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传奇丛书”是一套以传记文学形式介绍著名数学家生平的丛书。本丛书所展现的数学家,有的是开拓者,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有的是继承发扬者,博采众长,继往开来。他们或少年早慧,头角峥嵘;或中年发愤,大器晚成;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或天性鲁钝,以勤补拙……总之,他们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和奋发图强的力量。
这本杜瑞芝著的《抽象代数之母--埃米·诺特》是其中一册,主要介绍德国著名女数学家埃米·诺特的传奇人生。
| 书名 | 抽象代数之母--埃米·诺特/数学家传奇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杜瑞芝//孔国平 |
| 出版社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数学家传奇丛书”是一套以传记文学形式介绍著名数学家生平的丛书。本丛书所展现的数学家,有的是开拓者,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有的是继承发扬者,博采众长,继往开来。他们或少年早慧,头角峥嵘;或中年发愤,大器晚成;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或天性鲁钝,以勤补拙……总之,他们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和奋发图强的力量。 这本杜瑞芝著的《抽象代数之母--埃米·诺特》是其中一册,主要介绍德国著名女数学家埃米·诺特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杜瑞芝著的《抽象代数之母--埃米·诺特》主要介绍德国著名女数学家埃米·诺特的传奇人生。她是抽象代数学的创立者,她的研究对代数拓扑学、代数数论、代数几何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本书史料翔实,写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广大青年及对数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0章 引言 第1章 家世 第2章 少女时代 第3章 科学熏陶 第4章 献身数学 第5章 不变量的孪生兄弟 第6章 “不变量之王”的追随者 第7章 格丁根的数学传统 第8章 无薪讲师 第9章 创立抽象代数学 第10章 诺特的孩子们 第11章 诺特的代数学派及其影响 第12章 纳粹时期 第13章 在美国 第14章 身后哀荣 诺特年表 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读完小学的埃米又迈进埃朗根初级女子中学的校门。初中时代的埃米,身体有些胖,鼻梁上已架起一副离不了的近视眼镜。她给老师和同学留下的印象是心地善良,性格温和敦厚,关心别人,而且十分善解人意。她性格开朗,富有活力,干起事来踏踏实实。虽然没有迷人的外表,但大家都愿和她相处,觉得在她身边很快乐,说她“温暖得像一块面包”。 当时的德国社会,不主张女子钻研科学,认为女孩子上学的目的,便是成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主妇。所以埃米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外,还要学习制作甜点、插花、女红,以及学习茶艺、仪态、服装搭配和房间布置等课程。 当然弹钢琴和跳舞也是必修的,因为这是有教养的女子应该具有的技能。埃米遵纪爱师,按照学校规定认真学习每一门课,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在所有的课程中,她最喜欢外语课,上法语和英语课时兴致很高,课下还找一些文艺作品来读。她不大喜欢弹钢琴,但喜欢跳舞,常常参加家里或同学家中的舞会,如庆祝生日的舞会等。她的舞姿不算优美,但那活泼的舞步和甜蜜的微笑,还是会使人觉得她是一位很好的舞伴,同她跳舞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只有一门功课让她讨厌,那就是宗教课。她在读那些死板的宗教教条时,觉得味同嚼蜡。虽然也按老师要求去背书,只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 少年的埃米爱学习,也爱劳动。她向母亲学习做饭,还主动清扫房间。虽然她家的经济条件不错,但她一点娇气也没有。也许她缺少几分少女的妩媚,但善良和朴实使她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她朴素自然,不注意打扮,从来不化妆,完全不像当时德国社会中产阶级家庭的姑娘。由于“美神没有光顾她的摇篮”,或许这种与生俱来的缺憾深深埋在她的心底,所以她努力追求内在的美。以至于这种状况直到她成年后也无改变,甚至有人谈起这位数学大师时,竟然开玩笑说,她“看起来像一位体格健壮的洗衣妇”。 1897年,15岁的埃米初中毕业,考入埃朗根私立高级女子学校,实际就是高中。对于德国的大多数女生来说,学历就算到头了。因为按德国的法令,大学是不招女生的。19世纪末虽然有极少数妇女进入大学,也只能当旁听生。 这所学校同其他女子学校一样,不重视数学教育。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女人不适于搞数学,只要懂一些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能满足日常应用就行了。埃米虽然喜欢数学,也只是当作一种业余爱好,还未立志献身数学。同以前一样,她最感兴趣的是外语课,在初中的基础上,她的英语和法语学得更好了。她常常被文学作品中那优美的语言及动人的情节所陶醉。三年的高中生活结束了,1900年4月,18岁的埃米毫不费力地通过了英语和法语两门课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埃米很高兴,因为她像许多女孩子所向往的那样,已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有固定收入的安定的职位。她将成为年轻的中学外语教师,可以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了。她的一些女友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前来祝贺。这些十八九岁的姑娘,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人生的设想,有的人同埃米一样,准备当中学教师,有的人选择了别的职业。还有的人准备待在家里,帮妈妈料理家务。作为一个女孩子,将来找个好丈夫就行了,何必要自己出去挣钱呢?虽然有人偶尔提到大学校园,但都觉得那是高不可攀的地方。即使有幸跨进大学校门,多学些知识,对自己又有什么实惠呢?难道能让你在大学当老师?姑娘们连做梦也梦不见这样的事,因为整个德国,还不曾有过女讲师。所以大家都不愿费尽干辛万苦,去争那个未必能争得到的大学旁听生资格。“当个旁听生有啥意思!书读多了,人变老了,我看不合算,还不如趁年轻时找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呢!”一位姑娘爽快地说。好几个同伴点头称是。只有埃米没表态,她在心里盘算着:“我应该做一辈子中学教师吗?这样可就要远离我从小喜爱的数学了。但女孩子钻研数学有什么前途?难道能像爸爸那样,成为数学家?”少女埃米还未选定自己的人牛方向。P30-33 序言 这是一套以传记文学形式介绍著名数学家生平的丛书。本来是要请家兄钱临照写个序言,他对科学史有研究,也热心支持科学家传记的写作,但是他已年逾九十,不便握笔写作。所以,他给我谈了些他的想法,勉励我代他写这个序言。 我对数学只有很肤浅的知识,但是我明白,数学这门学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在大多数学科里,一代人创造的或树立的东西,往往被下一代人所更新或推倒。只有数学,前人创造的成果都能为后人所用,而每一代人都是在以前的“建筑”上添砖加瓦。今天,像我们从事技术科学或工程建设的人,有谁能离开前人创造的数学知识呢?不仅如此,前辈数学家的治学精神、思维方法和奋斗经历对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有教益的。 本丛书所展现的数学家,有的是开拓者,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有的是继承发扬者,博采众长,继往开来。他们或少年早慧,头角峥嵘;或中年发愤,大器晚成;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或天性鲁钝,以勤补拙;或步踏青云,皓首穷经;或屡遭坎坷,英年早逝;或生于名门,独树一帜;或出身贫寒,困苦玉成……总之,他们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和奋发图强的力量。 本丛书的主编杜瑞芝教授是一位年富力强的数学史专业工作者,她在从事专业研究的同时,还有志于从事这种看似简单实则很不容易的数学史传播工作,是值得称道的。各分册的作者都是多年从事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研究的高校教师。他们在研究数学家生平、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注意探索数学家成才的因素、成功的契机,还特别记述了那些超出常人、能够动人心魄的事迹。各分册还配有数学家的肖像,以展示这些大师的精神风采。 本丛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与普及性,对广大青年读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并立志献身科学是大有益处的。 1998年10月 于大连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