和新娘子

背着小鬼儿去上学

五块钱和童话书

仙女大姐回来了

陪弟弟一起哭

掉进了冰窟窿

偷吃了供品

学费

烧出来的好吃的

被老鼠拉跑的肉

梁上的燕子

夏日炎炎好洗澡

学骑自行车

打枣记

小安的裤子

有书不会饿

从有书读到没书读

一个给孩子写书的人

序言

一切都源自童年。这是一句真言,也是一句真理。

冰心先生曾经至诚至真地写道:“童年啊!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和生与死、爱情与命运、战争与和平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一样,童年、儿童苦难与儿童成长,是儿童文学永恒的主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儿童文学、童书出版繁荣发展,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表现在儿童文学上,是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优秀作品,涌现出一大批品牌作家、品牌作品,涌现出一大批畅销书作家、畅销作品;许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画家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外获得各大奖项,特别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2016年获得了国家安徒生奖文学奖。“黄金时代”表现在童书出版上,我国的童书出版从原来的专业出版演化成大众出版,全国580多家出版社,其中530多家出版童书,年产童书4万多种,出版总量世界第一;拥有由相当于半个欧洲人口3.67亿未成年人组成的巨大的童书市场;年总印数6亿多册,在销品种20多万种,销售总额120多亿元人民币;年产值连续16年以平均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增长;2016年跃居中国出版份额最大的板块,成为一支拉动中国出版业发展的“领涨”力量。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的儿童文学和童书出版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上。

新世纪出版社在这样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上,精心推出“中国童年”系列丛书,是一种童年文学创作、童年文学出版的回归,是一种儿童文学、童书出版的不忘初心。

文学,是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寻觅和检索古今中外文学和出版的痕迹,我们不难发现,关于童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出版,特别是名人名家的童年文学和出版,一直有迹可循,有的甚至还浓墨重彩。

在国外,许多大文豪、大作家都不同程度地笔触过自己的童年,有的甚至直接书写过自己的童年,并且拥有自己的童年文学经典。如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流浪儿三部曲《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中,小奥利弗、小大卫、小皮普三个小主人公就是狄更斯自身童年的文学写照。狄更斯困苦不堪的“童年梦魇”,使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孤儿形象”精准逼真,淋漓尽致,令人震撼,因而也更赋予狄更斯作品深刻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现实主义批判色彩。又如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在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干脆以“童年”作为第一部作品的书名。在《童年》中,高尔基把阿廖沙3至10岁的童年生活做了全景式的深入浅出的描述,通过透视阿廖沙命运多舛的童年生活,揭示了俄罗斯19世纪沙皇统治时代下层民众的种种苦难,也使《童年》成了世界童年文学的经典。再如葡萄牙著名作家理查德·齐姆勒,专门策划、编辑、出版了由全球26位世界级作家童年成长故事组成的《童年时光》,其中,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迪默、畅销书作家阿特伍德等,星光灿烂、形象生动、益智励志、童趣洋溢的《童年时光》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世界广大少年儿童读者的欢迎和真心喜爱。

在中国,童年文学也是整个中国文学中最富亮色的文学板块。中国历来重视童年文学的创作和出版,并且各种文学形态精彩纷呈。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巴金的《童年》,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张天翼的《我的幼年生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三毛的《拾荒记》等,林林总总,繁花似锦。20世纪80年代初的1982年,新蕾出版社曾经推出大型《童年文库》,先后出版过“科学家的童年”“艺术家的童年”“作家的童年”“冠军的童年”等系列。其中,“作家的童年”书系选取了茅盾、巴金等7位重量级作家的作品。进入2l世纪后的2013年,明天出版社推出由王安忆、苏童、迟子建、张梅溪、郁雨君、毕飞宇6位作家书写自己童年的“我们小时候”系列,这个以知名成人文学作家为主体的童年文学系列,被誉为折射一个时代的儿童文学“童年老照片”。2016年12月,天天出版社推出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的童年文学作品《吉祥时光》,这是首部凝望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童年忆往,一出版就引起巨大的共鸣和反响。

童年,有千千种,万万种,亿亿种,乃至无穷无尽种。童年,纵然有干差万别,但总是最美好的,最神圣的。顽强地表现童年,是作家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家的本真。顽强地表现童年,也是出版社特别是专业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追求。新世纪出版社在中国童书大时代到来的今天,精心策划编辑出版“中国童年”系列丛书,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文学出版之举,是大力提升和丰盈我国儿童文学质量之举,是童书出版的大手笔之举。在丛书策划编辑中,新世纪出版社高标准,严要求,以经典、长销作为定位,力求打造一套可以传世的文学精品,打造新世纪版的《童年》、新世纪版的《城南旧事》。毫无疑问,这是充满美好的追求。

