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彦主编的《长河筑梦(蒙古民族史话)》以专题故事的形式,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描写,让读者了解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力求全面、准确、生动地再现蒙古民族的历史。按历史发展脉络,分为蒙元、明、清、民国四个部分。此卷为明清卷。
| 书名 | 长河筑梦(蒙古民族史话明清卷)(精)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姜伯彦主编 |
| 出版社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姜伯彦主编的《长河筑梦(蒙古民族史话)》以专题故事的形式,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描写,让读者了解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力求全面、准确、生动地再现蒙古民族的历史。按历史发展脉络,分为蒙元、明、清、民国四个部分。此卷为明清卷。 内容推荐 《长河筑梦(蒙古民族史话)》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既忠于历史事实,又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史话的形式,力图讲好蒙古民族的历史故事,以此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认同,弘扬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全书分为蒙元卷、明清卷、民国卷,本书是其中的明清卷,由姜伯彦主编。 目录 第一章 绝地反击 残破上都中的救亡政府 溃败!溃败 应昌悲风 北元昭宗的努力 岭北大捷 无奈的谢幕 第二章 草原乱世 胸无大志的继承者 彩云之南的血泊 智将后裔的选择 狂风中的捕鱼儿海 西边来的阴影 妥协下的复辟 “鬼力赤”身上的迷雾 第三章 东西汗廷 西方归来的完者帖木儿汗 老将丘福的执拗 东西汗廷 两国三方的混战 第四章 父子太师的可汗梦 脱欢的隐忧 也先太师 吞并明边诸卫 土木大捷 可汗与太师之战 一载帝国 第五章 二十年的大混乱 正统派再度复辟 “卫拉特帝国”的回光返照 两个年轻人的悲剧 大混乱时代的受益者 第六章 黄金家族的复兴 年过半百的新可汗 权力之争下的香艳故事 一代女杰一满都海彻辰皇后 中兴之主——达延汗 分封诸子 不逊于乃祖的博迪汗 平灭兀良哈 第七章 漠南无冕之王 阿勒坦汗与土默特 西征——拓地万里 南下——残破帝都 俺答封贡 求佛取经 土默特万户的内部纷争 青海易主 第八章 末代可汗 乱世少主 十年生聚 华彩的亮相 攘外 安内 西征与败亡 第九章 蒙古汗统的终结 最后的蒙古汗统 八旗制度与八旗蒙古兵 盟旗制度的来龙去脉 从蒙古衙门到理藩院的演化 第十章 归顺辅佐与割据称雄 漠北割据之势 漠西诸部的纷争 喀尔喀部与卫拉特部的联合 腾机思兄弟反清 第十一章 蒙古草原上的纵横捭阖 满蒙联姻 布尔尼抗清悲歌 雪域高原上的和硕特汗国 称雄漠西的准噶尔汗国 乌兰布通的血与火 多伦诺尔会盟 噶尔丹魂断昭莫多 康熙帝出巡漠南蒙古 影响三代君王的孝庄文皇后 第十二章 从青藏高原到大西北的鏖战 青藏高原上的血雨腥风 边境谈和与《中俄恰克图条约》 和通泊与光显寺的战火 乌里雅苏台将军 第十三章 大一统之下的蒙古各部 掌控塞北的绥远城将军 漠西蒙古的覆灭悲歌 万里东归的壮举 震动漠北草原的“撤驿之变” 喀尔喀草原上的权力制衡 木兰秋猕与年班制度 第十四章 平静中日益凋敝的草原 囚人于笼的法律法规 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 上有禁令下有流民 “闯关东”与“走西口” 第十五章 时代变革中的新政 悠悠驼铃 草原上兴起的城市 蒙古地区农业区的形成 第十六章 外抗侵略内争民权 鸦片战火中的蒙古官兵 悲壮的大沽口保卫战 “八支箭”和“独贵龙” 反抗官府的白凌阿起义 第十七章 新旧交替时的努力与彷徨 妄图扎根草原的洋教 昙花一现的“蒙古新政” 饱含血泪的全面放垦 日俄在蒙古地区的掠夺 第十八章 革命大时代的来临 人口日渐凋零的蒙古族 新式武备下的蒙古军队 辛亥革命时期的内蒙古 试读章节 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前半生作为元朝的末代太子,后半生作为北元的第二任皇帝,是一个前后矛盾的人物。其人生的前半截,唯权是图,与其父争权,不惜迫害处死大量股肱之臣,甚至挑动军阀混战,使得纲纪荡然。而大都沦陷、国家灭亡后,他却能够在颠沛流离中矢志不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锐意中兴。 后至元五年(1339年),爱猷识理达腊出生于大都宫中,母亲是惠宗最宠爱的二皇后完者忽都,也就是奇氏皇后。因为是爱妃所生之子,惠宗对爱猷识理达腊也爱屋及乌,十分宠爱,自幼便着力培养。很多史籍中说爱猷识理达腊对于儒学不感兴趣,而对佛学大为倾心。因此便有史家得出结论,认为爱猷识理达腊是个所琢非玉的庸才。其实,爱猷识理达腊应该算是个好学生,其人会书法,能作诗,常以儒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成为太子后,他看到父亲怠于政事,于是与父亲争权希望取而代之。在王朝末日,爱猷识理达腊跟着父亲逃出大都城,他回头看到在朦胧夜色中模糊不清的大都城,以及悬在城楼上那一弯新月,随口吟出一首七律: 昨夜严陵失钓钩, 何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 也有清光适九州。 这首《新月诗》有着国虽破而志不坠的思想,很有帝王气象,《草木子》作者叶子奇也赞叹:“真储君之诗也。” 父亲去世后,爱猷识理达腊即位,成为北元昭宗皇帝,也成为兴复大元的最后希望。他建年号“宣光”,取意于杜甫《北征》诗中的“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意图光复元朝,如周宣王、汉光武帝那样实现中兴。 丢失漠南,困居于贫瘠的漠北草原的昭宗如何中兴呢?所幸,东道诸王纷纷率本部人马前来“勤王”,昭宗终于又聚集起十数万大军。 东道诸王便是成吉思汗四个弟弟的后裔。在元朝时,成吉思汗的二弟哈撒儿的后裔被封为齐王,三弟合赤温的后裔被封为吴王,幼弟斡赤斤的后裔被封为辽王,异母弟别勒古台的后裔被封为广宁王。这四大王族的封地都在东部蒙古草原,元末大乱对他们影响不大,因此才能迅速聚集起大军来援。 昭宗以哈剌和林为根据地,重组朝廷,他拜扩廓帖木儿为都总兵、河南王、中书右丞相,拜哈刺章为太保、参知政事、行枢密院事,以他们为核心,重用恢复派大臣,调度辽东纳哈出所部,联络云南梁王,招抚高丽,锐意中兴。 昭宗所重用的大臣,除了扩廓帖木儿、哈刺章外,还有蛮子、驴儿、朱彦德、刘仲德。 蛮子是文宗朝宰相别不花的哥哥,惠宗朝以平章政事的身份镇守保定,失败后率部北走,一直护卫着朝廷的安全。昭宗任命他为太尉。驴儿是惠宗朝知枢密院事,被封为国公,曾在山东抵抗明军,元室北遁后,他也来到哈剌和林,被昭宗任命为丞相。这两人对元朝忠心耿耿,明太祖朱元璋也感叹他们“奋忠仗义”,有“忠臣之道”,能守住“坚贞之节”。尤其是驴儿,朱元璋曾多次派人招降,并赠送衣物、药品,但驴儿不为所动。 朱彦德、刘仲德是两位汉臣,被称为“元二生”,都是足智多谋之人。明太祖朱元璋曾专门向他们宣谕旨:“人臣致身于君,贵有终始。至正之君,蒙尘而崩,幼主初立,朝之大臣无不叛去,独二生竭力事之,诚可嘉尚。今特遣使者谕君数事……二生宜察之,母教人以倔强绝父子之道,尔君宗祀不绝,二生家族亦可长保。如其不然,六军出讨,旌旗蔽塞于阴山,二生身膏草野,固奇男子事也,或不能徇国,偷生免死,何面目与朕相见!惟熟虑之。”可朱、刘二人只是回答“固守赴海之节,耻蹈射钩之失”,断然拒绝。 有了这些复兴派大臣的辅佐,昭宗的朝廷终于摆脱了衰颓之气,开始焕发生机。屡遭重创的北元朝廷不但没有分崩离析,反而迅速团结起来,这让明太祖朱元璋寝食不安。他首先派使臣给昭宗送了一份诏书,书中言道:“前事之失兹不必较,今再致书以尝告令先君者告君,君其上顺天道遣使一来,公私通问,庶几安心牧誊于近塞,藉我之威,号令部落,尚可为一邦之主,以奉其宗祀,若不出此,犹欲以残兵出没为边民患,则大举六师深入沙漠,君之退步又非往日可比,其审图之,毋贻后悔,余不多及。”这是明朝皇帝正式向昭宗提出了招降,希望昭宗能够通好明朝,假若如此,其不但能安居明朝边境之外,而且也可借助明朝力量,号令蒙古诸部落,仍不失为一方之主。 昭宗的志向是“清光遍九州”,像周宣王、汉光武帝那样取得中兴大业,哪里会接受招降,去做“一邦之主”? 招降既然不能,朱元璋便只能付诸武力。于是,明朝又一场声势浩大的北伐开始了。 P8-10 序言 蒙古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民族。在长达千年的时空中,“马背民族”绘就了波澜壮阔的画面,书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为缔造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就灿烂的中华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代以降,蒙古民族饱尝日俄侵略之祸,备受社会动荡之苦,为谋生存、寻出路而上下求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实现了当家做主人的伟大梦想。 历史是认识过往、改造现实、开创未来的一面镜子,其认知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严谨的学术研究,而且还应该有广泛的群众普及。有关蒙古族历史的专著并不少见,而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的普及读物则难得一见。鉴于此,我们在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玉刚同志的高度重视、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组织全区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长河筑梦——蒙古民族史话》一书。本书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既忠于历史事实,又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史话的形式,力图讲好蒙古民族的历史故事,以此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认同,弘扬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 本书的编写出版是集体协同努力的结果。全书分为蒙元卷、明清卷、民国卷,其中蒙元、明代部分由班布日执笔,清代部分由刘蒙林执笔,民国部分由张建军、陶继波、李德锋执笔。在编写过程中,薄音湖、白拉都格其、晓克、斯林格、赛航等专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牛敬忠、李玉伟、于默颖教授担任了审稿工作,王凯、崔荣、金传道、冯文开等老师参与了稿件的修改。王钟、康宇凤、韦倩等同志为启动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细致具体而富有价值的工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著述,使用了有关出版单位的图片。付梓之际,谨向为本书出版给予关心、指导、支持的领导、单位和个人致以诚挚的谢意! 尽管作者和出版单位尽了最大努力,但由于时间仓促、掌握史料资料不足等客观因素,本书还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赐教、指正。 谨以此书献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献给所有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付出辛劳的人们! 姜伯彦 2017年6月30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