“中国童年”系列丛书,关键词是“中国”和“童年”。“中国童年”系列丛书,传承中国文化,突出中国元素。“中国童年”系列丛书,作者一流,定位精准,是一群与小读者心心相印的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童年”系列丛书,采取历史纵轴和地域横轴选择作家,基于国内一线儿童文学作家的真实童年经历进行文学创作。丛书故事跨越半个世纪和整个中国地域版图,是一套对中国几代人童年的全景式描绘,隽永优美,充满中国情味的作品。丛书着力表达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的共同呈现:这些作家的童年刚好横跨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大变革年代,国内外局势快速更迭,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作家本身的童年生活体验、精神世界变化,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时代、其他地域的同龄人的独特面貌。每个作家都是从故乡而来,走向远方的。不管走得多远,他们身上的故乡情怀、童年情结都深深地融在他们的血脉里,每个人的童年印记的叠加、融合、升华,成就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中国童年”。

“中国童年”系列丛书,以敬畏之心书写童年,以敬畏之心呈现文学。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和全球化语境下,儿童的经验出现了同质化的趋向;而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欠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常常在模仿西方作品,或迎合市场化消费主义的品位。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过描写“中国式童年”,从生活的表象出发,再现整个民族的精神,让孩子在乡土味道和文化基因中找到父辈的出处,追溯到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

“中国童年”系列丛书,首选葛翠琳、肖定丽、管家琪、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孙幼军5位海内外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年文学作品,组成第一系列,隆重推出。《回望——记忆中的碎片》是八甸儿童文学老人葛翠琳回望自己的童年,追述一个在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相融合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眼中的世界。《麦秸垛上的小豆子》是当红儿童文学作家肖定丽以一个出生在豫南农村的小姑娘作为叙事的第一视角,叙述贫苦人家的孩子在求学路上的艰辛,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豫南地区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来自海风的消息》是第一本由台湾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书写的自传体小说故事,以小女孩菁平的第一人称为视角,以台湾的离岛——澎湖群岛中的马公镇作为故事背景,描绘了主人公在成长期的心理挣扎,从侧面描写出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岛上的众生相。《沐风于野》是动物小说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为了纪念自己的童年和草原上的小伙伴所抒写的故事,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野性、深邃又神秘的画卷。《初春》是由著名童话大师孙幼军的童年日记集结而成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的主体是他在小学至初中时期所写的日记,本真地记录了一个从20世纪40年代战争硝烟中成长起来的小男孩的生活。

中国童年,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多彩的,是鲜活的。中国童年,是快乐着的,是变化着的,是进步着的,是向上着的。中国童年,需要文学的表达,需要文学的关照,需要文学的滋养,需要文学的鼓呼。我相信,“中国童年”系列丛书,一定会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大格局中脱颖而出,一定会受到广大少年儿童读者真心的喜爱。

海飞

2017年1月25日

于万泉美地

内容推荐

开阔明亮的豫南平原上,一段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

贫瘠只是这片土地的代名词,却浇熄不了女孩炽热的理想;扬起笑,含着泪,带着梦,卯起劲,跌跌撞撞闯进文学的大门。

“中国童年”被纳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是基于真实童年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及散文作品。本系列中作者的童年回忆跨越半个世纪,横跨整个中国地域版图,是几代中国人童年记忆的共同呈现,是一个民族精神故乡的回归。

肖定丽著的《麦秸垛上的小豆子》主人翁小豆子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是家中第四个女儿,能够上学读书是爸爸的奖励,希望把第四个女儿当儿子疼,老天爷就会赐家中一个儿子。因此,小豆子一直珍视着上学的机会,怀揣着对文学的炽热理想,把童年的作家梦珍重地捧在手里,一路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最后梦想成真——着实是一部乡情浓郁又励志感人的儿童小说。

编辑推荐

《麦秸垛上的小豆子》这部自传体儿童小说,是作者肖定丽对自身曲折而坚定的写作道路的回顾。她以流畅质朴的语言记录一个豫南平原长大的孩子的童年故事,反映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豫南地区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作者描绘了质朴醇厚的豫南民风,天高云淡、麦苗青青的农村景象;记述了一个农村孩子清苦的生活,还有她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心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1: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